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事三刀:软刀.硬刀.险刀
2384900000005

第5章 软刀(4)

老将宗泽在开封修造了许多防御工事,招募了大量兵马之后,就接连不断地向高宗上书,请求皇帝从扬州回东京。

但高宗却另有一番算盘,他认为如果宗泽的兵力渐大,这位前朝老臣定要全力抗金,以迎回徽、钦两位皇帝,自己的皇位就坐不住了,因此派郭仲苟为东京副留守,让他监视宗泽。

老将军一心想报国,想不到高宗会这样对待他,因此,他心里实在感到郁闷、气愤和失望。渐渐地,他吃不下,睡不好。本来雄心勃勃,要为国立功,完全忘了自己的年龄,这时一泄气,一下子就病倒了,不久就因背上毒疽发作身亡。

高宗等见宗泽一死,立即派杜充为东京留守。杜充一上任,就废除了宗泽在世时的一切措施,把开封的防御工事拆除,打击义军将领。宗泽费尽心血联络、组织的百万武装力量,很快就被他瓦解了。

公元1128年,金国将领粘罕率领大军再次南犯,由于与宗泽配合的义军力量已经解散,结果,金兵连克开封、大名、相州、沧州等地,冲破了宋军数道防线,并攻打高宗赵构的所在地扬州。

赵构狼狈而逃,从扬州到镇江,从镇江到常州,又从常州到秀州;同年2月23日在杭州落脚。

到了杭州,昏庸到家的高宗皇帝宠信王渊、康履等一批腐败无能的官员。原来护送高宗到杭州的苗傅、刘正彦所部,多是北方幽、燕一带的人,也有的是两河、中原一带的,他们多次向高宗上书,要求收复河北,高宗对此根本不理睬。

于是,苗傅、刘正彦利用将士们对高宗的不满,举行武装暴动。他们趁百官上朝之机,在路上埋下伏兵,杀死了王渊,并带兵驱入宫中,杀了宦官百余人,并要求见高宗,高宗只得去见众将士。

苗傅在下面厉声说:“陛下偏听宦官的话,赏罚不公,将士们流血流汗,不闻加赏;收买内侍,尽可得官。王渊遇贼不战,首先抢着逃命,又结交仗势欺人的内侍康履等人,反而升为枢密院事。现在我们已将王渊斩首,唯有康履仍在君侧,乞陛下将康履交与臣等,将他正法,以谢三军。”

高宗无奈,只得同意将康履斩首。

高宗命苗傅等人还营,众将士仍不走,并且对高宗说:“陛下不应当立登皇位,二帝尚在金邦,一旦归来,试问如何处置?”

高宗无言以对,许以苗、刘二人高位,但两人却不肯罢休:“请太后听政,陛下退位,禅位皇太子,道君皇帝已有先例。”

宰相朱胜非劝慰无效,还奏高宗,高宗沉吟着想:“不答应的话,这批人杀入宫来,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不如先解除目前的危险,再另想办法处理。”打定主意后,就对朱胜非说:“我应当退避,不过须有太后手诏,方可禅位。”

太后出面对苗、刘两人进行规劝,但苗、刘两人仍然要求高宗退位。

宰相朱胜非献计说:“苗傅有一心腹曾对我说过,苗、刘一将忠心有余,但学识不足,并且生性执拗,一时不能说得通的。因此,臣请陛下眼前以退为好,暂且禅位,静图将来。”

于是,高宗便提笔写诏,禅位于皇子,请太后垂帘听政。

自太后听政,国家大事都由宰相朱胜非处理。朱胜非每日引苗、刘两人上殿,以免两人对他产生怀疑。苗见高宗仍在宫中,并在暗中处决国事,很不放心,便与刘正彦一起提出让高宗出宫,迁居显宁寺。

高宗长叹道:“我已禅位闲居,他们还不放心,连我的起居都要他们干涉,太过分了!”

