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嘉诚最有价值的投资策略
2374800000030

第30章 发展中不忘稳健,稳健中不忘发展(1)

一个合适的生长点对企业来说十分重要,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古人云:“盛极则衰,月盈则方”。创新才能求发展,识时务者为俊杰。改革创新和战略转型是企业保持发展活力的重要源泉。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李嘉诚,说他“闯劲不足后劲足”,向来不喜欢抢“头唆汤”,但是等他看准之后一出手,就如大江泄洪,任何一个投资家都不能与之抗衡。其实,李嘉诚的发家史,就是一场步步为营的战争史,他每打下一片江山都细心打理,将其变成自己稳固的大后方,然后再探出头去,寻找新的发财机遇。

1.“一夜暴富”往往意味着“一朝破产”

在几何学中有一个人所共知的常识,就是两点之间直线最近。但是,这个定理只能保证其理论上的正确性,而一旦运用到现实中,就不是那么地绝对或适用。比如这座山和那座山之间虽然直线距离最近,但是要想从这座山的顶峰到达那座山的顶峰,却不得不先下山再上山,如果有人一定要直线到达,那就难免有摔下山崖的危险。

投资也是这样,有时候看似捷径的赚钱办法,实际上却过于冒险,甚至根本行不通。有人说“聪明人走捷径”,这话有些道理,但是应该加上一个注释:大聪明人视捷径为危途,只有那些爱耍小聪明的人,才喜欢走捷径。

所以李嘉诚告诫广大同行:“我的主张从来都是稳中求进。我们事先都会制定出预算,然后在适当的时候以合适的价格投资。”

李嘉诚进入地产界时,已经有预售楼花,而李嘉诚没有这样做,他只是将楼宇作为出租物业,他所坚持的就是不走捷径走大路的投资原则。

卖楼花是霍英东于1954年首创,他一反地产商整幢售房或据以出租的做法,在楼宇尚未兴建之前,就将其分层分单元预售,得到预付款,即可动工兴建。卖家用买家的钱建楼,地产商还可将地皮和未成的物业拿到银行按揭(抵押贷款),真可谓一石二鸟。

继霍英东之后,许多地产商纷纷效尤,大售楼花。银行的按揭制进一步完善,蔚然成风。用户只要付得起楼价的10%或20%的首期,就可把所买的楼宇向银行按揭。银行接受该楼宇做抵押,将楼价余下的未付部分付给地产商,然后收取买楼宇者在未来若干年内,按月向该银行付还贷款的本息。

李嘉诚认真研究了楼花和按揭。他发现,卖楼花的确能够加速楼宇销售,加快资金回收,弥补地产商资金不足。但是,这样一来,地产商的利益就会与银行休戚相关,而地产业的盛衰又直接波及银行。所谓唇亡齿寒,一损俱损,过多地依赖银行未必就是好事。

李嘉诚最欣赏香港最大的地产商——英资置地公司的保守做法,重点放在收租物业上。置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一直雄踞中区“地王”宝座,拥有大量大厦物业。只要物业在,就是永久受益的聚宝盆。所以,资金再紧,李嘉诚宁可少建或不建,也不卖楼花加速建房进度,他尽量不向银行抵押贷款,或会同银行向用户提供按揭。

李嘉诚兴建收租物业,资金回笼缓慢,但他看好地价楼价及租金飚升的总趋势。收租物业,虽不可像发展物业(建楼卖楼)那样牟取暴利,却有稳定的租金收入,物业增值,时间愈往后移,愈能显现出来。

李嘉诚预测无误。据港府公布的统计数据,1959年港府拍卖市区土地平均价:工业用地每平方米104.85元;商厦、写字楼、娱乐场等非工业用地1668.44元;住宅用地164.75元。而到1980年,这三类拍卖地价分别狂升为29549.03元、124379.06元、13728.30元。升幅分别为280.8倍、73.5倍、82.2倍。地升楼贵,李嘉诚“坐享其利”。他拥有大批物业,储备了大量土地。

1961年6月,潮籍银行家廖宝珊的廖创兴银行发生挤提风潮。廖宝珊是“西环地产之王”,他在西环大量购买地盘兴建楼宇,并在中德辅道西兴建廖创兴银行大厦。廖宝珊发展地产的资金,几乎全部来自存户存款,几乎将其掏空殆尽,从而引发了存户挤提。

这次挤提风潮,令廖宝珊脑溢血猝亡。廖氏是潮商中的成功人士,深得商界新秀李嘉诚的尊敬。从廖宝珊身上,李嘉诚更深一步地意识到地产与银行业的风险。然而不幸的是,这次事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1962年,香港政府修改建筑条例并公布1966年实施。地皮拥有者,为了避免新条例实施后吃亏,都赶在1966年之前建房。这股建房热潮是在银行的积极资助下掀起的,银行不仅提供按揭,自己也直接投资房地产。

