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军事天才传奇(世界军事之旅)
2336700000021

第21章 西方兵学泰斗克劳塞维茨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1780~1831),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军队少将。军事研究是克劳塞维茨一生的至爱,他坚持死后才发表自己的着作,希望后人不是因为他活着而抬高着作的价值。他用毕生心血凝聚成的《战争论》成为世界军事遗产中一颗璀璨的瑰宝。

名言妙语

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

战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简单的准则是集中兵力。

生平介绍

1780年6月,克劳塞维茨生于普鲁士王国马格德堡附近的布尔格镇。克劳塞维茨12岁时,就应征入伍,在波茨坦一个步兵团当士官生。1795年,克劳塞维茨升为少尉,开始了职业军旅生涯。

1801年秋天,克劳塞维茨被送到柏林军官学校学习。1803年,克劳塞维茨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他深得校长香霍斯特的赏识,并由其推荐为奥古斯特亲王的副官。

1806年,德意志16个邦国迫于拿破仑的军事压力,承认法国是他们的保护人,拿破仑完全掌握着德意志各邦的生杀大权。9月,普鲁士与英、俄组成了第四次反法联盟。10月14日,两军进行了着名的耶拿——奥尔施塔特会战,法军指挥得当、作战勇敢、战术灵活,而普军指挥拙劣、战术呆板,被打得一败涂地。克劳塞维茨不幸被法军俘虏。虽然身为俘虏,但他却不停地在思索:为什么强大的军队在一夜间消失了?原因恐怕不在军队本身。

1807年10月,克劳塞维茨获释,他正好赶上了军事改革的浪潮。他的恩师香霍斯特在3个月前,刚刚出任普鲁士“军事改革委员会”主席。克劳塞维茨对身为俘虏的经历深感羞辱,他坚信普鲁士的军事制度已经到非改不可的地步。从1808年起,他积极参加香霍斯特主持的军事改革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军事改革方案,甚至包括社会改革的要求,如废除农奴制,废除贵族在军队中的特权。原来在普鲁士军队中一般只有贵族、地主及其子弟才可以当军官,普通人只能当士兵。他主张从士兵中选拔军官,军士不论出身高低一律平等。

1809年2月,香霍斯特被提升为新成立的陆军部的首脑,克劳塞维茨也随之升迁,被调到普军总参谋部任职,任香霍斯特办公室主任。在这个职位上,他更加大力地推进军事改革。

1810年秋天,克劳塞维茨被任命为柏林军官学校教官,同时给王太子讲授军事课,前后共2年。1810年底,他与布吕尔伯爵的女儿玛丽结婚。

1812年4月,拿破仑发动大规模侵俄战争前夕,克劳塞维茨因反对普王威廉三世同拿破仑结成同盟而辞职,奔赴俄国准备参加反抗拿破仑的战争,并在俄军中任军参谋长等职。他曾参加了斯摩棱斯克争夺战和博罗迪诺会战等,之后随维特根施坦军团参加了对拿破仑的追击。同年12月,克劳塞维茨作为俄军联络官,同普鲁士军队的指挥官约克谈判,说服他反对拿破仑。1813年3月他随维特根施坦军团回到柏林,9月格尔德战斗获胜后升为上校。1814年,克劳塞维茨重返普鲁士军队,由于曾辞去军职,并说服约克倒戈,他始终没有得到国王的原谅,并遭到冷落。1815年,克劳塞维茨任布吕歇尔军团第三军参谋长,同年秋,任莱茵军团参谋长,并开始利用空暇时间总结拿破仑战争的经验,从事战争理论的研究。

1818年,克劳塞维茨被任命为柏林军官学校校长,同年9月,升为将军,时年38岁。在担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期间,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领域中。他先后研究过130多个战例,写了许多评论战史的文章,并整理了亲身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经过10多年的努力,巨着《战争论》的初稿终于诞生了,但克劳塞维茨却将其束之高阁。他认为,在自己的着作中没有完整的理论大厦,只有建筑大厦的材料,还不是什么军事论着。于是,他将3000多页手稿分别包封起来,并在各个包上贴上标签,准备以后修改,但一直没有什么机会。1830年8月,克劳塞维茨赴布勒斯劳任第二炮兵监察部总监。同年12月,又调任为格奈瑟瑙泽军闭参谋长。1831年11月,克劳塞维茨因患霍乱在布雷斯劳病逝。

《战争论》是一部未完成的着作。克劳塞维茨死后,他的妻子玛丽整理出版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遗着》共10卷。1~3卷为《战争论》,其余各卷是对战史的研究和评论。

