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身体里的那点事:奇妙而有趣的生理常识
2389900000010

第10章 身体里的"永动机"--心血管系统与循环系统(2)

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体内各种内分泌的激素和一些其它体液因素,也要通过血液循环将它们运送到靶细胞,实现机体的体液调节,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此外,血液防卫机能的实现,以及体温相对恒定的调节,也都要依赖血液在血管内不断循环流动,而血液的循环是由于心脏"泵"的作用实现的。成年人的心脏重约300克,它的作用是巨大的,例如一个人在安静状态下,心脏每分钟约跳70次,每次泵血70毫升,则每分钟约泵5升血,如此推算一个人的心脏一生泵血所作的功,大约相当于将3万公斤重的物体向上举到喜马拉雅山顶峰所作的功。

活着的人,身体是温暖的;心脏停跳以后,身体就逐渐变得冰冷了。古时候,人们从经验中感觉到,心脏是产生热力的器官,像是一只火炉。

现在我们知道,心脏并不是火炉。不过,由于心脏的不断跳动,推动着血液循环,加上与食物所得营养和呼吸所得氧气的复杂结合,才使人体能保持正常的体温,才使我们有了生命的动力。从这点来说,说心脏是生命的发动机、是燃起生命之火的炉子,倒也并非言过其实。

但这是一只与众不同的"火炉",因为在通常的情况下,它能"自动"点火燃烧,而且用不着去添加燃料;它又总是像老黄牛那般,勤奋地、一丝不苟地默默在工作,它伴随我们走过几十年、上百年的人生旅程。

不过,任何机器都可能在不注意养护的情况下出毛病,心脏自然也是这样。因此,努力保护它,让"炉火"长燃不灭,是件极其重要的事。

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呢?心脏需要锻炼,我们平时应参加体育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劳动,这可以促进它的发育、成长,让它变得更健康。不可四体不勤,不活动、不做事。不过,一个心脏已经有病的人,通常就不适宜做剧烈的较长时间的运动,以免发生意外。

饮食要吃得适当,以保证身体得到全面的营养。合理的营养对心脏是有好处的,尤其是心脏已有病变的情况下,更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注意饮食。譬如已经患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的病人,可适当多吃一些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有"冠心病"的人,饮食宜"清淡",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瘦肉。要少喝浓茶咖啡,更不要抽烟。

不要经常焦虑害怕、情绪紧张,更不要小心眼,因为这些对心脏有害。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友谊,心境平和,可使心脏跳动得正常平稳。

增强体质,防止得扁桃体炎,有了扁桃体炎要及时治好,也对心脏有好处。

胸前的肌肉和皮肤是单薄的,所以我们要严防在心肺部位受到利器的伤害和发生其他意外事故。要保护好你的胸口,不让"炉子"受损害。

另外,许多同学往往喜欢用俯卧的姿势睡觉,这是最不好的姿势。因为俯卧的睡觉姿势总是把脸埋在枕头里,整个身体趴卧在床上,这样会压迫跳动的心脏,影响心脏的正常工作,同时也会影血液循环畅通,因此不会休息得好。

较好的睡觉姿势应该是仰卧式,就是仰面躺在床上,把四肢舒展,这样呼吸顺畅,对心脏也没有影响;其次是侧卧式。要用右侧着床,而不用左侧着床,因为心脏在左侧,这样就压迫不到心脏了。

五、重要的淋巴器官

淋巴器官是以淋巴组织为主的器官、在体内实现免疫功能,故又称免疫器官。根据发生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中枢淋巴器官和外周淋巴器官两类。

中枢淋巴器官包括骨髓、胸腺。它是免疫细胞发育为成熟的免疫功能细胞的场所。

外周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扁桃体及弥散的淋巴组织,是成熟淋巴细胞与抗原接触、执行免疫应答功能的场所。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它位于腹部的左上方,前面有第9~11条肋骨保护,但它质软而脆,易因外伤而破裂出血。

