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238100000045

第45章 心藏智勇,气吞眼前事

第七章4 心藏智勇,气吞眼前事

我不敢说有智慧的人一定有勇气;但短于智慧的人,大约也没有勇气,或者其勇气是不足取的。

——《没有勇气不行》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此谓之大丈夫也。

大丈夫当顶天立地,不能畏涂巉岩不可攀就退缩不前,不能因太行满雪黄河冰塞而行道迟迟。梁漱溟先生说:“什么是有勇气?不为外面威力所慑,视任何强大势力若无物,担荷若何艰巨工作而无所怯。”梁漱溟先生很佩服孙中山先生,说他是一个大勇之人:“以一介匹夫,竟然想推翻统治了二百多年的大清帝国。”

清王朝可怕吗?19世纪中下叶的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了大半个中国,虽然动摇了它半壁江山,但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而孙中山先生面对这个庞然大物为何能够不畏惧、不退缩呢?梁漱溟先生说,这是因为他(孙中山)知道“此非定局,是可以变的”;而他不自视渺小则是因为“他晓得(自己)是可以增长起来的。”而这种见识,就是他的智慧。

毛泽东曾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那些妨碍我们去追求所要过的生活的力量,其实都可以将其置于反动派的位置上。纸老虎看着很可怕,即使只是正视它也需要很大的勇气,而是不是纸做的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我们真的去与它做了斗争之后才能得出结论。而分析和实战是应当结合起来的,同时也要将勇气需要与智慧结合起来,这才是大勇。

梁漱溟先生认为,没有智慧的力量,会变成莽撞,这样的勇气是不足取的。即便热血沸腾地前赴后继,勇气可嘉,但是牺牲的只能是自己这方。

明朝权奸之一严嵩工于心计,善用权谋,又有皇帝庇护,成功地将当时的内阁首辅夏言打倒之后取而代之。然后,权倾朝野,对所有弹劾他的官僚都施以残酷的打击,轻者去之,重者致死。夏言对徐阶有知遇之恩,但是徐阶看到此时的严嵩深得皇帝宠爱,因此并没有贸然出头,而是韬光养晦,静观其变。近二十年间,他一方面吸取老师夏言在朝堂内离群索居、孤立无援的教训,结交朝中大臣,同时细心观察皇帝态度的变化。他在自己认为成熟的时机从严嵩之子严世蕃下手,却见皇帝对严嵩依然有眷留之意而不了了之,此后更加如履薄冰,与严嵩虚与委蛇,步步为营,最终取得了胜利。

面对跪在自己面前的严嵩,他想到了他的老师夏言:严嵩也曾经向夏言下跪求情,夏言宽恕了他,却被他置于死地;严嵩携家人对他下跪,这一幕仿佛也曾经出现过:明朝后七子之首王世贞得罪了严嵩,严嵩便令人找碴,将他父亲逮捕入狱。王世贞亲自向严嵩赔罪,严嵩和颜悦色,转身便下命令要更严苛地拷打他的父亲。绝望中,王世贞携弟弟在百官上朝时,头磕至血流,乞求有人能帮他,但是没有人站出来。徐阶也没有站出来,因为他知道那是以卵击石。现在,时候到了,徐阶笑着扶起了严嵩,答应了他,然而同样毫不留情地抄了他的家。

这几十年中,他一直没有放松自己的警惕,一直都在学习。朝堂大臣每一次和严嵩斗争失败,他都会在心里记下一笔账。他从老师夏言那里学到了为官之道,并且思而后用,从同仁的失败中一再汲取教训。最重要是他一直在静观时局的变化,最终修成正果:不仅朝中各人的东西心中分明,也对皇帝和严嵩的心理及其关系有了清楚的把握。这么多年的努力,才换得了对政局的豁然开朗,此时的徐阶已无人可与之相匹敌。

严嵩专擅国政近二十年,上有皇帝庇护,下有党羽遍布朝野,这只老虎不可谓不慑人。与他斗争的人都不乏勇气,否则这样的朝廷还有何希望?但是真正扳倒他的,是在斗争中一步步历练智慧和胆识的徐阶。他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一招击出,迅猛有力,收回之后,连对方都无法看清对手在哪儿。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持续作战二十年,最终取得胜利。

梁漱溟先生说:“无论若何艰难巨大的工程,你总要‘气吞事’,而不要被事慑着你。”无论眼前的困难看着多么的高大,它一定无法遮住你的整片天空。在正视它的时候,还要有越过它去看到未来的勇气,这才有成功的可能性;而这份勇气必须要有智慧协同作战,如此,才不至于毫无收获地被这块巨石撞得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