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先秦诸子军事思想
2384000000005

第5章 法兵家(上)(2)

为作战部队的进攻提供突然性,并造成敌人的不意与张皇失措,孙武主张“以火佐攻”(《孙子兵法·火攻》)。他说:“以火佐攻者明”。孙武把火攻概括为五类:一是火烧敌军人马,二是火烧敌军粮草,三是火烧敌军辎重,四是火烧敌军仓库,五是火烧敌军粮道。火攻的条件是天气干燥,风向适宜。孙武认为,当月亮运行在箕、壁、翼、轸四个星宿时便会起风。火攻的方法 是里应外合。里应就是从敌人内部放火,外合就是作战部队及时、审慎地乘机发起攻击。

关于孙武突然袭击的主导思想,我认为吴如嵩的分析概括是有道理的。吴如嵩指出:“以优势的兵力,快速的行动,多变的战术,出敌不意的时间、方向、地点,给敌以突然而沉重的打击,以一举打乱敌军指挥和部署,压制敌军士气和战斗力,收到‘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的效果,达到‘威加于敌,故其国可拔,其城可毁’的目的。”(《孙子兵法浅说》第118页)

四、战略防御

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孙武侧重于讲进攻,不重视战略防御。其实不然。据刘思起同志统计,“《孙子》中谈及防守问题的就有21处”(《〈孙子〉的战略思想》,载《中国军事科学》1988年第3期)。宋本《十一家注孙子·形篇》有一段论战略防御的重要文字,抄录如下: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

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胜也。”

用竹书校勘后的上段文字为:

“不可胜,守也;可胜,攻也。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善守者,藏于

九地之下,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两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竹书与传世本的不同之处:一、“守者有余,攻则不足”;二、“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动于九天之上”。由于这两处之不同,《孙子兵法·形篇》中关于战略防御的思想就更加明晰而深刻了。

当然,《孙子兵法》论述战略防御不仅仅是《形篇》。《虚实篇》:“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也”。《九变篇》:“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等等。这些论述都是从战略防御的角度去论述的。

孙武提出了不少战略防御的原则:

重点防御原则。《孙子兵法·虚实篇》:“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不备者,无不寡。”孙武反对处处设防,分兵把口。他同时指出:“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孙武极端重视战略重点的扼守。那么,防御重点如何选择呢?《孙子兵法·地形篇》:“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险形者,我先居之,必高阳以待敌”。

深藏、隐蔽、坚固原则。《孙子兵法·虚实篇》:“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杜佑注释说:“善守备者,务因其山川之阻,丘陵之固,使不得知所攻,言其深密,藏于九地之下”。看来,深藏,隐蔽,坚固,是孙武进行战略防御的又一重要原则。

孙武的战略防御思想中有了积极防御的成份。孙武的防御思想是防中有攻,防御为反攻和进攻创造条件,最后达到进攻消灭敌人的目的。刘思起同志在《〈孙子〉的战略思想》(载《中国军事科学》1988年第3期)一文中将孙武积极防御的思想内容概括为三点,现抄录下来:

1、诱敌深入。作为防御的一方,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把敌人引诱过

来,入我彀中,加以消灭,这是常用的积极防御形式。《孙子》提出:“善动

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势篇》)。

善于调动敌人的人,制造假象迷惑前来进攻的敌人,投其所好引诱敌人,把

敌人诱入我预设防御阵地之中,我以众兵待机歼敌,这无疑是积极防御的方法。

2、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强大的敌人来攻的时候,一时士气高涨,锐不可当。作为防御的一方,就要先避一下,等敌人锐气减弱、疲劳松懈以后再行反击。这个过程转化了双方的强弱态势,为反击来敌创造条件。《孙子》 认识到了这一点,提出“治气”、“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军争篇》)的着名论断。毛泽东说:“孙子说的‘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就是指的使敌疲劳沮丧,以求减杀其优势”(《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必须看到,《孙子》 所说的“避”,不是消极躲避,更不是逃跑。“避”是手段,“击”才是目的。“避”是为了更好地“击”。因此,“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就是积极防御的体现。

3、乖其所之。《孙子》说:“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虚实篇》)。《孙子》这里说得明白,画地而守,不是死守,而是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使用巧妙方法“乖其所之”。何谓“乖其所之”?乖者,背离也。《十一家注孙子》张预解释说:“我为主,敌为客······敌必不敢来与我战者,示以疑形,乖其所往也”。主,即防御者,把来敌的矛头引向他处,使敌人不但不来攻我,反而受我调动,移向他方,这自然也是积极防御的一种好形式。

五、造势

《孙子兵法·计篇》:“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计算客观利害,意见得到采纳,这只是指挥战争的常法,还要凭藉常法之外的变法才能把胜利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这个变法就是“因利而制权”的“势”。所谓“势”,就是有利于己的战场态势。所谓“权”,本义是秤锤,引申为权变,就是因敌制胜,灵活用兵,达到造成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态势的手段。孙武这一发挥主观能动性而造成的有利于己的态势,被历来的注家称为“造势”。

