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话可以很艺术
2375500000011

第11章 与家人说话可以很艺术(2)

孩子特别喜欢“过家家”,或扮演卡通人物。当美国父母发现自己的儿子与邻家小女孩正在十分投入地扮演王子和公主时,不仅不阻拦,自己还可能客串坏蛋之类的小角色,添油加醋地让气氛更为生动、活泼。

对待孩子的错误,严肃认真的批评是一种教育方法,有时采取幽默的手段同样也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父母不应总是用斥责惩罚的方式对待犯错误的孩子,不要让孩子总是担心受到惩罚,而要使他在看出自己谬误的同时破涕一笑。所以,父母不妨改变一下板着面孔批评教育孩子的做法。

孩子大喊大叫的时候,父母可以神色慌张地走过去说:“嘘,千万小心,屋顶快裂开啦!”孩子看看天花板,随即会嬉笑着降低音量。听腻了直言告诫的孩子更愿意愉快地接受父母诙谐的批评。

孩子挑食,不好好吃饭,父母可以给孩子讲《珍珍姑娘》的故事:“有个叫珍珍的小姑娘,吃东西十分挑剔,这也不吃,那也不吃,结果变得又瘦又小又轻,被蚂蚁抬走。她在音乐会上唱歌比蚊子声音还小,在运动会上……”这种夸张的故事会让孩子觉得十分可笑,并很快意识到挑食的坏处,从而在笑声中受到教育。

充满幽默的语言和事物能让孩子的眼睛亮起来,在无形中刺激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当你对孩子说:“再不收拾玩具,以后就不给你买玩具了。”其实不妨加一点“幽默调味料”,如“玩具们玩了一天都累了,要回家休息了,不然他们要哭了。”让自己和孩子在有目的语言和气氛中轻松一下。

父母只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寻找自己的生活乐趣,就不难培养出幽默健康的孩子。孩子的幽默性格一旦形成,对其一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开朗活泼,往往更讨人喜欢,其人际关系也比不具幽默感的孩子好得多。幽默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和痛苦,因而幽默的孩子往往比较快活、聪明,能较轻松地完成学业,甚至拥有一个快乐、愉悦的人生。

怎么说孩子才会更听话

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听”,“听”是孩子直接获取信息的最为重要的实践能力。然而有很多孩子却听不进父母的话,让父母很是头疼。当孩子对你的话充耳不闻的时候,你该怎么办?怎么样才能使孩子更听话呢?

1.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让他这么做

上幼儿园的孩子就已经懂得做一些事情的理由了,也会思考如果他不做,或不按时做,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当你要求孩子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最好先告诉他你为什么要他这么做。比如,孩子该洗澡了,你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他现在不能马上去洗澡,过一会儿就没有时间看书和听故事了。再比如,为了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他必须准时到幼儿园,你可以告诉他:“老师希望你们都能按时到幼儿园,这样谁都不会错过连续故事的下一集了。如果你迟到了,我上班也会迟到。”

2.避免一下子对孩子提出多个要求

生活中,很多父母经常一下子对孩子提出多个要求,而且语速很快。比如,有的父母会这样要求孩子:“该休息了,先把玩具收好,然后去刷牙、洗手、洗脸。别忘了换上睡衣再上床。记着关灯。”孩子往往很难记住所有的要求。所以,父母首先要使自己的要求简单化,提出要求后还要等30秒钟,看看孩子是否有回应,如果没有就再重复一遍。

3.要保持冷静

孩子也像成年人一样,别人命令他做事或者威胁他的时候,他总是故意拖拖拉拉。所以父母需要保持冷静,尽量避免用强硬的语气指使命令孩子。为了避免自己被激怒,父母在提出要求的时候,可以事先给孩子一些时间。比如,你可以对孩子说:“再画5分钟你就必须去洗澡了。”而最好不要说:“不要再画了,马上去洗澡!”否则,孩子就会认为你是在责备他画得时间太长了,毕竟孩子是在画画,而不是在胡闹。

