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238100000079

第79章 附录:梁漱溟先生年表 (2)

附录:梁漱溟先生年表 (2)

1938年45岁

1月初飞抵西安。1月5日前往延安访问。同毛泽东会见八次,曾彻夜长谈,讨论抗战形势,并向毛泽东阐述“伦理本位,职业分途”观点,毛泽东批评此为“改良道路”。梁漱溟对毛泽东印象甚好,认为他“从容,自然而亲切”。1月25日返回西安。2月至5月,前往山东、江苏、湖南、湖北各地宣传抗日工作。7月,参加第一届国民参政会,提出《改善兵役实施办法建议案》。12月,又提出《根本解决党派问题的方案》,要求建立不受党派干预的国民政府,实行党政分家,军队脱离政党归属国家等。

1939年46岁

2月初,赴华北、华东各战地考察,历经安徽、江苏、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六省。10月3日由西安返回成都。八个月的战地巡历,感触良多。回来后写《巡历华北华东各战地》、《敌后游击区域行程日记》,记述了行程所见,对敌后游击队的抗战精神给予高度评价,对人民的牺牲精神深感敬佩。10月26日,访中共驻重庆参政员陈绍禹等人,面谈解决党派之争问题。11月,与第三方串联,成立“统一建国同志会”。11月29日,面见蒋介石,说明“统一建国同志会”的成立目的、组织情况。

1940年47岁

4月,参加国民参政会议,提出《请厘定党派关系,求得进一步团结,绝对避免内战,以维国本案》。年底,参与改组“统一建国同志会”。经多方协议,改组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1941年48岁

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为解决国共两党矛盾,第三方面出面和解。3月 23日梁漱溟拟定四条意见,27日面见蒋介石进解决两党矛盾的意见。后奔走国共两党之间,为团结统一奔走,但并无成效。3月底,离重庆经桂林前往香港创办民盟机关报《光明报》。5月20日抵香港。得共产党和爱国人士帮助,《光明报》于9月18日正式出版。陆续发表民盟的《宣言》、《纲领》。年底,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香港沦陷,《光明报》被迫停刊。

1942年49岁

1月10日化装离港,辗转达桂林。写《香港脱险寄宽恕两儿》,叙述脱险过程和感想。回桂林写《中国文化要义》一书和《我的自学小史》。

1943年50岁

继于桂林撰写《中国文化要义》。秋,国民党召开宪政会议,成立“宪政实施协进会”,蒋介石自任会长,电邀梁漱溟前往参加,梁漱溟断然拒绝,并回信谴责蒋介石压制民主。

1944年51岁

1月28日,第二次结婚,夫人陈树棻,北京女子师大毕业,时于桂林中学任教。8月,日军进攻桂林,避难广西贺县八步。开展民盟发展工作和抗日宣传工作。本年,写成《中国文化要义》前六章。出版《漱溟最近文录》。

1945年52岁

8月,日本投降。11月,离桂林经广州返重庆。

1946年53岁

1月10日至31日,参加政治协商会议。会期参加军事整编讨论组,提出《实现军队国家化并大量裁军案》被否决。通过周恩来托信毛泽东,提出今后脱离政治活动,致力言论和思想建设。毛、周均劝其既言论又行动。2月1日,在重庆《大公报》发表《八年努力宣告结束》坚持退出政治活动的圈子。3月11日至21日,第二次访问延安。与毛泽东等中共领导多次会晤,提出建立统一的政府,发展工农业生产问题,反对多党政治和一党专制。5月至10月,以民盟秘书长身份参与国共和谈。和谈失败后,辞去民盟秘书长职,去重庆北碚闭门著书。8月,代表民盟去昆明调查李公朴、闻一多被害一案,发表调查报告,揭露事实真相。

1947年54岁

民盟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拒绝参加伪“国大”,遭到取缔。梁漱溟登报脱离民盟,表明因“民盟在困难中,自己不好脱盟”,今民盟解散,“却可就此减脱关系”。在北碚向学生说:“所望于及门诸生者,能将吾之学问传下去。”

1948年55岁

8月,勉仁学校改为勉仁文学院,熊东明任校长,梁漱溟写《勉仁文学院创办缘起及旨趣》。年底,闻蒋介石下野,写成《过去内战的责任在谁》,历数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实情和罪行。

1949年56岁

6月,《中国文化要义》完稿,11月由路明书店出版。此书是梁漱溟的又一部有代表性的新儒家著述,目的让人“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阐明了中国社会和传统文化的诸多特点。出版《梁漱溟先生近年言论集》,发表《敬告中国国民党》、《敬告中国共产党》等文。

1950年57岁

1月,应毛主席、周总理邀请来京参加政治协商会议。3月12日,应毛主席之邀在中南海颐年堂晤谈,表示“不参加政府”。4月至9月,赴东北、华北、华东各地参观。9月23日,再次应邀与毛主席会晤,汇报参观感想。由毛主席安排住进颐和园内的一处四合院。

