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大事必备的非常手段
2382300000018

第18章 敢于“异想天开”,突破固定思维(2)

人争我弃,人弃我取,是一种特殊的战略战策,可用于军事上,亦可用于商战上。军事上属奇兵奇计,商战上可爆冷门、烧冷灶,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被誉为“上海滩奇迹之王”的周云光以善于抓住不是机会的机会来创造奇迹而闻名于上海。如果说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那么周云光就是这乐园中最为风光的几位人物之一。

周云光的银行是在非常险恶动荡的环境中建立的。银行诞生不久,便面临外商银行和钱庄两大国际和国内金融集团的夹击。当时的上海租界内外,外国银行林立,美国的花旗、汇兴,法国的东方汇理,英国的汇丰、麦加利,日本的三井、住友、三菱,比利时的化比、中法实业,德国的德华,俄国的道胜,荷兰的安达等银行,都是实力异常雄厚的金融财团。外商银行有着强劲的实力,根本看不起中国的银行,周云光的上海银行同样没有被放在眼中。不少人都认为上海银行的倒闭是迟早的事情。

开办伊始,周云光经常能听到一些嘲笑说:“中国的银行是不可能办好的。”而此时,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远的不说,仅上海钱庄中就涌现出了诸如齐丰、同康、源康、庆富等实力超群的大钱庄,它们不仅具有票据交换机构,可以依此制定拆息,银行间的票据交换必须要托钱庄来办理。而且,几大银行之间也达成了默契,相互间都有成文的君子协定。

实际上,在复杂交错的金融市场上,钱庄俨然以仅次于外商银行的老二自居。华资商业银行,实际上是在外商银行和钱庄的夹缝中讨饭吃。周云光明白上海银行既无强大政治势力,又无雄厚经济基础。因此,对于这家“小小银行”来说,首要的任务是站稳脚跟;而要想站稳脚跟,必须从服务质量和内部经营上下功夫。周云光知道这才是银行生命的源泉。

善于观察的周云光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外商银行和钱庄注重吸纳大户存款,而对小额存款颇为轻视,所以,他就以此为突破口,特别看重小额存款,把它作为上海银行能否成功的关键。他十分强调“服务社会”,主张“人争近利,我图远功,人厌细微,我宁繁琐”的经营方针。

正因如此,他经营的上海银行特别标出“储蓄”字样,非常明显的表示该行“以提倡储蓄发展商业为本”。为了吸引小额存款,周云光别出心裁首先提出“一元开户”,也就是说只要有一元钱,就可以在上海银行开户。“一元开户”是针对上海广大市民阶层专门设立的,在当时中国金融界是前所未闻的新鲜事,这件事在上海金融界一时引为笑谈,被认为有失一个银行的形象。

就连老百姓也难以相信一元钱可以开户,当时,有一个顾客听说后决定亲自去试一试,他拿上150元钱,要求办理150个户头的存折。上海银行当即满足了他的要求,很快为他开立了150个户头。消息传出,许多小有积蓄的人纷纷登门,一下子便打开了储蓄业务的局面。

由于符合广大消费者的心理和经济利益,“一元开户”很快受到城市中下层市民的普遍欢迎,那些低收入的教师、公职人员、家庭主妇、自由职业者以及部分小商人和手工业主,争先恐后,纷纷将平时劳动收入及个人所得存入上海银行。这项在创办初期遭到银行业同行们讥笑的创举,一时间大获成功,风靡整个上海滩。以至于后来竟被上海各大银行仿效,就连像中国银行这样官办的国家银行也放下了面子,积极提倡这种业务。

“一元开户”的成功使周云光在上海创造了一个神话,他迅速成为人们街头巷议的人物。人们由衷地佩服周云光的精明和眼光。在“一元开户”打开储蓄局面后,周云光并没有满足,他又乘胜追击,采取了上门服务的办法,亲自率领银行员工到各大专院校开办学生储蓄、教育储蓄。

