书城古籍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2335900000004

第4章 管子(2)

在战争中,兵家十分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管子在这里论述的这一句话也正是此思想的体现。在作战中,应充分分析敌我双方的力量,只有对敌我双方都明确了解以后,才能发动进攻。无准备之战,盲目地乱打乱攻,是兵家所忌的。所以善于征战的人,总是先估量敌我双方兵力的多少,粮草的多少和准备情况,然后确定是否进攻。这一作战思想,不仅适用于战争中,也适用于政令的实施。在颁布任何政令或施行政策前,如果没有做好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没有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及估计到自己的力量,那么,它的政令或措施就是不可行的,甚至是破坏性的。

【原文】

霸王之形,德义胜之,智谋胜之,兵战胜之,地形胜之,动作胜之,故王之。

【注释】

选自《管子·霸言》。王(wDng):称王,统治天下。

【译文】

称霸天下的形势是:在德义上超过别国;在智谋上超过别国;在军事上超过别国;在地形上超过别国;在掌握时机上超过别国。具备以上五个因素便可以统治天下。

【赏析】

管子认为成就霸王之业必须实行霸王之道。这就要求分析天下大势,考虑各方面的情况,进而制定出正确的战略和策略。这里虽然是言霸王之道的,但是,它的妙义对各行各业无不有借鉴作用。也就是说,要想在本行业成为佼佼者,并“称霸”于本行业,那就必须做到管子所说的这五个方面。否则在本行业是没有什么前途的。

【原文】

论材、量能、谋德而举之,上之道也;专意一心,守职而不营,下之事也。

【注释】

选自《管子·君臣上》。谋:检验,审察。营:通“荧”,迷惑。

【译文】

评论人才、衡量能力、审察德行而提拔官吏,这是君王的职责;一心一意,恪守职责而不迷惑,这是臣子的职责。

【赏析】

管子在此论述了君主与臣下各司其职的问题,他认为君臣之间只有分工明确,才能共同把国家治理好。所以,君主要端正自己的德行,不能依靠自己的地位、权力干预臣下的事务,要君临臣下,让臣下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这才是君主要做的。臣下要对君王负责,恪守职责。概括来说,就是君主的职责主要是用人、制令和赏罚,人臣的职责则是守住治事。显然,管子在这里极力维护了君王的独尊地位,但他认为君臣“一体”的唇齿相依关系也体现出了时代的进步性。

【原文】

非其所欲,勿施于人。

【注释】

选自《管子·小问》。

【译文】

不是别人所希望的,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赏析】

管子在这里的意思用孔子的话表述出来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他们所提倡的是“恕政”之道,也就是儒家所标榜的最高的道德标准。它教人恭敬,宽厚待人。而有私欲的人,谈不上宽厚待人,只有克制私欲,言行合乎礼义,一个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太平盛世才会出现。这种道德标准不只被法家、儒家所提倡,也被道家等诸子所尊崇。

【原文】

春赋以敛缯帛,夏贷以收秋实,是故民无废事而国无失利也。

【注释】

选自《管子·国蓄》。缯(zEng):古代丝织品的总称。秋实:指秋粮。失利:损失利益。

【译文】

春季养蚕时放贷,用以敛收丝绸;夏季耕种时放贷,用以收回秋粮;因此,人民不会荒废农事,国家的利益也不会受到损失。

【赏析】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只有解决好了这一个问题,国家才有望又快又好地发展。在此两千多年前的管子以政治家的眼光、经济家的头脑,率先提出了国家预先贷款,进行预购的问题。其实这一思想是一种超前的经济思想。因为在养蚕和耕种季节,农民要购买生产工具和生活必须品,这时国家向农民预付贷款,可以减轻农民购入和卖出的负担,对农民来说,可以帮助解决其生产前的预备资金,以及产品的销路问题,从而使农民乐意从事蚕桑事业,以不误农时。对国家而言,提前预付贷款,实际上是一种合同预购,可以防止不法商人的介入,使国家获利。

【原文】

不失其时,然后富。

【注释】

选自《管子·禁藏》。

【译文】

不失去农耕时节,这样做国家就会富有。

【赏析】

只有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会事半功倍。农作物季节性极强,如果错过时节便会造成极大损失。如果能适时而为,才可望丰收。管子所说的“不失其时”,是告诫封建统治者役使农民要避农忙而就农闲。不可无休止地对农民强征徭役,大兴宫室台榭,导致土地荒芜,粮谷无收。应实行春赋、夏贷,给农民一些恩惠,只有先解决农民眼前的燃眉之急,才有希望不误农时,金秋时节大获丰收。

【原文】

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

【注释】

选自《管子·法法》。拙:笨。

【译文】

再灵巧的眼睛和高超的手艺,仍然赶不上笨拙的圆规和直矩纠正圆形和方形的误差。

【赏析】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再贤明的君主如果不依靠法律来治国也同样达不到法治社会。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其实质就是人治社会,君主的意志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造成了法律的不公,人民的苦难。

