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嘉莉妹妹
2418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前言

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之一西奥多·德莱塞(1871—1945)的《嘉莉妹妹》出版于1900年,它标志着美国文学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现在这个新的译本和我国的读者见面时,离此书最初在残酷压制中不见公开发行的“出版”(名为“出版”实作为禁书),已近一个世纪。《嘉莉妹妹》新译本的出版,在某种意义上,给读者带了近一百年间风云变幻的信息。

在这不久将迎接《嘉莉妹妹》百年纪念的时刻,也许有两件事值得思量。一是《嘉莉妹妹》的版本之争——这在美国通过最近十年的实践,也许可以说已经基本解决,或者接近于解决;只是在我国,还有待于认真研究解决。二是对作者的评价问题。《嘉莉妹妹》、《金融家》与《美国悲剧》的作者德莱塞,近一百年来,其名声可以说是几起几落,对德莱塞的评价的变幻可以从一个侧面透露出美国文学近一百年中发展变化的信息。

关于《嘉莉妹妹》版本之争,在美国,德莱塞的《嘉莉妹妹》有两个本子,一是1900年以来通行的本子,称为标准本;另一个是1981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本子(后收入《企鹅丛书》,由著名的德莱塞研究专家阿尔佛勒特?卡津作序)。两个本子,异同何在?出版哪一个本子更符合作者的愿望?从审美意义与社会意义上看,作为一种艺术珍品,一般以出版与鉴赏哪一个本子为宜?

1981年的本子依据的是初手稿。除了这个本子外,1900年的本子,依据的是作者对最早的手搞作了修改后的手稿。这后面的手稿亦即1900年以来一贯流行的标准本,事前有由于查禁或其它外来压迫而不得不作删改的情况。如果人们由于两个本子之争而推想以为此事与查禁有关,那纯属误解。这是在叙述原委以前宜于说明的。

《嘉莉妹妹》近百年来各种本子的基本情况大致如下:

(一)

最初的手稿本(origina1 manuscript version),简称“手稿本”(manuscript version),或称“未经整理的最初的手稿”(unedited origina1 version)(1982年版《嘉莉妹妹》(朋顿公司版),纽约,405页。)。德莱塞于1899年秋开始创作《嘉莉妹妹》,于1900年3月完成。在创作过程中,德莱塞一边写,一边由他所爱上了的、正经营一家打字社的安娜?玛隆小姐组织她手下的女打字员们将手搞打下来。在打字的过程中,德莱塞便作过修改与删节。

这时已有他的妻子莎拉?惠特和他的好友亚瑟·亨利帮他作修改与删节了。除了他们两人外,女打字员们也在她们认为“可以修正”的地方作过一些修正。这个最初的手稿本以及据以一边修改,一边打字而终于打成的打字稿本(typescript)总称为最初的手稿本,或手稿本,或未经整理的手稿本。(1987年版《德莱塞选集》(《美国丛书》),里查?列亨教授主编,纽约,1159页。)我国流行的1981年宾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嘉莉妹妹》就是这个最初的手稿本和未经后来修改整理的打字稿本,简称最初的手稿本(origina1 manuscript version)(我国有称之为“复原本”的)。

(二)

由作者整理过的手稿,亦即1900年以来一贯流行的标准本。根据手稿一边打、一边修改而打成的打字稿本,又经德莱塞在送出版公司以前在妻子莎拉·惠特(亦称朱格)和好友亨利的帮助下加以修改和删节。在这个修改的过程中,莎拉起的作用相当大。有的研究者指出,莎拉所作的修改,有些方面水平比较差。但总的说来,这个本子的修改,主要是由德莱塞动手的。莎拉和亨利所作的修改是作者同意 的,并且据1982年版《嘉莉妹妹》的编者指出:“1981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未经整理的手稿’表明,对亨利和朱格所作的修改,德莱塞是同意的,甚至是欢迎的。”(1982年版《嘉莉妹妹》(朋顿公司版),纽约,《序言》第12页。)

