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2373300000001

第1章 书法概述

书法由来

收夏后氏大禹书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

传说汉字是由仓颉创造的,“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对仓颉造字的传说,一般认为,文字是语言的记录符号,是人类社会交际的工具,它的产生只能建立在社会实践与约定俗成的基础之上,《荀子·解蔽篇》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甲骨文

历史上的仓颉并非文字的独创者,而是独传者,可能因为他对文字整理有特殊贡献而被记传下来了。除此之外,又有传说:神农见嘉禾八穗而作八穗书,黄帝见紫气景云而作景云书,还有少昊作鸾凤书,帝尧作龟书等等。但是神农、黄帝、少昊、帝尧皆为传说人物,因此,他们的书法作品显然属于后人的伪托,不足为据。

在中国,目前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文字为甲骨文,从甲骨卜辞来看,当时人已非常注意刻字的美观,在不少练习书契的甲骨片中,有一片(《殷契萃编》1468号)内容是从甲子至癸酉十个干支字,反复刻了好几行,刻在骨版的正反两面,其中有一行特别规整,字既秀丽,文亦贯行,其他字则刻得歪歪斜斜,不能成字,且不贯行。显示时人注重书契的技巧训练,已经把甲骨文作为美的对象来加以表现了。此外,还有不少甲骨片在刻文的凹线内涂上朱砂或墨,有的甚至在同一片上涂以两色。董作宾先生认为,涂以朱墨,为了装潢美观,和卜辞本身是没有什么关系的。殷人这样做,完全是出于一种求美意识。这种现象在以后的青铜器上也有,如春秋时代的《栾书缶》等,在刻文的凹线内以金错嵌,甲骨文里面就已出现这种于审美意识下所施之文饰,说明文字作为艺术品的习尚早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存在了。

书法发展进程

汉字书写艺术的名称最初收做书,以后经历了书艺、书道和书法的演变。书法追时代变迁,随人情推移,生生不息,绵绵不绝。不同时代的人们在接受它的时候,将不同的审美观念注入其间,使它的字体形态和书写风格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同时,它的名称也随着实际内容的变化而不断更改。

石鼓文

汉以前,书法就叫做“书”,它的意义既表示书写动作,又表示所书的作品。东汉蔡邕的《笔论》说:“书者,散也”,《九势》说:“夫书肇乎自然”,都将书法称为“书”。

东汉后期,分书产生了,出现横、竖、撇、捺等各种形态不一的点画,以线的变化组合为特征的书法艺术走向成熟。当时,书法被认为是一种高深的才能和道艺,《全后汉文》卷二十五载班固《与弟超书》曰:“得伯章书,稿势殊工,知识读之,莫不叹息。实亦艺由人立,名自人成。”因此,“书”开始后缀“艺”字,称为“书艺”。《后汉书》记载和帝的阴皇后“善书艺”,即是一例。

魏晋南北朝,学术气氛空前浓厚,有关文论、诗论、画论的理论专著竞相迭出,书学研究也成果累累。卫恒、成公绥、王羲之、羊欣、虞和、王僧虔、陶弘景、庾肩吾等著名书法家,都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著述文章。当时学人尚老庄学说,士大夫张口闭口谈玄论道,风气所致,书学研究也蒙上了一层道家气氛。传王羲之《记白云先生书诀》云:“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元之理。”王僧虔《笔意赞》云:“书之妙道,神彩为上。”他们都认为书法艺术的终极目标是求“道”,因此,有人把传统的“书”和“书艺”改称为“书道”,传卫铄的《笔阵图》就有“书道毕矣”之说。

唐代,楷书与今草发展成熟,点画形式日益丰富,结体方法日益复杂。唐代很重视书法教学,以前从总体上及精神上去把握和体味的“道”实在太模糊,难以言传,不适应讲授要求。于是,书法研究慢慢开始偏重于技法探讨,《唐六典》“弘文馆学士”条记载:太宗贞观元年,诏令现职之京官,不论文武,凡列五品之上,喜学书法,且笔法稍佳、具有发展潜能者,皆准到弘文馆内聆听书法讲授,由欧阳询和虞世南负责讲授楷法。欧阳询的《八诀》、《三十六法》、《传授诀》、《用笔论》,虞世南的《笔髓论》等专讲技法的著作,可能就是因此撰写的。太宗李世民、张怀瓘、韩方明、林蕴、卢携等人,也都写过类似著作。到唐末,有关执笔、用笔、点画、结体等各种书法技巧的理论均已建立。这种重“法”的研究状况使书写艺术的名称开始从“书道”逐渐转变为“书法”。初唐虞世南的《笔髓论·契妙》说:“故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书旨述》说:“书法玄微,其难品绘。”一会儿称书道,一会儿称书法,反映了新旧观念正处于交替过渡的时期。中唐以后,尽管还有人沿袭旧说,称为书道,但称书法的人越来越多了。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说:“书法当自悟耳。”蔡希综《法书论》也说:“余家历世皆传儒素,尤尚书法。”

千字文·赵佶

宋代帖学盛行,《淳化阁帖》等又叫法帖,以昭模仿、效法之义。当时的理论研究也多仿效前代,姜夔的《续书谱》、朱长文的《续书断》,都是在唐人《书谱》、《书断》的基础上续写的。所续内容不出用墨、用笔、方圆、位置、疏密等技法问题。宋人的书论比唐人更重视技法,因此,书法的名称日益普及,越叫越响。郭绍虞先生说,其时道学盛行,一般人格外看重这个“道”字,不敢随便乱用,认为天下之理只有宋儒讲的一套才是大道,书法属于雕虫小技,不能忝列大道,于是“书道”之名遂被废弃,在宋代的书学著作中一般都称为书法。

元明两代,书法界复古风气甚嚣尘上,与之呼应,理论研究也以二王及初唐的名家作品为对象,深入分析它们的点画、结构和章法,技巧成了研究者最关心的问题,有关著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执握上有把笔八法、运笔八法,点画上有永字八法,结体上有李淳的四十六法、高松的七十二法等等,条分缕析,结果,“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七窍开而混沌死,道的精神丧失殆尽,书道的称呼彻底被书法所取代,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