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20几岁,决定男人是否有钱
2374200000029

第29章 20几岁就成功的男人(3)

蒂姆上任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让公司像个赚钱的公司”,于是大力扩充广告版面。刚开始的一周他们收到了许多责骂的邮件,因为在当时的人看来,网络不应为商业所污染。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要想生存,必须如此。最终还是得到了人们的认可。紧接着,雅虎与路透社合作,推出新闻在线服务,将网站的功能推向另一个高度。

1995年8月,公司再次出现了资金问题,他们开出了4000万美元的征资活动,应征者络绎不绝。此前虽有不少广告收入,但转化为现金的数量极其有限。这时日本的一家大财团有向雅虎投资的意向,从此杨致远的公司走出了资金泥潭。软银集团创建于1981年,其老总孙正义,具有韩国血统,和杨致远一样接受的是完全的美国教育。20世纪90年代初孙正义的公司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软件批发商,占有一半的日本市场份额。

孙正义是通过红杉公司认识雅虎的。杨致远得知孙正义对雅虎有意向投资,非常激动,这正是在日本创建雅虎的最佳时机。1995年11月,孙正义决定买下雅虎部分股份,后来又大幅度地增加了。两家公司迅速成立合资的日本雅虎公司。雅虎的投资落实后,使其有能力扩大服务项目,并成功地解决了其他的威胁。

雅虎逐步成为明星,这都是因为Yahoo!这个名字,另外一个原因是有杨致远和大卫这样的杰出人才,他们的成功故事在全球流传。杨致远和大卫在各种媒体频频亮相,《连线》和《福布斯》这样的大型媒体也采访了雅虎。

杨致远当时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扩大雅虎品牌的知名度,所以除了在网上不断为自己做广告外,在网下也不断宣传:比如出版发行量非常大的著作《雅虎!路路通》。雅虎又与Ziff-Davis合作出版杂志《雅虎:因特网生活》。该杂志很快出现在报摊、机场及其他公共场所,极大地提高了雅虎的影响力。当时杂志发行量在短期内不断翻倍,提高到了20万份。1996年3月7日,雅虎股票正式上市,4月12日正式交易。股票最初定价13美元,但交易异常火暴,平均每小时转手6次之多,一度飙升至43美元,此后,Yahoo市场价值达到8.5亿美元,是红杉公司投资时的200倍。

杨致远利用时机抓住各种媒体为雅虎做宣传,不论是传统的广告宣传还是非传统的宣传模式。一般网络对于电视似乎不屑一顾,但是杨致远非常感兴趣,购买了电视广告,他愿意在各种媒体上购买时间和空间做广告。爱德华成为“雅虎”品牌的专职捍卫者,她的学业背景原来并不是软件和工程,而是“商品营销与媒体”。雅虎品牌的成功使她获得《广告时代》1996年“促销100佳”。

爱德华和雅虎合作,奋斗目标是使雅虎成为大众文化的象征,而不仅仅是网络文化的象征,让至少一半的美国人认可这个名字。她把顾客分成“冲浪者”、“非冲浪者”和“当前冲浪者”,分别采取不同的宣传战略,争取使他们对雅虎一样倾心。雅虎上市前,爱德华提议应当花巨资重塑雅虎在网景浏览器中的地位,并在微软的“因特网探索者”浏览器中占据特殊位置,结果使因特网上大约几万个公司站点和个人网页与雅虎建立了链接关系。

为了扩大影响,雅虎在保持组织分层结构信息的同时,还集成各种实用信息,如新闻热点、本地雅虎、股票行情、美国电子地图、美国有线电视网新闻、NBA赛事、人物查询、亚马孙网络书店链接,等等。

羽翼渐丰的雅虎开始冲击世界头号媒体。到1995年秋,雅虎的点击量每天300万页,每周2100万页。2000年达每星期1亿页。雅虎是双向“交流”的,具有较大的优势,读者可以自己选择读什么以及怎样读。雅虎可以根据不同的读者,提供不同类型的广告,这一点传统媒体是做不到的。

在雅虎,杨致远和大卫才是价值的所在,他们以自己的年轻和活力创造了雅虎,他们的企业经历、企业故事已经成为经典。他们不但在网络里出现,而且在其他公共媒体、杂志的封面、电视节目上,都是他们年轻而清秀的面孔。

杨致远认为自己不是为了钱,如果为了钱他早就卖掉了雅虎;他也不需要钱,因为他还很年轻。杨致远的崛起,成为华人的成功神话,其实他看起来更像个大学生,戴着眼镜,充满感染力。他带给人们的是更多的感叹号,如同Yahoo后面的那个感叹号一样。

5.21岁创业成功的李嘉诚

“在20几岁时,事业上的成果百分之百靠双手勤劳换来;20~30岁,事业已有些小基础,那10年的成功,10%靠运气好,90%仍是由勤奋得来。”

——李嘉诚

1950年夏,21岁的李嘉诚在筲箕湾创立长江塑胶厂。他取“长江”的厂名,来自“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足见他长江般的雄心大志。

