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懂点好玩经济学
238700000046

第46章 2钱不够,为什么不多印钞票

爱因斯坦碰到三个朋友,他问A:“你的智商多高?”A答道:“201。”爱因斯坦颇为吃惊,道:“201,我将不愁寂寞,因为你有资格和我谈论相对论。”又问B:“你的智商又有多少?”B道:“150。”爱因斯坦说:“那还不错,我们可煮咖啡论天下事。”最后问C:“你又如何?”C答道:“75!”爱因斯坦想了一会儿说:“请问阁下对明年财政赤字有何看法?”

很多人都以为经济学是高深莫测的学问,尤其以宏观经济学为难中之难,其实不然,按照爱因斯坦的说法,智商75的人足可以成为经济学高手。知道很多经济学的理论,可以让你摆脱社会生活的表象、利益动力的驱逐,扎进生命的真谛中,漫入自由境界。

提起20世纪80年代,很多过来人可能都会浮起幸福的微笑,那时,钱才真的叫钱。举例来说,1分钱可以买根冰棍,5分钱可以买个鸡蛋,7毛钱可以买斤猪肉,上中学一年只需花1块6毛钱,40元的工资可以让全家7口生活得有滋有味。

现在呢?不用举例,大家都知道对比的结果。那么,是什么因素决定货币的价值呢?正如很多经济学家所说,是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商品的价格,货币的价值也是通过货币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的。那货币由谁供给呢?到底是什么使印钞机不停地运转呢?

假设有一个小岛,有1000口人,与世隔绝,人与人之间交换物品过活,但有时候你手里用来交换的东西不一定就是对方想要的,怎么办?于是人们就用都喜欢的金银作为交换的东西,金属货币便出现了。但金属货币会磨损,携带也不方便,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岛上的管理者发行一种符号,用它来代替金银,钞票出现了。

刚开始钞票可以随时兑换金银,大家都很放心,因为钞票就是金银。可是岛上金银的产量太小,当人们的交换活动更加频繁时,钞票不够用了,只能暂停交换。暂停交换的后果就是大家不生产别人想要的东西了,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导致经济发展减速。

于是大家想了一个办法,成立一家钱庄,这个钱庄是大家的,由钱庄来发行钞票,印出的钞票借给想用钱的人,然后这个人有钱了再还给钱庄。于是,银行就出现了。

银行的出现,保证交换活动持续进行,大家都拼命地生产,岛上的东西越来越多,银行根据产品的生产数量,不停地印制钞票,以保证交换能更深入地进行。

后来人们的交换活动更频繁了,一家钱庄太少,于是出现了很多钱庄,总要有个管钱庄的吧,于是指定一家钱庄管理其他钱庄,并且钞票只能由这家钱庄印刷,然后通过其他钱庄借给用钱的人,于是,中央银行出现了。

那中央银行是如何决定货币的供给的呢?当央行在市场上公开出售债券时,它就换回了人民币,从而减少了货币的供给。当央行购买债券时,它就释放了人民币,扩大了货币的供给。

另一个重要因素,货币的需求又是如何决定的?它是对人们以流动性的形式持有财量的反映。有很多因素能影响人们对货币量的需求,如利率的大小,对信用卡的依赖程度,自动提款机的遍布情况等。还有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平均物价水平。物品和劳务的价格越高,人们需要持有的货币就越多。因此,当一个国家的整体物价水平上涨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就会激增。

那如何使人民对货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呢?答案是,在短期中,利率可以起关键作用。长期中,物价水平会自动调整到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相等的水平。也就是说,当物价高于货币量的均衡水平时,人们想持有的货币量会大于央行发行的货币量,这时,物价必然下降以达到供求平衡。当物价水平低于均衡水平时,人们想持有的货币量少于央行发行的货币量,这时物价就会上升以达到供求平衡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