【原文】

多言而不当,不如其寡也。

【注释】

选自《管子·戒第》。寡:少的。当:恰当。

【译文】

喜欢说话而又不恰当,不如少说话为好。

【赏析】

语言是人与人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正确地使用语言,不仅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友谊,还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使用好言语的关键在于恰当、中肯,而不在于多少。说话要讲究言简意赅,言到意随,这样,受话人一听便会明白,同时也表现了说话人清楚的思维能力、言语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切勿废话连篇,不着边际,因为这样子不仅自己说了一堆废话,而且也给别人留下了极不好的印象。

【原文】

寡交多亲,谓之知人。

【注释】

选自《管子·戒第》。

【译文】

虽然交的朋友不多,但都是知心朋友,这种人才称得上善于了解人。

【赏析】

结交朋友不在于多少,关键在于能知心。所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夫复何求?”所以交朋友一定要选择那些品德高尚的人,思想志向一致的人,与之交往可以受其感染,亦可成为高尚的人。如果滥交朋友,不分良莠,这样的朋友往往是些狐朋狗友,多重交利,利尽则义疏。孔子说,朋友,三种人有益处,三种人有害处。结交正直的、诚实的和博学的,有益处;结交谄媚奉承的、当面说好话背后说坏话的和夸夸其谈的,有害处。

【原文】

用赏者贵诚,用刑者贵必。

【注释】

选自《管子·九守》。诚:信用。必:一定。

【译文】

执行奖赏最重要的是诚信,执行刑罚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按法律办事。

【赏析】

奖赏与刑罚是否公正,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存亡。国家统治者如果不能奖罚分明,必会宠信奸佞小人而伤害到正直的大臣和众多的百姓,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原文】

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

【注释】

选自《管子·大匡》。

【译文】

了解儿子的莫过于父亲,了解臣属的莫过于国君。

【赏析】

天下没有人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品行,没有比君王更了解臣下的才能。如果“父不能知其子,则无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则无以济万国”。可见父知子,君知臣于家于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知道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正因为刘邦能在萧何的劝说下重用了韩信,才使韩信在后来的东征西讨、南伐北战中屡建奇功,为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原文】

入州里,观习俗,而治乱之国可知也。

【注释】

选自《管子·入观》。州里:为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单位,这里泛指城乡范围内的区域。习俗:风俗习惯。

【译文】

进入乡镇城市,观察社会风气,从而就可以知道怎样治理一个混乱的国家了。

【赏析】

社会风俗与社会道德互为表里共同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当世俗风气日益败坏后,人心不安势必影响着社会的安定,所以要治理国家首先要治理民风。只有彻底了解了民风,才能在制定政策中,摒弃不纯正的民风,吸纳优良的习俗,这样治国,社会风气就会好转,混乱的国家就会安定。

【原文】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注释】

选自《管子·形势解》。辞:推辞,拒绝。

【译文】

大海不拒绝流向它的大小河流,所以才能够变得广阔无边;高山不拒绝任何泥土石块,所以才能堆积得高耸入云。

【赏析】

管子拿广阔的大海和巍峨的高山来比喻人,说明人只有虚怀若谷,有广阔的胸怀包容各种各样的人,听取不同的意见,才可以博采众议。为政者有了宽阔的胸怀,国家可以兴旺发达;人民有了宽阔的胸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融洽和睦。

【原文】

一农不耕,民有为之饥者;一女不织,民有为之寒者。

【注释】

选自《管子·揆度》。

【译文】

如果一个农民不耕种土地,百姓就有因为没有吃的而受饿的;如果一个女人不织布,百姓就有因没有布而受冻的。

【赏析】

管子在这里强调了耕种与织布在小农为主的封建社会里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广大农民就是靠这种小农业和家庭纺织业来满足其最低的生活需要,国家也是靠这种小农经济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如果农民不耕不织,相应就会出现受饿受冻者,社会财富就会匮乏。管子用反证法鼓励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只有大力提倡农业生产,才有可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原文】

恶恶乎来刑,善善乎来荣。戒也。

【注释】

选自《管子·山权数》。恶恶:第一个“恶”是动词,作“惩罚”讲;第二个“恶”是名词,作“坏事”讲。刑:指重刑。荣:厚赏。

【译文】

惩罚坏的用重刑,表彰好的用厚赏。这是戒止人心邪恶的做法。

【赏析】

这是管子与齐桓公论治国之道时关于奖赏与惩罚制度的论述。禁止邪恶的产生重在惩前毖后,教育后来之人。晋国有叛君之大罪,就对犯罪者的九族进行判罪,这是不对的,是晋国的过错。而齐国对待叛君大罪的人,则按主次分别定罪。只有严惩坏人,奖赏好人,才能戒止人心邪恶的产生。这种做法可称之为“国戒”。这就表明了管子的赏罚原则。惩罚的目的在于教育,奖赏的目的在于勉励,赏罚要公正,执法要严格,这才能够取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