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智慧变通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2352400000026

第26章 妙用胜变技巧(1)

在应变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自己的时效观念,训练自己管理时间,看准时机,把握时机,利用时机的能力,以攻为守。先发制人,争取变化主动权。在实践过程中消除自己对变化的抵制心理,打破陈俗陋规,以新颖独特的行事方式,发现潜在的商机,借用常规,超越常规,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中灵活多变,环环相扣,计计相连,想尽一切办法,达成自己的目标。

52.妙用变化时机

□领悟时机的奥秘

世间万物时刻都处在运动之中,在这不间断的运动中,包含着无数变化的时机。能否抓住这样的时机,不但是时间管理成败的关键,也是关系事业成败的关键。

我国古代,时机理论就非常丰富。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把珍惜时机的道理发展成为“任时”,即依赖时机;“乐观时变”,即要乐于观察时机的变化;“既饶争时”,即要争取时机。还提出了“取予以时”,即取和予均以时机而定。孙武在《孙子兵法·火攻篇》中专论发火时日。认为火攻必须选择干燥之日,起风之时才能凑效。诸葛亮在《将苑·智用》中提出了顺天因时。具体为“敌有灭势,因势破之”,“形势便利,争先据之”。他指出,敌人的破灭之势是破敌的大好时机,如果不失时机,造时而动、及时迫之,则可因势破之,大获全胜;他还指出,如果有形势便利之处,则争先据之,就会胜敌人,如果对方先得争地,则耐心等待,候其自变,然后击之,以战胜他人。从下面一些古代谚语可以看出自古以来人们都很重视时机,这些谚语对我们生活的今天同样会有很多启发:

△“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

△“时来易失,赴机在速。”

△“时不可在,机不可失。”

△“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弗及。”

□看准时机把握时机

时机常常藏在表面现象之下,它常常是不期而至,不告而别,来无踪,去无影,所以人人常把自己能否碰到好机会,归结为“运气”,有的甚至认为是命运的安排。其实,机会之所以是机会,就因为它是帮助人们走向成功的重要力量,如果人人都看得出来,随时都能拿来用,那就不叫机会。机会的隐蔽性应该是一种必须,他只给予那些目光敏锐、头脑聪明、有准备的人。虽然机会难以预料,却不是唯有命运之神可以操纵的,一个善于变化的人,同样可以把握时机。

“弱者等候机会,而强者创造机会”。时机虽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但不管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经过个人的努力,时机是可以把握的。美国有位学者曾通过对奥林匹克运动员、总经理、宇航员、政府首脑以及其他获得成功者的多年探访,逐渐认识到成功者绝非因为特权环境、高智商、良好教育或异常天赋的结果,同样也不是一时走运,而是由于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认识自己的才能,追求自己的目标;迎接挑战,适应生活。他把这三点称之为“成功者的优势度”,是成功者与普通人之间存在着的一种微妙的差别。

把握时机的并非命运之神,而恰恰是我们自己。正如伊壁鸠鲁所说:“我们拥有决定事变的主要力量。因此,命运是由自己来掌握的,愿我们人人都成为自己幸运的建筑师。”

看准时机是把握时机的前提,看准时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时机往往是一瞬即逝的,有时甚至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出现,如果不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也就不可能发现时机,看准时机,并抓住它。

△提高自己的预见能力。大多数将要发生的事都是由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所决定的,紧紧抓住现在这个时机,采取行动,就会减少将来的麻烦,或在将来能得到好处。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曾说:“认为只有在时机到来时,才能作出选择的人,在领导同代人的事业中是不会取得成就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很少通过自觉的努力来设计今后的自己,预测未来的可能性并照此行动。

△提高洞察力。科学的洞察力,就是俗话所说的“一眼看穿”的能力,它表现在能迅速地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对一些表面上似乎不同的事物,能迅速地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彼此之间的联系。在事物未萌发时便能科学地预见其出现,是一等洞察力;在事物萌芽状态时能正确地认识它的性质与意义,预见它发展的趋势,是二等洞察力,事物成长起来以后才能认识它,属于三等洞察力。很明显,卓越的洞察力是审时度势、看准时机的关键。

△要有自制力。看准时机的要害是一个“准”字,过迟的行动固然会贻误时机,过早的行动则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审时度势就是说我们既不能犯“急性病”,也不能犯“慢性病”,不能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掌握“准”字没有灵丹妙药,它是一种智慧与自制力的结合体。另外,也要了解其他人是如何看问题的。我们的每时每刻都是与所有的人共享的,每个人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周围发生的事情,因此,了解其他人的看法对看准时机也是非常重要的。

□寻找时机利用时机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被许多机会包围着,只要你善于发掘,有效利用就能为自己带来利益。每一位朋友,每一个客人,每一次交谈,每一次聚会,每一项工作都会给我们带来机会。问题是你肯不肯寻找,肯不肯为改变自己的现状而努力。