德莱塞送出版公司出版的,就是这个本子,即经过修改的打字稿本。稿子在1900年3月完成后,德莱塞先把这个本子送哈泼斯兄弟出版公司,被退稿。时间是1990年5月20日。退稿理由是:“描绘女主人公持续了长时间的私通关系,不免会引起读者的反感。”哈泼斯公司退稿后,德莱塞曾经对手稿(即修改过的打字稿本)又作过一些修改。当时德莱塞的妻子莎拉认为,从哈泼斯退稿原因看来,部分的麻烦是由于作品中写到了有关人物的性生活。德莱塞就把这些全都删去。根据同一个材料,在德莱塞再次修改以前,在原来未经修改过的手稿本中(即1981年宾州大学出版社的版本),对性的描写,“本来就不是露骨的”。(1982年版《嘉莉妹妹》(朋顿公司版),《序言》第7页。)其时德莱塞对著名作家佛兰克?诺里斯颇为仰慕,他的《麦克梯格》为美国第一部自然主义长篇小说(1899)。他就在哈泼斯退稿后把打字稿本送由诺里斯担任审稿人的特勃尔戴—佩琪出版公司。诺里斯大为赏识,大力推荐,并由公司老板之一佩琪回信给德莱塞表示他们的公司将接受这本书。

但不久,欧洲旅游归来的老板娘特勃尔戴太太读了小说的校样,认为小说“粗俗而不道德”。其丈夫表示也有同感。于是开始了一系列的谈判。一度赞成出版此书的老板之一佩琪写信给德莱塞(1900719):“你对作品中人物的挑选是很不幸的……作为一个年轻作家的处女作来说,这不是最合适的作品。”佩琪两次试图说服德莱塞同意解除出版公司出版此书的承诺。在诺里斯与亨利等人的支持下,德莱塞坚决拒绝了公司的要求。1900年8月20日双方签订了协约,特勃尔戴——佩琪公司经与律师商量,律师出了个鬼主意:出版公司在法律上有义务遵守合同,出版这本书,但这一版可以是少量的,并且并未规定必须加以推销。结果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1900年11月8日《嘉莉妹妹》由特勃尔戴—佩琪出版公司出版,印了1000本,但未公开推销。审稿人诺里斯赠送评价界有关人士请其写评论推荐,共127本。从1900年11月出版到1902年1月,共出售456本,版税计684元。其余的书则堆在仓库里。这便是美国文学史上名为出版《嘉莉妹妹》实乃作为禁书的著名事件——虽非通过政府的渠道实行的禁书,却仍不失为美国式的禁书!

出版的本子和当初交给出版公司的本子有什么不同?出版公司有没有肆意篡改?

据德莱塞研究专家庇才教授在1982年(也就是1981版出版以后)说,现在知道,特勃尔戴—佩琪出版公司在付印前所作的删改是“最微小的(对亵渎之处和某些人名、地名,作了很少几处改动)”(庇才《西奥多?德莱塞》,载《美国作家传记丛书》,1982年,150页。)。可见这家出版公司的消极作用,主要在于出版而不发行这样的禁书方式,而不在于对作品本身所作的微小的改动。

但出版公司毕竟还是删改过一些的,像把罢工一场中“你这个杂种”这几个字给删掉了。又像原稿写嘉莉和赫斯特渥特从芝加哥出走到蒙特里安后,是在住到旅馆后的第二天才结的婚,改为到的当天便结了婚。这是比较重要的改动了。现有的材料证明全书在出版前是由德莱塞亲自看的校样。由德莱塞修改的笔迹还可以清楚地辨认出来。

(三)

1900—1908年间版本的情况。

除1900年11月特勃尔戴—佩琪出版公司出版了《嘉莉妹妹》而未发行外,英国伦敦有一家出版公司,老板叫威廉?海涅曼,他发行了“美国小说一元丛书”,收进了《嘉莉妹妹》,不过收的是缩写本,出版于1901年8月,缩写的任务是由德莱塞的友人亚瑟?亨利担任的。海涅曼非常欣赏《嘉莉妹妹》,曾写信给特勃尔戴说,“我认为德莱塞先生是一位非常卓越的作家……你能发现他,我该为此向你祝贺。你应该对他大捧一番才是。”(1987年版《嘉莉妹妹》(《美国丛书》版),1159—1160页。)特勃尔戴把这一封信转给了德莱塞,未加评价。英国版的《嘉莉妹妹》出版以后在英国的反响也是好的。但总的看来,这个缩写本在英国出版对作者在美国的情况,并未能有所改善。