炒风空前炽热,职业炒家应运而生。他们看准地价楼价日涨夜升的畸形旺市,以小搏大,只要付得起首期地价楼价,就可大炒特炒,趁高脱手。大客炒地,小客炒楼(花)。大客大都是地产商,甚至还有银行家;小客多是炒金炒股的黄牛党。

然而,在这股风起云涌的炒风中,李嘉诚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他心里清楚,买空卖空是做生意的大忌,投机地产犹如投机股市,“一夜暴富”的后面,往往就是“一朝破产”。

李嘉诚坚定地以长期投资者的形象出现在地产界,他一如既往地在港岛新界的新老工业区,寻购地皮,营建厂房。他尽可能少依赖银行贷款,有的工业大厦,完全是靠自筹自有资金建造。他公司下属的塑胶部经营状况良好,盈利可观,同时地产部已由初始的纯投资转为投资效益期,随着新厂的不断竣工出租,租金又源源不断涌来,所以没有银行贷款,他也有足够的资金发展自己的物业,只不过没有那些卖楼花的投机家快罢了。

1965年1月,一家小银行——明德银号又发生挤提,宣告破产。究其原因,是“参与房地产投机,使其没有流动资金,丧失偿债能力”。明德银号的破产,加剧了存户的恐慌心理,挤提风潮由此爆发,迅速蔓延到一系列银行。广东信托商业银行轰然倒闭,连实力雄厚的恒生银行也陷于危机之中,不得不出卖股权予汇丰银行才免遭破产。

港府采取紧急措施,才遏制住挤提风潮,但银行危机却持续了一年有余,不少银行虽未倒闭,却只能“苟延残喘”。在银行危机的剧烈振荡下,兴旺炽盛的房地产业也一落千丈,一派肃杀。地价楼价暴跌,脱身迟缓的炒家,全部断臂折翼,血本无归,靠银行输血支撑的地产商、建筑商纷纷破产。

在这次危机中,长江的损失,与同业相比微乎其微。它只是部分厂房碰到租期届满,续租时降低租金,而并未动摇其整个根基。相反,那些激进冒险的地产商,或破产或观望,而“保守”的李嘉诚却仍在地产低潮中稳步拓展。

1986年1月的长江实业公司市值77.69亿港元,还远远低于置地公司的147.27亿港元。到1990年6月底,长实市值升到281.28亿港元,居香港上市地产公司榜首;第二位是郭得胜家族的新鸿基地产,市值为242.07亿港元;而一直在本港地产业坐大的置地公司以216.31亿港元,屈居第三位;另外,长江全系早在1986年中,已超过怡和全系的市值。

李嘉诚虽然以稳健的做法取得了成功,但并不是说,其他的经营方法就一无可取。李嘉诚不卖楼花,并不说明卖楼花就一定会失败。其实,卖楼花的做法,在今天的房地产界依然被广为推行。正所谓商无定法,条条大路通罗马。

[投资金律]

捷径总是充满了危机,一旦失手,就远不如走正常的途径了。因此,虽说聪明人喜欢走捷径,但是走捷径的极少是大聪明人。古人说:“欲速则不达”,主张“以迂为直”,甚至强调“明白四达,守之以愚”,是很值得借鉴的,而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商场上征战,尤其需要把捷径视为危途的智慧。

2.船要行得快,但面对风浪一定要捱得住

李嘉诚认为,经商一定不能缺少勇与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凡遇小利能沉着冷静者,必能在商战中谋取大利。李嘉诚跻入股市时,不为炒股的暴利所动心,追求稳健发展之路,终于在股市中扎住根基,平稳前航。

香港注册的公司在伦敦上市并不稀奇,令人瞩目的是,长江实业首开香港股票在加拿大挂牌买卖之先河。1974年6月,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促成下,加拿大政府批准长江实业的上市申请,从而使长实股票在温哥华证券交易所发售。

李嘉诚全方位在香港和海外股市集资,为长江的拓展提供了厚实的资金基础。将公司上市,是壮大自身实力的一条快捷而有效的途径,立志赶超置地的李嘉诚,及时跻身股市,正是一种敢于开拓的勇气。但是,在股市中,一味的扩张是不行的,还必须坚持稳健发展的原则,在稳中求胜。

后来的事实证明,李嘉诚在股市中比他办实业更具有天赋,他找到了发挥自己专长的最佳舞台。长江上市,是李嘉诚事业的一次大飞跃,上市之后,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海外上市,更使他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李嘉诚是个从传统文化氛围中走出来的新型企业家,他能够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与现代商业文化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我们回顾李嘉诚走过的历程,会发现他的行为轨迹,与古人推崇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我们不得不折服于李嘉诚在“炒风刮得港人醉”的疯狂时期,丝毫不为炒股的暴利所心动,稳健地走他认准了的正途——房地产业。而不少房地产商,放下正业不顾,将用户缴纳的楼花首期款,以及用物业抵押获得的银行贷款,全额投放到股市,大炒股票,以求牟取比房地产更优厚的利润。

