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正法眼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涅槃妙心”。什么叫涅槃妙心呢?即亲证法空寂灭的心。一般讲,凡夫的心是证不到涅槃的。只有此心入微——成为无分别智才能证得涅槃。老实说,所谓涅槃就是这个妙心。如果说以妙心证涅槃,这个说法有把本体打作两截之嫌。应当是从这一方面来说就是“涅槃”,从那一方面来说就是“妙心”。此“心”字之前加个“妙”字,“妙”即涅槃。“实相无相”,什么是实相呢?就是诸法的本来面目。我们之所以成为颠倒众生,就是因为没有证到诸法实相。但是这实相非文字语言所能表达,所以实相只能是无相之谓也,它非指世间上庸俗的有无之无,这个无相的意思就是说,假使你要从世间上任何的比喻,任何的说法,都不能把实相问题说清楚,故强名无相,但是你不要把实相当成什么都没有了,实相是有的,只是你想要以你现在的语言思想来把它描绘出来就成为没有,而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这个法实在是太微妙了,故说为“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就是说教外直接传授的东西,以心传心,传授给摩诃迦叶。但是佛仅是把花拈了一下,并没有说话的呀!这究竟传授给迦叶的是什么呢?而这里很奇怪的是,旁人都不懂得,只有迦叶一人懂得,并且以破颜一笑作表示,也同样没有说话,所以这叫“拈花公案”。
在这个公案中讲的人就是这么讲,讲而无讲,受的人就是这么受,受而无受。中间根本不需通过任何语言文字,只是一拈一笑,彼此之间心心相印,此时此景,什么四谛,什么十二因缘,什么中观,什么唯识等等;在这个地方到底有什么用?有时间讲什么苦集灭道吗?有时间讲无明缘行行缘识……十二因缘吗?什么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三大阿僧祇劫长远修行,伏断烦恼等等,并且要一层一层的断,岂不全是多余。所以说,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这段拈花公案虽然历史上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是从禅宗来讲倒是一个绝妙的话头,它脱卸了语言文字的牢笼。在表现方式上从呆板的教条灌输上升到艺术化,佛只拈了一朵花当作鞭影,迦叶破颜一笑便奔空绝逸,这是何等美妙的一幅启人心灵的图景,又是什么宗教框框所能范围?请大家记住,佛教在宗教里头其特点是无神论者,而禅宗在佛教里又是把宗教气氛化为艺术的光芒了。如果你能理解禅宗师弟友朋之间见面的问答和种种生动活泼的作略,表现为行动或偈颂诗歌等种种方式,你会感到那都充满着拈花的气氛,如同和法界觑面。所以要是从历史的角度上来说,它未必怎么样,但要是从另外更高一层来讲,那么它真正可以从中宣窥释迦牟尼佛的心髓。因此假定要说这段公案是另外一个人编的,那么我说那个人就是释迦牟尼佛,浩浩三藏,千经万论,无量妙义,消归于一花一笑,不具正法眼的人,如何能有这种手眼,这样的智慧?
因此,从历史角度上来讲则我们没有多少话好讲,我们也不愿意这样讲。但是把佛教提到艺术、道德、智慧方面来讲,那么这个公案可以说是具有很大的代表性。禅宗更是沿着这条路线而建立而光大的,由禅宗把这一朵花接过来保持新鲜到现在。也许由此佛教有可能从宗教转移到艺术方面来,而佛教徒将变为透彻人生、改造人生的艺术家。假使要有人问你悟了个没什么?你是否能体会拈花公案的落处,来拈个什么花,引起对方的破颜一笑?
二
释迦牟尼佛出家后,参访了许多外道,都解决不了问题;又自己苦修了六年,还是解决不了问题。以后感到只限于苦行也不行,入尼连禅河洗浴,接受了牧女所献给他的乳糜。吃了以后,精神焕发起来。独自到伽耶菩提树下敷座而坐,自誓若不证无上菩提终不起座。端坐思维经过了四十余昼夜见明星而大彻大悟。
佛教的建立,出于释迦牟尼的一悟,而这一悟发展为后世佛教的各宗各派是势所必然的,各宗各派每提出一个主张来,必定要说是释迦牟尼说的,作为根据。而各宗各派却忽略了向释迦牟尼学习的一件极为重要的事,那就是忘掉了释迦牟尼开悟的大动力──无畏的大怀疑的精神。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出家以后,喜乐,同其患难,有什么能与不能,圆满不圆满,这才是大功德大圆满哩!至于有无量烦恼要断的话,那我要问你有哪一件烦恼没有用。贪心是要不得的,但学佛是不是贪呢?
