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博弈与生活全集
249300000048

第48章 让钱不断增值的法则——投资领域里的博弈 (4)

第十八章让钱不断增值的法则——投资领域里的博弈 (4)

首先,我们先来看什么价格拿下这个杂志,由于资本市场竞争激烈,想拿下这本杂志的人不止李嘉诚一个,可能还有传媒大王墨多克等等。墨多克一直是李嘉诚的强劲的竞争对手,当年李泽揩的卫视频道就是被墨多克拿走的。墨多克也想拿下《品牌》杂志。于是《品牌》杂志开始招标。墨多克的实力比李嘉诚要大,如果公开叫价招标的话,恐怕最后《品牌》杂志就归了墨多克了。但李嘉诚比墨多克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李嘉诚知道《品牌》杂志的内部消息,《品牌》杂志想与自己旗下的TOM网合作,而墨多克拿下《品牌》的目的,是想把它办成中国的福布斯,但要把杂志办成世界闻名的刊物,不只是《品牌》,还有很多杂志。

所以墨多克只要觉得此杂志价位一高,便不会再叫高价了,因为墨多克知道完全可以用一个很低的价格把其他的杂志拿下来。之所以来竞拍这个杂志,则完全是因为此杂志已经濒临破产,最后,李嘉诚叫出了一亿美元的天价,最终竞拍成功,但李嘉诚并不是真的要花这么高的价格拿个濒临破产的杂志。不过是因为事先知晓杂志本身想和TOM合作,拿下杂志后,李嘉诚其实不用出一分钱,因为他给杂志注资等于给TOM注资,李嘉诚只须派TOM网的几个主编过去运作杂志即可。再拿下杂志的过程里,李嘉诚没有出一分钱。等于无成本拿下,但表面上好像出了很高的价格,这主要还是因为信息的优势,在博弈中,信息无疑是致胜的法宝。

其次,李嘉诚拿下《品牌》杂志后,下一步的策略就是利用TOM的平台开始在媒体上,媒体之间散布利好消息,说《品牌》杂志将举办什么样的大活动,《品牌》杂志将如何具有成长性和雄厚的资金实力,然后把《品牌》杂志推向股市,一时间,《品牌》杂志股价狂长,李嘉诚窃喜,赶紧把掌握的《品牌》的股票卖掉,套取现金。

在李嘉诚这场投资整合企业资源的博弈里,我们看到了信息的价值,还有就是借力使力的技巧,李嘉诚率先知道了信息,无成本拿下杂志后,紧接着用自己TOM网的优势,借力使力,终于使自己成功套现的目的得以实现。

企业间的联合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在上边这个杜撰的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李嘉诚没有TOM网,没有媒体做为平台,他就不敢去竞争杂志,更不敢去和墨多克叫板,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他知道更有价值的信息,和自己的优势再哪里,以便于自己可以选择出最有利于自己的优势策略。而阳光卫视与新浪的交易同样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杨澜更知道阳光卫视的信息,而新浪则对于阳光卫视仅限于表面的了解,而杨澜并购新浪还有一点就是自己对媒体的优势和在媒体里的地位。所以在企业的投资中要想达到企业的有效联合必须要掌握足够的信息。

在GE的并购史上曾经出现过一次大的失误,那就是对华尔街基德公司的并购,基德公司是家财力雄厚的公司,只是它的企业文化不好,在工作里,员工们总是抱怨干的多拿的少,而且流行弄虚作假之风。基德公司的CEO杰特,虚报公司业绩。从而骗取了900万美元的奖金,结果基德公司在面临审计的时候,最终查出了亏空3.5亿美金的帐目。这次并购在杰克回忆起来的时候总是感慨,这是这位世界第一CEO最惨痛的一次教训,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对自己太过自信,在这次并购中没有多去问几个为什么,没有及时的搜集有利于自己的情报,可见信息对并购的作用。

无论什么样的投资和并购掌握博弈里的信息原则是第一要务。

风险投资人与创业者之间的博弈

在选择投资企业时是要掌握对方企业信息,可有的投资人只是有钱,他自己没有公司也无法和其他的公司并购,这个时候,投资人需要选择的是找人合作创业,很多大的基金就是这样,手里有着大量的金钱,不断的选择着项目。而且非常乐意做风投,英语简称为VC,但风投是最赚钱的,也是风险最大的。风投最青睐的行业是互联网行业,但风投损失最惨重的行业依然是互联网行业,就是因为互联网行业太挣钱了,所以很多风投人和创业者最终被市场无情的踢走。如何选择合适的投资人,如何不被市场的沸腾环境冲昏头脑呢?在一片淋漓的血海中,我们同样也看到了那些成功者的光环,怎么样才能成功呢?

我们先看百度融资的一段故事:

1999年的10月到儿月,本来不爱开车的李彦宏整天开车在旧金山沙山路(美国西部的风险投资集中地)走门串户,寻找合适的投资人。当李彦宏、徐勇把创办中文搜索引擎的想法抛出,引来了好几家风投要追着投钱。在当时的环境下,“中国、网络”无疑是一个强有力的卖点。但在送上门的美元面前,李彦宏的前提就是要求投资者对搜索引擎的前景持乐观态度,在中国大陆,因为投资方不能持续支持而死掉的项目并不少,其中有些项目回过头来看,的确有着不错的前景,关键是没坚持到最后。千挑万选之后,李彦宏和徐勇最终和Penjnsu]aCaplta](半岛基金)和IntegrltyPartners两家投资商达成了协议。而据说协议的达成完全是因为李彦宏的一句话。

