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一口气读懂经济学3
250000000025

第25章 流浪狗躲不开的信息盲区 (1)

一个商人到教堂,跟神父忏悔道:“我……我有罪……”

神父:“说吧,我的孩子。”

商人:“二战开始没多久,我藏匿了一个被**追捕的犹太人……”

神父:“这是好事啊,为什么你觉着有罪呢?”

商人:“我把他藏在地窖里,而且……而且我让他每天交给我15法郎租金……”

神父:“你为了这件事而忏悔吗?”

商人:“是的,我现在很后悔……我一直没有告诉他战争已经结束了!”

这便是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误会,犹太人对外界的不了解,使得商人一直可以从他那里收取房租。在现实经济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十分普遍,其影响之大,甚至影响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

无法走出地下室的沙皮狗——不对称信息有利有弊

谁的地盘就得听谁的,这话皮皮很早就知道,但直到今天,它才真正领教到了厉害。刚进入一个社区,皮皮就被一条肥硕的沙皮狗撵着跑。

“你为什么追我?”皮皮一边逃命,一边问。

“谁让你在我撒过尿的树底下撒尿的。”沙皮狗穷追不舍。

“我不是故意的。”皮皮的解释无用,沙皮狗丝毫没有放松的意思。

它们跑过一片草坪时,沙皮狗庞大的身躯将草坪上的花都压碎了,一个男子拎着棍棒从屋里出来,对着沙皮狗就追了上来。

沙皮狗顾不得皮皮,只能自己逃命去了。那个男人追了几步,就停了下来,骂骂咧咧了几句回屋去了。

皮皮顺着沙皮狗逃跑的路线走去,发现在一间地下室里,沙皮狗正躲着不敢出来。

“那个男人呢?”沙皮狗问。

“正拎着棍子在外面转悠呢。”皮皮撒了个谎,它怕沙皮狗再次出来追赶它,没想到沙皮狗居然相信了,一直躲在地下室不敢出来。

这个故事中的沙皮狗和皮皮就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才导致男人已经离去,沙皮狗还是不敢出来。其实,信息不对称这种情况在现实的经济学里也有很多例子,信息不对称造成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获取太多的剩余,因信息力量对比过于悬殊导致利益分配结构严重失衡的情况比比皆是。

人们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对商品的个体信息认知也会产生信息不对称的情形。有些商品是内外有别的,而且很难在购买时加以检验,如瓶装的酒,盒装的香烟、影碟等。人们或是看不到商品包装内部的样子(如香烟、鸡蛋等),或是看得到,却无法用眼睛辨别产品质量的好坏(如影碟)。

显然,对于这类产品,买者和卖者了解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卖者比买者更清楚产品实际的质量情况。

沙皮狗因为不敢出来,所以无法得知外界真实的信息,只得依赖皮皮,而皮皮为了自保,便谎称男人还没走。

夜晚降临,沙皮狗虽然饥肠辘辘,但还是害怕男人的棍棒,不敢贸然走出地下室。

正巧皮皮路过,沙皮狗喊住皮皮:“喂,小狗,那个男人还在吗?”

其实用脚指头想也可以想出来,怎么会有人浪费一天时间来找一条狗呢,但皮皮还是点头说道:“在啊,刚才还在这儿转悠了半天。”

说话间,一个陌生男子行色匆匆地从地下室的窗户前走过,沙皮狗听到脚步声,更是大气都不敢出。

皮皮说:“你躲着吧,或许过几天那个男人就把你忘记了。”然后,皮皮乐颠颠地离开了社区,沙皮狗如果不出意外,恐怕会在那个地下室躲上好几天。

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人人都有像沙皮狗这样的经历,出门在外,因为吃了一顿家常便饭,便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或者吃了店主人推荐的美食,却如同嚼蜡,,而真正物美价廉的美食其实就在离你不远处的地方。

这一点也不奇怪,初次接触的事物,总会令人们处于信息不充分的位置。天下不会有白吃的午餐,所以获取有效的信息也是需要成本的,市场里更是如此。

市场经济发展了几百年,都是处于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之下,当人们没有发现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时候,比如亚当·斯密的时代,市场并没有显示出多少缺陷,自由的市场经济理论学者都宣扬市场的自由调节,反对对市场进行干预。

但今天,信息经济学逐渐成为新的市场经济理论的主流,人们打破了自由市场在完全信息情况下的假设,发现信息不对称的严重性,研究信息经济学的学者因而获得了1996年和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们认为,信息经济学是基于对现有经济现象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对于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还处于尝试性的研究阶段。

例如,买东西的永远没有卖东西的精明,便是因为买方的信息不如卖方的全面。基于这种信息不对称,卖方总是可以凭信息优势获得商品价值以外的报酬。交易关系因为信息不对称变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交易中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代理人,不具备信息优势的一方是委托人,交易双方实际上是在进行无休止的信息博弈。

皮皮告诉你:

在商品经济中,信息主要反映在价格上,价格信息是经济信息的中心,其他信息都是为价格信息服务的。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用价格信号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社会资源的分配和再分配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围绕价格进行资源博弈的过程。对任何一种资源的优先占有都可以在博弈中获得相关的利益,信息也是一样。

