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杨昌济讲授修身课的教材《伦理学原理》(德国泡尔生著)上做了一万二千字眉批。其中涉及三国史论,称“吾知一入大同之境,一亦必生出许出(多)竞争抵抗之波澜来,而不能安处于大同之境矣。是故老庄绝圣弃智、老死不相往来之社会,徒为理想之社会而已。陶渊明桃花源之境遇,徒为理想之境遇而已。即此又可证明人类理想之实在性少,而谬误性多也。是故治乱迭乘,平和与战伐相寻者,自然之例也。伊古以采,一治即有一乱,吾人恒厌乱而望治,殊不知乱亦历史生活之一过程,自亦有实际生活之价值。吾人揽(览)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至若承平之代,则殊厌弃之。非好乱也,安逸宁静之境,不能长处,非人生之所堪,而变化倏忽,乃人性之所喜也。”[11]
[11]《<伦理学原理>》批注,载《毛泽东早期文稿》,第185—186页。
[附注]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文学家。所作《桃花源记》,以避世隐居的佳境为题,描写农耕社会的理想国。
战国,通常称三家分晋(公元前475年)到秦王政灭齐,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公元前221年)前时期,此间二百余年,因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此时期称为“战国”。
刘项相争,秦末刘邦、项羽响应陈胜起义,合军亡秦,尔后,两入相争天下,历时五年(公元前206—202年)。始称为“楚汉战争”,亦作“楚汉之争”。
汉武与匈奴,西汉刘彻(汉武帝)在做皇帝(公元前140—87年在位)时,曾多次命将军卫青、霍去病等攻打或反击匈奴。
8月,毛泽东和李维汉、罗章龙等人离长沙赴北京为赴法国勤工俭学进行活动。据罗章龙回忆:我们由毛泽东率领,从长沙坐火车前往北京。当火车到河南郾城县时,因沙河涨水,铁路淹了十几公里,我们便在漯河车站宿了一夜。第二天,毛泽东、我、陈绍休坐临时车子到了许昌,在那里停留一、二天。许昌是三国的魏都。但旧城已荒凉。毛泽东对此很感兴趣,建议去看看,我们就向当地一些农民了解了魏都的情况,知道旧址在郊外,乃步行前住凭吊魏都旧墟,并作诗纪行。前几年,河南有同志来谈,还提及当地农民记得这件事。[12]
[12]罗章龙:《回忆新民学会》,载《峥嵘岁月(二)》,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
[附注]许昌,汉时为许县,属豫州颍川郡。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刘协于此定都,取名许都。为最后—个汉都。曹丕称帝后改为许昌,定为魏都之—。今故城址在河南许昌市东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