在1901年,德莱塞曾多方设法敦促特勃尔戴—佩琪出版公司重新公开发行《嘉莉妹妹》,但呼吁终无结果,以致德莱塞在精神上和经济上受到了非常沉重的打击。

1904年,在担任低级编辑期间(每周工资15元),德莱塞的友人麦克里恩以500元从杰?甫?泰勒手里买下了《嘉莉妹妹》的书版(泰勒购自特勃尔戴公司)。1906年,德莱塞从友人麦克里恩手里,以550元买下了《嘉莉妹妹》的书版和印张。

在1905—1907年间,德莱塞办刊物有功,使刊物得以畅销,因而工资得以提高,经济情况好转。在1907年,通过投资5000元,德莱塞成为道奇出版公司的秘书与编辑,于是由道奇出版公司重新出版了《嘉莉妹妹》。出版后评论界反应良好,销路也好。

1908年格洛塞—邓拉甫公司出版了《嘉莉妹妹》平装本,到年底5248本售罄。德莱塞这个名著,终于为美国广大读者所接受,这样才结束了《嘉莉妹妹》名为出版实际上被出版公司作为禁书这种美国式禁书的情况。在这段近十年的时间里,德莱塞在精神上和经济上备受摧残,据现有材料,可知他精神上难以支持,几乎自杀。(道纳特?庇才《评1981年版的(《嘉莉妹妹》)》,载《美国文学》,1982年1月号,731—737页。)

这个1907年版和1908年版都是德莱塞亲自负责的,未受外人的压制或牵制,采用的都是1900年的本子,即由特勃尔戴—佩琪出版公司出版的本子,或称标准本(1907年版出版前由德莱塞在拼音、标点符号方面作过订正)。

(四)

1908—1981年间各种版本的主要情况。从1907—1908年到1981年前,七十几年间,不论是德莱塞生前或死后(逝世于1945年),各种版本都采用的是1900年特勃尔戴—佩琪出版公司出版的那个本子,值得注意的是德莱塞后来声誉日隆,完全可以自己作主选用哪一个版本,不致受到压制或牵制,但他采用的仍是1900年特勃尔戴—佩琪出版公司出版的那个标准本。具体说来,有一些比较突出的情况。

像在1925年,《美国悲剧》出版,从此奠定了德莱塞第一流作家的地位。美国著名的出版公司之一里佛莱特出版公司,于1927年起开始出他的全集,1929年出了一个图书馆版。美国名著出版公司以出版“现代丛书”著名,从1918年起,即有意把《嘉莉妹妹》收入“现代丛书”,经多年交涉,终于在1932年出版了作为“现代丛书”之一的《嘉莉妹妹》,并特地在卷首刊载了出版公司的声明,对此“引为骄傲”,并在卷首发表了德莱塞的《嘉莉妹妹历险记》,记叙了《嘉莉妹妹》遭到实质上禁书的经过。这在德莱塞生平来说,是相当重大的一件事,这次采用的仍是1900年特勃尔戴—佩琪出版公司出版的那个标准本。

1930年,德莱塞虽未获得诺贝尔奖,但各方面的舆论属意于德莱塞,认为应该由他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个美国作家。连后来获奖的辛克莱?刘易士在1930年诺贝尔奖授奖仪式上致词时也盛赞德莱塞的业绩,认为这个奖也可授予德莱塞。后来在1937年,美国的有限版本俱乐部曾特地出版了一版《嘉莉妹妹》,采用的也是1900年特勃尔戴—佩琪出版公司的那个标准本。

现有材料表明,“在1939年,当有限版本俱乐部出版公司准备出版《嘉莉妹妹》一个新的版本时,如果作者有意,完全可以对这部长篇小说整个儿加以修改,或者采用当初最早的未经修改过的全部手稿”(即1981年宾州大学出版社的本子),但是德莱塞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终其一生,一直把那个标准本加以再版”。(1982年版《嘉莉妹妹》(朋顿公司版),纽约,405页。)

