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一口气读懂经济学2
239400000019

第19章 为什么弱者容易被欺负

本章中的故事可能几乎不是标准经济学教材中经常使用的案例,但确实是我们身边的真实,且还在继续畅行中。当传统的伦理道德对之没有很好作用时,不妨用经济学来解读社会另一面的实际运行规律。

第四章1 为什么弱者容易被欺负

从孩童时代,我们就认识了各种不同的动物。在我们的脑海中,动物之间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划分,凶猛的动物必然会吃掉比它弱小的动物,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狮子也可能打败豹,但与豹搏斗后的狮子可能会伤痕累累,或许致残,或许活不长久。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狮子不会把豹作为捕食对象,这也是它选择更弱的斑马作为食物的原因。

其实,我们身边的罪犯也是一样的,他们大都是理性的,希望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据有关调查显示,90%以上的暴力犯罪均是针对妇女、儿童、老人等弱小个体的,很少有罪犯对五大三粗的大汉下手。

可见,罪犯是理性的精于计算价值最大化的人,在他权衡犯罪所得大于犯罪预期成本损失时,追求利益的动机就会刺激他实施犯罪。

抢劫一个老太太可能获得300元,抢劫一个青年男士可能获得500元,一个理性的罪犯大多会选择前者,因为很可能跟青年男士动武后抢不到钱,反而被抓进警察局。这就是他的犯罪行为的所得小于犯罪的预期成本时的抉择。

因此,我们可以按照此逻辑来预防犯罪行为。由于大多数罪犯都不希望自己被逮住,那么,遏制犯罪最有效的办法是提高犯罪成本,可从下列两个方面实施:

一是增加犯罪分子被抓获的概率。加大执法力度是一种提高犯罪成本的高明手段。

二是对犯罪分子实施更有效的惩罚。刑罚的作用在于对犯罪行为施加额外的成本。例如小偷一个月平均偷10个钱包,每个钱包有500元,但是平均每个月10个小偷里有1个会被抓,每抓一次就得罚50000元。那么很大一部分小偷将会放弃偷窃的想法。

“很少人会为踩踏一棵小草而道歉,要想被人重视,那就做一棵大树。”弱者固然值得同情,但做一个让人尊敬的弱者,你就不再是弱者。上帝给予你貌似弱小的身体,其实是想赋予你潜在的强大精神。我们看过很多以弱胜强的例子,也有很多以智取胜的事情,强敌当前,重要的不是逃避躲闪,而是以灵敏的思维冷静地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