一位投资人问李彦宏,你多长时间能够把这个搜索引擎做出来?李彦宏想了想,说需要6个月。“多给你钱,你能不能做得更快些?”对一般人来说,只要能拿到投资,对于投资人的要求,往往想都不想就拍胸脯,何况是增加投资。但李彦宏却迅速地拒绝了对方的提议,表示自己必须要进行认真的思考。这对于风险投资商而言,无疑吃了一粒定心丸,使他们相信自己面前的这个中国年轻人,是值得信赖的,因为他不会说大话。事实上,李彦宏承诺6.个月的工作量,4个月就做出来了。

“Robln从来不说大话”,后来百度上市后,员工谈到老板李彦宏时,评价最多的也是他对承诺的极为认真。

同时,投资人在亲耳听到Infoseek的威廉?张证实李彦宏的技术水平的确能够排进世界前三时,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本来李彦宏想融资100万美元,而充满信心的风投们却又追加了20万美元的投资,执意给了120万。占百度25%的股份。

随着后来百度的盈利与上市的骄人战绩,这一笔风险投资可以说是这两家投资机构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次投资。

1999年圣诞节,怀揣着资金的李彦宏回到了北大开始创业,一切也许是巧合,8年前他起身去美国的时候,也正是圣诞节。李彦宏的融资经历让我们看到投资者在选择合作伙伴时诚信和技术是最重要的,百度属于第一代互联网的末期,而与李一起成功的互联网精英们还有很多,这些财富精英们经历了第一次互联网的热潮,又开始用赚到的钱自己做投资者准备向第二代互联网进军。在这样一个新兴的投资人群体中,许多都曾是上一轮互联网创业大潮中涌现出的成功创业人士,携程网的创始人沈南鹏、e龙的创始人唐越、金融界的原CEO宁君、新浪前COO林欣禾等。在无限的创业欲望和有限的现实条件之间,有一道深深的鸿沟,跨越它是一门艺术。

做为创业者,内心涌荡的冲动和热烈是无形之手,推动着我们希望立刻去实现它并开创自己的事业。然而,眼下的你可能却一贫如洗。这时候,一笔可观而丰厚的启动资金就像天使的光环一般照亮了前程。为什么不去抓到它?这是一个经典的囚徒困境:在无限的创业欲望和有限的现实条件之间,有一道深深的鸿沟。它纠缠着我们的大脑,撕裂了我们还不够坚强的意志以及完全没有经受过磨炼的判断力。然而,这却是每一个创业者都要经历的深刻考验。

在如何解决这个囚徒困境时,美国DoubleClink(目前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广告商)创始人所提到的创业融资次序具有很大参考意义:首先,是自己的钱,花光自己的积蓄;第二,用自己老婆的钱;第三,让朋友给你钱;第四,动用父母的养老金,当然要说服他们的同意;第五,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第六,向银行透支。什么意思?如果你真的相信自己的商业模式,坚信自己能够成功,那么就先别急着找投资,用自己的能力先把它做出个样子来。周磊说,最好的融资建议是“先花自己的钱,把东西做好”。

因为不管创业者如何,投资人如何?而金钱从来都是冷静的,狂热的只是人们失去理智的大脑。在Web2.0、Business2.0这些流行名词背后,其实可以把这一轮新技术创业大潮背后的推动力量,定义为“投资2.0”。可以这样说,投资2.0时代是在投资1.0时代巨大的资本泡沫破灭之后,经过几年的沉淀和积蓄后,才逐渐发育并缓慢成熟起来的。现在,我们还不能清晰地描述它所推动的技术和产业进步将最终呈现何种样式,但至少可以推断,它将最大限度的吸取投资1.0时代的教训,尽量避免因盲目所导致的恶果。

中国今天的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1亿3千万,而当年大洋彼岸的新技术投资灾难席卷而来的时候,这个数字只有几千万。时过境迁,用户的极具膨胀推动着市场变迁和技术应用的改进和创新,在“分众时代”创业者仍然不缺乏新的机遇。而关键是,你是否能够满足并创造新的需求!在其他新兴行业和领域中,道理无所不同。

当然,学会和学好“与资本相处”,是一门必修课。在人们心目中,“投资人”似乎拥有两个奇怪的面孔:要么,他是慈善的父亲,心甘情愿地白白把钱拿给你,让你去实现一个什么狗屁梦想;要么,他是最薄情寡意的敌人,当你不能给他希望的时候,不能为它赚取更多金钱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抛弃你,永不回头。我们应该避免这两种极端的印象。风不动,帆不动,是心动。其实,任何极端的看法都是“假象”,都产生于我们内心的无知和惶惑,以及面对不确定的创业前景时那种难以自制的不自信。事实上,曾被广为诟病的“新经济”正在逐渐显露它内在的生命力,英国《金融时报》称,经济增长现在变得越发“没有重量”,消费软件和服务而不是大块的金属和越来越稀缺的资源,正在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由此所缔造的“个体化经济”也许会改变既有的商业游戏规则——更加依赖想象力和智慧,而非资本和等级制度的推动。

在新千年价值观下诞生的Web2.0,其价值核心正是“公司和消费者整合为一体共同创造价值”,因此商业模式也发生了由“市场型”到“体验型”的转变,生产方式已经由“企业制造”变成“用户自制”。这样的转变也许是颠覆性的,从而也给我们的创业者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当我们真正逼近了价值的深层,真正嗅到了消费者身上全新的旺盛需求时,你会发现,你可以非常从容地与各种类型的风险投资家们“谈条件”了。这时候,他们不是敌人,而是伙伴。

“神仙?还是妖怪?”这是个假问题。在创业者们和风险投资家之间,永远存在着既相互依存又彼此博弈的一种微妙关系。而我们强调,领悟“投资2.0时代的金钱运作之道”,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并投入实践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