4.在游戏中让孩子顺从

孩子大都喜欢把自己装扮成故事里的人物,而孩子一旦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往往就会向故事中英雄人物的行为看齐,往往就会变得礼貌听话。比如,有个孩子非常崇拜孙悟空,但由于胆小从来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因为他害怕被“老鹰”捉住。妈妈为了鼓励他和小朋友一起玩,就说:“悟空就很勇敢,他连妖怪都不怕,当然也不会害怕在游戏中被捉住。宝宝不是说要像悟空一样勇敢吗?”妈妈的话真管用,孩子一听就来了精神,说:“我是孙悟空,当然不害怕老鹰了!”妈妈只听见一声:“悟空来也!”就见孩子已经跑到“鸡妈妈”的身后了。

5.尽量不要以责备的方式要求孩子做事

不必抱怨孩子做得不好,父母应该尽量避免以责备的方式要求孩子做事。比如,当你看到孩子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的时候,与其质问他“为什么你把房间弄的这么乱”,还不如描述一下你所看见的现状,并给出建议:“我看见玩具到处都是,一不小心就会踩着、碰着。来,现在我们把玩具收好吧。”

6.夸奖孩子很听话

虽然孩子总是希望自己能不受约束,但他们也想使父母高兴,也想让父母觉得自己是个听话的好孩子。所以,当孩子能按要求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的时候,做父母的就不要过于吝啬对孩子的表扬。因为当孩子听到父母对他的行为表示赞赏的时候,他会非常高兴,他会觉得自己既没有受到约束又使父母高兴了。当然,以后他可能会做得更好。

用纸条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说到孩子的教育,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话要说,虽然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地、健康幸福地成长。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得到良好的效果,有的家长就抱怨说,只要我一说,孩子就烦,说什么“老一套,又来了”。不说不行,说了就闹矛盾,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的确,家长苦口婆心却适得其反的现象并不少见,但在这个时候,做父母的不应该只怪孩子,也应该反思反思,看看问题出在哪里,能不能换种方式使孩子更乐意接受自己的观点。其实,只要有心、有创意,家庭教育同样也可以富有情趣。

有一位母亲有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当这个孩子有了一些阅读能力之后,做母亲的便开始尝试着给孩子写一些不同内容的小纸条,哪怕只是三言两语。

她把这些小纸条有时放在孩子的铅笔盒里,有时又悄悄放在孩子的玩具箱里,甚至冰箱门上、镜子上、枕头上,只要是孩子能看到、能找到的地方,都曾经是她的目标。她希望当孩子意外地发现这些小纸条的时候,能带给他一份惊喜,也让他能够真实地触摸到父母对他的关注和爱心。

看得出来,这是一位非常有心的母亲,她这样做确实是动了一番心思。

首先她抓住了小孩子好奇心强的特点,当小孩子看到一件他从没有见过的东西时,一定会琢磨半天,而当他发现了一张小纸条的时候,一定会迫切地想知道那上面到底写了些什么。因此,当他能够读懂上面的内容时,他一定会很高兴,这样就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也会留下比较深的印象。

其次,文字和语言有着不同的特点,语言稍纵即逝,有时候说好几遍也不一定留下多少印象,孩子们只会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而文字则克服了这个弱点,只要不把它毁掉,那么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拿出来看看,而且每看一次,感觉都在重温一遍,对孩子的印象自然比较深刻。

再次,选择这种方式,还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方便。应该承认,大部分的父母并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特别是当孩子逐渐长大之后,就更不容易和他们在一些问题上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现在的孩子们需要的也不仅仅是吃好、穿好,他们还需要更高层次的满足,即精神上的满足。

在写给孩子的纸条上,既可以有对孩子的表扬、鼓励,也可以有对孩子的批评教育,而这时的内容起码应该是有理有节,循循善诱,这与暴风骤雨式的责骂与呵斥相比,充分考虑到了孩子的自尊心,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最后,这样做对家长也是一种考验,它不仅可以让孩子对父母有更多的了解与尊重,坚持下去说不定可以逼着你同孩子一起进步。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纸条的内容将不再是单一的表扬啊、批评之类,逐渐会扩展到推荐一本书啊,介绍一篇好文章啊,留下一个需要动动脑筋才能回答的小问题啊,甚至包括对某个观点的探讨等等,内容开始五花八门。

