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这些事让孩子自己去做
2354100000020

第20章 让孩子独立思考问题

教子心经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首先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就没有独立性。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就要提供一些机会给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感觉:什么对,什么错,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以及怎样去做。

一次,李老师给孩子们上课。“老师,风太大了把花瓶(塑料的)吹倒了。”边说边有孩子把它扶起来,放在了原地。“老师花又倒了!这儿风太大了,把它放到没开窗的阳台上吧。”于是孩子们把它稍稍移到了旁边。

阳台上稍微安静了会儿,可没多时又议论起来,“这儿没风了,怎么花瓶又倒了?”“这儿小朋友走来走去太多了,是小朋友碰倒的。”“我们把它放到里面的阳台上去,这样小朋友就不容易碰到了。”

孩子们碰到了问题,李老师没有介入而是做了一名旁观者,把时间和空间完全留给了孩子。花瓶第一次倒了,孩子就这样扶起来;可是又倒了,于是孩子发现花瓶太轻风一吹就倒,要放到关窗的地方去……就是通过一次次的自我实践,孩子认识了这样行,那样不行,才更深入地认识了问题,找到了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法。而教师的介入要适时,甚至有时候不需要介入。重要的不是简单地给孩子们答案,而要受之以“渔”而不仅是“鱼”。

李老师的教育方法也适用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许多提问是没有答案的。“人为什么会死?”、“人们为什么要进行战争?”孩子类似的问题无穷无尽。如何回答这样的问题真的令很多父母为难。

不知道你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有一天孩子忽然问:“妈妈,我是怎么生出来的?”这种问题虽然有答案,但是却十分难以回答。“爸爸和妈妈,在晚上相爱,就生出你来了。”即使直接这样和孩子说,孩子也不会真正地明白。妈妈面对这种问题不知道该怎样应付过去,最后只能回答:“因为爸爸和妈妈结婚了。”这样回答完后,妈妈暗自松了一口气,以为自己的回答很巧妙,但是没有想到孩子的问题接踵而来。“爸爸为什么和妈妈结婚?”“因为爸爸和妈妈相爱。”“爸爸和妈妈为什么相爱?爱是什么?”这时候孩子连最初问的是什么都忘了,妈妈的耐心是有限度的。最后妈妈用生气的语调终止了对话:“等你长大就明白了。”虽然孩子还有很多问题不明白,但是却不敢再问了。因为他已经觉察出妈妈有些不耐烦了。在回答了几次孩子荒唐的问题后,妈妈就开始故意避开孩子的提问,而且还会觉得这样的对话是在哄小孩子玩,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

这样想就是妈妈的错误了,孩子是因为真的很好奇才会问这样的问题,而妈妈回答他们也绝对不是在浪费时间。阻止孩子的提问就是主动放弃了培养孩子感性认识的机会。培养孩子感性认识的方法,就在这不停回答孩子的提问当中。当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孩子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番思考,实在想不明白才向妈妈求助,以得到正确的答案。在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提问中,孩子的思维越来越活跃,孩子的思路也在不断扩展,这是孩子感性认识的基础。

在孩子问“为什么”的同时,父母不妨也要问孩子“为什么”。妈妈们总是对孩子的一些问题显得手足无措,以为必须得给孩子一个答案。实际上,并不一定要给孩子一个正确的答案,只要能让孩子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就足够了。反过来问孩子“为什么”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不断地问“为什么”,让孩子们为了寻找答案而开动脑筋,经过这样不断地思考,孩子们的思路就会逐渐扩展开来。

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和一个公主。国王只有这么一个公主,因此视她为掌上明珠。有一天,公主想要天上的月亮,国王为了达成公主的愿望,把所有的大臣都叫来,一起商量办法。大臣们都说月亮离地面太远了,而且又很大,摘下来是不可能的。

一个小丑听到这个消息后,表示能够完成公主的心愿。他来到公主面前问公主:“公主殿下,月亮有多大,怎么才能摘到?”公主回答说:“你这个笨蛋,月亮只有我的指甲那么大,只有我窗前树梢那么高,顺着树爬上去就可以够到了。”于是国王就给公主做了一个只有指甲大的月亮,公主满意地笑了。

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不如成年人,但成年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爱拘泥于固定思维模式,对一个事物不会再有更多的想法。对成年人来说月亮就是月亮,但对公主来说,月亮只是一个梦想。只要能够实现梦想,即使只有指甲大小的月亮也是可以的。

自立小故事

爱思考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是著名的物理学家,生于德国,因受纳粹政权迫害,1933年迁居美国。他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中都有重大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并在这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并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幼时发育较迟缓,三四岁时候还不大会说话。但是,小脑袋中经常沉思着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他常常托着下巴在想:“雨为什么会从天上掉下来?月亮为什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在他四五岁的时候,爸爸给他一个罗盘。他非常喜欢这个玩具,爱不释手地摆弄起来。罗盘的指针轻轻抖动着,转动着。当静止下来的时候,涂着红色的一端总是指着北方,另一端总是指着南方。他小心翼翼地转动罗盘,想偷偷地让罗盘指针指向别的方向。但是,罗盘仿佛发觉了他的心思,红色的一端仍然固执地指向北方。他突然猛转身子,想让罗盘措手不及。但是等指针停下来一着,红色的一端还是指向北方。“真奇怪!”小爱因斯坦惊奇极了。“为什么它总是指向南北,而不指向东西呢?”他喃喃地向自己提出了一个许多小朋友没有想到的问题。他为罗盘的指南性着了迷,也为自己提出的罗盘问题着了迷。他一个人玩着,试着,痴痴地思考着,整天精神恍惚,沉默不语,父母还以为他生病了呢。

终于,他找到一个答案:这根针的周围一定有什么东西在推着它!于是,他想找出罗盘周围存在的某个神秘的东西。但是,找来找去却一直没有找到。

在爱因斯坦对罗盘的探索中,已经孕育了一颗善于思考的种子。爱因斯坦上小学时,话语不多,手也不太灵巧。同学们讥笑他笨,老师也不大喜欢他。一次老师教同学们做手工,爱因斯坦交给老师的是一条歪歪扭扭的小板凳。老师不高兴地说:“这像什么板凳?谁见过这么糟糕的板凳?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板凳吗?”“有的”,爱因斯坦回答道,“世界上还有比这条板凳更糟糕的板凳。”说着,他从课桌的抽屉里拿出两个做得更差的小板凳对老师说:“这是第一次做的,那是第二次做的。你手里的一只是第三次做的。第三只比这两只要好一些,这两只比你手里的一只更糟些。”老师的气消了。爱因斯坦的手工虽然做得不够好,但他是认真的,努力的。而且,在盛气凌人的老师面前,他竟能镇静地说明事情的真相。从此,老师也喜欢这个平时不大说话的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