脾脏还是人体的免疫器官之一。它能产生淋巴细胞,同时又含有大量的巨噬细胞,这些细胞能够吞噬血液中的细菌和异物、破坏、清除衰老的红细胞和血小板。脾还会对新生的红细胞进行必要的"修整",并贮有大量的血小板。

脾脏在胎儿期的人体内是造血器官,出生后造血功能被红骨髓取代。脾虽然不再能造血,但它却可以贮存较多的血液。当人体紧急需要时,脾就会放出所储备的血,供人体应急之用。

扁桃体是咽部最大的淋巴组织。在儿童时期,它是个活跃的免疫器官,含有各个发育阶段的淋巴细胞,如T细胞、B细胞、吞噬细胞等。所以它既具有体液免疫作用,产生各种免疫球蛋白,也有一定的细胞免疫作用。扁桃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IgA免疫力很强,可抑制细菌对呼吸道黏膜的粘附,并可抑制细菌的生长和扩散,对病毒也有中和与抑制作用。IgA还可通过补体的活化,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这些在两岁至五岁时表现最为活跃。

胸腺为机体的重要淋巴器官。其功能与免疫紧密相关,分泌胸腺激素及激素类物质,具内分泌机能的器官。位于胸腔前纵隔。胸腺是造血器官,能产生淋巴细胞,并运送到淋巴结和脾脏等处。这种淋巴细胞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具有重要作用。生长激素和甲状腺素能刺激胸腺生长,而性激素则促使胸腺退化。

六、身体里的交换站:微循环

心血管系统是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及静脉组成的一个封闭的运输系统。由心脏不停的跳动、提供动力推动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为机体的各种细胞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包括营养物质和氧气,也带走了细胞代谢的产物二氧化碳。同时许多激素及其他信息物质也通过血液的运输得以到达其靶器官,以此协调整个机体的功能,因此,维持血液循环系统良好的工作状态,是机体得以生存的条件,而其中的核心是将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人体内毛细血管的作用是在这里血液和组织进行气体交换和养料交换,是人体呼吸作用的终点站。

人体的血管是输送血液的管道,它如同一条大河一样,逐渐分支,灌溉着四周的土地,也营养着血管周围的组织细胞。当血液经过大血管到达微小的细动脉时,它流经分布广泛的毛细血管网,再汇合流入细静脉。由于这部分血管口径很小,肉眼看不到,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因此称它为微循环。

微循环的基本功能就是供给细胞血、能量和营养物质,同时带走对人体有害的乳酸、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保持良好的内环境和生命活动。此外,微循环还起着"第二心脏"的作用,因为机体仅靠心脏的收缩力是不可能将心脏内的血液送到组织细胞的,必须有微血管进行调节,才能将血液灌注到细胞内。

微循环的组成随器官而异。典型的微循环一般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等七个部分组成,微循环的血液可通过三条途径由微动脉流向微静脉。

第一条路径是迂回通路。血流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前毛细血管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最后汇流至微静脉。由于真毛细血管交织成网,迂回曲折,穿行于细胞之间,血流缓慢,加之真毛细血管管壁薄,通透性又高。因此,此条通路是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故又称为营养通路。真毛细血管是交替开放的。安静时,骨骼肌中真毛细血管网大约只有20%处于开放状态;运动时,真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加,提高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为组织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

第二条是直捷通路。血流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至微静脉。这条通路较直,流速较快,加之通血毛细血管管壁较厚,又承受较大的血流压力,故经常处于开放状态。因此这条通路的作用不是在于物质交换,而是使一部分血液通过微循环快速返回心脏。

第三条是动--静脉短路。血流经动脉通过动--静脉吻合支直接回到微静脉。动静脉吻合支的管壁厚,有完整的平滑肌层。多分布在皮肤、手掌、足底和耳廓,其口径变化与体温调节有关。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吻合支开放,上述组织的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发热量;环境温度降低,吻合支关闭,有利于保存体内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