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与焦虑者对话
249000000004

第4章 身体不听话,都是焦虑惹的祸 (1)

第2章 身体不听话,都是焦虑惹的祸 (1)

焦虑最易引发的9种疾病

“鬼剃头”,究竟是谁在作怪——焦虑导致的脱发

头发也是有生命的,有着自己生长、衰老的周期,因此每天掉头发是一个人正常的生理现象,大可不必担心。然而,在生活中,有些人居然出现了“鬼剃头”的现象,这就有点不正常了。

所谓“鬼剃头”,就是一夜之间出现的局部性脱发,一般呈圆形,这种现象常发生在年轻人身上。

有一个青年,因为与女朋友分手,连日闷闷不乐,食少不欢,夜不能眠。一天早晨,他发现自己后脑勺出现了一块鸡蛋样大小的圆形斑秃,那儿的头发一根也不剩了。有人告诉他:“你这是被鬼剃头了”。

“鬼剃头”,听起来还真有点玄,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鬼吗?不要害怕,其实这根本不是什么“鬼”在作怪,而是一种由神经精神因素导致的皮肤损害。人在焦虑、急躁,或者长期抑郁沉闷的情况下均可能发病,患者在发病之前往往有严重精神刺激或应激性事件,例如,丧偶、失恋、降职、落榜、下岗等,均可通过显著的情绪波动触发皮肤的病变。一般情况下,经过3~5个月的治疗头发可恢复生长。

我们知道,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归大脑管的,如果大脑受了刺激,那么人体活动就会乱了脚步,也就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从而使身体的营养受到刺激,出现掉头发的情况。有的人遇到过于激动的事,大脑受了强烈的刺激,精神很不正常,有时一夜之间头上的头发就掉了一大片,也就成了人们说的“鬼剃头”。

对于这种不正常的脱发,其治疗关键在于医治心病,消除不良情绪,培养乐观的情趣。

“急”心“痛”首——焦虑会引起偏头痛

说到偏头痛,我们都会想到三国时期的一个人物——曹操。《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都有对曹操头痛的记载,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在《百家讲坛》中也提到了这一点,他认为曹操所患的偏头痛与情绪有很大关系。

曹操起兵平定袁绍的时候就每每头痛,而真正头痛开始严重的时候,则是在消灭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此时曹操掌握了“君权”,他除了平定地方起义之外,还要在宫廷之内排除异己,可谓昼夜焦虑、寝食难安。

如今,科学已经证实,紧张和焦虑的情绪是最常见的偏头痛的促发因素之一。一项调查显示,患偏头痛的病人50%首次发作于情绪的剧烈变化期间。不过,一般来说,偏头痛的发作不是在高度紧张期,而是在紧张后的松弛期,如周末、假期开始等。

在这项调查中,专家还发现,在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城市,文化程度比较高的人容易患偏头痛,这与人们所承受的精神压力、工作紧张程度有着很大关系。然而,同等强度、同等频率的精神因素却不会使某些人发病,这是由于个性特点起了缓冲作用。精神紧张、焦虑、忧郁是偏头痛的性格特征,并且神经质倾向的人也易患偏头痛,这类人追求完美,主观而任性。

张晓华是一位特别挑剔的家庭主妇,她的丈夫是一家公司的老板。她就有很严重的偏头痛。在每次上街之前,她得将屋子打扫干净,给孩子洗澡穿戴好,还要想着上街要做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她天生害羞,一想到要遇见很多人就惴惴不安。所以,每次上街前她的头就开始痛,上街回来之后就得卧床休息。当然,有时她也去看医生,医生便给她开一些头痛药,但总是吃完当时没事了,而下次又疼。

的确,偏头痛与一个人的性格有关,那些支配欲强、爱占主导地位、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容易头痛。临床中发现,容易患偏头痛的人多半都比较聪明、敏感,办事有条理以及苛求完美。这种人用严格的尺度要求自己和别人,事事求全责备,这让他们经常处于焦虑、紧张状态,久而久之,就可能造成头侧血管的变化而引发头痛。

此外,不良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也是造成头痛的主要原因。例如,通宵打麻将,熬夜,会让人疲劳不堪。不良的工作方式,例如,长期久坐,且身体姿势不良,腰、背、肩疼痛,甚至视疲劳、颈椎痛等都会引发头痛。

总之,按照心身医学的观点,不能再把头痛当成单纯的躯体疾病来对待,要对身心进行综合调理。首先,用止痛药物来控制和减缓疼痛是必要的,但与此同时,还要进行心理调节,学会自我减压,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注重生活质量,积极投入工作,并懂得享受生活。

紧张得说不出话来——焦虑与喉咙之间的“亲密”关系

我们常说,“紧张得说不出话来。”这是因为情绪和喉咙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情绪因素作用于身体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平时,我们会经常看到关于明星在演唱会上突然失声的报道,其实,这正是他们“紧张得唱不出歌来”。

2000年8月11日,在上海举行的流行单乐演唱会上,韦唯突然失声,使其第二场演出也被迫取消。这不仅让慕名而来的观众感到失望,也使韦唯失去了一次绝好的向国际乐坛冲次的机会。

2004年,周杰伦在香港红磡的演唱会,成绩很优秀,可是压力也很大,他说,“唱到第二场时,当天早上醒来时,我发现自己喉咙很怪,好像快没声音了,紧张地把医师请来,结果,医师一请,声音就来了,我想这都是心理因素吧!”