给你名不要,利不要,但还要成佛是不是贪呢?你的烦恼很多,你又要决心去断,决心对习气把它斩断,这不是嗔?学佛学到底,一直学,造次必于斯,颠沛必于斯,苦其心志,饿其体肤,这是不是痴?说谎说不得的吗?骂人骂不得的吗?如果骂你一回断你一分我执,骂你一回断你一分习气,骂你说你就是接引你。只要用得恰当,一切烦恼都成妙用,何必断呢?有的人说修行的人还生气么?气怎么不能生呢?在关键的时刻,往往生一下气,对人对己对国家民族都有好处,为什么不可生一下气?强凌弱,众暴寡,你不生气,民族国家受到侵略,你不生气,你还能叫做人么?反如果出发点不干净,出于自私自利,什么善事完全都可以成为坏事。许多人做好事,希望人家说他好,你说是好,还是坏呢?今天我帮你,明天我帮助你,后天要你帮助,你不帮助我,我就生气,你说你这个帮助是真的还是假的呢?所以你这一念在这个地方一转能过得去,一切烦恼即是菩提。一切是缘起,你说哪个地方不是缘起;一切性空,哪个地方不是性空?一切无自性,什么东西又有自性?你为什么不悟呢?佛灭后的什么大乘、小乘、显教、密教、中观、唯识等很多派别,都不出释迦牟尼佛的教。
释迦牟尼佛说的教,主要出自菩提树下的一悟。他说了四十多年的法无非是说他悟的那一件事,可以见于语言文字者。以后各宗各派的说法,也只是根据他的说法加以发挥而已。因此,佛教要追求到底,就是菩提树下那一悟。悟的是什么呢?不得已用语言表达,就是涅槃境界。涅槃见到了,就舍去了生死轮回的大病。所谓涅槃并不离我们当前了了分明的这个心。就是当前给你们大家讲,你们大家知道听我讲的这个心。离开这个心,我们一切无从说起,这个心一念回机,就是妙心。这个心经过锻炼或改造,自己认识了自己,那就看到妙了。我们现在只看到自己的心,但不知道妙,就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心不了解。释迦牟尼佛就是自己认识了自己的心,或者说自己认识了自己。
自己要认识自己是件既困难也不困难的事。所谓涅槃,指的是妙心的寂灭性,又叫“圆寂”。什么叫圆呢?所有一切功德,没有一件不具备,就是功德圆满。什么叫寂呢?就是所有烦恼全部断尽,有一分烦恼没有断都不算寂,圆寂,就是涅槃,也就成佛了。成佛只要功德圆满、烦恼断尽,除此外还有什么呢?现在这个涅槃就是从妙心上讲,妙心功德无不具备,妙心无烦恼可言,我们不认识自己,不能看到妙;不能看到妙,涅槃也就看不到。这涅槃妙心是修来的吗?不是,本来如是。就你和我来说,都有涅槃妙心,但就在你认识不认识的问题。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的,就是这个妙心。如果本来不具功德,你从哪儿去修又要修到哪一年呢?
常说有“无量功德”,这无量功德你能修得具备了吗?有量的功德可以修完,那无量的功德你怎么修得完呢?比如说,你们在中国佛学院学四年就可以毕业,这有办法,四年完了,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件,就算毕业。如果说中国佛学院要学无量年,那你还能毕业吗?如果说没有个限定、有无量烦恼要你去断,你到底要断到哪一年呢?无量的烦恼,今天断一点,明天断一点,后天断一点,你能断得完吗?有限可以断,无量如何断呢?这点很重要。大家要记住,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的就是个涅槃妙心。道不在远,当中即是。有的人感到疑惑,我功德不圆满,烦恼多得很,恐怕不行吧?但这正是未悟的憧憧尔思的光景。
龙树深深懂得此理,知道正面承当难索解人,所以他写了一部《中论》,避开了正面解释,来个彻底地破,使你没有立足的地方,无论圣凡一切事物都给你剥剔得干干净净、直破得了无一物。这因为人们的思维活动都是概念的活动。合概念成判断,判断合起来成推理。而所谓概念就是我们意识里头对繁复的东西给以简单化的产品,便于我们思想活动的一种概括性的观念,如“人”是个概念,但绝不是指我们一个人,时空上所有的人都包括在内。所以它只是就共同方面立名,并不能代替真实事物,在佛教里有所谓“法印”作为辨别是佛法非佛法的标准,符合它就是佛法,不符合它就不是佛法。
三法印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但概念的本质和作用却自发性的与之相反,诸行是无常的,概念则具有常一的要求。要找个不变的属性来掌握“变”,否则思维活动就无法开始。诸法是无我的,一切法都没有实在的体性,总是由各种条件合起来的虚构,但概念活动则是要把这个事物固定起来,作为概念的本质,以此作为建立各种法则和关系的根据,涅槃寂静,这个东西用语言很难说的,它是超语言的,但概念活动却要求对任何事物都要用语言把它说清,任何问题都要用概念的形式把它表达出来,所以概念本身的活动就是不自觉的违反三法印的。实际上概念只是便于思维活动的手段,仅仅是我们思想活动的外壳,是个符号,它并不能代替事物的实际性。但是有了它,对事物就易于编排,在思想的交流上,经验的储蓄和记录上,起着很大的作用。如果研究经验所不及的地方,特别在超然的绝对的问题上,概念不经洗炼和限定将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障碍。因为概念将以部分见到的来武断地概括事物的全部。
