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身体里的那点事:奇妙而有趣的生理常识
2389900000018

第18章 最容易被忽略的身体系统(1)

免疫系统是机体防卫病原体入侵最有效的武器,但其功能的亢进会对自身器官或组织产生伤害。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其主要功能为排泄。排泄是指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不为机体所利用或者有害的物质向体外输送的生理过程。生殖系统是人类延续生命的工具。人类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就是男女两性通过身体中的生殖系统共同完成的。

一、什么是免疫力

人体内有一个免疫系统,它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这个系统由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等),以及免疫分子(补体、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等)组成。

免疫系统是机体防卫病原体入侵最有效的武器,但其功能的亢进会对自身器官或组织产生伤害。

免疫系统有三大功能:免疫防御、免疫清除和免疫稳定。免疫防御监视、防御和消除外来的病毒、细菌;免疫清除指将新陈化谢之后的废物及免疫细胞与"敌人"打仗时留下的病菌死伤尸体等清除出体外;免疫稳定反映修补受损器官和组织,从而使它们恢复正常功能以稳定体内环境,使之达到平衡统一。

为什么得了感冒,我们会很快自愈?为什么婴幼儿需要定期接种各种疫苗?为什么有的病得过了,以后可能就不会再得?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从人体的免疫力说起。人体有了免疫力,就像给自己的身体打造了一支有力的军队,一方面将外界的细菌病毒等物质挡在外面,另一方面还积极对抗那些入侵到体内的细菌,从而使我们的身体得到保护。

免疫力对人体的保护表现为三种:阻止外来病菌入侵人体,如皮肤对人体的保护;令趁虚而入的病菌无法在人体内部发育繁殖;使病菌无法形成对人体的危害作用。一般情况下,人体免疫机制会保护人体免受外部损害,对人体有利,但有时也会令人体产生异常反应,这种作用往往会带来负面影响。

人体的免疫力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免疫,比如我们的身体天生就具有抵抗外来病菌和微生物的能力,并由此对一些疾病产生免疫力,这就是先天性免疫,这种免疫可以保证人的正常生长和生活。如果向人体中注入疫苗,人体就会产生抵抗特定疾病的能力,这种免疫力是以前所不具有的,因此它是后天获得性免疫力。

人体白细胞是身体先天免疫的第二个守护员,它们能辨认并消灭致病源,将较大病菌用接触的方式来消灭,较小的则直接吞噬掉。细胞的吞噬作用是细胞为了获得营养而演化出来的行为,白细胞的吞噬(胞噬作用)作用主要由其成员中的吞噬细胞来执行。被吞噬掉的致病源有两种结果:要么被酶分解,要么被人体内的过氧呼吸所释出的自由基杀死。

人体免疫失常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例如免疫系统功能降低时会发生免疫不全疾病,导致病菌的重复感染而危及个体的生存;相反,免疫系统功能过于强烈也能导致疾病,这是由于过度反应的免疫会将自身组织或细胞当成外来的病菌而对其进行,这就是人们所称的自体免疫性疾病。

免疫系统是人体免疫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从自身的细胞或组织辨识出非自体物质,小到病毒,大至寄生虫等,所有植物与动物都具有先天免疫系统,但免疫系统并非完全有效,因为病菌或寄生虫适应能力非常强,它们能不断演化获得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抵抗力,从而使自己得以长期在寄主体内生存。

二、天然卫士长--人体免疫系统

人体内有一个免疫系统,它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这个系统由免疫器官(骨体、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等),以及免疫分子(补体、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组成。

人体免疫系统是人体防卫病原体入侵最有效的武器,但它功能的亢进会对自身器官或组织产生伤害。在很多由于自身免疫引起的疾病中,CD4+T细胞起着重要的作用。

免疫系统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与各种致病因子的不断斗争中逐渐形成的,在个体发育中也需抗原的刺激才能发育完善。构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核心成分是淋巴细胞,它使免疫系统具备识别能力和记忆能力。淋巴细胞经血液和淋巴周游全身,从一处的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到另一处的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使分散各处的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连成一个功能整体。

免疫系统各组织功能的正常是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相对稳定的保证。人体免疫系统广布全身,错综复杂,特别是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在机体内不断地产生、循环和更新。免疫系统具有高度的辨别力,能精确识别自己和非己物质,以维持机体的相对稳定性;同时还能接受、传递、扩大、储存和记忆有关免疫的信息,针对免疫信息发生正和负的应答并不断调整其应答性。因此,免疫系统在功能上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有许多相似之处。