2007年8月初,在巨大的压力下,“快男”陈楚生的嗓子出现了问题,清亮的声音开始变得嘶哑,公司火速安排他去北京的一家著名医院就诊。

2009年5月1日,蔡依林在香港举行签唱会,因坐车劳顿,再加上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在台上突然失声,频频喝水调整之后才应付过关。

很多人经常出现职业性失声、声音嘶哑,去喉科就诊,医生发现这些患者除过度发音或发音方法不当外,病前常有意外精神刺激,情绪障碍通过大脑皮层与皮层下中枢使植物神经系统发生功能性障碍,迷走神经发放的冲动增强,喉黏膜末端血管痉挛,血流障碍,出现局部充血、肿胀、渗出、出血等病变,引起失声或声音嘶哑。

不仅如此,焦虑还会引起慢性咽炎。精神紧张、神经失调和烟酒、粉尘、有害气体等局部刺激是慢性咽炎的诱因。患慢性咽炎的人,一般会有以下几种症状:咽部有异物感,经常想清嗓子,却又咳不出;嗓子经常干燥、灼热、发痒,并伴有吞咽疼痛等;咽部反射敏感,晨起刷牙、清嗓或咳嗽时容易恶心。

慢性咽炎是能治好的,但要注意避免复发。除了使用药物治疗之外,还要戒烟戒酒,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尤其是要缓解紧张情绪。

另外,当一个人情绪紧张、心神不宁时,极易感觉咽喉有异常感觉,如阻塞感、黏着感、蚁走感、紧迫感等,异常感觉时轻时重部位不定。这些功能性疾病的患者常常是胆小多虑,有疑病倾向,过度自我注意和自我暗示。有这种情况,应先去医院排除器质性病变,然后采用心理药物综合疗法,一般预后较好。

因此,保持好情绪对于喉咙来讲至关重要,而好情绪对喉科的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耳病也与情绪相通——焦虑易造成突发性耳聋

在战国时代,司马迁就曾经阐述过“五音”与人的“五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中医认为,心理因素是造成耳疾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突发性耳聋发病越来越多,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不少医生都发现,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因为情绪波动而产生突发性耳聋。

在焦虑状态下的人,其体内的各个系统会产生巨大的变化,从而导致全身微小血管和小血管痉挛收缩,使局部供血减少,导致耳内听觉神经缺血、缺氧,内耳的重要结构——毛细胞受损。毛细胞我们是惹不起的,因为一旦它受到损伤,我们的听力就会下降,严重时就会使听力全部丧失。这也就是人在情绪波动较大时会突然之间什么也听不见的原因。

突发性耳聋发病很突然,患病的耳朵在几个小时之内几乎完全丧失听力。另外,病人还会感觉耳部麻木、发堵、耳鸣,有的病人还会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等现象。出现突发性耳聋2~3周内及时治疗,80%以上的患者可获痊愈;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内耳长期供血不足,会引起听神经变性,听力恢复的可能性减小,严重者可能造成听力损伤永不可恢复。

对于突发性耳聋,关键还是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合理的生活方式。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到酒吧等娱乐场所消磨时间,这些场所音乐声震耳欲聋,久而久之听力就会受到损伤。还有,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听随身听和MP3,如果音量掌握不好,极易引起听力疲劳而导致听力下降。因此,预防听力受损应尽量远离噪音环境,生活要有规律,而且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切记“冲动是魔鬼”。

焦虑是一棵毒树,结出溃疡之果

研究证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与情绪刺激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焦虑情绪会使大脑皮层功能产生紊乱,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使胃平滑肌痉挛,同时促使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胃和十二指肠黏膜下血管痉挛,造成黏膜局部缺血,营养不良,从而易造成溃疡。溃疡一旦形成,提高胃酸分泌的任何刺激,都会使溃疡恶化,引起疼痛和出血。

张明山,42岁,是一家私营企业的厂长,患有十二指肠溃疡多年,每年发作两三次,主要表现为饭前或空腹时上腹部疼痛。一般情况下,经用药治疗后可以恢复。不发作时,除常有嗳气和反酸症状之外,并没有其他不适。后来,溃疡再次复发,服用先前用的抗迷走神经药、抗酸药等不能完全缓解。在长期不见好转的情况下,他从朋友那里知道心理医生或许可以帮助他,于是他便到心理门诊求助。果然,经过心理医生的疏导,病情大有好转。

心理医生发现,那些情绪易波动、受挫后一蹶不振、一有刺激便易焦虑紧张的人最容易患消化性溃疡,因此消化性溃疡可以说是一种情绪疾病。

另外,除了消化性溃疡,焦虑还会引起口腔溃疡。通常,一个人得了口腔溃疡,我们会说他上火了,而这个“火”正是焦虑点燃的。工作繁忙使得人们的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波动、睡眠不足,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口腔溃疡的可能性比较高。

因此,要想避免溃疡的产生,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这样才能让自己时刻沐浴在健康的阳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