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识人术
2386000000002

第2章 现代人更需识人(2)

“魔鬼”能生出邪恶、残暴、冷酷、奸诈、贪婪、嫉妒、狂傲……“天使”与“魔鬼”虽然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但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天使”与“魔鬼”在鲜明对立的同时,也包含着彼此转化的可能。不仅有量的转化,而且也有质的转化。人们熟知的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他出身贫寒,在他创业初期,人们都夸他是个好青年。当黄金像贝斯比亚斯火山流出的岩浆似的流进他的金库时,他变得贪婪、冷酷。宾夕法尼亚州油田地带的公民就深受其害。有的受害者做了他的木偶像,亲手将“他”处以绞首之刑。无数充满憎恶和诅咒的威胁信涌进他的办公室。连他的兄弟也十分讨厌他,而特意将儿子的遗骨从洛克菲勒家族的墓园迁到其他的地方。他说:“在洛克菲勒支配下的土地内,我的儿子也无法安眠。”在洛克菲勒53岁时,疾病缠身,人变得像个木乃伊,医师们终于向他宣告一个可怕的事实:他必须在金钱、烦恼、生命三者中选择其一。这时,他才开始省悟到是贪婪的魔鬼控制的后果。

2.换副眼镜看世界

有一位心理学家找来两个七岁的孩子进行一项心理测验。

汤姆是来自一个贫穷人家的弦子,家里有六个兄弟;安迪则是一个家境富裕的医生的独子。心理学家叫两个孩子看一幅图画。画里是一个小兔子坐在餐桌旁边哭,兔子妈妈则板着面孔,站在一旁,于是心理学家叫他们把画中的意思说出来。

汤姆立刻说:“小兔子为什么在哭,是因为它没吃饱,还想要东西吃,但是家里的东西已经没有了,而兔妈妈也觉得很难过。”

“不是这样的。”安迪接着说:“它为什么在哭,还不是因为它已经不想再吃东西,但它妈妈强迫它非吃下去不可。”

不同的出身和不同的经历将会对同一个事物有着截然相反的描述。环境对人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有一则笑话说:一个英国商人、一个法国商人和一个中国商人在一起侃什么是幸福。

英国商人说:“幸福就是你在一次艰苦的商务谈判后,真皮包里夹了一份签订了的合同;在一个阴沉沉的夜晚回到家,家里已有一套柔软的睡衣、一双在熊熊的壁炉旁烘热了的拖鞋和一个满脸笑容的妻子在期待着你。”

法国商人说:“你这也太不罗曼蒂克了。幸福其实是在一次商务旅行中,你遇到一个有着强烈热带风情的女子,和她愉快地相处了1个月后,毫无遗憾地分了手。”

中国商人说:“你们说得都不对。幸福就是我在甜蜜的睡梦中,突然被一阵强烈的敲门声给惊醒了。开门一看,发现是检察院的检察官领着一群法警。为首的检察官拿出一张逮捕令说:‘老马,你因为在商业活动中违背国家法令而被捕。’法警跟着就把亮晶晶的不锈钢手铐亮了出来。这时你非常镇静的告诉他们:‘对不起,老马住在隔壁。’”

人人都有自己的成见。

无论是对于什么事情,人们总是靠推己及人的方式来感知他人内心世界的。

可是,问题在于人与人毕竟有所不同,甚至有的相差还相当悬殊,如果只凭推己及人的方式恐怕不恰当,这样往往就会把自己理解不了的举动斥为异端。

有人说,一个人戴着一副蓝色眼镜,他看的东西都是蓝色的;一个人戴着一副黄色眼镜,那么他目中之物就全变成黄色的了。而差不多世间人人都戴着一副有色的眼镜,不管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你的内心深处总有一个成见。

没有人了解莎士比亚的确切出身。

但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是:

莎士比亚出身于一个社会底层的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位卖肉的屠夫兼牧场主,在孩提时代家里人希望他将来成为梳毛工,其他人则断言他是块学校看门人的料,往后至多成为替人代写文字的捉刀人的助手而已。