然而,免疫系统功能的失调也会对人体极为不利。人体的识别能力异常容易导致过敏现象的发生(使用某种食物、注射药物出现过敏反应,甚至导致休克),反之则会引起反复感染;人体的自我稳定能力异常,会使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细胞作出反应,引发自身免疫疾病,诸如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人体的免疫监视的功能降低,如同失去了一位"警卫员"使肿瘤有了可乘之机。

由此可见,人体免疫系统对人的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它的功能不稳定,人类很有可能会被病毒、细菌这些病原体侵害、折磨。

人体免疫系统由三道防线构成。前两道防线又叫做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体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能遗传给下一代的防御能力。

1.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的分泌物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和病菌的作用。

2.人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含有溶菌酶,能够破坏许多种病菌的细胞壁,溶解病菌。分布在血液和组织器官(如淋巴结、脾脏、肝脏等)中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吞噬细胞内含有溶酶体,其中的溶菌酶、髓过氧化物酶、乳铁蛋白、防御素、活性氧物质、活性氮物质等能杀死病菌,而蛋白酶、多糖酶、核酸酶、脂酶等则可将菌体降解。最后不能消化的菌体残渣,将被排到吞噬细胞外。

吞噬细胞有大、小两种。小吞噬细胞是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大吞噬细胞是血中的单核细胞和多种器官、组织中的巨噬细胞。

当病原体穿透皮肤或黏膜到达体内组织后,吞噬细胞首先从毛细血管中逸出,聚集到病原体所在部位。多数情况下,病原体被吞噬杀灭。若未被杀死,则经淋巴管到附近淋巴结,在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进一步把它们消灭。淋巴结的这种过滤作用在人体免疫防御能力上占有重要地位,一般只有毒力强、数量多的病原体才有可能不被完全阻挡而侵入血流及其他脏器。但是在血液、肝、脾或骨髓等处的吞噬细胞会对病原体继续进行吞噬杀灭。

3.第三道防线又叫特异性免疫,它有两种免疫方式,一种是靠抗体实现免疫的体液免疫;另一种是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的特点是不通过体液中的抗体,而是直接通过淋巴细胞来完成免疫。

不管是体液免疫还是细胞免疫都是后天获得的,是由于受外界的致病物质的刺激而产生的。两者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它们都依赖淋巴细胞,只是依赖的类型不同而已。

三、各种神奇的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主要是指能识别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等各种细胞。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基本成分,在人体内分布广泛,主要有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K淋巴细胞和NK淋巴细胞四种类型。

骨髓和胸腺是人体主要的淋巴器官,外围的淋巴器官则包括扁桃体、脾、淋巴结、集合淋巴结与盲肠。这些关卡都是用来防堵入侵的毒素及微生物。

B细胞就是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它是由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分化而来的。成熟的B细胞经过外周血迁出,进入脾脏、淋巴结,主要分布于脾小结、脾索、淋巴小结、淋巴索及消化道黏膜下的淋巴小结中,受抗原刺激后,分化增殖为浆细胞。浆细胞可以合成和分泌抗体,并在血液中循环,发挥体液免疫的功能。

胸腺是T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因而T细胞也称胸腺依赖性T淋巴细胞。骨髓中的T淋巴系前体细胞(前体T细胞)经血循环进入胸腺后,也称胸腺细胞。它们在胸腺激素影响下,最终分化为成熟T细胞,随后释放入血液循环中。

成熟T细胞和B细胞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淋巴结、脾脏和扁桃体等组织或器官,它们分别定居在固定的部位,发挥细胞免疫和免疫调节等功能。

K细胞属于抗体依赖淋巴细胞。它是直接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衍化而来的,有杀伤靶细胞的功能。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再结合到K细胞的相应受体上,从而触发K细胞的杀伤作用。K细胞在腹腔渗出液、脾脏中分布较多,淋巴结里含量较少。

NK细胞是自然杀伤细胞,它可以非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这种天然的杀伤活性既不需要预先的抗原致敏,也不需要抗体参与。被NK细胞杀伤的主要是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较大的病原体、同种异体种植的器官、组织等。NK细胞数量较少,在外周血中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15%,在脾内约有3%~4%,肺脏、肝脏和肠黏膜中也有出现。

由此可见,人体在细菌感染过程中,体内的各免疫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间互相协作、互相制约、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免疫防御功能。