为了“造势”,孙武在我国军事学术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兵者,诡道也”,“兵以诈立”(《孙子兵法·军争篇》)的战术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孙武列举了十二条战法。这十二条战法是:“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孙子兵法·计篇》)就是说:能打装着不能打,要打装着不要打。向近处装着向远处,向远处装作向近处。敌人贪利,就引诱他;敌人混乱,就攻取他。敌人力量充实,就要防备他;敌人兵力强大,就要避开他。敌将易怒,就激怒他;敌人谨慎,就骄纵他。敌人休整得好,就劳累他;敌人内部团结,就离间他。“诡道”十二法的前四法,是“示形”的方法,后八法是对八种不同情况的敌人所采取的不同作战方法。“诡道”十二法的目的是“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孙子兵法·计篇》)。

为了“造势”,孙武提出了“势险”和“节短”两个重要原则。《孙子兵法·势篇》:“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势险”,指进攻敌人时的态势是险峻的,就像张满的弓弩;“节短”,指发起冲锋时的接敌距离是短近的,短近的距离就像击发弩机。怎样才能做到“势险”和“节短”呢?孙武认为,要“以利动之,以本待之”(《孙子兵法·势篇》)。注家们称之为“动敌”,也就是实施机动,调动敌人。成功的机动是“造势”的关键之所在。

孙武认为,选择优秀的将帅,是“造势“的前提条件。《孙子兵法·势篇》:“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看来,孙武之所以要强调“任势”,就是要达到“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的目的,用很小的力量取得辉煌的战果。

为了“造势”,《孙子兵法·军争篇》提出了“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的争夺战机的指导原则。战场情况千变万化,战机稍纵即逝,临敌应变全靠指挥员因势利导。在《军争篇》里,孙武要求军队在开进时,采用迂回远路示形于敌,用区区小利引诱滞敌,从容开进,达到“后人发,先人至”的目的,争取先机之利。军队接敌运动时,要协同,利用“四治战法”抓住战机。“四治战法”:治气,治心,治力,治变。治气的方法:“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治心的方法:“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治力的方法:“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治变的方法:“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孙子兵法·军争篇》)。在战机问题上,孙武提出了“用兵八戒”,即“高陵勿向,背丘勿迎,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孙子兵法·军争篇》)。孙武两次提到“用兵八戒”是不可违背的“用兵之法”。这“用兵八戒”,在孙武的时代是正确的。

为了“造势”,孙武提出了“九变”,为将争“权”,从而给将帅提供施展韬略的机会。《孙子兵法》专立《九变》篇。“九变”指的是九种战场情况(主要是指地形)的机断处置。“变”,张预注:“不拘常法,临事适变,从宜而行之之谓也。”《孙子兵法·九变篇》:“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九变”之“九”是实指还是虚指?张预认为是虚指,“圮地无舍”至“死地则战”五种地形就是九变的内容。为何只说“五变”不说“九变”?张预认为,原因是“举其大略也”。贾林、王皙认为是实指,自“圮地无舍”至“地有所不争”九条就是“九变”的内容。吴如嵩同志指出:“用汉墓竹书对照,看来贾林、王皙的看法是对的。”(《孙子兵法浅说》第90页)“将帅‘君命有所不受’,既可以对以上九条机断处置,主要是‘得地之利’——取得地形条件对战争的辅助之功;又可以给将帅提供施展韬略的机会,‘得人之用’。‘得地之利’与‘得人之用’,孙武在这里把人与物、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辩证地统一了起来。”(《孙子兵法浅说》第91页)《孙子兵法·谋攻篇》:“故君之所以患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司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司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这里批评国君为患于军的三种情况,仍然是为将争“权”,为将争取机断处置的权利。战场情况千变万化,只有将帅临机处置,才能造成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态势。

吴起

吴起,卫国(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一带)左氏人,约生于公元前440年,卒于公元前381年。吴起家累千金,少有大志,誓为卿相。吴起到鲁国向曾参学习儒术,后改习兵法,兵法学成,“杀妻求将”,被鲁国国君拜为将军。在魏国,吴起被魏文侯任命为大将和西河郡守。“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吴子兵法·图国》)楚悼王十八年(公元前384年),吴起离魏入楚。在楚国,吴起做过宛守和令尹(相当于宰相)。他辅佐悼王改革政治、富国强兵,遭到旧贵族的强烈反对,最后,吴起被车裂肢解。

吴起着兵书《吴子》,亦称《吴子兵法》。《吴子》与《孙子》齐名。《韩非子·五蠹》载:“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可见,《吴子》在战国时期已很流行。《吴子兵法》历来被军事家奉为经典,宋代把它列入《武经七书》之中,作为武学的必读书籍。《吴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作之一,对当时和后世影响很大。后来,《吴子兵法》流传到国外,有英、法、日、俄等文本。