可以补充的是,在1940年,美国的广播公司RKD曾以4000元购得选播《嘉莉妹妹》部分内容的权利,同年以4万元购买了《嘉莉妹妹》。这个本子还是那个标准本。

1945年德莱塞逝世,但一直到1950年前,美国文坛对他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以1950年为转折点,在漫长的冷战期间,德莱塞备受攻击,其声誉自然受到很大影响。但尽管如此,《嘉莉妹妹》仍有各种版本出现,包括1961年的,1970年的,1980年的。1980年版的《嘉莉妹妹》由索普教授写的《后记》仍然能立论比较公允。这些版本采用的仍是1900年的标准本。

(五)

1981年宾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本子,是据1899年秋—1900年3月间的手稿本,包括一边写,一边修改,一边打字打成的打字稿本出版的。在这打字稿本上也由作者作过某些修改,但这类修改,不同于后来先后送哈泼斯出版公司和特勃尔戴—佩琪出版公司成为标准本以前所作的规模较大的整理删改。所以这个本子也称为“未经整理的最初的手稿本”(unedited origina1 version)(在我国有称之为“复原本”的)。

这个收入《企鹅丛书》的本子,由著名的美国德莱塞研究专家阿尔佛勒特?卡津作序。卡津的看法是带有一定权威性的。他认为,这个本子与过去的本子相比,“在许多方面成了一本不同的书”。卡津并就此作了一些分析论证。尽管美国其他的德莱塞研究专家有不同的意见,但都不能无视卡津卓越的见识,这是很明显的。

(六)

1982—1991年,最近十年间《嘉莉妹妹》各种版本的情况。

学术的进步离开某种形式的百家争鸣是难以想象的,最近十年来的实践表明,美国的学术界、出版界并未接受1981年宾州大学出版社以及卡津的看法,并未以他们的看法作为定论,先后出版了已发生相当重大影响的版本,而依据的本子仍然是1900年的标准本,也就是除了1981年的本子(收入《企鹅丛书》)以外90年间一贯流行的那个本子。

①1982年版。紧接在1981年宾州版以后,马上出现了1982年朋顿公司出版的依据1900标准本的本子。朋顿出版公司除美国外,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设有分公司,实乃跨国公司,影响不小。这个1982年版由著名评论家伊?勒?道克托罗作序,对作家作品作了评价,还发表了《〈嘉莉妹妹〉两个本子》的比较研究的论文,作为附录。此书的观点认为:“对文学研究者和德莱塞研究专家来说《嘉莉妹妹》的两个本子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一般读者来说1900的本子仍然是这个长篇小说最方便的本子。”

②1987年版。1987年出现了另外一个版本,是由影响很大的美国名著出版公司出版的,是作为“美国丛书”之一。这个“美国丛书”的权威性是得到各界公认的。此书主编是里查特?列亨,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教授,著《西奥多?德莱塞:他的世界与他的长篇小说》,是又一个德莱塞研究专家。这个1987年版的《嘉莉妹妹》收入列亨主编的《德莱塞选集》,依据的也是1900年的标准本。这个版本根本不谈1981年宾州大学出版社的版本(即“未经整理的最初的手稿本”),但在《版本说明》中说,在1907年以后尽管德莱塞扔有书版的所有权,并在一生中再版了很多次,可是他此后从未再作过任何改动。甚至在1939年“有限本俱乐部出版公司出版一个新的版本时,也未作过任何改动”。这当然是对1981年版的某种形式的评价。

③1991年版。《嘉莉妹妹》版本变化的最近的情况是1991年1月出了1991年版,出版的公司是又一家影响较大的诺顿出版公司,是作为“新诺顿评论版丛书”之一出版的。主编是又一位德莱塞研究专家道纳特?庇才教授(杜兰纳大学)。他是《西奥多?德莱塞小说研究》的作者。这个本子附有《版本说明》,讨论了1900标准版与1981年宾州版两个本子的关系。还附有非常宝贵的第一手研究资料以及各个名家的评价性质的论文。附录中还记叙了德莱塞和他的好友亚瑟·亨利怎样对打字稿本进行删改的。这个1911年版采用的仍是1900年标准版。

