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好心态才会更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2386400000024

第24章 好心态 好人生——乐观是心灵的天堂(3)

不要让事情把你搞得团团转。治疗这种病最好的药方就是使用造成不快乐的武器——自尊心。不知你是否参加过一个电视节目,看到过节目主持人操纵观众的情况。主持人拿出“鼓掌”的标记,大家就都鼓掌;主持人又出示“笑”的标记,所有的人又都笑起来。他们的反应像绵羊一样,告诉他们怎样反应,他们就奴隶般顺从地做出反应。你现在也是这种反应。你让外在事物和其他人来支配你的感觉和反应。你也像驯服的奴隶一样,等某件事或某种环境向你发出信号——“生气”——“不痛快”,或者“现在该不高兴了”——你就迅速地服从命令。

养成快乐的习惯,你就变成一个主人而不再是奴隶。正如H·L·史蒂文森所说过的:“快乐的习惯使一个人不受,至少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外在条件的支配。”

你的意见可能使事情更不乐观。甚至在遇到悲惨的条件和极其不利的环境时,我们一般也能做到比较快乐,即使不能做到完全的快乐——只要我们不在不幸之中再加上我们自怜、懊悔的情绪和于事无补的想法。

人是一个追求目标的动物,所以,只要他朝着某个积极的目标努力,他一定能自然正常地发挥作用。快乐就是自然正常地发挥作用的征兆。人只要发挥一个目标追求者的作用,不管环境如何,他也会感到十分快乐。托马斯·A·爱迪生有一间价值几百万美元的实验室因没买保险而被火白白烧掉了。后来有人问他:“你该怎么办呢?”爱迪生回答:“我们明天就开始重建。”他保持着进取的态度,可以断言:他绝不会因为自己的损失而感到不幸。

心理学家H·L·霍林沃兹说过:快乐需要有困难来衬托,同时需要有以克服困难的行动来面对困难的心理准备。

威廉·詹姆斯说:“我们所谓的灾难很大程度上完全归结于人们对现实采取的态度,受害者的内在态度只要从恐惧转为奋斗,坏事就往往会变成令人鼓舞的好事。在我们尝试过避免灾难而未成功时,如果我们同意面对灾难,乐观地忍受它,它的毒刺也往往会脱落,变成一株美丽的花。”

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一个人有了烦恼或者感到愤慨时就应该尽情地发泄出来。发泄出来,疾病会远离你。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有压力。在情绪低落的时候,你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就决定了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自从潘多拉的魔匣打开以后,烦恼、疾病、痛苦……一股脑儿地降临人间。我们哪一个人都不是生活在“世外桃源”,于是每个人都会受制于他所处的环境,乐天派也好,忧愁者也罢,哪个能逃脱得了所遇到的幸与不幸呢?

有位妇女,爱跟自己较劲,遇上一点事,就胡思乱想,给自己制造烦恼。每月工资花不到月底,心里烦恼;儿子没有来信,心里烦恼;舞场上男同志没有邀她去跳舞,心里烦恼;年终没评上先进,心里烦恼;碰上某个领导没有向她打招呼,她也烦恼……她的烦恼一来,好几日精神不安。当她察觉到烦恼给自己带来高血压、心脏病时,后悔不已。她想克制自己,但烦恼一来,又无法克制。后来心理学家建议她每天写20分钟日记,把消极的情绪忠实地写在日记里。心理学家还告诉她,这个日记是写给自己的,既要写出正面,也要写出反面。这样就可以把消极情绪从心里驱走,留在日记里。

后来这位妇女坚持记日记,通过日记来克服自己的烦恼,遇上自己爱猜忌的事,便在日记里说服自己。她曾在一篇日记里写道:“今天我在楼梯上向局长打招呼,可局长阴着脸,皱着眉头,理也没理我一声。我想他态度冷漠不是冲着我来的,八成是家里出了什么事,要不然就是挨了上级的批评。”她在日记里这么一写,心里的疑团一下子烟消云散了。她还在另一篇日记里提醒自己:“我翻阅上月的日记,发觉那时的烦恼,现在完全消失了。这说明时间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也包括烦恼在内。如果以后我遇上新的烦恼,就要不断地提醒自己,现在何须为它烦心?我何不采取一个月后的忘却状态来面对眼下的烦恼?”