《汉书·艺文志》记载,吴起着有兵书四十八篇,《隋书·经籍志》记为一卷,宋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则记为三卷。现存《吴子兵法》仅有六篇,约五千字。

《吴子兵法》一书,清代以前各家有着录,无人斥为伪作,而清代姚际恒、姚鼐则断为伪作。姚际恒在《古今伪书考》中说:《吴子》“其论肤浅,自是伪托。”姚鼐在《读司马法六韬》中说:“魏、晋以后乃以笳笛为军乐,彼《吴起》安得云‘夜以笳笛为节’乎?”郭沫若在《青铜时代·述吴起》中也认为:“今存《吴子》实可断言为伪。”高文、何法周在《〈吴子〉考补证》中断言:“今本《吴子》是先秦古籍无疑。”(载《学术研究辑刊》1980年第2期)许多历史古籍,在其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后人有所增删润色,乃司空见惯之事。我认为,即使有个别可疑之外,也不能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斥《吴子兵法》为伪作。

《吴子兵法》总结了战国前期及以前的战争经验。我将从吴起的治军思想和作战思想两个方面去考察。

一、治军思想

吴起注重治军。吴起善于治军。他悉心总结和研究治军的问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治军思想。吴起的治军思想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兵不在众,以治为胜。

一个国家的军队,要想成为强师劲旅,不在于数量的多寡,而在于素质的高低。用吴起的话说就是:兵不在众,以治为胜。魏武侯问吴起:军队怎样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吴起回答说:“以治为胜”(《吴子兵法·治兵》)。魏武侯又问吴起:取得战争胜利不在于军队的多寡吗?吴起说:如果法令不明,赏罚不实行,鸣金不停止,击鼓不前进,虽然有百万之众,又有什么用处呢?吴起认为,必须用明确的号令来统一军队的行动,用严格的纪律来约束将士。“鼙鼓金铎,所以威耳;旌旗麾帜,所以威目;禁令刑罚,所以威心。耳威于声,不可不清;目威于色,不可不明;心威于刑,不可不严。三者不立,虽有其国,必败于敌。”(《吴子兵法·论将》)

吴起治理军队的标准是:平时驻军,一切行为均合乎规矩,战时行动起来就使敌人望而生畏。如向敌人攻击,敌人就无法抗拒;如向后撤退,敌人也无法追击。其前进,其后退,均有节制,或左移或右转,均能符合指挥上的要求。虽然大军之中彼此断绝失去联系,但各小单位仍能各自为阵;虽然大部离散了,小部还能成行。只有上下彼此间相互信赖,共安共危,同生同死,这种军队才能称为父子之兵。

(二)简募良材,合理编组。

吴起主张“简募良材,以备不虞。”(《吴子兵法·图国》他指出:齐桓公征募强悍勇猛的士卒五万,因而称霸诸侯;晋文公征募善战的士卒四万,因而实现了霸业的夙愿;秦穆公 拥有忠勇陷阵的士卒三万,因而使许多西 戎的国家都顺服了他。所以,君主一定要明察百姓的特点,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处下。要把百姓中胆量特大而气力特强的、甘愿奋不顾身而效死力战的、身手特别敏捷而能越高驰远的、失职受罚而愿建功赎罪的、作战失土而愿洗刷前耻的分别编成五种 部队。这五种部队乃是整个军队的精锐。有了如此三千人,如为敌围困自内而出,就可以突破敌人的包围阵线;如向敌人进攻自外而入,就可以把敌人全部歼灭。

吴起强调军队中要拥有勇猛之士,而勇猛之士则是攸关军队命运的。因此,国家要把军队中的勇猛之士选拔出来,重视发挥他们的作用。

吴起对良材的选拔是很严格的。郭沫若在《青铜时代·述吴起》中指出:“魏之‘武卒’便是‘吴起余故’。”从《荀子·议 兵》中看到的魏之武卒的选拔标准,我们便会了解吴起选拔良材的标准了。魏之武卒的选拔标准是:上身、髀裈、胫缴各穿一片甲,肩负十二石重的弩和五十枝箭,手持长矛,头戴盔,带上剑,携带三天的干粮,半天走百里路(约合现在的五十里)。

吴起既强调对军队成员要选材精良,又强调对军队成员要合理编组,用其所长,各尽其才,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吴起根据军队成员身材的高矮,体魄的强弱,秉性的勇怯,智力的好坏进行明确分工。《吴子兵法·治兵》:“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养,智者为谋主。”

(三)全面训练部队,提高部队实力。

吴起认为,每一个人,往往是死于他所无能为力之事,失败于他所尚未精练纯熟之事。因为两军作战,就是较量智能的优劣,所以用兵的方法是以教之习、戒之慎为先务。

关于训练方法,吴起主张先少数后多数、先提高后普及的训练方法。《吴子兵法·治兵》:“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千人,千人学战教成万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