这是庇才近十年来一贯的主张。在1981年宾州版出版以后,庇才马上发表了《评1981年版的〈嘉莉妹妹〉》,论证了两点:是特勃尔戴—佩琪公司在出版过程中曾进行篡改之说,庇才认为未必确实。二是德莱塞在把书稿送哈泼斯公司、特勃尔戴—佩琪公司以前就打字稿本(即“未整理的最初的手稿本”)进行了修改,是修改得有理,1981年版虽不无价值,但不应代替作为德莱塞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和美国小说史里程碑的目前流行的版本。(道纳特·庇才《评1981年版的〈嘉莉妹妹〉》,载《美国文学》1982年1月号,731—737页。)1991年版重申了这个主旨,并加强了学术上的论证。

(七)

两个本子的简要比较

1981年版(《企鹅丛书》)卡津的《序言》中讲了这个版本比1990年标准版的某些长处。1982年朋顿公司版主编道克托罗、1987年美国名著公司“美国丛书”版主编里查特?列亨、1991年新诺顿评论版丛书主编道纳特?庇才都讲了1990年标准版的某些长处,以论证他们为什么要采用这个标准版。关于1982年后各版的资料都已译出,作为这个新译本的附录,请参考。这里只是扼要提示一下比较研究的结果的若干主要方面。

卡津认为1981年版亦即1899—1900的未经整理的最初手稿本“在许多方面成了一本不同的书,它更充实,不那么残忍,更加显而易见是德莱塞本人的手笔”。所举具体的例子包括:在1981年版中点明了杜洛埃和赫斯特渥特在性关系上放荡成性;写了嘉莉和赫斯特渥特逃到加拿大后先住在一起到第二天才结的婚。此外,第十、十一章里嘉莉内心描写的某些细节在标准本里被删掉了,等等。

1982、1987、1991年前后十年中三个重要版本都不同程度地肯定了1981年版即未经整理的最初的手搞本的一定的价值。1982年版提出,1900年的标准版与1981年版这两个本子“都是文学研究者和德莱塞研究者所不可缺少的”,但标准本更适宜于一般读者。并且1900年的标准版是德莱塞同意的版本,在一生中即使曾有机会采用“未经整理的最初的手稿本”也并未采用。1987年版也强调了这一点。1991年版更加鲜明地认为1981年版不应代替1990的标准版。关于删节,(计删去36000字。这是指的是原文,不是指译文)1982年版提出很多删节是做得对的,有的是过于冗长、重复、妨碍情节的展开,有的是作者过多的哲理性议论等等。也指出,关于杜洛埃放荡成性,标准本中还是点了出来的,关于嘉莉的内心描写,也还是注意的。名家一致提出,德莱塞把“未经整理的最初的手稿本”中以赫斯特渥特为中心的结尾彻底推翻,重新写过,改为以嘉莉为中心,结束全书,乃是删改得非常卓越之处。它们一致的结论是应该采用1900年的标准版。事实上,从1982年到1991年这十年间出版界与学术界的基本倾向便是如此。

以笔者的浅见,这个最近十年的基本倾向,也是九十多年来的基本倾向,是符合文学鉴赏、文学批评的规律性的,也是比较符合德莱塞的原意的,尽管这并非要否定1981年版的学术研究的价值。事实上,德莱塞生前也曾提到过,《嘉莉妹妹》曾遭到过“任意删改与压制”,(1982年版《嘉莉妹妹》(朋顿版),《序言》第12页。)因而提到了当年那个“未经整理的最真实的手稿本”的存在。可见,如果否定1981年版的研究性价值,也是有违作者原意的。当然,如果因而误以为1981年版应取代1900年以来九十年间一贯流行的标准版,那就更加有违作者原意,也是与文学鉴赏、文学批评等有关的要求相悖的。