他似乎真的不像是只适合干一种事情的人,而是整个人类的缩影。

由于他对海洋事务的遣词造句是那么准确精当,以致一位职业海军军官竟然宣称莎翁过去肯定是个水手;而一位神职人员则从莎翁著作中所显示出的种种内在的迹象里推断出莎士比亚曾经很可能是个牧师的秘书;一位出色的善于鉴别马的伯乐则坚持认为莎翁曾经必定是个马贩子。

在任何一个事件中,他都是一个细心好学的学生和刻苦的工作者。直到今天,他的著作仍然对英国品格的形成继续发挥着强有力的影响。

莎士比亚真可谓是个演员了,在他的人生历程中,他“扮演了无数的角色”,他从自己经历和观察到的广泛视野里收集、贮藏了无数丰富多彩的各种知识。

(一)识别华而不实的人

人世间有许多假象,人身上也有许多似是而非的东西,看似优点,实则致命之缺点。识人者不要被假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发现具有真才实学之人,而不会鱼目混珠。

(1)华而不实者

这种人口齿伶俐,能说会道,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乍一接触,很容易给人留下良好印象,并当作一个知识丰富、又善表达的人才看待。但是,须要分辨他是不是华而不实。华而不实的,善于说教,而且能将许多时髦理论挂在嘴上,迷惑许多识辨力差、知识不丰富的人。

三国鼎立之时,北方青州一个叫隐蕃的人,逃到东吴,对孙权讲了一大堆漂亮的话,对时局政事也做了分析,辞色严谨正然。孙权为他的才华有点动心,问陪坐的胡综:“如何’”胡综(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说:“他的话,有东方朔的滑稽,巧捷诡辩有点像祢衡,但才不如二人。”孙权义问:“当什么职务呢?”“不能治民,派小官试试。”考虑到隐蕃大讲刑狱之道,于是孙权派他到刑部任职。左将军朱据等人都说隐蕃有王佐之才,为他的大材小用叫屈,并亲为接纳宣扬。因此,隐蕃门前车马如云,宾客盈集。当时人都奇怪这种有人说隐蕃好,有人说隐蕃坏的情况。到后来,隐蕃作乱于东吴,事发逃走,被搜回而诛。对似是而非人的辨识的确不易。

(2)貌似博学者

这一类人多少有一些才华,也能旁及到其他各门各类的知识,泛泛而谈,也还有些道理,似乎是博学多才的人。但是,如果是博而不精、博杂不纯,未免有欺人耳目之嫌。貌似博学者大多是青少年时读了些书,兴趣爱好都还广泛,但是因为小聪明,或者是未得明师指点,或者是学习条件与环境的限制,终未能更上一层楼,去学习更精专、更广博的东西。待学习的黄金年龄一过,虽有精专的愿望,但是已力不从心,最终学识停留在少年时代的高峰水平上,不能再进一步。即使有这样那样的深造环境,由于意志力的软弱,也只得到一些新知识的皮毛。这种人之命运的悲剧,尚可谅解。如果是以貌似多学而招摇撞骗,则不足为论了。

(3)不懂装懂者

不懂装懂的人,生活中着实不少,尤其以成年之后为甚,完全是因为爱面子、怕人嘲笑的缘故。这一种不懂装懂者是可怕的,他会因不懂装懂,给企业带来许多损失,尤其是技术上的。还有一类不懂装懂者,是为了迎合讨好某人,这种情况,有的是违心而为,在那种特殊场合下不得不如此,有的则是拍马屁,一味奉承。

(4)滥竽充数者

这一类人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知道如何明哲保身,维护个人形象。总是在别人后而发言,讲前面的人讲过的观点和意见,如果整合得巧妙,也是一种艺术,使人不能觉察他滥竽充数的本质,反而当作精辟见解。这种人也有他的难处,如南郭先生一样,想混一口好饭吃。如果无其他奸心,倒也不碍大事。否则,趁早炒鱿鱼,或疏远之为妙。

(5)避实就虚者

这一类人多少有一点才干,但总嫌不足,用一些旁门左道的办法坐到了某个职位上去。当面对实质性的挑战时,比如现场提问,现场办公,因无力应付,就很圆滑地采用避实就虚的技巧处理,按理说,这也是一门本事。这种人当副手也还无大碍,但以小心为前提,否则他会悄悄地捅出一个无法弥补的大漏子来。