1951年58岁

5月至8月,去四川合川县参加土改工作。10月,在《光明日报》发表《两年来我有了哪些转变?》一文,表示自己在阶级斗争、武装革命等问题上的前后认识及其觉悟。

1952年59岁

写出《我的努力与反省》,初步检讨了自己多年走了“改良主义”道路,并谈了自己初读马克思论著的体会。

1953年60岁

9月8日至18日,在政协常委扩大会议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在讨论“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提出了对农村工作的意见,提出工人农民生活“九天九地”之差问题,遭到毛主席和大会的严厉批判。

1955年62岁

闭门认识错误。《梁漱溟思想批判》第一辑出版,收入冯友兰、千家驹、任继愈等人的十四篇批判稿。

1956年63岁

《梁漱溟思想批判》第二辑出版,收入潘梓年等十七篇批判稿。出版《梁漱溟的四十年》、《批判梁漱溟的哲学思想》、《梁漱溟政治思想批判》等大批判著作。梁漱溟在家闭门阅读马列著作及报刊杂志,仍出席政协会议。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阅读八大《政治报告的决议》,对大会分析中国社会矛盾转变和以发展生产为主要任务的结论热情赞扬。

1957年64岁

社会开展“反右派运动”。梁漱溟一言不发,记者登门造访,仍拒绝发表意见。

1958年65岁

社会开展“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梁漱溟以为建设高潮到来了,表示由衷高兴。曾到广西各地宣传民族团结,积极促成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

1959年66岁

撰写《人类创造力的大发挥、大表现》的长篇文章。

1960年67岁

往山东邹平等地视察农村形势。

1964年71岁

随政协组织去山西、河北各地参观“四清”运动。年底,参加全国政协四届一次会议、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听取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参加讨论时发言提出报告主要思想“一为科学之事”、“一为道德之事”。因此遭到批判,批判者认为他是借此反对阶级斗争。

1965年72岁

连续遭到批判半年之久。曾数次答辩,强调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完成三大改造之后不应该再把精力放到相互斗争上,应该调整人际关系,发展生产。借此阐发了新儒家对科学、道德的理论认识。

1966年73岁

“文革”开始,遭到红卫兵的批斗和抄家,三代藏书、古画皆被焚毁和抄走。在没有参考书的情况下,写出了《儒佛异同论》,并着手撰写《东方学术概观》。《人心与人生》写出前七章而被迫辍笔。

1970年77岁

下半年在政协直属学习组讨论“宪法草案”时,发言提出宪法里不应写上个人名字和“林彪为接班人”的内容;也不能省略设国家主席的重要条文,险些遭到不测。继续撰写《人心与人生》。

1973年80岁

社会开展“批林批孔”运动。梁漱溟反对把林彪的作为归罪于孔孟之道,政协直属学习组成员都表态拥护“批林批孔”,梁一言不发。江青在首都体育馆点名批判梁漱溟。几经逼迫,梁表示“准备专门写篇文章”说明白己观点。

1974年81岁

2月22日、25日,在政协学习组上登台讲了《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阐明了孔子和孔孟之道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影响,反对全盘否定孔子,反对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由此引起长达十几个月的批判。但是,最后梁漱溟表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

1975年82岁

《人心与人生》撰写完毕。

1976年83岁

社会批判“唯生产力论”,梁漱溟在政协学习组发言表示疑义。

1977年84岁

又遭批判。对“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口号不以为然。对《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出版思想表示有看法。

1978年85岁

2月,在全国政协五届一次会议讨论宪法时,提出中国以往多搞“人治”,不搞“法治”,以个人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破坏宪法。因此,又遭批判达三个月之久。

1979年86岁

夫人陈树棻病逝。年末,由北京东郊工人体育馆路迁入复兴门外大街新居。

1980年87岁

当选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和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参加了宪法修改工作。

1984年91岁

《人心与人生》一书由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

1985年92岁

3月,应邀为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在第一期“中国文化讲习班”上演讲《中国传统文化》。在《群言》杂志发表《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

1986年93岁

1月,在第二期“中国文化讲习班”作《东西文化比较研究》的专题报告。《人物》杂志连载汪东林撰写的《访梁漱溟问答录》。学林出版社第二次印刷《人心与人生》。

1987年94岁

5月,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亚洲研究室主任阿部洋来访,讨论中日文化交流史、中国教育史有关问题。本年,日本亚细亚问题研究会代表理事和崎博夫给梁漱溟来信,说明《人心与人生》一书已译成日文,准备将版税作“梁漱溟先生教育基金会”基金,以奖励优秀的中国留学生,并作为日本翻译出版《梁漱溟先生全集》的部分费用。5月21日,梁漱溟回信作答。10月,在京举行梁漱溟思想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外专家学者莅会讨论其学术思想、赞扬其治学精神和做人品格,梁漱溟到会作答辞。

1988年95岁

6月,在北京安然辞世。墓地在桂林市穿山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