朱胜非建议道:“时机还未成熟,陛下还以让步,逆来顺受为好,暂时去显宁寺居住,等到复辟时还宫,免得目前再闹乱子。”

高宗说道:“这一切都靠爱卿安排了,朕听你的忠谏就是了。不过复辟一事,爱卿负责,以速为贵。二贼密布心腹,一旦得知,做好防备,就难办了。”

胜非低语道:“已有把握,为防泄漏起见,不敢多言。陛下迁出行宫,届时可以预先躲避。”

高宗就率领妃子前往显宁寺居住。

半个月后,平江留守张浚等联络众将,一起发兵讨逆,向杭州进发。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苗、刘两将慌作一团,只好去和胜非商议。胜非说:“我替你们着想,只有迅速改正,否则各路大军将到城下,二公将置身何地?”

苗、刘两人想了多时,确实只有这一条路可走,就听从了胜非的建议,请高宗复位。

高宗复位后不久,就派人追杀了苗、刘二人。

在苗、刘二人兵变,形势十分险恶的情况下,高宗听从了胜非之计,暂作退避,禅位于太子,保全了自家性命,最后在时机成熟时又重新登上了皇位。

高宗在这里的伏笔,就是没有完全退让,将朝政大全仍暗暗地把握在手中,并让朱胜非打入到苗、刘二人之间为自己的复位做工作。试想在当时那种情况,如果高宗毫不退让,自难苟全性命,而若完全退让,不再做任何努力,那他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5.退一步,会更好的进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人生就是在追求成功。但不能为了成功就一条道走到黑而进入死胡同,有时退一步,反而会海阔天空。

人们都希望自己能不断进步,超越别人,取得人生最大的成功,但有时候一味地贸然前行,可能会面临绝境,这时不妨退一步,或许眼就会出现一片光明。有远见卓识的聪明人,他们不会一味地走进一条死胡同,相反,他们擅长于在广阔的人生海洋中探索发现,另辟蹊径。

“退”从表面上看,意味着胆怯、失败。但是下面一个事实也许会令你感叹不已。森林中,唯老虎为百兽之王,谁见谁怕,无不撒腿而逃跑。可是,你仔细观察,老虎在捕食时却总是先后退几步,然后狂奔而上,才紧紧地抓住了猎物。老虎尚知道在进攻时后退几步,以便产生更大的力量,而我们又何苦只知前进,不知后退呢?

有一个工作多年的人向他的同事诉苦说,他的小孩最近数学成绩大滑坡,气得他一连数顿都没吃好饭,来问同事该如何办。同事问他是何种原因导致这种局面。他说也并非他不刻苦用功,老师的作业每天使他累得连自己心爱的足球赛也无法看。体育锻练的时间更不用说了。可这孩子对戏剧艺术挺感兴趣,无论哪里一谈起京剧便能脱口而唱出,而且其嗓音也是极其出色的。但孩子的父亲认为,在目前社会上学京剧没有出息,不如学点实惠的东西,将来成为大款或高级官员之类。于是对这孩子的兴趣横加指责而不去鼓励他自由发展。

同事建议他,必须退让,给孩子退让,不能强逼孩子去干自己不愿干的事,也不能强逼他放弃自己的兴趣和业余爱好,让孩子在广阔的天地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欢乐、痛苦、失败。那么,以后他肯定会找到自己的成功!

果然,过了几周,这个人跑来告诉他的同事说孩子参加了业余京剧班,进步很快。同时,学习也得心应手,心理压力被去掉了,似乎前边的路很宽,也很轻松。

大禹治水的故事,不照样给我们启示吗?传说尧的时候发大水,年年泛滥。尧用鲧治水,鲧采用的方法是筑堤防水,可是今天刚筑好的堤坝,明天就被大水冲垮了。这样鲧足足用了9年时间仍没将大水治服,结果被舜杀掉了。舜又利用鲧的儿子禹来治水。禹在治水过程中,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善于作退步思考。他凭着自身的智慧和顽强的斗争精神,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利用疏导的办法,开凿了许多条河床渠道,终于把洪水引入大河,由大河流入大海,最终取得治水的成功。其实,疏导对于筑堤来说就是一种后退,面对汹涌而来的河水,我们不后退怎么能行呢?后退并非意味着河水的不可抵抗,而是为了寻找更好的时机和手段来控制它、牵引它、疏导它,使它按人的意志流入大海。这种方法不是让人耳目一新吗?