不是名牌的名牌狗——信息传递中的失真性

皮皮在一棵树下小憩了一会儿,醒来后,发现身边围聚着一帮大爷大妈,他们仔细地盯着皮皮,眼都不眨一下。

“这是一只萨摩犬,绝对是。”一个老头很像学者,发表了意见。

“他们又在讨论我的品种。”皮皮虽然无奈,但碍于重重人墙,它无法冲出去,只得听这些大爷大妈们争论。

一个大妈发表不同意见:“不对不对,这条狗和我家的土狗很像,我猜它应该是一条普通的狗,顶多也是条杂交狗。”

众人争论不休,过了许久才散开,皮皮方能昏头昏脑地离开。但事情还没有结束,一路上不断有人围观他。

两个妇女在讨论:“这不是那条有着萨摩犬血统的狗吗,长得真不错哎。”

皮皮赶紧躲另一端,没想到,有几个人也指着它说:“就是它,就是它,那条萨摩犬,真好,能值大价钱呢。”

一直到走出这片生活区,皮皮所听到的最后版本已经是:“今天早上,本社区发现了一条富豪家遗失的名贵犬,能值很多钱,要把他抓住,富豪一定有重谢。”

皮皮惊出一身冷汗,它偷偷摸摸地从街角溜走,生怕人们把它捉去换钱。其实自己根本就是一条普通的狗,只不过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变成了一条名牌狗,这真是让它哭笑不得的误会。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的事并不在少数,这就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失真。一个人说街上有老虎,人们不信;两个人说街上有老虎,人们开始有点相信;当三个人都说街上有老虎时,人们肯定相信了,这就是“三人成虎”。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失真的可能性。

比如,现在以车代步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市中心的拥堵生活。令都市里的人们不堪重负,他们便选择在郊区买房,享受清新空气和自然魅力。但工作地点不可能变更,所以,汽车的重要性就变得不言而喻了。

但现在的汽车更新换代极快,堪比电脑、相机这些电子数码产品,所以,买二手车便成为人们的首选。二手车市场里应有尽有,不比正规汽车店里的差,价格便宜,只要能挑中一辆性能不错、价格适中的二手车,便算是赚到了。

如何才能选中一辆让人心满意足的二手车呢?普通人对于车的了解有限,他们便将希望放到了专家身上。

但专家是否就真的权威?没人可以确定,二手车的性能、价格种种因素都会令买车的人做出错误的判断,专家的许多建议很多时候只是纸上谈兵,而买车需要实际的考察和认真的审视,这是专家无法给予的,只能靠自己的判断。

就好像对待皮皮的态度一样,那些真专家、伪专家一渲染,人们便开始相信一些虚假的信息。买车时,正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买二手车的人为了尽量降低风险,便使劲压低价格,所以,即便是一辆崭新的车开到二手车市场,也会大打折扣。

可见,信息失真,受损失的不仅仅是买方,卖方也不会占到便宜。随着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发展,特别是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认识到,信息传递的失真会带来额外的成本,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降低或避免信息失真成本的重要性。

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减少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如在企业中,建立扁平化企业组织,这样能最大幅度降低信息失真成本。此外,要建立一套避免信息失真的保障制度,对那些专门制造虚假信息的人给予相应的处罚。

皮皮并不为自己被人们看成是名牌狗而感到高兴,就如同之前它被误认为是萨摩犬带去比赛时的心情一样。在皮皮看来,这种信息传递过程中所造成的失真是很危险的,本来它可以当一只自由自在的流浪狗,却很可能因为被误认为是萨摩犬而失去这种自由,所以,信息的真实性是非常重要的。

皮皮告诉你:

完全信息是我们做出有效决策的先决条件,谁获得的信息既丰富又准确,谁就会在经济生活中先行一步。要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一定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不但需要多听专家的意见,更要主动地把握信息的脉象。

肉摊上的“活招牌”——完全信息是相对的

古典经济学有一个重要假设,就是完全信息假设,即假设市场的每一个参与者对商品的所有信息都了如指掌。实际生活中却并不是这么回事,比如去超市,消费者不可能知道究竟有什么商品在打折促销,当他来到超市以后,不可能只买自己预期的打折商品,很可能还会买其他商品。

在经济生活中,消费者掌握的商品信息往往是不完全的,“买的没有卖的精”。以不完全信息为基本出发点,可以使我们对市场经济有更真实的了解。

这天,皮皮正在公园的长椅下晒太阳,远处走来一对情侣,坐到长椅上休息。

小伙子看到不远处有卖冷饮的摊点,就问女朋友要不要雪糕。女友回答说不要,小伙子就径直去了冷饮摊点,一会儿,他带了雪糕和可乐边吃边走了过来。

女友很不高兴,埋怨男友不体贴:“为什么你只买自己的份?”小伙子一脸无辜:“你不是不想吃吗?”女友更不高兴了:“可我没说我不要可乐。”接下来的气氛很凝重,两个人再也没有笑脸说过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