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乔布斯给青少年一生的忠告
251000000024

第24章 没有不幸的经历是一种不幸 (2)

董事会没有接受我的辞呈,并让我推迟一个星期再提出。由于公司董事会对我成立新公司的计划给予了一些鼓励,公司也打算投资我的新公司,于是我就同意了推迟提出辞职。星期五,在我告诉斯库利谁将加入我的新公司后,他声称公司愿意讨论、协商与我新创建的公司之间在某些领域可以开展的合作。

可是后来,公司似乎又对我和我的新公司采取了敌视的态度。相应地,我必须坚持我的辞呈马上被批准。我希望苹果公司的任何声明都是被迫发表的,我也希望苹果公司明白是我史蒂夫首先提出辞去董事会主席这一职务的。

苹果公司在这件事上所采取的措施让我感到既难过又迷惑,这些做法明显地与苹果公司的最大利益相抵触。苹果公司的利益也是我所认真关注的,因为一方面我过去曾与苹果公司息息相关,另一方面我在苹果公司里还有大量的投资。

我仍旧希望苹果公司里能传出一点冷静的声音。苹果公司的一些代表曾经说过,他们害怕我把苹果公司的技术应用到我新创建的公司。这种担心也是毫无根据的。如果说这种担心是苹果公司敌视新公司的真正理由,那么我可以说我能消除这方面的顾虑。

你也非常明白,公司最近的机构重组使得我毫无事情可做,甚至都不让我接触平常管理方面的汇报文件。我只有30岁,我还想为电脑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希望取得一定的成就。

我们在过去一起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我衷心希望我们的分离是友善的,也是让人愉快的。

你真诚的,

史蒂夫·保罗·乔布斯

我们的生活中,总是有一些人和乔布斯相反,总是把眼光拘泥于挫折的痛感之上,这样就很难抽出时间来想一想自己的下一步该如何努力,最后如何成功。一个拳击运动员说:“当你的左眼被打伤时,右眼还睁得大大的,才能够看清楚敌人,才能够有机会击败对手。如果右眼同时闭上,那么不但右眼也要挨拳,恐怕连命都难保!”拳击就是这样,即使面对对手无比强劲的攻击,你还要睁大眼睛面对受伤的感觉,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一定会败得很惨。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日本之行:只要不变成习惯,失败是一件好事

我是我所知道的唯一一个一年里失去2.5亿美金的人。当然,失去能塑造你的性格。

——乔布斯

30岁时,乔布斯有一次日本之行,短暂的旅行,故事却很丰富,也让乔布斯明白了很多。

日本之行源于在美国市场的不顺利,苹果公司想要找一个得心应手的合作伙伴,但却在美国本土没有收获。乔布斯只得把眼光投向了国外——美国遥海相望的邻居。乔布斯带着他的小组一起拜访了爱普生科技公司,乔布斯对苹果与爱普生的合作非常有信心。

但是刚到日本的时候,一组人就碰到了挫折。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东京恰好当时地震发生得非常频繁,去往东京的途中,他们就被堵在了路上,他们只好准备改乘火车,随机他们就被告知铁路也因地震而停止。当费劲一番波折,到达爱普生公司时,又是苦苦等了好几个小时,才被接见。这一切都让乔布斯心中阴云密布。

随后与爱普生公司的会谈也波澜不断,爱普生的总裁先是对自己公司的产品进行一番演示。突然一个声音打断了本该顺利进行的行程。

“这样可不行,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案?”乔布斯的声音中充满了不屑。

一次本来很好的合作机会因为乔布斯的话,而彻底断送了。

但是,火车上的乔布斯仿佛得了失忆症,对自己的员工大加抱怨自己新交的女朋友。因为在乔布斯的眼里,苹果的事业才是最重要的,这种失败或许是件好事,不会让苹果走上歧途。与其和一个不顺心的公司合作,还不如自己多花点心思在产品研发上。这就是乔布斯,对事业的热爱,让他不畏失败,失败是他的强心针,而不是麻醉药。

乔布斯的日本之行还为他带来了其他收获,失败中也有惊喜,并且乔布斯把他看到的,学到的全部运用到了自己的苹果公司身上。

乔布斯曾经说过:“在日本看到的东西对我影响巨大。我非常佩服日本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的团队精神,还有纪律意识。同时这也是我们的工厂十分缺乏的品质。如果我们连工厂的干净整洁都不能做到,那么就无法让所有的机器都正常而有序地运转。”