退本身并不能说明我们胆怯、我们弱小、我们是逃兵。相反,能进能退、能屈能伸则是我们智慧的象征。古人形容人就说能屈能伸为大丈夫也,可见大丈夫行事,理应是有进有退。退的目的是为什么呢?是为了更好地进攻。那么退到什么程度为止呢?当然是退到不能再退时为止,也即退到我们反攻为止,这时的反攻,其势绝对不可当,在强大的攻击下,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6.会“退”是一种积极的做事心态

积极进取的心态显然是我们做事所必须具备的,但在有些时候,退也能让你更加的努力做事,退也能成为一种积极心态。

生活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每个人都有遭受挫折与失败的时候,我们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能强于别人,都能永进不退。那么,在我们的人生出现一些挫折的时候,在我们的面前不都是鲜花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这时候,不妨后退一步,你会发现一线光明,人生照样美好,天空依然晴朗,世界仍是那么多彩多姿。

1.做生意,原本想肯定能赚100万,但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只有十万到手。这样的时候,你后退一步:毕竟没有赔钱。当然了,你得好好总结一下,那90万是怎么未到手的。

2.公司里人事调整,你原想这次你肯定升职,可宣布各部门人选的时候,你侧着耳朵听也没听到老板念你的名字。这样的时候,你先别生气,后退一步:毕竟没有被炒鱿鱼。然后想自己为什么没有被提拔,如果的确不是你的错,那就是老板没长一双慧眼,没发现你这颗珍珠,那损失的是老板而不是你。让他遗憾去吧!

3.单位里职称评定,你差一点就评上了。可惜的确可惜,但再可惜也没用了。这样的时候,你后退一步:这次差一点,下次就一点不差了。那么,回去再努力一年。这一年,你有可能做出惊天动地的成绩。

4.被公司老板给炒了。这肯定不如你炒他心里那么痛快,老板炒你肯定有他的理由,但你别去问,一问显得你没劲。后退一步:毕竟只是被老板炒了,而不是被坏人杀了,只要大脑在,双手在,天下的老板多的是,老天爷还饿不死瞎眼的家雀呢。实在不行了,自己做老板。

5.做股票,这次股票本来可以赚5万元,由于贪心,只赚了5000元。你别光骂自己蠢,后退一步:毕竟还赚了5000元,而不是赔了5000元。下次不要再太贪心就是了。要是这次赔了5000元,也后退一步:毕竟只赔了5000元,而不是全赔了进去,下次不犯类似的错误,再赚回它5万元就得。

6.生病。已经病了,心情肯定不会很好,但心情不好对你身体的恢复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因而尽量使自己不要沉迷在病痛中不能自拔,后退一步:毕竟只是生病,那就趁这个机会好好休息一阵,平时难得有这样的机会。

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情肯定会有,因为世界毕竟不是你一个人的世界,造物主不可能把所有的好事都摊到你的头上,也要适当考验考验你,看看你在不顺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如果你反应过激,他还会继续考验你,直到你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一时的不顺或者挫折。

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人生的不顺和挫折,并非是一种消极的心态。有时候,后退一步,寻找到一种海阔天空的人生境界,这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起码,它教你认识了生活,然后,就逼着你去学习在遇到不顺和挫折的时候,去怎样对待人生,对待挫折,对待你自己。

7.退了,就不要再提当年之勇

“功成身退”是历代圣贤都曾极力提倡的,就是当今社会,这样做也不能不说是明智之举,否则,你可能会处在危险境地。

廖先生今年40岁,刚离开他呆了15年的公司。

15年前,他到一家小电器行工作。廖先生忠诚能干,甚得老板的器重,廖先生颇有“士为知己者死”的豪气,每天卖命地工作,老板也未亏待他,二人情同手足,公司事业也因此一日千里。

