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2386500000019

第19章 心理疾病的预防(2)

看来,顾颉刚先生的父母可能忽略或者缺乏关于大脑功能的一条基础知识:从人的大脑发育来看,胎儿期以及出生后半年到两年内,是脑细胞分裂增长、形成突触联系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特别要注意加强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供给,给大脑的发育与成长保证营养,打好扎实的基础,而不是过分地要两岁前的幼儿来识字、背诗、学文。拔苗助长,操之过急,反而会走向事物的反面。因而,我劝年轻家长们莫要步顾颉刚家长的后尘。我以为,最好是在3岁以后,开始由少到多,循序渐进地去训练你的子女识字、背诗、学文。因为人的大脑发育基本定型要在3岁以后。因此,我们必须在观念上明确如下一点:“多用脑”、“大脑越用越灵”是有一个前提条件的。这个前提条件就是:需要在大脑发育基本定型的3岁以后。

此外,为了不使记忆力急剧减退,还应当注意稳定情绪。因为情绪不稳定者的大脑皮层的功能也是不稳定的,而大脑皮层的功能不稳定,就不容易接受(输入)和记住(储存)由外界传入的种种信息。另外,心理疲劳会显著降低脑细胞的机能,结果就会使头脑变得迟钝。因而你也得当心不要使自己心理疲劳。

“抗拒心理”与“攻击行为”

“抗拒心理”和“攻击行为”是社会心理学和病理心理学都关心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日常生活里,有些人被叫做“反对派”;或者他们自己干脆就以“反对派”自居。他们的抗拒心理比较严重,几乎成为“反对癖”,无论对什么事或什么人,都表现出抗拒的行为。这种人往往具有下列一些特点:自以为是,夸夸其谈;固执己见,振振有词;不能和别人合作,干什么事都别别扭扭;事情还没有做,意见就一大堆;谁不同意他的意见,他就反对谁,只能听奉承吹捧他的话,而听不得反对他的正确意见或善言劝告,等等。

这究竟是因为什么缘故呢?他们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

社会心理学认为,所谓抗拒心理是一种失常心理,它是用抵抗、反对集体或者别人对自己的一切要求、指令的形式,来逃避外界的压力,从而维护自己的个人尊严、面子。有抗拒心理的人,当他的需要受到挫折的时候,他就会对阻碍他的人、阻碍他的需要不能实现的规章制度和周围环境等等,产生攻击的行为。比如说,他们往往用摔坏器皿、脚踢桌椅、重重关门等等行为来发泄攻击情绪。有些人没有这样做,但是愤怒、敌意和破坏的情绪却长期地积压在心头,没有发泄出去,那么,就很有可能导致他们进一步地心理失常,并会用社会所不允许的、人们不能接受的方式,把他们的抗拒心理表现为攻击行为(例如打架、破坏工具等等)。

西方《青年心理学》一类书籍里,大讲特讲“逆反心理”,并认为逆反心理是青年心理的一个特征。青年们的逆反心理,有些是由于好奇心所形成的。比如,专门爱看受到批评或批判的作品、影片、电视片等等,他们辗转相传、争相传阅。我认为这种出自好奇心理的逆反心理,不能和抗拒心理与攻击行为等同看待。但是,在青年人中也确实有少数一些人,总是爱“唱反调”、“对着干”,喜欢充当“反派角色”。有些人甚至走向极端,充当与众不同的“英雄好汉”角色。这就是不正常的抗拒心理了。

对于这些青年,需要诱导他们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来排泄攻击性情绪;帮助他们把攻击性情绪转化为竞赛性的、奋勉性的和觉醒性的意念。这样,他们就可以把消极有害的攻击情绪,变为建设性的积极心理活动了。

至于“攻击”,它是愤怒情绪的一种表现。所谓“攻击行为”就是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后,往往会立即表现出种种反应当中的一个明显的反应。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把攻击行为的表现方式区分为两类。

(1)直接攻击。有谁敢于“虎口夺食”吗?我想人们不仅不敢从虎嘴里夺去它正在吃的肉食;就是一条狗正在啃骨头,也不大敢轻易地去夺取吧。因为谁如果这样做,谁就会遭到“护食”者的直接攻击。人类也有种种攻击,只不过比起一般动物来更加复杂罢了。敌我双方“狭路相逢”,你若是挡住对方的去路,他必定会向你发动攻击,这是最明显、最直接的攻击方式。在平日里,当我们遭受到挫折的时候,不一定采取打斗的方式,也许是口头的咒骂、书面的诋毁,甚至用怒目而视的面部表情,以至紧握拳头的手势、动作等方式,来表示我们的愤怒情绪。至于有个别的人失去理智地开车乱撞人,以至用机枪扫射人等凶杀性质的攻击行为,那就是属于极端严重的事例了。

直接攻击属于一种低级形式的抗拒心理表现,正象在幼儿时期,被一块石头绊倒后,哇哇大哭,反过来再去用脚踢这块石头,进行“报复”那样,对构成挫折的物(或人)直接地、立即地进行反应。但是在成年人的社会里,这种直接的、立即的攻击方式,通常是被社会、集体所不容许,会遭到大众舆论否定、反对和谴责;同时,这样做法,也常常是“于事无补”,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甚至后果不堪设想。因而,在现实社会里,当个人受到挫折的时候,就会出现变相的攻击方式。

