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胡适人生智慧书
238200000016

第16章 金钱是用来消费的,不是拿来浪费的

第四章5 金钱是用来消费的,不是拿来浪费的

本人在美任大使数年,赴美各地演讲400多次,从未带过随员,自己提皮包。如此而作,实系为战时国家节省外汇。——出任驻美大使期间答记者问

节约无论在何时代、对任何人来讲,都是一种美德。金钱是用来消费的,而不是拿来浪费的。一个人可以用钱买喜爱的物品,买快乐的感觉,但一定要有一个度,当用则用,当省则省,不能把花钱当做挥霍。

有人会认为花钱的多少标榜了一个人的身份与地位,花的越多、越往不该花钱的地方花钱,越显示了存款的丰沃。事实上,真正富有的人对待金钱的态度,比我们想象的要理智得多。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比阿拉伯的任何石油富豪和巨贾更为富有。据说,她的财产价值不下25亿英镑。虽然如此富有,女王仍然十分注意节俭。有句英国谚语常挂在女王的嘴边:“节约便士,英镑自来。”

在白金汉宫,不仅照明,而且供暖也都是保持在最低限度,因为女王用小电炉来暖和宽敞的大厅。应邀到郊外农村的皇家住宅去做客的人,被告知需自带毛衣,因为那里暖气并非24小时都供应,而且还请应邀者自带酒去,因为“我们并不是大酒鬼”。

皇宫里相当部分的家具已经“老掉了牙”,几乎要散架了。自维多利亚女王时代以来,皇宫里的家具从未更新过。当参观皇宫者看到经过修补的沙发和地毯,已经很不像样的挂毯,满是灰尘的书房时,无不为之惊叹。

女王坚持皇家只用上面印有查尔斯王子纹章的特制牙膏,因为这种牙膏可以挤到一点也不剩。女王如果看见掉在地上的一根绳子或带子,也要捡起来塞进口袋里,可能在什么时候这些东西会派上用场。女王很喜欢马,但在马厩里,马不是睡在干草上,而是睡在旧报纸上,因为干草太贵。

女王自己以身作则,同时要求其家人也要按节俭精神办事。就是她的丈夫菲利普,钱包也是扣得紧紧的。看到饭馆里酒价飞涨,到了圣诞节,他请宫廷人员在一家豪华旅馆里吃饭时,便自己准备了一些酒带去。

如果说比钱多,她的财富超越了石油富豪;如果说比对排场的需求,她是尊贵的英国女王。她需要挥霍金钱铺张排场,她也有足够的财富供她挥霍。但是,她在生活中却节俭得让普通人汗颜。试问那些觉得没钱就代表丢脸、非要展现出富豪气派者,能从挥霍中得到什么?盲目浪费金钱只能证明一个人的浅薄。

胡适在节俭方面也做得极好。胡适家是安徽绩溪的名门望族,到他这一辈时虽家境败落,但也衣食无忧。胡适受过西方文明的熏陶,很有社会地位,总在上流社会出入,很是见识过什么的富贵。胡适自己薪俸也颇丰厚,足以支持奢侈的消费,但他依然保持着简朴的生活。甚至他在花花世界美国担任大使时,也简朴之风不改。他认为当时是抗战期间,无论是公款还是私钱,能省多少就省多少。甚至他外出公干,为了省下门前叫出租车要付的小费,徒步走到大使馆门前大道的拐角处去乘车。那时,他的花费不到其他驻外使节的十分之一。

其实当时胡适的私人生活也很困难,他因病花去了半年的工资,家里需要补贴,孩子上学要交学费,家里债台高筑,入不敷出。1939年9月21日和1941年4月10日,胡适两次给妻子写信,暗示家用开支太大的问题,请她尽量减少家用,以缓困境。他自己更是能省则省,他喜欢喝茶,曾多次要妻子寄茶叶到美国,最多时一次要了20公斤,最少时一次也要了十几瓶。胡适喝茶,都是极品好茶,但是为了节省,他在信中对江冬秀说:“只要上等可吃的茶叶就好了,不必要顶贵的。”

胡适为了节省想尽了办法。1935年6月25日,他写信给江冬秀请她把北平的部分书运到美国。他还专门告诫要用Freight方式装运,因为那样的邮费会相对便宜。如果他从美国给妻子买了什么东西,都不去邮寄,而是请人顺便捎回国。

其实那时,胡适的日子满可以不用过的那么艰苦。他贵为大使,是风口浪尖上的人物,只要他开口,各方面的“援助”必然源源不绝。孔祥熙就曾汇来的3 000美元资助费,但被他客气地退回了。

胡适的节俭,是建立在传统道德之上的,更是建立在清正廉洁之上的,若说前者是一种美好的道德,那么后者,则是一种宝贵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