由于上海银行登门服务,手续简便,态度热情,深受师生欢迎。周云光进而在一些重点院校设立固定营业机构,为学校代发教职工薪金,促进了储蓄业务的拓展。接着,周云光又发明出在工人居住区开办职工储蓄这一高招,同时他还在市民中办理定活两便、零存整取、礼券储蓄、存本取息等各种新型储蓄。这些方便顾客的措施在上海滩无疑是空前的,在当时极富开创性。周云光不畏艰险,敢拼敢闯在中国金融史上导演了一幕幕令人回味无穷的经营神话。

能在作为冒险家的乐园——旧上海的金融界独领风骚,周云光自有一份过人的能力,除开个人的奋斗,除开机遇的惠赐,周云光还以令人折服的个人魅力,在各种势力之间巧妙周旋。因为旧上海的金融市场是当时时政的畸形产物,是极不规范的。要想成功就要付出比在其他地方更多的心血,还要洞悉具体的国情,两者兼具方能争取机会。机遇来之不易,尤其是在逆境中,它需要人们以双倍的努力去发掘,即使头破血流也在所不辞。周云光的成功就是一个鲜活的佐证。

4、“一石三鸟”打胜仗

人们常用“一石三鸟、一箭双雕”来形容射手的善射。如果真的是这样,那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武林高手了。但话又说回来,这些都是小说家的杜撰、评书艺人的夸张,其结果无非是要塑造一个技艺超群、手段高明的人物形象。生意场上同样有高人,他们的一个行动往往会带来多重利益,从而达到一石三鸟或一箭双雕的目的。

李嘉诚做生意,恐怕华人无法与之比肩,庞大的家资不是家族遗产,更非非法所得,而是通过光明正大的手段赚来的。那么李嘉诚又是用什么方法积累了千金巨富呢?从其收购九龙仓一事可窥见其生意手段的高明之笔。

1977年4月,李嘉诚投资2.3亿港元,以每股12.45港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集团控制的香港永高公司的股票1048万股,成为全资公司。

收购美资永高公司之后,李嘉诚把目光和精力投注在雄霸香港的英资身上。他把第一个目标对准了香港地王——置地。

九龙仓是香港最大的货运港,是香港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系控股的一家上市公司,与置地公司并称为怡和“两翼”。

九龙仓有限公司拥有众多产业,历史悠久,资产雄厚,先后建有海港城、海洋中心大厦等著名建筑。

李嘉诚经过一番细心研究,惊喜地发现九龙仓在经营方式上存着巨大缺陷。

九龙仓一直用自有资金兴建楼宇,只租不售,造成资金回流滞缓,使集团陷入财政危机。这种墨守成规的经营方法,在瞬息万变的商业活动中,往往会使自己陷入被动境地。九龙仓当前窘况,就是由此而造成。

李嘉诚分析九龙仓股票贬值股价偏低的原因是经营不善造成的,因此,他十分看好九龙仓股票。

精于地产股票的李嘉诚私下认认真真算了一笔细账。1977年末和1978年初,九龙仓股价在13~14港元之间。九龙仓发行股票不到1亿股,就是说,其股票总市值还不到14亿港元。

九龙仓处于九龙最繁华的黄金地段,按当地同一地区官地拍卖落槌价每平方英尺6000~7000港元计算,九龙仓股票的实际价值应为每股50港元。

九龙仓旧址地盘若加以合理发展,价值更是不菲。

因此,九龙仓是一块大肥肉。如此一家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上市公司,居然被香港炒家冷落,这真是怡和系的不幸,更是香港众炒家的悲哀。

独具慧眼的李嘉诚岂能放过这一时机。果断加理智终于让李嘉诚释放出积蓄在心中多年的“图谋”:挑战英资,为华资当出头鸟,做香港地方的中资主人。李嘉诚核定,即使以高于时价的5倍价钱买下九龙仓股也是合算的。李嘉诚决定打一场大仗,全面收购九龙仓。