(2)间接攻击。又可以叫做“变相攻击”或“转向攻击”。“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些人无辜地被批斗后,回到家里会把玻璃杯摔个粉碎,发泄心中的愤怒;有些人白天工作不顺心,人事纠纷搞得他头昏脑胀,晚上回到家里,会“迁怒”于妻儿老小,把他们当作发泄心头怒火的“撒气筒”。象这样一些表现就属于间接攻击。通常,在遇到下面这两种情况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采用间接攻击。

①理智上认识到对某人不能直接攻击的时候,就会把愤怒情绪发泄到其他的人或物上去。社会心理学认为,这种情况常常是慑于对方的权势,敢怒不敢言,不敢直接攻击;或是碍于自己的身分,不便直接攻击。但是不管是怎么样的情况,由于挫折而产生的愤怒并没有消失,于是就会变着法儿地迁怒于别人和别的事情上。

②心情不佳,陷入所谓“莫名的烦恼”的时候,也容易采用间接攻击。攻击的对象不明显,挫折的来源也不明确,甚至当事者自己也不知该如何攻击是好的时候,往往会采用间接攻击。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长期以来,经常不断地遭受某些小挫折积累的结果。这些小挫折很可能是来自心理上的愤懑不平,或者来自生理上的内分泌失常,或某些慢性疾病的痛苦折磨。虽说挫折不算是激烈的、严重的、“狂风暴雨”式的,但是日积月累,郁集在胸、愤愤不平。因而会常常表现为闹个小别扭、发个小脾气,噘着嘴巴、皱着眉头,嘟嘟嚷嚷、骂骂咧咧,不听话、不合作,而且常常会把愤怒情绪发泄在别人身上,或者发泄在别的事情上。

成为间接攻击对象的人,值得人们深表同情。他们是些无辜的人,代人受过,被人泄怒,心理学上把这类人叫做“替罪羔羊”。为了家庭和睦,社会安宁,友爱相处、团结协作,他们忍受了这一切,默默地作出了牺牲和贡献。这些人是很值得尊敬的。

那么,咱们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攻击行为”呢?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归纳为一句话:所有这些攻击行为,不管是直接的攻击也好,间接的攻击也好,都只不过是发泄愤怒情绪,或者是进行自我防卫的一种手段罢了。虽然说这些攻击行为都有社会心理学上的依据,可以理解,可以谅解;但是话又说回来,在和平建设的日常生活里,在人和人之间交往联系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毕竟应该也有可能用理智来战胜情感,应当提倡谦虚忍让的美德,大家互相多体贴、多谅解、多帮助、多团结,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消极的自我防御

在我们的周围,有些人表现得特别羞怯,其中女孩子为数较多,但也有个别的男孩子也爱羞怯。小说《福大接亲》对一位到女方家相亲的农村小伙子,有如下一段描写:“一路上,母亲不断教他放大方点,别缩头缩脑的,叫女方瞧不起。可一到月桂家,他就象得了勾脖子病,怎么也抬不起头来了。……福大听得脚步声响到了他跟前,满脸涨得血红,头埋得更低了……”这个小伙子在特定的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羞怯,是一种合乎常性的害羞,我们还不能就此断定福大“羞怯成性”。

但是,有些人确实给人以“羞怯成性”的印象。因为他们遇事、遇人总是羞羞答答、怯怯懦懦。有些性格心理学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在童年时期经受压力,或在青年时期遭到心理创伤所形成的后遗影响。

童年时代害羞或胆怯的性格倾向,不仅有可能延续到较大的年岁,而且有可能持久地影响到他们选择职业、教育子女的方式等等的成年行为。在人际交往方面,一个“紧张不安”类型的人,比起“镇静自若”型人来,社交能力要差得多。美国啥佛大学心理学家丁·凯根曾经对儿童的羞怯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0%—15%的美国儿童在遇到陌生人或不速之客时,明显地表现出一种不正常的羞怯感或“受压抑感”;其中1/3左右的儿童看来是由于生物学上的缺陷,而有“先天性”的羞怯感。当然,所谓“先天性”的羞怯感这种说法能否成立,在性格心理学上还有争议。但是大家根据平日的观察和接触,由于先天遗传的影响而形成羞怯性格的人,毕竟是极少、极少,不能把凯根的约占1/3左右的结论,扩展到整个社会人群的比率。而且,即或是生来显著地表现为害羞胆怯性格的孩子,在他后来的长期适应社会文化要求过程中,也必定会逐渐地发生变化。这是因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的定型化,主要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与发展的。凯根本人也承认这一点,他说:“有证据表明,儿童(至少美国儿童)的性格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温和起来。”他并说,原来开朗性格的婴儿,长大后没有一个会变得羞涩胆怯;而约三分之一异静怕羞的婴儿,以后会逐渐不再怕羞。这是因为“在美国,我们不喜欢胆怯的孩子”。这就最终表明,由于适应社会的要求,自小羞怯的人,必定会程度不同地成为接近开朗的人。