她坚持写了8年日记,心理抗病功能增强了。后经医生检查证明,血压正常了,心脏病也好了。

英国诗人威廉·布克在他的诗中写道:

我对朋友感到愤怒,

我尽情地发泄着,它消失了,

我对敌人感到愤怒,

我埋在心头,它滋长了。

这段诗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一个人有了烦恼或者感到愤慨时就应该尽情地发泄出来。发泄出来,疾病会远离你。千万不要埋在心里,埋在心里,就是拿自己来惩罚自己。

上面那位妇女由于找到了排解烦恼的方式方法——写日记,所以她才得以把自己从烦恼和疾病中解脱出来。

实际上,平日总是乐观的人,他们很会利用巧妙的方式方法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从而给人一种总是乐观的感觉。另一些人,在情绪低潮时,他们把低潮看得很严重,他们很想逼自己尽快走出低潮状态,结果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使问题更加复杂。

当我们观察平和、轻松的人时,我们会发现他们了解正负情绪的来来去去。总有一些时候,他们过得不怎么快乐,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事情发展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他们接受不可避免的感觉更迭,所以,当他们感到沮丧、生气或紧张时,他们也用同样的开阔心态和智慧对待这些事情。他们不但没有因为感觉不好就对抗这些情绪,反而以平和的心态接纳这些情绪,知道这些情绪会过去。这个做法让他们可以平稳地离开负面情绪,进入心灵的正面状态。

其实乐观的人也时常陷入情绪低潮。差别在于,他们不让低潮情绪左右自己的心情,因为他们知道,过些时候,他们就会再度快乐起来。对他们来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当我们感到难过时,不要抗拒它,试着放松,看看除了恐慌,我们是否能够保持从容与镇定。不要对抗自己的负面情绪,而应放松心态,从容面对。

应当以适当的角度来面对自己当前的苦恼,并明白世界总在不断地变好。只有一条路可以通往快乐,那就是停止担心超乎我们意志力之外的事。一般自己所忧虑的事情,99%压根儿就不曾发生过。人活着,如果整天担心这个,忧虑那个,岂不是活得太痛苦了吗?这样,身体怎么会健康呢?大好时光,不要让忧愁占据了。当晨曦来临,就应当脱下睡衣,迅速起来,然后告诉自己:“这是快乐的一天,我要好好地干。”接着精神抖擞地出门。出去后。无论遇到长辈还是晚辈,有地位的或是没地位的,很高兴地向他们打招呼,说声“早上好!”

要好好工作,只要是该做的事,不论大小,是轻是重,都要全力以赴。即使我们所做的工作不能尽如人意,也无所谓,只要尽了力,也就够了。

处在工作环境中,不管乐观着的、还是忧愁着的人们,该知道如何让自己真正地快乐了吧!真正的快乐,才是心的天堂。

快乐使人健康长寿

快乐是一种难以捉摸而短暂的感觉。刻意去找它,它会逃之夭夭;但你如果把快乐带给别人,它就会自动跑来。

林肯曾经说:“据我观察,人们都是自己想要怎么快乐,就能怎么快乐。”

一个人想要快乐,便会采取积极态度,这样他便会把快乐吸引过来。

“我要快乐……”,这一首流行曲一开头的几句话就包含许多真理:“我要快乐,但是除非能使你快乐,否则我就不会快乐。”

为自己找寻快乐最保险的方法是,奉献自己心力使别人快乐。快乐是一种难以捉摸而短暂的感觉。刻意去找它,它会逃之夭夭;但你如果把快乐带给别人,它就会自动跑来。

柯莱儿·钏斯是奥克荷马市立大学宗教系一位教授的夫人,她告诉拿破仑·希尔她刚刚结婚时的一段趣事。“我们结婚头两年住在一个小镇里,”“我们的邻居是一对老夫妇,太太几乎已经瞎了,整天坐在轮椅上;老头子身体好,除了理家还照顾她。”

“圣诞节前几天,我跟先生一起装饰圣诞树,忽然心血来潮,决定替这对老夫妇也布置一棵。于是我们买了一棵小树,用漂亮的饰物和彩灯把它装饰好,又包了几份小礼物,在圣诞夜送了过去。”

“老太太哭了起来,泪眼模糊地望着闪烁耀眼的灯光。她丈夫一再说:‘我们好几年都没有圣诞树了。’第二年,我们每一次过去看他们时,他们都会提到那棵树。”

