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说话可以很艺术
2375500000002

第2章 与上司说话可以很艺术(1)

只有与上司沟通融洽,配合默契,你才能一展才智。在纷繁复杂的职场中,仅仅踏实肯干是不够的,还需要掌握良好的沟通艺术。上司希望与下属沟通,下属则更希望与上司关系融洽,做出好的业绩来。下属与上司有效愉快沟通的关键,是掌握一定的说话技巧,注意因时、因地、因情势而异。

用平常的心态与上司交流

有些人平常说话口吐莲花、滔滔不绝,但是,一跟上司搭腔,就紧张万分,结结巴巴,连件很简单的事情都说不好。这主要是因为平时说话无所顾虑,说错了也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而跟上司谈话,一旦说错就可能影响到自己的工作甚至前途。

虽然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上司身上,但上司对我们的印象的确会影响甚至决定我们未来的发展。因此,跟上司谈话时注意字斟句酌、谨慎小心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因此而不敢跟上司说话,或者一味地拍马奉迎,也是不可取的。

其实,上司也是平平常常的人,他们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我们所关心的话题,他们也会关心。作为下属,我们可以跟他们谈工作、谈业务,也可以谈谈个人的兴趣爱好,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热门的话题。这样的谈话,可以增进双方的感情,拉进彼此间的距离,对工作也是有帮助的。特别是下属和上司有共同的兴趣或爱好,或者遭遇了相同的不幸和磨难时,通过心灵的沟通,会让他们一下子对对方产生好感,发现以前没有发现的优点和可取之处。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在工作之外建立起来的,工作之中建立起来的只是伙伴。

在上司面前,一味奉承的庸俗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对于上司本人,我们应该表示应有的尊重和敬仰,对于上司的主张,我们应该重视。在一般情况下,上司的确具有某种权威,我们的确应该服从,但是,如果被他们的这种权威吓倒,在他们面前只知道惟命是从、唯唯诺诺,以至于连上司的错误都不敢反抗,只知道以上司的意志为意志,就会使自己失去人格的独立和做人的尊严。而对于这种人,很多上司是不会喜欢并重用的。

当然,也有些昏聩的上司是默许“叩头”政策的。上司默许,有些下属就这样去做,这同样也是不足取的。这正如有人比喻的那样:“如果他是一个昏庸的人,那他就像一个喝醉酒的船长一样,你对他一味奉承和随声附和,也一样不能保证你的安全。”

总之,在跟上司谈话时,既要对他们表示应有的尊重,维护他们的面子和尊严,也要维持我们自己的尊严。把上司当成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人,用平常的心态去对待他们,我们就能与之平等而愉快地交流。

认真聆听是一种艺术的交流

泰勒在《政治家》一书中写道:“专心致志地听就是一种最安全而且最灵验的奉承形式。一个人能做出自己洗耳恭听的样子,他就具有了获得人们好感的才能。”

从这里我们知道,倾听本身就很有价值,如果你再做出适当的反应,比如适时地点头赞许、发问等,效果就会更加理想。对于这一点,泰勒做了进一步的解释:“上司发表讲演,当他一坐下来你就鼓掌,他会把你的敬意当作是一般的礼节;但是,过了一会儿,你让他知道,你被他讲演中的某些动人之处所吸引。这时,你也许会以为他很快会淡忘了此事,其实不然,他会将你的赞扬长时间地铭记在心,甚至当你对他的讲演已经印象淡薄时,他还会念念不忘。”

当然,你不必等到上司做报告时方用到这种技巧,平时的交谈、“训话”中都很适用。认真倾听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交流。

有时只要你回想一下以前上司说过的某件事情,并在一个合适的时候再提一遍,就有助于增进你们之间的感情。你不必同意这件事,只要你让上司知道对于这件事你已经做了认真的考虑,这就足够了。

即使上司谈的都是一些老调,也要认真倾听,时而给予表示共鸣或赞佩的应和,决不可有一丝不耐烦的神态。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下属,很容易受到上司的重视。

出差在外时,如果有什么收获,或者原定目标有什么改变,一定要尽快向上司报告。让他们了解到最新动态。有些人可能有“回去再说”的想法,这样做是很不明智的,因为很可能让上司觉得你这个人喜欢自作主张、自以为是。虽然你把事情做得更好,也可能得不到上司的认可,甚至还会让他对你反感。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对于那些能够认真聆听自己的人,每个人都会心怀好感,由于受地位和权威的影响,上司的这种感觉更为强烈。因此,聪明的下属在听上司谈话时,要随着对方说话内容的改变而露出感动、认同的表情,偶尔重复上司的话语,请其给予更详细的解释。