后来公司扩大,进口外国家电,廖先生花了半年时间建立了全省的经销网,可说备尝艰辛。老板对他的表现相当满意,待遇、红利也一年比一年给得多。

三年后,公司开始稳定成长,廖先生的担子放了下来,开始有空出国散心。在老板的指示下他把很多重要的工作交出去,成为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老”。廖先生也对他能在立下战功之后享“清福”大为满意,谁知半年后,老板拿了一张支票放在他的桌上,要他离开这家公司……。

廖先生万分不情愿,可是也不得不离开。

“狡兔死,走狗烹”。当老板不得不“肯定”你的功绩时,你要提高警惕,以免功高震主。

这个故事就是“杀功臣”的故事。并不是每个“老板”都会“杀功臣”,但“功臣”被杀,也总是有原因的,分析如下:

就“老板”这边来说,有的纯粹是基于私利,不愿“功臣”来分享他的利益,抢他的光芒,所以“杀功臣”;有的老板为了保持“天下是我打的”这个绝对成就感,所以“杀功臣”;更有的认为“利用”完了,再也不需要这批当年共打天下的“战友”,所以“杀功臣”。

就“功臣”这边来说,有的“功臣”自以为帮老板打下天下,如今“天下太平”,自己正可以握重权,领高薪,甚至“威胁”老板顺从自己的意志;有些“功臣”因为的确“功绩不凡”,颇受属下爱戴,因而结党营私,向老板“勒索”利益;有的“功臣”则不断对外炫耀自己的功绩,忘了“老板的存在”……

总之,功臣让老板产生威胁感、剥夺感,老板自尊被损,又不愿功臣成为负担,从义理、私心考量,于是不得不假借各种名目把功臣“杀”了。说老实话,有时候“功臣”还不得不杀,因为有些功臣在立下“战功”后,会认为自己的功劳有天大地大,其嚣张跋扈反而成为大局的危险因素,杀了他,反而可使大局清明稳定,所以“杀功臣”这件事并不见得都应受到责备。

不过,再怎么说,“杀功臣”之事总是令人伤感,而一个人若有能力,也不必避免当“功臣”,倒是“天下”打下来之后,自己的心态要有所调整:

第一是激流勇退,另谋出路。功臣不一定会被杀,但被杀的可能性永远存在,因此待得越久,危险性越大,这样就不如在老板“还珍惜”你时,便以最风光的方式离开,为自己寻找另一片天地。也许你走不掉,至少这个“退的动作”也是表态,老板会欣赏你这个动作的。

第二是隐姓埋名,不提当年勇。也就是说,如今只有老板的名字,你的名字“消失”了,一切“荣耀”归于“老板”,你从此“没有声音”,即使这样,你也不可提当年勇,否则,就是在和老板争风头,他是不会高兴你这么做的。

第三是淡泊明志,终生为“臣”。利用各种时机表现自己“胸无大志”,无自立为“王”的野心,永远是老板的人。你若野心勃勃,老板怕控制不了你,又怕商机被夺,迟早会对你下“毒手”。

第四是与时俱进,自显价值。很多“功臣”认为“理所应得”很多利益而不做事,然后成为蜕化的一群,因而被“杀”。因此要保全自己,必须随时显露自己的价值,让老板觉得少不得你,否则一旦成为“废物”,就会被当成“垃圾”扫除。

廖先生的事很令人同情,但恐怕他也有需要检讨的地方。我们也应从中得到启示。

所以在做事时,如果觉得应该功成身退了,就千万不能再拿你的功劳当资本,坐享其成,这样等待你的只可能是兔死狗烹的结局。

三、不要太爱面子,“厚脸皮”易成事

“人要面子活受罪”,面子是做事的障碍,它让人无法面对应该面对的事情。如果想做出一番事业,面子最好还是不要。当然不要面子是有尺度的,涉及尊严时面子一定要守住,所以说不爱面子虽然可以说是“厚脸皮”,但绝不是厚颜无耻。

1.爱面子难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