(6)鹦鹉学舌者

自己没有什么独到见解和思想,但善于吸收别人的精华,转过身来就对其他人宣扬,也不讲明是听来的。不知情者,自然会把他当高人来看待。这种性质,说严重一点,是剽窃,因不负法律责任(如果以文字的形式出现,比如论文、书刊,则性质比言论要重得多),因而会大行其道。这种人没什么实际才干,但模仿能力强,未尝不是其长项,也可加以利用。

(7)固执己见者

这种人不肯服输,不论有理无理都一个样。这类理不直但气很壮的人,生活中处处可见。对待他们一个较好的办法是敬面远之,不予争论。如果事关重大,必须说服他,才能使正确的政策方针得以实施。首先应分析他是哪一类人。本来贤明而一时糊涂的,以理说之,并据理力争,坚持到底;私心太重面沉迷不醒的,则用迂回曲折之道,半探半究地讲到他心坎上去;实在是个糊涂虫,不可理喻,顽固不化的,就动用权力强迫之。

(二)自我知觉的偏差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人格检查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下面一段话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你觉得是否也适合你吗?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点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可是,认识真正的自己,具有个性的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得“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

正因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当中,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从众心理便是典型的证明。

法国科学家约翰·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

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前面的毛毛虫走。法伯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一圈;花盆周围不到六英时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一个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们还不停地坚韧地团团转。一连走了七天七夜,终因饥饿和精疲力尽而死去。这其中,只要任何一只毛毛虫稍稍与众不同,便立时会过上更好的生活(吃松叶)。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随大流,绕圈子,瞎忙空耗,终其一生。一幕幕“悲剧”的根源,皆因缺乏自己的人生目标。

其实,人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你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张大嘴打了个哈欠,他周围会有几个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为他们受暗示性不强。哪些人受暗示性强呢?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检查出来。

让一个人水平伸出双手,掌心朝上,闭上双眼。告诉他现在他的左手上系了一个氢气球,并且不断向上飘;他的右手上绑了一块大石头,向下坠。三分钟以后,看他双手之间的差距,距离越大,则受暗示性越强。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正因为如此,个人便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常常不能正确地知觉自己。

3.人与人的心理距离

有一位著名的学者曾经说过,看两个人相处距离的远近,就能大致感觉到两者的亲密关系程度。这句话确实是经验之谈。

法斯特教授曾讲过一件事。有一次,他和朋友在一幢办公大厦中间乘一部电梯。电梯开到第14层时,进来了一个漂亮的少女,法斯特的朋友上下打量着她,那个少女脸红一阵白一阵。当电梯降到底层时,那个少女一边跨出电梯一边回过头来对法斯特的朋友吼道:“你没有见过女人吗,你……这个老色鬼!”他望着气呼呼地走出电梯的少女,不解而又狼狈地转过身来问法斯特教授:“我做了什么啦?你告诉我,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法斯特教授告诉他说:“你错在贪看,当你和陌生人处于密切空间时,看一眼就应迅速将眼光移开。”

依据通常的情况,人们的个体空间需求大体上可分为四种距离: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

亲密距离是指两人的身体很容易接触到的一种距离,一般间隔在15—45厘米之间,甚至可以紧挨在一起,亲密无间。这一距离适用于情人或夫妻间谈情说爱,也适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或是很要好的朋友之间谈话。这种距离只有最亲近的人才彼此允许进入,人们会像保护自己的财产一样保护着这个区域。

个人距离比亲密距离稍远一点,一般在45厘米至1米之间。其特点是伸手可以握到对方的手,但不容易接触到对方的身体。通常熟人朋友间的交谈多采用这种距离。在社交场合,某些人为了向对方表示一种亲近感也会采用这种距离。

社交距离的范围比较灵活,近可1米左右,远可3米以上。这种距离通常用于与个人关系不大的人际交往,例如小型招待会上,双方隔几步远打打招呼或寒暄几句便又分开。如果双方相互有吸引力,也可以缩短距离,可灵活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