有些下属开始时可能不太习惯,会觉得挺别扭的,时间长了就会适应了。

做上司的,总希望得到下属的信赖和敬爱,身为下属,应该清楚这一点。而要向上司表示自己的信赖和尊敬,最直接、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认真聆听他的“教训”。那些不被上司责骂的下属,如果不是优秀的人才,就可能是不受上司重视的人。

“责骂”事实上也含有忠告、指示和鼓励的意味。因此,被责骂时应该心存感激,不要辩解,只要低首倾听就行。并且,眼睛不可随意乱瞟,姿势要始终保持如一。这样即使做错事情,上司还是会觉得你是可原谅的。

下属能完全接受教训、理解上司的“苦心”,且积极地谋求改进,还对教训心存感激,这对上司而言,是再高兴不过的事了。因为在这一瞬间,让上司深切地感受到他的价值,并且得到指导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对于上司自吹自擂、得意地发表演说,即使已经是老掉牙的话题,也要表现出热衷参与、洗耳恭听的态度。因为这不仅是一种交流的艺术,是博取上司好感的有效途径,也是职场的潜规则。

恰如其分地赞美你的上司

由于地位的关系,上司平常听得最多的可能就是恭维赞美之类的话了。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也不会排斥恰如其分的赞美。

在跟上司交谈时,一定要对他们的行为多加留心,明白他们的好恶,然后,说出恰当的、符合他们性格的赞美话,他们听了势必会非常高兴,从而对你印象良好。

当然,在赞美上司的时候,一定要分清场合,区别不同的形势,否则,就会使自己的赞美适得相反。比如,当着全体同事的面,你对上司大加赞赏,就会让同事们听了不舒服,甚至会把你认为成一个阿谀奉承的小人,哪怕你的赞美多贴切多中肯。在赞美上司时,态度一定要诚恳,一定要是发自内心的赞美。虽然说赞美可以博得上司的欢心,但不能将取悦上司作为自己赞美的目的,因为那样做,会使那些明眼的上司因为你的奴性而更加讨厌你。

近一段时间,约翰和经理的关系非常紧张。约翰老觉得经理不住地找自己的碴儿,而经理也总认为约翰不听自己的话,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结果,双方的关系就越搞越僵,几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这一天,经理因为一件事,把约翰叫进了自己的办公室。约翰一进去,就感觉气氛不对。经理坐在办公桌后,低头看着约翰昨天交来的材料,既不跟他说话,甚至连看都不看他一眼。

就这样僵持了好长时间,约翰实在很无聊,于是,便转过头,欣赏墙上装订的一幅中国字画。只见上边的“忍”字写的笔墨饱满、酣畅淋漓,约翰忍不住赞叹道:“好深厚的功底呀!好矫健的笔势呀!真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字画!”

经理正在与之较劲,听他这么一说,赶忙抬起了头。此时,约翰正在专心致志地欣赏着字画,赞赏艳羡之情溢于言表。于是,经理站了起来,走到他的面前,和他热烈地讨论起来。不知不觉中,两人间的敌对情绪消失了,共同爱好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两个人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从此后,约翰和经理相处得十分融洽,工作上也做得更好了。

在这个例子中,约翰一句发自内心的、不经意的赞美之语,立马赢得了上司的好感,改善了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性都有一个显著的弱点——几乎每个人都喜欢别人的赞美。恰当的赞美,是激励上司的好方法,既可以赢得上司的好感,又可以缩短自己与上司之间的距离。

日本的一位智者曾经说过:“激发你的上司,是件很有必要的事情。”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上司也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他们也愿意得到别人的支持与鼓励,希望听到别人的赞美与夸奖。

以请教的方式给上司提建议

一个好的建议能否被上司接受,不仅取决于建议内容本身的合理性,还往往取决于下属提建议的方式。注意提建议的方式方法,就是要时刻注意上司的心理感受和变化轨迹,就是要求下属在提出建议的时候首先要获得上司的心理认同。

经验表明,以请教的方式提出建议更易让上司接受。

请教,是一种低姿态,其潜在含义是尊重上司的权威,承认上司的优越性。即在提意见之前,你已仔细地研究和推敲了上司的方案和计划,是以认真、科学的态度来对待上司的思想的。因而,你的建议应该是在尊重上司的观点基础之上的,很可能是对上司观点的有益补充。这种印象无疑会使上司感到情绪放松,从而降低对你所提建议的敌意。

成就感牢固地根植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别人向我们求教,这就表明自己在某些方面是具有优越性的。在被别人请教时,我们心中涌起的愉悦感和自豪感往往主宰着我们的情感,甚至是理智。每一个健康的、心智正常的人都会对这种感受乐此不疲,即使是上司也不例外。