国际企业心理学家爱德华·波那博士,在“商业机会”究会上精辟地指出——商业管理人员,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人像火车司机。他只能在既定的轨道上定时定点定方向地行驶,他的最佳工作效果只不过是将指派的工作完成得尽善尽美。此类人对机会没有强烈的反应。

第二类人像医生。他的大部分时间是用来对付已发生的问题和解决当前的困难,即所谓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此类人对寻求机会也不积极。

第三类人像农民。他总是希望在他有限的土地上取得最大的收益。这类人善于钻营,不过他的活动区只限于在一定的范围内,缺乏冒险精神。

第四类人像渔夫。他最善于冒风险,作业范围广,但又不能保证有收获。这类人是最积极去发掘机会和最敢于冒风险的人。

寻找时机,需要冒险,一般说来,风险和时机的大小是成正比的。如果风险小,许多人都会努力追求这种机会;如果风险大,许多人就会望而却步,甚至连想都不敢想,少数敢冒风险者往往能得到最大最多的好时机。

因此也可以说,时机就是对人们所承担的风险的补偿。要想赢得时机,就必须对时机与风险进行综合分析,从实际出发,迎着困难上,敢于担风险。只有“着重于机会,而不着重于困难”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机会,取得最大的成功,如果一个人在一种事业前,只着眼于易于成功,而不是着眼于接受挑战,那么,他即使能够成功,其成功也相当有限。当然,干有风险的工作,有艰辛,又有不确定性,但只有具备冒险精神的人,才能把机会化为成果。

在利用时机时,一定要考虑到机会成本所带来的价值,从而增强自己行为的时效性,获取更大的人生价值。利用时机的方法就是价值分析法,对每一项工作提出这样的思考问题:

△这是什么工作?

△这项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它的“成本”是多少?

△它的“价值”是多少?

△其他方案能实现这一项工作吗?

△新方案的“成本”是多少?

△新方案能满足工作要求吗?

△新方案能否创造更大的“工作价值”?

经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分析,便可从中找出花费“成本”(时间)比较少,而机会价值比较大的方案来。

人的一生,总是有几个大的转机的。大的转机,必有大的变化。没有大变化,也就没有大的发展,而要有大发展,就要善于抓住时机。哲学家培根说过:“造成一个人幸运的,恰是他自己。”

□以攻为守先发制人

以攻为守就是主动采取进攻手段,使对方处于应战防御状态,没有机会进攻自己。以攻为守的应变方法是抓住时机,事先把握主动权,争取变化优势的常用技巧。

以攻为守在军事上的运用十分广泛。公元215年8月,孙权乘曹操拥兵西北,率军十余万人进攻合肥。曹操派大将张辽率领7千余人驻守合肥,抗御吴军的进犯。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张辽不畏强敌,不消极防御,而是以攻为守。当敌军云集合肥立足未稳之时,张辽亲自率领800精兵,出击骚扰吴军,挫败了吴军的锐气,然后便固守城门。吴军围攻10多天,始终无法破城,便开始撤退。张辽见势,立即出城追击,大败吴军于逍遥津(安徽合肥东)。

757年1月,安禄山之子安庆绪令手下将领尹子奇率军13万进攻江淮重镇睢阳。张巡率领3千官兵自宁陵进入睢阳,与许远合军抗击安庆绪的兵马。安军逼近城郊后,张巡用以攻为守的策略,与许远率军主动出击连续苦战60天,歼敌2万多人,粉碎了安庆绪的第一次围攻。3月底,尹子奇又率军围攻睢阳,张巡坚持以攻为守的办法,迎击来犯之敌,多次率军出击,再次粉碎了安军的围攻。

对于那些足智多谋的人来说,他们总是先下手为强,先声夺人,做到人未变,我先变。在商战中,经营者如果能够抢先行动,先声夺人,做到人未变,我先变,依靠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多形式、多渠道地推出商品并占领消费市场,使竞争对手失去竞争的能力,就能获得丰厚的利润。

长时间、大规模的商战还可以从容地布局,设计谋略,一旦面临短兵相接,必须速战速决时,怎么办呢——学会“发问”。

发问是一门学问,发问本身需要高技巧,在无形中刺探“军情”,而又不让对方有所觉。从对方的回答中去了解对手的需求、动机、困难所在及程度。对方的资讯愈清楚、愈确定,对手愈没有伸缩反击的空间。

从发问中还可以测知对方的诚意度、决策权以及买卖成交的可能性。高明的谈判对手,自可从发问而得到资讯,判断其中玄机,以便拟订适当的应对策略。

让我们看一个台湾商人的故事。有一次,王经纪受理一件大型厂房中介委托案。标底价一亿多元,买主是一位来自日本的日商代表。其人有完全决策权,来台前已和本地台商初步谈过,这次来台将做最后的决定。

这回,王经纪特意安排和台商代表一起去接机。双方一见面,经过简单的寒暄,王经纪就问他:

“先生,既然您中文不太流利,对台湾的环境又不是很熟悉,你打算停留几天?是不是需要我帮您确认回程机票?”

