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与焦虑者对话
249000000011

第11章 陪佛陀赏花,随庄子畅游 (2)

第5章 陪佛陀赏花,随庄子畅游 (2)

于是,赵明说:“那么,我只有由衷地谢谢你们了!”当他离开时,不但觉得自己不再饥饿了,而且感觉身体强壮了不少,对人生的信心也增强了许多——他本来是已经陷入绝境,准备放弃一切的!

数年之后,那个年轻女孩突然患上疾病,当地医生都束手无策。家人无奈,只好将她送到另一个大城市,以便请名医来诊断她罕见的病情。碰巧,他们找到的是赵明医生。他一眼就认出了那个女孩,下决心尽最大的努力来挽救她的生命。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他终于使年轻女孩起死回生,最终战胜了病魔。

医院划价室的人将女孩的账单送到赵明手中,请他签字。赵明看了一眼账单,在边上写了一行字,然后请人将单子转送到女孩手中。女孩不敢打开单子,她觉得,单子上的费用可能是她一辈子都不能还清的。最后,她还是打开了,账单边上的一行字让她格外注意:“一杯鲜奶足以付清全部的医药费!赵明医生。”

女孩眼中浸着感激的泪水,账单握在发抖的手中,她激动地祈祷:“上帝啊!感谢您!感谢您的慈爱,借由众人的心和手,不断地在人间传播。”

墨子认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爱他;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利于他;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憎恶他;残害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残害他。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尊敬,就首先要尊敬别人,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关爱,也就首先要关爱别人。有了爱,就没有了争吵,没有了抱怨,没有了仇恨,自然,也没有了焦虑。

庄子:别让外界干扰心灵的自由

人心总是贪婪的,越是没有能力去拿的东西,越是拼命地想去拿。可拿得起来却又放不下,徒然增加心灵的负担,于是焦虑也就出现了。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庄子,他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总是能够从容淡泊,用一种自由心态来笑对得失。

庄子临终时,弟子们准备厚葬自己的老师。庄子知道后笑了笑,幽了一默:“我死了以后,大地就是我的棺椁,日月就是我的连璧,星辰就是我的珠宝玉器,天地万物都是我的陪葬品,我的葬具难道还不够丰厚吗?你们还能再增加点什么呢?”学生们哭笑不得地说:“老师呀!若要如此,只怕乌鸦、老鹰会把老师吃掉啊!”庄子说:“扔在野地里,你们怕飞禽吃了我,那埋在地下就不怕蚂蚁吃了我吗?把我从飞禽嘴里抢走送给蚂蚁,你们可真是有些偏心啊!”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死亡是最恐怖的一件事,那些得绝症死去的人有不少纯粹是给死亡吓死的。而庄子面对死亡,居然还会幽默,还能谈笑自如,可见他的心已经与自然融为一体,获得了绝对的自由。

庄子告诉我们,一个人身体的自由算不上自由,只有心灵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庄子在《齐物论》中写道:“今日吾丧我。”这句话里的“吾”和“我”不都是“我”的意思吗?当然不是,吾在这里指这个人,而我在这里指这个人的内心。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意识,便成了“丧我”,便成了一个行为意识受他人支配的人,这样的人,很难找到真正的自由。

我们都知道,夏朝的后羿是一个善于射箭的人,据说天上曾经有10个太阳,后羿张弓搭箭射下了9个。各地还有很多长蛇、怪兽、怪鸟,后羿都一个个地将它们射杀了。所以,夏王让后羿做了官。可是后面的故事,你却不一定知道。

有一天,夏王把后羿请去,说:“我听说你射箭的本领很高超,现在我想请你表演一下。”说着,就让人竖起一块一尺见方的兽皮和一个直径一寸的靶子。后羿弯弓搭箭刚要射,夏王说:“等等,我们来打个赌,你如果射中了,我就赏给你一万两黄金;如果射不中,我就削夺你一百里的封地。”

后羿听了,心里忐忑不安,勉强拿起弓,搭上箭,向兽皮射去,没有射中,又射了一箭,还是射不中。夏王就问其他人:“后羿一向是百发百中的,今天却连一下也射不中,这是因为什么呢?”有一个人回答说:“后羿之所以射不中,是因为他心里有了得失之心。他既要为射中得到一万两的黄金而喜,又要为射不中削夺一百里封地而忧。要是能免除这些外在的喜忧的话,那么天底下的人都能成为无愧于后羿的射手了!”