请教的姿态,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更有内容上的意义。在未提出自己意见之前,先请教一下上司的想法,可以使你做到进退自如。一旦发现自己的想法考虑得不是很周到,你还有机会立刻止口,回去后再把自己的建议完善一下。

向领导请教,有利于找出你们的共同点,这种共同点,既包括在方案上的一致性,又包括你们在心理上的相互接受。

有经验的说服者事先往往要了解一些对方的情况,并善于把已知情况作为“根据地”、“立足点”。然后,在与对方接触中,随着共同的东西逐渐增多,双方也就逐渐熟悉起来,能感受到心理上的亲近,从而消除疑虑和戒心。

下属在提出建议之前请教上司,就是要寻找谈话的共同点,建立彼此相容的心理基础。如果你提的是补充性建议,那就要首先从明确肯定领导的大框架开始,提出你的修正意见,做一些枝节性或局部性的改动和补充,以使领导的方案或观点更为完善,更有说服力,更能有效地执行。

如果你提出的是反对性意见呢?这要到哪里去找共同点呢?其实不然,共同点不是仅仅局限于方案内容本身的,还在于培养共同的心理感受,使对方愿意接受你。虽然你可能不赞成你的上司的观点,但你一定要表示尊重,表明你对它的理性的思考。你应设身处地地从上司的立场出发来考虑问题,并以充分的事实材料和精当的理论分析作依据,在请教中谈出自己的看法,在聆听中对其加以剖析,只要你有理有据,上司一定会心悦诚服地放弃自己的立场,仔细倾听你的建议和看法。在这种情况下,上司是很容易被说服,采纳你的意见和建议的。

请教会增强上司对下属的信任感。当你用诚恳的态度来进行彼此的沟通时,上司会逐渐排除你在有意挑“刺”儿,你对领导不尊重等这些猜测,逐渐了解你的动机,开始恢复对你的信任。

社会心理学家们认为,信任是人际沟通的“过滤器”。只有对方信任你,才会理解你说话的动机,否则,即使你提出的动机是良好的,也会经过“不信任”的“过滤”作用而变成其他的东西。这种东西往往是被扭曲了的,带有怀疑主义的色彩,这使得上司不可能理智地去分析你的意见和建议,你的每一句话都会与你的“不良”动机联系在一起。

在上司心情愉悦放松时说事

给上司提建议,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那就是一定要注意时机和场合,以便使上司更能用心领会你的意见,并不会导致对你的反感。

现代心理学证明:人在情绪不佳、心有忧惧等低落状态下,较之平常更容易悲观失望、思维迟钝且惰于思考,情感波动大并易产生过激行为。因此,千万不要在领导情绪不佳时进言;同时,这也启示我们,在领导心绪高涨、比较兴奋时提出建议则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有见识的下属,大都会在与上司随意交流,甚至是休闲娱乐时,逐步启发、诱导领导,使自己的种种想法得以实现,并使自己成为领导者不可或缺的“宠幸”之人,发挥着巨大的甚至是无可替代的影响力。

在娱乐活动中,一般领导的心情比较好,这时候提出建议会使领导更容易接受。特别是如果你能把所提的建议同当时的情景联系起来,通过暗示、类比等心理活动的作用,则会对领导有更大的启发。还有些人善于接住领导的话茬儿,上承下转,借题发挥,巧妙地加以应用,从而很好地触动了领导,使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某地方,一个单位刚购置了一批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并准备修建一个机房。但就机房安装空调—事,领导却迟迟不批准,认为单位的同志们都在没有空调的情况下办公,不宜单独对机房破例。虽然有关同志据理力争,说明安装空调是出于机器保养而非个人享受的需要,但仍不能说服领导。

—次,大家一起出去参观旅游。在一个文物展览会上,领导发现一些文物有了毁坏和破损,就询问解说员。解说员解释说,这是由于文物保护部门缺乏足够的经费,不能够使文物保存在一种恒温状况下所致,如果有一定的制冷设备,如空调,这些文物可能会保存更加完善。领导听后,不禁有些感慨。

此时,站在一旁的机房负责人老王乘机对领导低语:“局长,机房里装空调也是这个道理呀!”

局长看了他一眼,沉思片刻,然后说:“回去再打个报告上来。”

后来,这位领导果真批准了机房的要求,为他们装上了空调设备。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正是由于老王能够不失时机地将眼前的景象同自己所提的建议联系起来,使领导产生由此及彼的类比和联想,从而很好地启发了他的思路,使问题得以解决。在娱乐中的寥寥数语竟胜过郑重其事的据理力争,这是不能不引起下属深思的,更值得我们加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