对《嘉莉妹妹》的评价牵涉到对德莱塞的评价。最近我国国家教委向全国中小学推荐三个文库:儿童文库、少年文库、青年文库,“作为中小学生在校期间应读的课外书籍,各地中小学图书馆(室)应分别购藏这三个文库,中心校以上的学校要逐步做到每个班都有文库。”这是我国抓好培育人才的基础工程的伟大创举。在被推荐的二十几本外国文学作品中,就有《嘉莉妹妹》的作者德莱塞另一本杰作《美国悲剧》。人们可以预见到,不需经过多少年,西奥多?德莱塞将与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高尔基等世界伟大作家一起成为我国亿万青年的良师益友。仅此一事,就可以看到对德莱塞及其作品(包括《嘉莉妹妹》)的正确评价具有何等意义。

事实上,德莱塞在美国的名声曾几起几落,其间都关联着文坛的风云以至美国历史上文化以至政治变迁的风云。《嘉莉妹妹》是美国文学史上摧毁保守的“高雅传统”的第一声。特勃尔戴—佩斯出版公司对之实行美国式的禁书——出版而不发行,这并非是孤立的事。当时文化名人司徒阿特?席曼教授斥德莱塞为“撒谎者”,为“野蛮”,为“沉溺于写兽行”(司徒阿特?席曼《德莱塞先生野蛮的自然主义》(1915),载《二十世纪文学批评丛书》,卷10,1985年,165—167页。),这引起了一场文坛上的保守主义与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民主主义的论战。而《嘉莉妹妹》终于使美国文学于1900年这个20世纪的开端的年代在文坛的刀光剑影中迈进了现实主义的历史阶段。而《美国悲剧》(1925),则标志着从《嘉莉妹妹》发端的美国现实主义的胜利。后来德莱塞在1945年逝世前加入了美国共产党,美国进步作家劳逊称之为“我们的高尔基,我们的罗曼?罗兰”。(迈克尔?高尔德《我所知道的德莱塞》,引自《译文》1955年12月号。)

但是风云突变,二战后开始了冷战时代,在美国国内麦卡锡主义一度横行,进步思想受到迫害。以1950年为转折点,几十年来,德莱塞在美国备受贬抑以至攻击。在这几十年中,我国对德莱塞的研究与介绍翻译成绩很大,值得称道。不足之处是除了其它方面外,未能针对德莱塞的备受贬抑以至攻击进行独立的深入研究并以鲜明的态度表明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

说德莱塞在二战后受到攻击,这是否是夸大其词,过于偏激呢?为德莱塞遭到围攻深表不平的呼声是从美国学术界发出来的。杜兰纳大学道纳特?庇才教授在1982年的《美国作家传记丛书》中义正辞严地指出:“在德莱塞逝世后五年,莱昂纳尔?特里林发动了他对德莱塞的有名的攻击(特里林《没有偏见的想象》)。人们往往如此假设,以为德莱塞像一个新闻记者那样写作,像一个年轻人那样思维。可是,纵然人们持续不断地如此进攻,德莱塞的最好的小说仍然能牢牢站住,并继续前进。对德莱塞的研究正从捍卫与谴责转向深入理解这位作家的气质、理想与创造力那种不是很容易掌握而十分复杂的性质。”(道纳特?庇才《西奥多?德莱塞》,载《美国作家传记丛书》卷12,纽约,1982年,145—165页。)

可以补充的是对德莱塞进行攻击的还不只这位美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批评家。攻击确实是如庇才所说持续不断的。据笔者所知,此外还包括了美国文坛若干大人物,其中有著名评论家欧文?豪,还有我国读者比较熟悉的作家索尔?贝娄。这里无意否定这些作家、评论家在各自领域里的贡献,有的贡献还是值得称道的。但是他们对德莱塞的攻击,正在开始遭到美国文坛的拒绝。像索尔?贝娄所说,德莱塞文笔拙劣,读他的小说不妨很快便翻过去等等。(龙文佩主编《德莱塞评论集》,281—285页。)那是夸大其词(尽管德莱塞文风上有某些不足之处),而且贝娄攻击的要害,还在于他在文章里明白点出的共产主义和德莱塞的鲜明的政治立场。欧文?豪说,美国青年作家已经很少有人读德莱塞的著作了等等(同上书,100页。),其要害仍在于攻击德莱塞的政治信仰。