这就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写什么,怎么写,想必还得动动脑筋,当然这也是很有意思的。而当孩子长大些后,他也一定会加入到这个游戏之中,这对于他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也是一种帮助。如此来来往往,父母和孩子之间增添了不少乐趣。

由此看来,写给孩子的纸条虽小,但它的作用却不小,有兴趣的家长不妨试一试,也许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批评孩子要让他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孩子也有自己的逻辑,当他意识到自己犯错误的时候,他并不惧怕批评。相反,他倒觉得不批评、不严厉才是不对的。这时,他们往往习惯于等待大人们的批评。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批评孩子的方式和手段,是发火,是揭穿,是暴跳如雷,还是涓涓细流因势利导。

孩子也是人,他也有自尊。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要让他清楚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不应该这样做,以后应该怎样做;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年龄小,遇到不懂的事应向别人请教,应请求别人帮忙,而绝不能背着大人去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

博博是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遇到问题,她总喜欢搞个明白。有一次他拆开了家里的小闹钟。但他毕竟还小,弄得零件到处都是,小闹钟再也装不上了。

妈妈下班一进家门,就看到他在桌子前手忙脚乱的样子。看到妈妈进来,他还想把面前的东西都藏起来不让妈妈看见。

又好气又好笑的妈妈把博博拉到身边,摸着他的头,说:“博博,你在做什么啊?”

博博抬头看了妈妈一眼,马上低下头小声说:“妈妈,我把小闹钟拆了,可怎么也装不上了。”

通过博博的话和他的表情,妈妈知道孩子已经知道自己错了,也就没有必要再说他做错事了之类的话了。为了让博博明白自己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妈妈这样告诉他:“你不应该在大人不在的时候拿工具去拆东西,不管是小闹钟还是别的什么东西,因为你还小,还没有力气像大人一样使用那些工具。即使是一把螺丝刀,拿不稳,也很容易把手划破,那妈妈该有多担心,多心疼啊。好孩子不应该让爸爸妈妈为他担心,因为博博已经长大了,应该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了。”

“还有,你年纪还小,做事也不能像大人一样周全细致。你看现在,零件撒了一桌子,有的找不到了,小闹钟还能正常工作吗?不能正常工作就不能准确告诉我们时间,这样会给爸爸妈妈上班带来很大的不便,每天不都是小闹钟叫我们起床的吗?”

说完了这些,博博抬起头,对妈妈说:“妈妈,我知道错了,你罚我吧。”“知道错了就是好孩子,妈妈不会罚你的。”

妈妈接着问他,“为什么要拆小闹钟呢?”“因为想看看小闹钟里面是什么,为什么到时间就会响,而且平时总是滴滴答答地响,那个小针还会不停地绕圈。”博博这么说的时候,一脸的兴奋,让人更不忍心去责罚他了。“博博想知道小闹钟为什么这样,想法是好的。因为妈妈教过你要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事物,不懂就问,可见博博是个非常爱探索爱学习的孩子。”

博博听到这些果然十分高兴,妈妈知道,博博又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认为自己确实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妈妈并没有忘了补充一点:“但下次可不要这样了。你可以等爸爸妈妈回家后问嘛,而且你要求看看小闹钟里面的样子,爸爸妈妈一定会满足你的愿望的。爸爸妈妈在你身边,看着你拆,装不上的时候爸爸妈妈还可以帮你啊。”

最后为了加深对这件事情的认识,妈妈自己动手尝试着把闹钟重新装了起来。可里面的一些零件不见了,装好后,小闹钟也不能像以前一样继续工作了。在妈妈装的过程中,博博一直在一边看着,妈妈趁机告诉他这个零件是做什么用的,那个是做什么用的。还有小闹钟之所以不能像以前那样是缺了什么。尽管博博并不能完全听懂妈妈的话,但他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

有时候,孩子对父母的惩罚方式并不服气。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可以和孩子共同探讨惩罚孩子犯错误的方法。使孩子意识到,这个规则并不是父母强加给他的,而是他自己也认可的。同时,惩罚措施是孩子自己为自己制定的,他自然也会自觉去执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培养孩子养成自觉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