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读与行的风景
2371800000022

第22章 心灵之火 照亮人生

今年春节朴素清淡,减少了礼仪和应酬,正好用来读书。踏雪归来,围炉品茗,捧读新书,当然是大快乐。节前,老友李荣焕送来唐春发先生的诗篇《心路》,嘱我一读并为之写点东西,先是奉命而为,读着读着,便被唐诗打动了,竟读得忘了看“春晚”,其实再热闹再绚丽的“春晚”,都不如一部好书。

我未见唐春发先生之人,只是在报纸的时政消息中看到过“哈尔滨市政协副主席唐春发”的名号,听说他还是哈尔滨市九三学社的主任委员。因此,我增加了几分对唐先生的敬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哈尔滨日报当记者时,跑过统战部门,我的成名作报告文学《她在丛中笑》中主人公之一安振东先生曾被打成右派和反革命分子,沦落到一个街道小厂当工人,后被党支部书记陈秀云重用当上副厂长。改革开放后,安振东被选为黑龙江省的副省长,还荣任全国九三学社副主任委员。从此,我知道了,能在民主党派任职的都是些非凡人物,能以党派身份进入政界的当然更是颇有份量。

也许是带着一种好奇和探索人生的意趣,我打开了这部诗集。和我的预料相反,唐先生没有什么名门旺族的背景,也不是名家大儒,他原本是湖南山区的一个放牛娃,竟神话般地走上了他自己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人生之路。他的简历是这样介绍的:唐春发,男,1953年4月生,湖南省祁阳县人,1969年12月应征入伍,在海军导弹快艇部队服役,1976年退伍回原籍。1976年入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学习,1979年毕业,分配到基建工程兵504团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1984年转业至黑龙江有色地质勘查局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88年任黑龙江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处副处长,1992年任黑龙江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院副院长、总工程师。1996年考入哈尔滨市地质矿产局任副局长,2000年10月任道外区人民政府副区长,2004年3月调任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2007年2月当选政协哈尔滨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副主席。

看完唐先生的这部诗集后,我对他传奇般的人生有了诗意的认识,他出身寒微,人生颇为坎坷,但乐观向上,以诗为伴,踏歌而行,书写了自己无悔的人生。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诗是心灵之火,这火能温暖和照亮人心。”唐春发正是以诗为自己的人生火把,以此来照亮自己的人生;诗的火光照亮了他的前路,也映下了他的身影。

唐春发写诗起始于小学五年级,入伍后开始以诗为友,几十年过去了,从未停笔,他说这些诗“是我的心爱之物。多少年来,它们跟随我转战南北东西,与我相伴相依。它们是我心境的自然流露,是我对人生思索的自言自语。我将本诗集取名为《心路》,即源出于此。在本稿中,我将能找到的诗稿按时间顺序依次排列,恰似我的心从青少年的浮躁,走向中年的思索,老年的深沉。”

用“诗录年华”来概括这部《心路》是准确的。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从唐先生的诗中,我们既看到了一个走出大山的穷孩子对外部世界的敏感,也看到了他对家乡的怀念时刻萦绕心头:

大孤山上白云飞,南来微风轻轻吹。

坡陡小径似羊肠,沟麓树木已成荫。

远眺天水连一色,近闻麦浪浅低吟。

眼前景象美如画,不及家乡待我情。

(《大孤山诸景》)

乡恋常让人伤感,但豪迈的战斗生活,还是让他气冲宵汉,从农家子弟到真正的军人,他实现了一种人生的跨越:

英雄导弹艇,

离岸似箭,

乘风破浪练实战。

看我水兵精气神,

壮志齐天。

(《浪淘沙· 雨下练兵》)

在紧张的军旅生活中,唐春发并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反而增强了他读书的自觉性,他还留下一首读《红楼梦》的诗:

最近几天,

读完了全套《红楼梦》;

要说感想,

实在是内心沸腾如汤煮。

敬、悲、恨、叹、厌,

在心中腾跃穿行。

他的诗后的附言中说:“这是第一次从头至尾读完一百二十回本的《红楼梦》,时年已近二十岁。这对于自小就喜欢读书,曾遍寻方圆十数里向有书人借书的我来说,实在是太迟、太迟了!记得是一位名叫周琪的战友将书借给我的,限一个星期。我没日没夜地读、抄诗,好像忘了世界上还有别的存在。‘读到伤心处,涕泪肆意流;掩卷仍长叹,脑海空悠悠。’这是我当时的心境。”

这首诗写在1972年 8月,在处于文革运动中的军营,一个海军战士通宵达旦地读《红楼梦》,被感动得涕泪交流,这是多么的不合时宜,但这却是一个年青人的人性萌发和觉醒。至今,唐先生还能背诵《红楼梦》中的许多诗词,读此书是他的文学启蒙。也许正因为唐春发的种种不合时宜,他积极上进却未能入党;他才华出众,却没有受到应有的任用,但他没有丧失志向反而激发了他勇往直前的力量。他在《入伍四年有感》中写下这样的诗句:

离别故乡已四载,边疆小镇独徘徊。

蛟龙无水困浅滩,猛虎失足断崖前。

回首昔迹黄沙盖,心难安生总茫然;

空怀壮志谁能知,怎不使人泪若泉?