以特里林、欧文?豪和索尔?贝娄为代表的那种美国文坛上的自由主义中的保守派,也就是在20世纪初攻击德莱塞“野蛮”的文化上保守主义的继续,他们几乎主宰了冷战期间美国的文坛,所以势力是相当强大的。我国学术界过去对这些情况应该还是了解的,只是公开讨论得比较少,因此有些直接阅读过特里林、欧文?豪、索尔?贝娄等等这些名家的文章的人,不免疑疑惑惑,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嘉莉妹妹》这个在1900年叩开20世纪大门的名作,甚至在冷战年代,在欧文?豪所说美国青年作家很少读德莱塞作品的年月里,仍然得到美国文坛的高度评价。以美国世界名著出版公司的《新美国丛书》中1961年和1980年的《嘉莉妹妹》为例,此书由《美国文学史》的作者普林斯顿大学的索普教授作的序,立论还是比较公正的。他指出:“《嘉莉妹妹》是新的世纪在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当时,美国贫富的悬殊第一次明显地表现出来了。”在这个时刻,美国急需一个巴尔扎克或是一个左拉……而‘命运之神’作了一个奇异的挑选,挑选了西奥多?德莱塞来写这个新的世纪中争议最激烈的长篇小说。”(1980年版《嘉莉妹妹》,纽约,467页。)

1982年版的《嘉莉妹妹》的《序言》(道克托罗执笔)也指出,“这个现实主义的宏篇巨著,把我们带到了三大城市,生动地描绘了美国社会的大多数阶级,使我们目击一个极端是贫困的生活、无家可归与无休止的劳工纠纷、激烈的罢工,另一个极端是阔绰的生活、舒适与财富,而在这个长篇小说中无数的人物活跃在街道上、公寓里,以及酒吧、公事房、火车、小旅馆、戏院里,作品对这些的描绘,使人惊叹。”

关于作品的艺术性,道克托罗说:“有人说德莱塞是一个拙劣的叫人厌烦的作家,不过在这个作品中所描绘的图景,其明澈,其首尾一贯,表现了他艺术的高超。在作品的描述中,没有任何拙劣之处,在《嘉莉妹妹》一页页的描绘中,没有什么别的,有的只是朝我们每一个人扑面而来的天才的光辉。”(1982年版《嘉莉妹妹》,纽约,《序言》第11页。)这些评价和特里林、欧文?豪、索尔?贝娄的看法形成鲜明对照。

瞿秋白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文学家远在30年代左联时期就指出,德莱塞的“天才,像太白金星似的放射着无穷的光采,始终不是美国式的市侩手段所淹没得了的。现在,大家(都不能够不承认德莱塞是描写美国生活的极伟大的作家。)”(瞿秋白《美国的真正悲剧》(《瞿秋白文集》),卷1,390页。)(重点号是固有的——引者)自从瞿秋白写《美国的真正悲剧》以来,历史风云几经变幻,美国经历了经济大恐慌以后的新政,继之以二战、冷战及冷战以后。美国文坛也从左倾的十年,二战后自由主义保守派的主宰文坛和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中各种流派以及后现代主义,文化学派、历史主义等等各种流派的纷争,在当前则有富于新的时代特色的现实主义的回归现象的出现。同时也出现了德莱塞研究“从捍卫、谴责转到深入理解作家作品的一个新的阶段”,这六十年的风云变幻,不是说明了瞿秋白当年的论断,正穿过了六十年的历史风云,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么?

译者对有关西奥多?德莱塞的作家作品研究以及有关的文化史研究、批评史研究、风格研究,功力不足;在语义辨析方面和汉语的语法、修辞以至语言艺术的驾驭能力,也修养不足;因而译本一定会有不少错误和不贴切之处。《嘉莉妹妹》的标准本和1981年版,在我国都有译本,也都有长处,特别是潘绍中同志的《嘉莉妹妹》的注释本(商务,1979),很见功夫,这些书都使译者得益良多。译者敬请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对译本错误和不足之处多加指正。

1991年5月10日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