古今中外不少的学说,大约是钻进了概念胡同,不知自返。涅槃本来是个绝对东西,概念说出来的总是相对的。要用概念来说明释迦牟尼佛的菩提树下的一悟,将是异常困难的,或竟是越说越不清楚的。所以龙树菩萨用破的办法,把来自概念性的事、义、理都一一破斥。你看中观在首颂提出的八不——“不生亦不灭,不一亦不异,不常亦不断,不来亦不去”,都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时的基本范畴,但都是表达相对的东西,拿来引申到绝对中就都说不通。破就破这个概念的顽固性,因为它违反了三法印。
至此,我们应当知道,以一般的思维、一般的逻辑,要想了解绝对性的涅槃、超逻辑的东西是很不容易的。你要认识它,必须在概念活动的反面着眼,必须突破一般的逻辑思维方式,不然是没有办法认识的。你想用概念活动即思维活动的相对想法,去认识涅槃妙心,那是徒劳的。龙树在《中论》里所破的,不是显示了低级逻辑的穷途。他的无碍的慧辩,你不放下也得放下,禅宗则进而变为棒喝了。因此,教上说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的是四谛、十二因缘等等,只是悟后的间接宣说,绝不是开悟时能所双亡的当体,释迦牟尼佛明明自说:“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悟出的法想都不能想,何况说呢?
三
现在有些人,由于对禅宗不理解而产生了种种偏见及非议,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们对佛教的教义和历史没有认真地进行学习体会和研究;二是对禅宗根本就没有一个全面正确和科学地了解。于是乎便只从皮毛名相上立论乃至于以谩骂为辩理,这种轻率肤浅的态度,其实也就可以说明问题了。但我希望:众位不要被那些不三不四的说法而动摇对禅宗的信念和研究。现在中外的学者们,对佛法的研究和探索,明显地有一种注重原始佛教的倾向。我认为,如果比较一下佛教各大宗派的教义、教理,只有禅宗最接近于原始佛教,那么,我们就上溯到释迦牟尼佛,从佛说起吧。
我们知道,佛教是根据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所领悟到的不可思议的奇妙境界而建立起来的。佛涅槃后,无数高僧大德各以自己对佛法的悟解而竞起创宗立派,弘宗演教,化度有情。这并不是他们有了什么“发明与创造”,也更不是说他们的悟解比释迦牟尼佛还高明,而只是把释迦佛在世时言而未尽之话和道理,进行一番充实和精析发挥而已。这一点,众位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否则,佛教就不能成立。释迦佛既觉悟了宇宙人生最究竟的真理,那还有什么可以发展甚至发明的余地呢?释迦佛终生所言之不己的,就是把他自己所觉所悟证的伟大真理,方便善巧地介绍给我们,并且热情地期待我们及一切众生也都能尽快地按着自己的方法去亲证这个真理的正确性。
而悟又有两种:一种是证悟,即直契真如,离言说相;一种是解悟,即从语言文字中了解所需要懂得的道理,这是通过语言和概念的方式来了解的。而概念是经过人们分析、综合与概括比较总结后形成的一种固定的观念,它只是人们思维活动与信息交流的一种工具或符号,并不就是事物的本身,而只不过是思维及交流思想感情的一大方便罢了。因此,解悟决不同于证悟。解悟,必然有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有能认识与所认识的区别,由有此故,方有能说、所说,能听、所听。但事实上,主观与客观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如色尘等,必依眼识去了解,而眼识又必依色尘而起。佛教承认客观境界,但客观境界不离识所变现;所以说,主观与客观是一体的。
唯识学派集中全部力量所要说明的正是这个问题。唯识宗说“万法唯识”,又说识有相分与见分之别,而见分又离不开相分,相分也离不开见分。这里所说的见分即是主观,相分即是客观,两者只是一体的两个方面。灭因为把它勉强地一分为二,所以就产生了“人我执”与“法我执”。因此,我们想要真正认识宇宙及人生之本体,就必须把主、客观之对立彻底消灭,而这个雄伟的目的,就绝非语言文字可以表达的。只有概念活动消灭,真如体露,亦即是空,也就是生命。如果人们真的想认识自己的生命,就必须把一切实执空掉,空的同时,即证真如。空的越彻底究竟,越能彻底地认识生命、显现生命。故此,我们不要怕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