方略已定,李嘉诚开始思考战术问题。因为他清楚怡和系这个巨人的实力,而且更知道怡和系是决不会放弃九龙仓的。

因此,要成功收购九龙仓,关键就在于不能惊动怡和系,不能让其有所察觉,一旦“打草惊蛇”,以怡和系的实力,谁都难以从其手上夺走九龙仓。收购九龙仓股决然不能声张。

当时,李嘉诚通过智囊了解到,一贯被称为怡和两翼的九龙仓和置地,在控股结构上并非平等关系。怡和控置地,置地控九龙仓,置地拥有九龙仓近20%的股权。

于是,李嘉诚不显山不露水地采取分散户头暗购的方式,悄悄地从散户持有的九龙仓股中买下了2000万股,约占九龙仓总股数的20%。

20%的控股,无论对李嘉诚还是对怡和,都是一个敏感而关键的界线。鹿死谁手,全在此一“线”之间。

李嘉诚清楚地知道,他的秘密行动终究会曝光,因为战场是公开的。正所谓“纸包不住火”。

九龙仓股交额与日俱升,自然引起证券分析员的关注。

嗅觉敏锐的职业炒家感到其中有戏,立即介入,九龙仓股随即被炒高。甚至各大华资财团、英资财团和一些外资财团,也纷纷出马加入,来分一杯羹。如此以来,九龙仓股只升不降。1978年3月,九龙仓股急窜到每股46港元的历史最高水平。这已和九龙仓股每股实际估值相当接近了。

这时,李嘉诚已经成功地控有了九龙仓近20%的股票。为了避免损失和引起庄家反击,李嘉诚分外明智地暂缓再吸纳。此时,九龙仓集团也已察觉是李嘉诚挑起的战火。

九龙仓的老板马上反收购,到市面上高价收购散户所持的九龙仓股,以增强其对九龙仓的控股能力。

但是,怡和的现金储备并不足以将九龙仓股增购到绝对安全的水平。最后怡和系走投无路,为保江山不失,只好打出最后一张王牌,求助于英资财团的大靠山——汇丰银行。

据说汇丰银行大班沈弼亲自出马斡旋,奉劝李嘉诚放弃收购九龙仓。开始,李嘉诚甚感为难,到嘴的肥肉,哪有吐出之理。

但是后来,李嘉诚审时度势,认为不宜同时树怡和、汇丰两个强敌。日后长江的发展,还期望获得汇丰的支持。不谈长远,就说眼前,如果拂了汇丰的面子,汇丰必然贷款给怡和,汇丰与怡和联盟,李嘉诚收购九龙仓肯定落空。与其鱼死网破,倒不如卖一个人情给汇丰。李嘉诚遂答应沈弼,鸣金收兵,不再收购。

虽然李嘉诚答应不再收购,但是他也不会将到嘴的肥肉白白吐出。当时,李嘉诚知道正欲“弃船登陆”的船王包玉刚也在收购九龙仓股票,并且志在必得。李嘉诚权衡得失,决定把“球”传给包玉刚,让包玉刚射门——直捣九龙仓。这样做既避免了与关系密切的汇丰银行的正面冲突,又使包玉刚领导的华资财团能够顺利取得九龙仓的控制权。

于是,李嘉诚又卖一个人情给包玉刚。他约见包玉刚,开门见山地表达了想把手中拥有的九龙仓1000万股股票转让给包玉刚的意思。

包玉刚求之不得,自然喜出望外。

这两位华人商界泰斗经过一番秘密协商,达成以下共识:李嘉诚把手中的1000万股九龙仓的股票以三亿多港元的价钱,转让给包玉刚。包玉刚协助李嘉诚从汇丰银行承接和记黄埔的9000万股股票。李嘉诚又把手头剩余的九龙仓股全部转让给包玉刚,包玉刚因此得到了吞噬九龙仓的绝对优势。而李嘉诚在这一进一出间,获纯利5900万港元。从一定意义上讲,商业中的交往实质上是一种利益的互换,只有付出,才会得到,这是生意场上千古不变的规律。