仰视百鸟嬉翔欢,远眺万物笑开颜;

何不解胄回故乡,理想宏图重安排。

雄鹰岂能畏狂暴,劲松何惧三九寒,

任凭径程多叠嶂,移山填海亦向前!

他在附记中写下这样的话:“ 进入部队这所大学校,已整整四年矣!近日回首四年来的经历、环境、生活、工作,历历在目,令人寒心!幸喜往前看,依然光辉灿烂,激发了我的信心,催我奋进。”

“诗言志”。唐春发诗不是对风花雪夜的咏叹,不是对个人命运的悲鸣,而总是洋溢着积极向上与命运抗争的信心和勇气。即使解甲归田重当农民时,他还是踌躇满志:

春风催我返故乡,水青柳绿心舒扬。

豪情直上八万里,壮志遥寄九重央。

荷锄田头读经史,萤窗蜡灯写文章。

暂遭劫难何足论,历史自然笑愚郎。

(《咏志》)

读了唐春发这样的诗句,我想起了日本学者池田大作的话:“人生既有暴风骤雨,又有满天飞雪,但只要自己那博大的心胸中常有一片美丽的晴空,常有希望的太阳普照,那就可以无愧人生了。”无论唐春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而他心胸中的晴空和太阳,总是他力量的源泉。他的诗写在他胸中的晴空上。

机会总是属于志向高远又有准备的人。1976年11月耕耘于田垅之上的唐春发接到了中南矿冶学院的入学通知书,从此他走上人生的快车道,那“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情绪,也让我们感动:

大江滔滔,

恰似心潮逐浪翻。

喜空前,

入学矿院,

豪情倍添。

心比天高任我飞,

志若雄鹰上云端。

过大桥放眼展湘水,

奔向前。

偿夙愿,

理当然;

迎新途,

意更坚。

困难怕什么?

有何难哉!

岳麓山下天地小,

南北东西宇宙宽。

为祖国寻找新矿业,

永当先。

在人生道路上,唐春发无疑是位坚强如铁的硬汉,但他又是一位柔情似水的诗人。本诗集中的第二集“春与秋”和第四集“茉莉花”,都是以爱情为内容的叙事诗,而他的文学修养和功力都表现在这些诗中。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爱是生命的火花,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暗。”法国还有一位作家高乃依说过:“爱情是一位伟大的导师,教我们重新做人。”唐春发和所有年轻人一样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也燃烧起爱情的火焰,这使他的青春灿烂如花。但爱情的失败也让他如身陷炼狱,也正是在这样的经历中他成长了,成长为一位心胸宽广的男人,也成长为一位深情的诗人。无果的爱情,却长出文学上美丽的爱情之花,这是唐春发最大的人生收获。这是“春与秋”集中“序诗”中的头几句,你能不被他的真情打动吗?

手捧着给你的信儿,

泪珠儿盈湿了我的衣襟;

晚风吹来了江面的暮霭,

轻轻地舔着我的心扉。

我的心啊,

犹如万箭穿行;

相思的苦痛哟,

有谁能帮我减轻半分?

试问人间谁无爱情,

但有哪个像我这样爱你挚诚?

请听第六首的几句诗,我们可能感受如陕北民歌一样火辣辣的赤情:

当我端起饭碗,

你那消瘦了的倩影立即浮现;

心爱的人儿哟 ,

我不明白你是何原因消瘦得这般。

我愿意摘下我的心肝,

滋补你那消瘦的容颜;

我愿意抽干我的血液,

灌进你的心田,流进你的躯干。

在经历了失恋的折磨后,诗人解脱了自己,他选择了成全别人痛苦自己:

成人之美是上善之美,

我不能自私得拆散鸳鸯。

当解脱就解脱才能成长,

想到此心中充满了阳光;

我遥望南天衷心祝愿,

祝愿你们幸福无疆!

在诗的最后,他把这样的感悟告诉年轻的朋友:

人生的幸福来之不易,

爱情的悲剧时有发生;

对这人生的汪洋大海,

可否聆听诸君的高明之声?

永别了,

荒唐可笑的爱情纠纷,

辞却了,

藕断丝连的虚幻情境;

读此诗集的年轻朋友啊,

我要向前飞奔,向前飞奔!

我以为第四集的“茉莉花”写得更好,长诗的结构讲究,序曲、尾声,加上主体诗十章,共100首诗,每一首都是动人的爱情咏叹调,诗句优雅,文字富于节奏。如果说,“春与秋”继承了中国民歌的传统,那么“茉莉花”明显受到普希金和雪莱爱情诗的影响。看来唐春发涉猎很广积累丰厚,在诗的创作上有自己的追求。如果说,已有了自己的风格,也不为过。因为篇幅所限,我没有必要做多余的解读了。每个读者只要读下去就会有自己心中的唐春发。

因读了唐春发先生的这部诗集,我度过了一个丰富的春节假期,而写下这最后几句话的正月初五,也是“立春”的时令,我想起杜甫的《春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看来春发先生此刻出诗集正其时也,愿乘此大好春光,不断写下去,让你的心灵之光,照亮更多读者的人生。

2014年2月4日于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