着述概览

《战争论》是克劳塞维茨在总结以往战争特别是拿破仑战争的基础上写成的,全书共3卷8篇124章;另有说明、作者自序,及作者在1810年至1812年为普鲁士王太子讲授军事课的材料、关于军队的有机区分、战术或战术学讲授计划和提纲等附录,约70余万字。第一篇,论战争的性质;第二篇,论战争理论;第三篇,战略概论;第四篇,战斗;第五篇,军队;第六篇,防御;第七篇,进攻(草稿);第八篇,战争计划(草稿)。其主要《战争论》第一卷思想观点有:

一、关于战争的定义。《战争论》对战争的定义是这样的:“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接着,克劳塞维茨从理论抽象和现实可能2个角度分析了战争现象。他从理论抽象角度提出的命题是:战争是一种暴力行为而暴力的使用是没有限度的。这个抽象概念的意思是说:力量和意志的相互作用使战斗行动带有连续性,在彻底打垮对方之前,战争不会停止。他从现实可能的角度提出的另一命题是: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也就是说,战争受政治制约,并服务于政治。

二、战争的目的与手段。消灭敌人的军队即战争的政治目的,要通过武力决战,即战斗才能达到。一切军事活动都必然直接地或间接地同战斗有关,都只是为了在适当的地点和适当的时间进行战斗,也就是都服从武力决战。消灭敌人军队始终是一种比其他一切手段更为优越、更为有效的手段。消灭敌人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2个方面。所谓消灭敌人,按克劳塞维茨的解释是“使敌人军队陷入不能继续作战的境地。”当然,消灭敌人并不是盲目硬干,有勇无谋的硬干,也许不仅消灭不了敌人的军队,反而会使自己的军队被敌人消灭。

三、战略的5大要素。克劳塞维茨把决定战斗运用的战略要素分为精神要素、物质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统计要素。精神要素指精神力量及其在军事行动中的作用。物质要素指军队的数量、编成、各兵种的比例等。数学要素指战线构成的角度、向心运动和离心运动等。地理要素指制高点、山脉、江河、森林、道路等地形的影响。统计要素指一切补给手段等。“这些要素在军事行动中大多是错综复杂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其中,物质要素、数学要素和地理要素过去已为军事理论家们重视和研究,克劳塞维茨根据拿破仑战争的经验增加了精神要素和统计要素,并把精神要素列为5大要素之首。

四、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克劳塞维茨认为,数量上的优势在战略战术上都是最普遍的制胜因素。虽然在实际作战时,通常不可能处处形成优势,但必须在决定点上通过巧妙调遣部队,造成相对优势。一切军事行动或多或少的以出其不意为基础,才能取得优势地位,使敌人陷入混乱和丧失勇气,从而成倍地扩大胜利的影响。战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简单的准则是集中优势兵力。用于某一战略目的的现有兵力应同时使用,越是把一切兵力集中用于一次行动和一个时刻越好。

五、战争中的攻防。克劳塞维茨认为,进攻和防御是战争中的2种基本作战形式。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整体为防御,局部可能为进攻。进攻中含有防御因素,防御中也含有进攻因素。进攻可转变为防御,防御也可以转变为进攻。防御这种作战形式就其本身来说比进攻这种作战形式强,因为当进攻的军队发起一次作战行动时,必须离开自己的战区,并因此受到削弱;防御者的军队则仍然保持着同各方面的联系,而且离自己的兵员和物资补给基地较近,能依靠本国民众的有利条件。但是,防御也有弱点,因为它的目的是据守,进攻则具有积极的目的——占领,占领可以增加自己的作战手段,据守却不能。

六、要积极向战史学习。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理论是成长于战争经验土壤里的果实。战史是最好的、最有权威、最能说服人的教师。战争理论和原则的提出,应当在研究战史的基础上进行。当然,战争理论也要随着时代和军队的变化而变化,要适应特定国家的需要,具有时代的特点。

人物点评

克劳塞维茨具有丰富的战争经验,积累了大量战史资料,力图运用辩证的方法探索战争理论,因而能在相当广阔的范围内,揭示战争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也是世界军事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光辉的里程碑。恩格斯称克劳塞维茨是普鲁士军事学术界的第一流人物,“在军事方面同约米尼一样,是全世界公认的权威人士”。马克思也认为克劳塞维茨具有“近乎机智的健全推断能力”。列宁称克劳塞维茨是非常有名和造诣极高的军事问题着作家,并对“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这一科学论断予以了高度评价。

当然,克劳塞维茨并不是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者。他认识到战争同政治的关系,却不能揭示战争同经济和阶级斗争的关系;他论述了战争的暴力性,却没有区分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他揭示了精神因素的制胜作用,却没有认清战争的社会本质和民众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他的某些观点,在今天看来已经过时。尽管如此,《战争论》仍不失为一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军事名着,克劳塞维茨也无愧于西方兵学泰斗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