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外战争的导火索(世界军事之旅)
2336200000005

第5章 牙山口外丰岛海面的偷袭

甲午战争是清朝和日本之间为争夺朝鲜半岛控制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由于发生年为1894年,即清光绪二十年,干支为甲午,史称“甲午战争”。

1868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之后,即颁行诏书,志在向海外扩张。借助1871年12月琉球事件,1874年2月,日军在台湾琅峤登陆,开始了对台湾的进攻。战至8月,日本看到胜算太小,就派了公使到北京,争取体面地结束战争。日本公使9月来华,称日本出兵台湾费尽财力,中国也不能让日本军队空手而归,应当支付一些兵费然后撤兵,这样双方面子上都过得去。清政府觉得在战争中处于优势,以赔钱来结束战争说不过去,而又不想为“化外生番”费太多精力,也想息事宁人,就表示可以考虑对在台湾“被害之人”酌情“抚恤”,等于承认了赔款的原则。在10月31日签订的《北京专约》中,琉球人遇害写成了“日本国民遇害”,日军进攻台湾写成了“保民义举”,中国以“抚恤”名义,赔偿白银五十万。《北京专约》为日本兼并琉球提供了根据。1879年4月,日本占领琉球,更名冲绳县。

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加紧发展在朝鲜的势力,并通过外交手段,力争使朝鲜脱离清政府控制,成为“独立国”。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由此日本侵略势力进入朝鲜。清政府与朝鲜有宗藩关系,日本极力破坏这种关系,在朝鲜造成与中国的尖锐矛盾和多次冲突。1885年3月中日签订《天津会议专条》,确立了两国在朝鲜的对等地位。此后日本即有计划地大力开展了针对中国的扩军备战活动。而在此期间的清政府,看到经过数十年的洋务运动,在一系列的军事对抗中,已经不像鸦片战争时那样,洋人几艘炮舰就应付不了,所以不免有些飘飘然,于是就更加放松了军备意识。

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成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舰龄渐渐老化,与日本新添的战舰相比之下,火力弱,行动迟缓。1891以后,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钱被慈禧拿去修颐和园了。

1894年初,朝鲜南部爆发了“东学党”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帮助镇压。日本政府表示对中国出兵“决无他意”。到6月底,日本政府无理提出中、日两国共同“改革”朝鲜内政的要求,企图把朝鲜完全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清政府拒绝接受。

到7月中旬,汉城一带的日本侵略军已近3万人。李鸿章在主战舆论的压力下,不能不有所动作。他派左宝贵、卫汝贵、马玉昆、丰升阿等四军,共14万余人,从辽东开赴朝鲜平壤。

1894年7月25日,在清军入朝的舰船行进途中,集结于牙山口外丰岛海面的日本军舰,突然偷袭清朝政府增援牙山驻军的“济远”号和“广乙”号护航舰,以及运输船,中国军舰立即进行自卫还击。“广乙”号船身小,战斗力弱,开战后约1小时就受了重伤,退出了战斗,后来驶撞朝鲜海岸浅滩焚毁。“济远”号是铁甲舰,吨位大,火力较强。管带(舰长)方柏谦在战斗的紧要关头,下令逃跑,丢下运输船不管。日本巡洋舰“吉野”号便衔尾穷追“济远”号不放,方柏谦挂起白旗投降。舰上士兵看到桅杆上的白旗,极为愤怒。水手王国成等马上转动炮管连发4炮,命中3炮,“吉野”号立即被打得船头低俯。“济远”舰士兵心情振奋,要求趁势打沉“吉野”号,但是,方柏谦蛮横制止,下令驶回天津。由于方柏谦逃跑,“高升”、“操江”两船失去保护,结果,“操江”号被日舰俘去。“高升”号上的中国士兵用步枪英勇还击,直至船沉,1000余中国士兵壮烈地牺牲在滚滚波涛里。

28日夜,日军逼近牙山时,清军已有准备。当时聂士成率军1000余人扼守牙山东北的成欢,叶志超率军500余人驻守牙山的公州为后援。29日黎明前,日军开始进攻成欢,清军一部分下级军官率小队士兵埋伏在日军必经的桥侧,狙击敌军前锋,给予很大杀伤。天亮后,日军对成欢大举进攻,这时畏敌如虎的叶志超却不去支援,成欢清军虽奋力抵抗,终因众寡悬殊,聂士成只得率军突围,向北撤退。

李鸿章在日军发动袭击后,还不想应战,以为在丰岛被日军击沉的“高升”轮是向英国租用的,幻想英国出来干涉,但日本政府却迅速对英国认赔谢罪。李鸿章的幻想破灭后,清政府于8月1日被迫对日宣战,日本也在这一天向清政府宣战。中日甲午战争正式开始。在甲午战争中,中国人民坚决抵抗日本侵略,清军中广大士兵和下级军官以及坚贞勇敢的将领如邓世昌、左宝贵等,与敌人进行了坚强不屈的斗争,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不堪,经济技术落后,终于遭受惨败。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全权代表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的春帆楼签订了屈辱卖国的中日《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允许日本资本家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

甲午战争前,远东地区基本是俄、英争霸,中国和日本的情况虽有不同,但都受到不平等条约的制约。甲午一战,日本成为亚洲的暴发户,一跃成为亚洲强国,完全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中国的国际地位则一落千丈,财富大量流出,国势渐弱,清政府的独立财政至此破产,靠向西方大国举债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