这位日商看他这么客气、友善,很高兴地对他说:

“东京方面还有很多事等我回去处理,我这里的事情办完还得赶快回去,恐怕最多只能呆7天吧?”

第一个重要资讯已经出来:

对手只有7天的时间做决定。以时间而言,对小王有利。

小王又问他:

“来台湾这几天,有没有任何观光行程,需不需要我帮您安排?”

日商笑着说:

“观光?好啊!那得看您怎么安排啦!”

第二、三个重要资讯也出来了。

观光要花掉不少时间,显然他已不可能在这几天内详细研究这个案子了。他领着日本商人游山玩水,让他没有机会和别的竞争对手接触,最终促成了他们之间的合作。

王经纪正是以旁敲侧击,以攻为守的方法打探日本商人的日程安排,考虑自己的应变对策。

先发制人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先发制人,后则为人所制。”意思是说,先发起进攻就能争取主动权,控制对方;而当对方攻击之后才被动地应付,就会受对方的控制。公元前209年9月,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会稽的殷通也想乘势起兵夺权。他找到项羽的叔父项梁说:“秦朝气数已尽,长江北岸已有人起事。我听人说,‘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不若我们联合行动。”项梁叔侄二人早有反秦之意,此时又不甘心为殷通属下,于是,密谋将殷通杀死,拿了殷通的大印,率领会稽郡八千多兵马扯起了反秦复楚的大旗。

秦王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也是历史上先发制人的典型例子。天下统一归唐后,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之间,便开始了皇位继承权的争夺。李建成以嫡长子被立为皇太子,取得了传统的合法地位。李世民虽说是李渊的次子,但从最初的谋划起兵,到统一天下,他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际上是大唐的真正缔造者。长期的征战,使他的手下人才济济,既有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等威名赫赫的骁将,又有房玄龄、杜如晦、徐茂公等足智多谋的文士。他们都希望李世民取代建成,成为太子。此外,李渊的四子齐王李元吉也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并扬言:“只要除了秦王,做太子易如反掌。”李世民早已看到自己处在这场权力之争的漩涡之中,或者鱼死,或者网破。但时机尚未成熟,李世民未敢妄动。正当这场政治风暴蓄而未发之时,恰好赶上突厥又一次进犯大唐边境,太子建成借机加紧了对李世民的迫害。于是李世民以其超群的智谋,沉勇果决,先发制人,取得最后的胜利。首先,他命令长孙无忌将房玄龄、杜如晦从宫中召回王府协同议事;然后,授意朝臣傅奕上奏李渊:“太白星出现在秦地的分野,预示秦王执掌天下。”最后,他亲自面见李渊,抛出掌握已久的一张王牌:揭发建成、元吉淫乱后宫的事实,促使李渊决定早朝审讯太子和齐王。武德九年(626年)6月4日,李世民与部将潜入禁宫,伏于玄武门。当建成和元吉走到临朝殿,发觉情势不对,拨马回转时,李世民率众杀出,李世民挽弓搭箭,将建成射死,尉迟敬德也一箭射死元吉。随后,遭李渊下达“诸军并受秦王处分”的诏旨。6天后,唐高祖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当年8月,高祖退位,李世民登基为帝,称唐太宗。

先发制人以攻为守,都是一些冒险性很强的行为,必须和时机妙用结合起来,在时机成熟时大胆采取行动。在变化尚未发生时,抢先一步夺得变化主动权。而在时机不成熟时,千万慎用此方法,否则将会前功尽弃、功败垂成。希望大家在现实生活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应变措施。

53.打破常规超越常规,解除对变化的抵制心理

由于人们行为惯性和本能的顽固心理,面对变化,很容易产生抵制心理,面对一些新的变化,往往会有反对表现,例如,经常说“不”;找出一些原因来说明这种改变不可行;在执行改变时缓慢而笨拙;做最小的改变,或干脆跟平时一样不做出改变;按要求去做,但没有热情和主动性。这就是为什么进行改变的计划都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这类形式的抵制会破坏整个进程,使人们依然照以前的老方法行事。

彼得斯在《管理的革命》中指出,由于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那些大型的、行动迟缓的大公司正在被运转灵活的小公司所取代,甚至预言美国正在进入一个小公司的时代。近年来的发展证明,那些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和就业机会并不断发展壮大的公司不是那些一心想把自己的事业做大的企业,而是能适应环境变化,对现有的企业管理方式提出挑战并能不断实现革新的那些公司。小公司由于比较灵活,能及时对市场的变化作出反应,并适时对组织结构和经营战略作出调整,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