后羿之所以射不中,是因为他把黄金和封地看得太重了,因而无法全力以赴。所以,平常我们不是不能把事情做好,而是在做事的时候,让太多的东西分散了我们的精力,患得患失。例如,考试的时候,有的人会在做题的时候想:“要是这次没有考好,爸爸说给我买的电脑就泡汤了。”“要是不及格,妈妈一定会打我的。”就这样,瞻前顾后心绪不宁,等回过神来的时候,考试都快结束了。

庄子曾经用一个非常动感的词来描述心灵的自由:坐驰。怎样才能“坐驰”呢?坐在那里,身子不动,心灵在宇宙之间自由飞翔驰骋。一个人的肉体是可以被羁绊的,但是一定不要给你的心灵戴上枷锁。一个人如果能够保持心灵的自由飞翔驰骋,那他在人间也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焦虑、恐慌自然是无影无踪。

佛说,放下就踏上了苦海之岸

唐朝元和年间,白居易出任杭州太守。一次,他去拜见道林禅师。他见道林住在一棵古松树上,便说:“禅师的住处很危险啊!”禅师说:“太守更加危险!”

白居易笑了笑,自信地说:“弟子镇守一方江山,有什么危险吗?”

禅师道:“尘世俗务如薪火煎熬,处心积虑,烦恼不休,这难道不危险吗?”

白居易闻言反思,心有所悟。

白居易说禅师住处危险,是浅层的认识;禅师说太守更危险,是深层的悟觉。道林禅师放下火燎般的世间俗务,居住在树上,过的是闲云野鹤、世外高人的生活,他直白的一句就直入位居高官、权势在手的白乐天的心,让他警醒慎行。

确实,相比于外界的伤害,内心的折磨更加危险,也更加痛苦。每年因疾病而死的人数绝对比因事故死亡的多得多,而疾病的产生绝大部分又与不良情绪有关。在所有的不良情绪中,焦虑又绝对是引发疾病的最重要诱因。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深受焦虑的折磨,尽管每个人产生焦虑的原因不同,但解决的办法却只有一个——放下。焦虑如同苦海,佛说,放下就踏上了苦海之岸。

有一个年轻人,从城市里出来,背着一个大包,千里之外找到无际大师。他告诉大师,他很是焦躁不安,几乎每天都难以入眠,想请大师开导一下。

大师问:“你包里的是什么啊?”

年轻人说:“它可重要了,有我每一次失败时的痛苦,每一次出丑后的尴尬,每一次孤独时的烦恼……可以说,我的人生就是由它们组成的。”

大师带着青年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河。

上岸后,大师说:“扛了船,我们继续赶路。”

年轻人很惊讶:“它那么沉,我扛得动么?”

大师带着微笑答道:“对,你是扛不动的。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是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很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须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只有学会放下,生命才不会那么沉重。放下,你就踏上了苦海之岸。”

年轻人顿时开悟,放下了一切烦恼,因而也不再焦虑,回到原来的城市,过起了快乐的生活。

苦海无边,当一个人沉浸在焦虑的痛苦之中,岸是看不到的,往前方眺望,永远是白茫茫的天际线,回头望去,同样只见过往的浪涛,注定是看不到岸的。

那么,人就如此可怜,永远在焦虑的波涛之中,没有出头路吗?不,无际大师给我们指示了一条道路,那就是放下。放下就是岸,岸就在你脚下。

放下,简单地说,是一种生活态度。人之于世界本来就是渺小脆弱的,可还是经常自我膨胀,缺乏清醒的自我定位,这是造成太多遗憾的根源,于是挫败成为必然。面对失败,你要学会放下。这时,放下就成了挫败者的一剂良药,人生的另一种坦荡,一种成熟后的胸怀。

放下,是人生拼搏的另一种境界,它不是消极承受,也绝非放弃人生应有的追求。只有放下,才能卸下捆绑于心的精神枷锁,从而轻装上阵。放下是无为而有为,是无欲而有欲,是成熟的一种标志,是成功者的一种素养。

然而,放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世上的人有了功名,就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对事业放不下。

对活在忙碌紧张、名利缠绕的当代社会的我们而言,在肩上的重担,在心上的压力,使我们生活过得艰苦难耐。必要的时候,佛陀指示的“放下”,不失为一条跨越悬崖,朝清朗的幸福天宇飞翔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