当时,李嘉诚的资金十分有限,两年多来的积蓄仅有七千港元,实不足以设厂。他向叔父李奕及堂弟李澍霖借了四万多元,再加上自己的积蓄,总共五万余港元资本,在港岛的皇后大道西,开设了一家生产塑胶玩具及家庭用品的工厂。

他打工的薪水并不高,较大的一笔是他几年推销产品的提成,他的同事朋友回忆,李嘉诚从未奢侈过,他的衣着,没有一样称得上高档。

李嘉诚总是对别人说:“我之所以能拿出一笔钱创业,是母亲勤俭悭省的结果。我每赚一笔钱,除日常必用的那部分,全部交给母亲,是母亲精打细算维持全家的生活。我能够顺利创业,首先得感谢母亲,其次要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当时的大环境是解放战争后,大批逃避战争的人们从陆路水路涌向香港,香港人口激增,到1951年突破200万。这批被称为“战争难民”的内地人,给香港带来大量的资金、技术、劳力,也使香港本地市场的容量扩大了许多。

而同时由于数十万“大陆难民”涌来香港,香港闹房荒。香港的房产一下子水涨船高,房租高得几乎吓死人。李嘉诚资金紧张,只能量体裁衣,到远离市中心的地方,找到廉价一点的厂房。李嘉诚从港岛到九龙,跑了一个多月,才在偏僻的筲箕湾找到了一座差强人意的破房子。

厂房破旧得不能再破旧了,窗户难得找一扇完好无缺的,不是玻璃破碎,就是风钩脱落,房顶透下束束天光,香港春夏多雨,雨水哗哗漏泄,李嘉诚不得不花一笔钱修缮。

厂房里的压塑机也是破旧不堪,是欧美淘汰的第一代塑胶设备。香港增加许多塑胶厂,业主多是小本经营,就有人专做旧机器买卖。当时谁都不曾料到,这个只有21岁的年轻人,会成为世界塑胶业的“大粒佬”,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如果说长江塑胶厂能透出一线新迹象的话,就是挂在门口那块“长江塑胶厂”的厂牌是崭新的。业主李嘉诚,正踌躇满志,开创他崭新的事业。

谁敢相信,这位默默无闻的21岁年轻人,日后会成为香港塑胶业的泰斗?正如仅仅看到长江源头的人,无法想象长江的万里奔腾之势。李嘉诚为他的工厂取“长江”之名,已经显示出万里长江的远大抱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李嘉诚脚踏实地,不动声色去实现他的抱负。“勤能补拙”,他仍是初做“行街仔”的老作风,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他不认为自己有超常的智慧,先父曾多次讲述古代神童不思勤勉、江郎才尽的故事。厂子刚创办,缺乏资金,更缺乏人才,采购、设计、生产、推销,都得李嘉诚亲自过问。

他一天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每天一大清晨就外出推销或采购,赶到办事的地方,别人正好上班。他从不打的,距离远就乘巴士,近的就双脚行走。他是那种温和持稳、不急不躁的人,他行走起来却快步如风。如今李嘉诚年逾古稀,仍保持疾步的习惯。

中午时,李嘉诚急如星火地赶回工厂,先检查工人上午的工作,然后跟工人一道吃简单的工作餐,和大家一起蹲在地上吃。

晚上,李嘉诚仍有做不完的事,他要做账;要记录推销的情况,规划产品市场区域;还要设计新产品的模型图,安排明天的生产。业余自学,是不可间断的,塑胶业发展急速,日新月异,新原料、新设备、新制品、新款式源源不断被开发出来,他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20几岁的李嘉诚就像别的创业老板一样,希望事业发达,他急于扩大再生产,缺少资金,就向朋友去借。但是他也碰到了所有初涉市场的企业家惯常碰上的问题:产品出现积压,资金周转不灵。他没有阔亲戚、富朋友,人家借给他的钱,都是准备自己办事用的,所以一定要如期归还。可是李嘉诚借来的钱已经变成了产品,而产品还没能变成钱,他拿不出钱还人家,一度面临破产的危机。据说他有一天晚上围着工厂转了大半夜,几次向河边走去,但终于又走了回来。他没有自杀,第二天,他又找来一个经销商,希望这个人能支持他渡过难关。可是那个经销商边看边摇头,围着厂子转了一圈,走了。

朋友们都劝李嘉诚,算了,干脆把厂子卖掉,还了债,自己到别人的厂里去做工。凭他的能力,一定能得到老板的赏识,待遇不会差的。

李嘉诚不愿意这样做。

只有在困境中不屈服的人,才有成功的可能。

他冷静地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操之过急,生产与销售配合得不好。他果断地收缩生产,把得力的工人派出去搞推销。他自己也背着产品跑遍了香港,拜访了上百个代理商。长江厂的产品毕竟有特色,很快就得到了几个代理商的支持,他们预付了一笔定金给李嘉诚,使他终于渡过了这个难关。

李嘉诚住在厂里,一星期回家一次,看望母亲和弟妹。规模稍扩大后,他在新蒲岗租了一幢破旧的小阁楼,既是长江厂的写字间,又是成品仓库,还是他的栖身处。那时的李嘉诚,把自己“埋”进了长江厂。