当时,炒风越刮越炽热,各业纷纷介入股市,趁热上市,借风炒股。连众多的升斗小民,也不惜变卖首饰、出卖祖业,携资入市炒股。职业炒手更是兴风作浪,哄抬股价,造市抛股。

香港股市处于空前的癫狂状态。1972年,汇丰银行大班桑达士指出:“目前股价已升到极不合理的地步,务请投资者持谨慎态度。”但是,桑达士的警告,却湮没在“要股票,不要钞票”的一片喧嚣之中。

1973年3月9日,恒生指数飙升到1774.96的历史高峰,一年间,升幅5.3倍。初入股市的李嘉诚丝毫不为炒股的暴利所动,他深知证券市场变幻急速且无常,他坚持稳健发展的原则,显示出了高人一筹的心理素质。

果然,物极必反,在纷乱的股票狂潮中,一些不法之徒伪造股票,混入股市。东窗事发,触发股民抛售,股市一泻千里,大熊出笼。当时远东会的证券分析员指出:假股事件只是导火线,牛退熊出的根本原因,是投资者盲目入市投机,公司盈利远远追不上股价的升幅,恒指攀升到脱离实际的高位。

恒生指数由1973年3月9日的1774.96点迅速滑落到4月底收市的816.39点的水平。当年下半年,又遇世界性石油危机,直接影响到香港的加工贸易业。1973年年底,恒指再跌至433.7点;1974年12月10日,又跌破1970年以来的新低点——150.11点。其后,恒指才缓慢回升,到1975年年底,回升到350点。

在这场大股灾中,除极少数脱身快者,大部分投资者都是弃甲而归,有的还倾家荡产。香港股市一片愁云惨雾,哀声恸地。

70年代初,股市无论对投资者,还是对上市公司,都是个陌生的课题。人们普遍表现为盲目和幼稚。在这一点上,李嘉诚显出高人一等的心理素质。

显而易见,李嘉诚是这次大股灾中的“幸免者”。长实的损失,仅仅是市值随大市暴跌,而实际资产并未受损。相反,李嘉诚利用股市,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实绩。李嘉诚步步为营的作风又一次保证了长实平稳前航。

[投资金律]

李嘉诚的这一举动给我们的启发是,作为投资者,我们应该确定发展的原则方略,而不应只顾眼前利益,为暴利所动,炒一把再说。偏离轨道,也许会赚一两次,但长此以往,没有自己的原则,终不是成大器之所为。

3.无论发展得多好,都要稳扎稳打

自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香港各界对股票产生“要股票,不要钞票”的强烈投资狂热,掀起了一阵比一阵高涨的“上市狂潮”。在这股狂潮中,恒生指数竟升至1170点的高峰。

然而好景不长,在随之而来的时间里,变幻无穷的世界经济袒露了它神秘莫测的一面,在1973年中期世界石油危机的冲击下,香港经济受到巨大影响,出口市场萎缩,股票市场大泻,整个香港的经济,特别是其中占有显著地位的房地产、金融业更是一片阴风惨惨、人心惶惶之景况。

在这个大背景下,目光深远的李嘉诚,在塑胶花、房地产的经营方面相继显示了他的独创才能后,又在股票经营方面显示了他的远见卓识。由于对房地产业的发展前景看好,1972年10月,趁香港股市处于牛市挂牌上市的长江实业,充分吸纳社会上的闲散资金,然后投放于大量物业的低价收购上。这样,就在人们用低价卖出物业并用所得的钱去购买股票时,李嘉诚统率他的长江实业一边发行股票,一边将发行股票所吸纳的资金成批地收购那些低价出卖的物业。

1975年3月27日,长实通过召开股东特别大会讨论,决定授权董事局发行新股2000万股,以每股3.40港元的价格全部发行配予李嘉诚。该项新股的权益与现行发行的股份相同,但不能享有1975年和1976年所派发的任何股息。李嘉诚则从本人手上持有的长江实业股份中,取出2000万股交与获多利有限公司,以私人配售方式,按每股3.40港元的价格全部包销。配售取得的资金,将用于购买此次发行两年无股息的全部新股,目的在于吸收6800万港元现金,这为集团准备了充足的资金,在即将复苏的香港经济中大显身手。同时,可使长江实业股票,得以更广泛分配给各大公司机构及社会人士持有。

1973年年末至1975年李嘉诚曾两次发行新股集资1.8亿港元,趁世界经济严重衰退,香港市场大幅度波动,地产处于低潮之际,成功地大批购入楼宇地皮10多处,其主要包括:

(1)购入鱼涌太古一号地盘,面积约3.1万平方米,几个月后将所占一半股权出售,获利1450万港元,超过上年全部租金收入。

(2)与亨隆地产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发展位于九龙亚皆老街地盘,面积约5908万平方米。

(3)与新鸿基、永泰新世界联合组成“有得置业公司”,投得位于沙田小沥源的沙田市地段第一号土地一块。该地段面积为4000亩,计划兴建住宅楼宇约53万平方米及商业楼宇约3.4万平方米(长江实业占25%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