“我们替他们做的只是一件小事,但我们却得到了快乐。”他们的快乐是自己善心的结果,它变成一种深厚温暖的感觉,永远留在记忆里。

最常见、最持久的一种快乐则近乎一种满足状态——一种既非快乐,又非不快乐的状态。

如果在一段时间里,你感觉以积极的心态为主,你一方面觉得很快乐,一方面又觉得没什么快乐,那你就是个快乐的人。

我们一生大半的时间都在家里跟家人度过。可惜这个原本应该安全而充满快乐与爱的避风港,常常会变成互相敌对的地方,使家人享受不到快乐与和谐。

在我们“PMA,成功之道”的一个班级里,有一个大约20来岁积极向上的青年被问道:“你有什么问题吗?”

“有。”他回答:“就是家母。其实我已经决定这个周末就要离家了。”

我们和他谈话以后才发现,母子之间的关系显得不太和谐,老师发现他积极专制的个性跟他的母亲一模一样。

老师便对他说:“你跟你母亲的个性显然相似,因此你应该可以由自己的态度推断她的态度,设身处地想一想自己的感觉便能了解她的感觉,因此你的问题应该很容易解决。”

“下面是你这星期的特别功课:母亲要你做事时,就‘高高兴兴地’做;她发表意见时,你要真诚而愉快地随声附和,或干脆什么也不说。这样你就觉得愉快极了,说不定她也会学你的样儿哩。”

“没有用”学生说,“她实在很难缠!”

“完全正确,”老师回答说,“除非你用积极的态度去努力,否则没有用的。”

一星期以后,老师又向这个青年提到这个问题,他这么回答:“我很高兴地告诉你,整整一个星期,我们之间没有说过一句令人难过的话,我决定不走啦。”

我们往往以为大家都喜欢自己所喜欢的,大家都想自己所想的,而且一般人都以自己的反应来推断别人的反应。这种看法有时候是正确的,就像前面那个青年跟他母亲一样。但是也有许多问题却是父母不了解子女的个性跟自己不同所致。

不久以前,我跟一个大机构的总裁约好见面。他在担任公职,因为表现优异,名字经常上报。当我去看他那天,他却非常苦恼。

“没有人喜欢我!连自己的孩子都讨厌我!为什么会这样?”他问道。

其实这位先生非常疼孩子,他把用金钱所能买到的东西都给儿女,绝不让他们有一点不满足。而这种不足是驱使他奋斗不懈的原动力。他总是尝试保护孩子,不让他们受到一点委屈,也舍不得让他们像自己一样艰苦奋斗。儿女从小开始,他就没有期望他们感激,因此他从未得到过感激——他却以为孩子自然而然便会感激他。

假使他当初教导孩子感激,并且让孩子出去磨炼磨炼,来获得力量,情形也许会改观。他使孩子快乐时自己也很快乐。假使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他能多信赖他们一点,使他们了解他为他们的幸福所做的艰苦奋斗,他们就会更体谅他了。

不过这位先生,或有类似情形的任何人,用不着这么闷闷不乐,他大可把护身符FMA那一面翻上来,尽量让自己亲爱的人来接近自己,了解自己。

此外,他也应该多花点时间把“自己”跟他们一起分享,让他们知道他爱他们,而不是只用物质去满足他们。假使他把自己像财富一样跟他们一起分享,就会得到他们爱与谅解的丰厚回报。

世界最快乐的人长在“快乐谷”里面。他的富有在于他拥有永恒的价值,在于他拥有永远不会失去的东西——那些给他满足、健康、心灵的平静与灵魂的和谐的东西。

以下就是一个人所拥有财富和他获得财富的方法:

(1)帮助别人寻求快乐,因而自己也获得快乐。

(2)我的生活很节制,因而获得健康。

(3)我不恨人,不嫉妒人,却爱护、尊敬所有的人。

(4)我从事爱心活动,慷慨地付出,因此很少疲倦。

(5)我不要任何人的恩惠,只要求一个特权——让所有喜欢我幸福的人跟我分享这幸福。

(6)我与自己的良心交好,因此它正确地引导我做每一件事情。

(7)我的物质财富超过我的需要,因为我不贪求:我只渴望那些在我活着时让我活得有意义的东西。我的财富来自那些因分享我的幸福而受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