四、攻击人体的病菌及后天免疫

人体在感染病菌的过程中,各免疫器官之间互相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免疫防御功能。当病菌侵入人体后,首先遇到的是先天免疫功能的抵御。经过7~10天,机体产生了后天免疫。然后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杀灭病菌。注射疫苗可以使身体产生防御能力,从而对抗病菌,保证身体健康。

病菌是导致机体致病的微小生物,它特别小,常常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并在人体内繁殖、感染,损害人体健康。病菌可以分为细菌和病毒。细菌是较大的病菌,长约1微米,1万个细菌排起来有1厘米长;病毒是最小的病菌,比如伤风、流行感冒、麻疹等病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介于生物和非生物之间,全长不足0.1微米,100万个病毒排起来长约1厘米。

病菌是无孔不入的,任何地方都是病菌的栖身之所。每个人的口腔和皮肤都有病菌的影响,如果病菌进入血液,会引起败血症,很多传染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但是,人们一直对此毫无办法。直到19世纪中期,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经过反复研究,发现温度在62℃时加热30分钟,可以杀灭物质中不耐高温的细菌等微生物。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使用这种方法消灭酒中的杂菌。为了纪念这位微生物学家,人们把这种消毒方法称为巴斯德消毒法。

免疫力可分为两大类:先天免疫和后天免疫。先天免疫又称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防御功能。这种免疫是生来就有,并能遗传,对各种微生物均有一定程度的防御能力,而没有特殊的针对性,所以又称非特异性免疫。后天免疫是指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自然获得的,或者用人工辅助的方法被动得到。这种免疫力是具有特异性的,如患过伤寒只获得对伤寒杆菌的免疫力,而对痢疾杆菌就没有免疫力,所以称为特异性免疫,又称为获得性免疫。这种免疫力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人人都有的,只有与该病原体斗争过的人才有。

从出生到12岁这个阶段,每个人都要接受多次的免疫接种,也就是用人工方法将免疫原或免疫效应物质输入到机体内,使机体通过人工自动免疫或被动免疫的方法,获得防治某种传染病的能力。如:注射乙肝疫苗、卡介苗、狂犬病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等,其目的就是预防相应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注射疫苗后,人体仿佛受到病菌入侵一样,开始产生杀死病菌的抗体,日后如果遇上同类病菌,身体便能立刻消灭病菌。这是因为疫苗中含有无害的死病菌或是由无害的死病菌中提炼的物质,能使身体产生天然的防御能力对抗病菌,从而保证了身体健康。

五、过滤之器--人体泌尿系统

人体每天都在吸收新鲜物质,同时排出体内废物,这种循环往复的生理作用一刻也不能停。我们知道呼吸系统能够排出二氧化碳,消化人系统排出大便、胆色素和无机盐,皮肤汗腺排出汗液。除了这些,人体还有大量的水分和水溶性垃圾,全靠了另一个组织系统--泌尿系统来排泄,所以有人将泌尿系统称作人体的下水道,这个说法一点也不为过。

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它的主要使命是泌尿和排尿。尿是在肾中形成的,肾脏就是清洁血液的过滤器。我们的血液中,既有营养成分,也有代谢的废物,血液通过肾小体中的肾小球过滤,先形成原尿。原尿通过肾小管的再吸收,绝大部分又返回到血液,剩下的代谢废物流经输尿管,进入储尿池--膀胱。当尿液积蓄到400毫升左右时,便及时报告大脑,使人产生要排尿的感觉。

人体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它的主要功能是泌尿和排尿。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承担着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保持血液清洁的任务,因此被喻为"人体中的清洁机。"

人有两个肾,左右各一,分别位于脊柱的两侧,呈蚕豆形,新鲜肾呈红褐色,紧贴后腹壁,左肾位置略高一些。肾的大小一般与人的拳头差不多。肾脏担负着巨大的工作量,它的血流量是很大的。肾脏的制尿部分是由许多肾单位组成的,每个肾单位是由肾小球和肾小管构成。肾小球是一个小小的过滤器,肾小管像一根长而弯的管子,它能将原尿中的有用物质重新吸收到血液里,并把肾小管里的废物送到尿液中去。

人体的每个肾脏是由120万个肾单位组成的,一共有240万个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肾脏小体又包括肾小球、肾小囊。

其中肾小球只能滤过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这种在肾小囊中的液体我们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50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