人们很难想象,李嘉诚哪来的这么旺盛的精力?他靠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支撑着,正如香港《星岛经济纵横》(1988年4期)所说:“李嘉诚发迹的经过,其实是一个典型青年奋斗成功的励志式故事,一个年轻小伙子,赤手空拳,凭着一股干劲勤俭好学,刻苦而劳,创立出自己的事业王国。他常言:追求理想是驱使人不断努力的最主要因素。”李嘉诚是个善于把握机遇的年轻人。他创办长江塑胶厂,正值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华实行经济封锁,港英政府不得不关闭对华贸易进出口通道,香港转口贸易地位一落千丈。转口贸易是香港的经济支柱,对华禁运之前,香港的转口出口占全部出口的89%,这就是说,香港本地产品出口只占全部出口的11%。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经济最大的灾难。悲观情绪在香港经济界徘徊,但很快被蓬勃兴起的加工业一扫而光。港府制定出新的产业政策,香港经济从此由转口贸易型转向加工贸易型。

香港资源匮乏,市场有限。香港加工业的显著特点是“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原料和市场在海外,利用本地劳力资源赚取附加值。香港的工业化以纺织成衣业为龙头,塑胶、玩具、日用五金、手表装嵌等众多行业相继崛起,形成百花齐放、万马奔腾的活跃局面,金融、地产、航运、交通、通信、仓储、贸易等,皆向加工业倾斜或靠拢,加工业逐渐成为香港新的经济支柱。

李嘉诚投身塑胶行业,正是顺应了香港经济的转轨。塑胶业在世界也是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塑胶制品加工,投资少,见效快,适宜小业主经营。原料从欧美日进口,市场由以本地为主迅速扩展到海外。

创业初期的一天,李嘉诚阅读一份外国杂志,他注意到一部制造塑瓶的机器,可以造出比较优质而又适合香港市场的产品。李嘉诚立即进行了周密的市场调查,他发现全香港都还没有这种机器。人无我有的意识立刻占据了李嘉诚的大脑,他以最快的速度与外国厂家联系购买。

他发现这种机器需要订购,而到外国订购,价钱又十分昂贵。但是,这种机器的潜在效益确实诱人。于是,创业之初资金过分紧张的李嘉诚果断地决定自己去钻研、自己去制造这种机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李嘉诚终于造出这种机器。

“造这部机器,在最短时间,令我至少赚了几万元。”李嘉诚日后回忆说。

李嘉诚对推销轻车熟路,第一批产品很顺利就卖出去了。接下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他手里捏着一把订单,招聘工人,经过短暂的培训就单独上岗。他实行三班倒工作制,开足马力,昼夜不停出货。

长江塑胶厂刚开工,便呈现出一派产销两旺、欣欣向荣的势头,他不再是唯一的管理人员,他招聘了会计、出纳、推销员、采购员、保管员,他没想到投产后会这么顺利,简直就是一帆风顺。

李嘉诚创办长江塑胶厂的时候,正值香港工业化热潮,香港的塑胶工业也空前发达,塑胶和玩具厂就有300多家,而长江塑胶厂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家,只是经营状况较好但缺乏特色的一家。长江塑胶厂出口的塑料玩具同别的厂家并没有大的区别,大同小异,小异之处只是在款式上有细微的变化而已。除了同业之外,谁还会关注有一个长江塑胶厂呢?李嘉诚不满且忧虑。

的确,香港的塑胶制品在国际市场卖得很“火”。细究之,香港产品的优势却是廉价,这实在是可悲的事情。

长江塑胶厂从创业起,所生产的两大门类——塑胶玩具和塑胶日用品,先后变化了几十款。这大部分是按照代理经销商的订单设计改造的,厂家为商家所左右。李嘉诚曾想站在消费者立场上,推出新产品左右商家,因为太忙,风险又大,只能作罢。

虽然从事塑胶业已有几个年头了,但李嘉诚自认为,在这一行业中,自己仅是一个小角色而已。但就他个人而言,他却从来就不甘于平庸,不想平淡。他盼望着有一个巨大的突破,好使长江塑胶厂从同行业中脱颖而出,发射它自己独有的光芒。

想要寻找突破的关键,就不能完全把视野放在香港这片市场中,而应该在国际市场中去寻找。李嘉诚时刻关注着塑胶业的动向信息。

一天深夜,李嘉诚像平日一样随手翻阅着一些杂志。当他阅读最新英文版《塑胶》杂志时,发现在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地方,刊登了一则有关意大利一家公司用塑胶原料设计制造的塑胶花即将倾销欧美市场的消息。

欧美的家庭,室内户外都要装饰花卉。这些植物花卉,经常要浇水、施肥、剪修、除草。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许多家庭主妇变成职业妇女,对这些家庭来说,不再有闲情逸致花费时间去侍弄花卉。并且,植物花卉花期有限,每季都要更换花卉品种,实在麻烦得很。

塑胶花正好弥补这些缺陷。现代人以趋赶时髦为荣,塑胶花的面市,将会引发塑胶市场的一次革命,前景极为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