羞怯型性格的人应该怎么办?他们应该加强独立自主的能力,不要从幼小起缠住父母或亲人不放,要甩开处处事事依赖别人的“心理上的拐棍”,独立行走!走向社会,走向人群,多和别人交往,尤其应和那些性格比较开朗的同龄人交往。

自幼就表现得有严重羞怯感性格倾向的儿童,很可能是和他们对周围环境过于警觉的认识偏向有关系。上面讲的凯根,根据他的实验证实,最羞怯的儿童,当他们在接触陌生的事物时,他们的心脏搏动往往较快但却稳定。凯根认为,由于心率受到交感神经系统的影响,从而引起心理上的羞怯感。他并且进一步阐述他的这个观点说,非常羞怯的儿童,可能感到他是被迫地去了解周围的一切事物的。他的心搏加快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负担较重,为了完成理智上的要求(比如,你必须这样做或者那样做,等等),他们需要开展较多的思想活动,付出比较大的精力代价去适应现实。由于他们可能小心翼翼,孤僻离群,胆怯拘谨,抑郁焦躁,所以不大可能成为运动员,或者选择传统上由男子从事的职业。另外,虽然在智力上,羞怯的儿童和性格开朗的儿童差距并不明显;但是,有一小部分羞怯的儿童在进入成年期以后,却很少选择从事脑力劳动的职业,等等。

上面谈论的这一些,就是当代西方有代表性的性格心理学研究专家们,对“羞怯”这个心理现象的比较新的理论阐述。他们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他们得出来的结论,可以作为我们考虑这个问题时的参考意见。我想他们的实验研究结果,可以启发我们认识到:

(1)羞怯心理不能算做是健康的心理,因为羞怯有碍于更好地适应现实社会,对人际交往、选择职业等等都很不利。

(2)有些人生来就表现为比较强烈的羞怯倾向,但却不能说羞怯是先天遗传的。所谓“先天性”的羞怯,固然有一定的生物因子原因,但主要还是由于后天的家庭教育影响,以及接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所造成的。因此,固然应该追忆一下自己幼年时代的经历,正视这一既往的历史影响;但是,往者逝矣,过去的毕竟已成为过去,现在就应更加倍地努力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多经风雨、见世面,多在生活的实践中锤打锻炼,应该主动地多创造条件,改变自己过于拘谨、胆怯和羞涩的性格,不要对紧张过于敏感。

从心理健康学上看,羞怯的一些行为表现,是属于一种消极性的心理上的自我防御。有羞怯性格倾向的人,往往使用退缩、回避、离群、依赖等等行动策略,来减轻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样的消极的自我逃避式的心理防御,我建议采取一种积极地、能动地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自我防御方法——积极的补偿方法。那就是,依靠你个人的艰苦努力,改变你所存在的弱点,补偿你的某方面的缺点,转弱为强、转败为胜。德摩斯梯尼幼小起患口吃,经过顽强努力练习,而成为希腊闻名的雄辩家;格伦坎宁安双足受重伤,几乎失去步行能力,但因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竞走健将。这些都是有说服力的例子。

剖析嫉妒心理

有一幅漫画耐人寻味:在个人奖授奖大会的领奖台上,领奖人悄悄地对手捧电视机的发奖人说:“能不能换别的?这个不好分!”

你觉得这幅漫画,有些渲染夸大、脱离实际吗?我可以明确而肯定地告诉你:这幅漫画的主题思想并非虚构,在现实生活里,确实存在着这类情况。

不久前,有一位年轻的工人朋友问我:为什么有些人嫉妒心那么厉害?他说在他们厂子里,有一位师傅为了怕得罪别人,日子不好过,宁肯不要奖金;另一位师傅拿了奖金后立刻请客,把奖金变相地平分给了大家,目的也是为了“平息众怒”。

嫉妒心理当然不只是表现在患“红眼病”的分奖金问题上,它有各式各样的表现。那么,从心理学上看,嫉妒心理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在日常生活里,嫉妒心又有哪些主要的表现?应该怎样来克服这种不健康的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是一种比较错综复杂的混合心理。它包括有焦虑、恐惧、悲哀、猜疑、羞耻、自咎、消沉、憎恶、敌意、怨恨、报复等等不愉快的情绪。不仅是别人天生的身材、容貌和逐日显示出来的聪明才智,可以成为嫉妒的对象;其他诸如荣誉、地位、成就、财产、威望等有关社会评价的各种因素,也都容易成为人们嫉妒的对象。

对谁会产生嫉妒心理呢?常常是对周围熟识的人,例如,同学、同事、朋友、亲戚、上级、下级以至夫妻、兄弟、姐妹、恋人等等。有嫉妒心理的人,最容易和他们比高低、分上下、不服气、争输赢。被人称为“铁女人”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成就不小、声誉颇高,你我嫉妒她吗?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杨振宁和李政道,你我嫉妒他们吗?不,不嫉妒。那是为什么?因为这些人离你我太远,和你我关系不大,所以谈不上什么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