包玉刚与九龙仓进行了空前惨烈的血战,最后包玉刚胜出,入主九龙仓。双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故有人称“船王负创取胜,置地含笑断腕”,但其对包玉刚和深远意义在两年后显示了出来。

包氏购得九龙仓,实现了弃船登陆的战略转移,从而避免了两年后的空前船灾。从这一点来说,取得九龙仓,简直就是挽救了一代船王包氏家族,其意义实非文字所能涵盖。

这是另一个话题,且让我们赏析李嘉诚这位“超人”的经商“胜术”。

李嘉诚在这场九龙仓商战中,一石三鸟,堪称商战的上乘典范。

第一,李嘉诚低进高出九龙仓股票,净赚数千万港元。由此可见,李嘉诚赚钱有术。

第二,与包玉刚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借助包玉刚之手得到9000万股和记黄埔股票,为下一步顺利吞并英资和黄,成为“入主英资洋行第一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谓一举两得,既重情又重利,实在难得可贵。

包玉刚入主九龙仓之后,便与李嘉诚合作发展西环的货仓大厦。李嘉诚只需要投入建筑费,而毋须付出发展总成本70~80%的地价,日后利润两家对半分。这种得天独厚的不动产合作方式,实在是包玉刚的投桃报李。

第三,李嘉诚对汇丰的介入,顺水推舟,卖给汇丰一个人情,巩固了与汇丰的关系。汇丰因为欠李嘉诚这笔情,于是力助李嘉诚吞并和黄,使李嘉诚获得了比九龙仓更大的利益。由此显出李嘉诚深谋远虑,具有鸿贾大商之风范。

为官为的是口碑,经商为是的名利,常人为的是实惠。相信李嘉诚九龙仓一战,为更多的商人树立了典范,虽然经商手腕不易学会,但总会从中悟出点有用的东西吧!

5、无中生有,釜底抽薪

“欲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是解决问题最彻底的手段。有些人认为利用这种手段解决问题未免有些恶毒,但遇到某些棘手的问题,这种手段确实是一种良策。

中国传统政治的核心是“人治”,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是“治人”。照此看来,这也就不足为怪了。这种手段在政治、军事、官场、商场上屡试不爽。如果从权谋学角度去分析,这可能是个阴谋,但政治、军事、官场、商场上的争斗本身就是明暗争斗,就看谁的手段更高明些,看其结果本身的性质。如果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类社会文明,这自然算不得什么坏事,如果是商场上的争名夺利,而且都是合理合法手段,这也就无可厚非了。

中国古代有两大成功商人:一个“商圣”陶朱公,另一个是“亚商圣”胡雪岩。二者做生意都有独到之处,尤其是胡雪岩,生逢乱世,能八面玲珑,不论官、商两道皆能呼风唤雨,可谓手段高明至极。

与胡雪岩关系最好的当属湖州知府王有龄,王有龄这个官就是胡雪岩冒险为他捐来的。王有龄对胡雪岩自然感恩戴德。

王有龄自从当上湖州知府以来,与上面的关系可谓做得相当活络,逢年过节,上至巡抚,下至巡抚院守门的,浙江官场各位官员,他都极力打点,竭尽巴结之能事,各方都皆大欢喜。每次到巡抚院,巡抚大人总是马上召见,可这天巡抚竟把他拒之门外,是何道理?真是咄咄怪事!

王有龄沮丧万分地回到府上,找到胡雪岩共同探讨原因。

胡雪岩道,此事必有因,待我去巡抚院打探。于是起身到了巡抚院。找到巡抚手下的何师爷,两人本是老交情,无话不谈。

原来,巡抚黄大人听了表亲周道台一面之词,说湖州府今年大丰收,获得不少银子,但孝敬巡抚大人的银子却不见涨,可见王有龄自以为翅膀硬了,不把大人放在眼里。巡抚听了后,心中很是不快,所以今天给王有龄一些颜色看。这周道台到底何方神圣,与王有龄又有什么过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