回到美国后,乔布斯也要求自己的工厂同日本的工厂一样,全部刷成一尘不染的白色,并保持它们总是洁净的状态。

乔布斯在面对失败时,依然懂得从中获取经验,这就是失败的价值。

失败无所谓大小,当你坦然面对,认真应对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失败并没有那么可怕。失败固然令人难过,但是它也有其价值,其实失败并不像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是来破坏我们的情绪,扰乱我们的生活的。失败是帮我们寻找自身的不足,让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从而更快地走上成功之路。

最可怕的不是失败本身,而是因为经历失败后就胆小如鼠,不敢抓住眼前的机会。

不去冒险的人只是平平庸庸地挤在平坦的大路上,小心谨慎地走着,以为这样就可以平平安安、轻轻松松地过一生,但他们永远也领略不到人生奇异的风情。

生命从本质上说就是一次探险。如果害怕失败,而不主动地迎接风险的挑战,便永远不会有成功的机遇。当我们勇敢去尝试失败之后,那些失败的经验能塑造我们的性格,也将会成为成功最有意义的基石。

1985危机:即使处于困境,也要面带微笑

失败的感觉就像被人五花大绑让后钉在墙上。我才30岁,我知道我至少还能再创造一台更好的电脑,苹果再也不会给我这样的机会了,但是我自己还有机会。

——乔布斯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三十而立。但是,这句话可能与乔布斯的情况恰好相反。

1985年,乔布斯在迎来三十岁生日的同时,也迎来了人生最大的一个挑战:他被赶出了苹果。跌入困境的乔布斯,没有忘了人生只是走到了分叉路口,他在这个路口停留,思考。

“有一天,我拿出一张纸,想要写一写自己最关心的事。显然,在这10年里,我关心最多的就是苹果公司和苹果电脑,因为苹果Ⅱ电脑和麦金塔是我一手创造的。但除了它们,我还积极创立了一个苹果教育基金(Apple Education Foundation)。开始提出这个想法时我都觉得有点疯狂,然后我们就依照这个想法建立了一个叫做‘孩子不能等’ (The Kids Can’t Wait)的项目。项目的内容是,我们想办法为美国的每所学校都赠送一台电脑。后来,项目的实施情况是这样的,加利福尼亚州的每所学校都得到一台由基金会送出的电脑,大约1万台。”

这是乔布斯亲口讲述的一段话,收录在《乔布斯传》中,真实反映了他当时的生活经历,与内心写照。遇到挫折的乔布斯或许会难过,会压抑,但是不会长期处于萎靡不振中,生活还是要被色彩填满,才能精彩无限。

乔布斯在离开苹果后,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NeXT,主营家电业务。那个时候,乔布斯已经在试着去把握市场的趋势,这对他今后掌控苹果的市场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乔布斯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后来NeXT虽然失败了,但是和乔布斯的关系不大。”

说出这句话的是乔布斯的追随者威廉,他是当初乔布斯招聘进来的,非常有才华的一名工程师。不仅是威廉,在乔布斯的努力下,NeXT还汇集了众多的设计人才。

这些人才聚集在一起,碰撞彼此的灵感,然后迸发更为耀眼的火花。

威廉也非常赞同这一点,他说:“NeXT是我们的天堂,在那工作的工程师都是学院派,全部追求高端技术。我们玩的东西都是十年后大众消费市场才开始流行的技术。乔布斯真的非常了不起,他成功的从市场上挖掘这样一批很有激情的工程师,一起追逐那些东西。”

就如威廉所说,NeXT失败了。但是这段失败带给乔布斯的是收获大于失去。再也没有任何阻力能阻止乔布斯,自然包括不值一提的失败。

乔布斯甚至无所谓困境,完全把NeXT当成一块失败的试验田。

为了创新设计,乔布斯从不吝惜花钱。仅仅为了获得有名设计师兰德的设计,乔布斯就从腰包里掏出了10万美元。为了让自己的工程师们的工作环境优越,激发他们的灵感。乔布斯更是不惜花下重金布置办公室。铺了漂亮的红木地板,大厅里装上高雅的螺旋楼梯,办公室的墙上挂着安塞尔 ·亚当斯的著名风景摄影,竟然连厨房也用上好的花岗岩……

这就是乔布斯,困境反而能激发他的斗志。

不论什么样的挫折,都不应该阻挡我们继续前进的勇气。奥地利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勇气是通往天堂之途,懦弱往往叩开地狱之门。”懦弱是人性中勇敢品质的“腐蚀剂”,时时威胁着我们的心灵。只有在生命中注入勇气,才能帮助你斩断前进途中缠绕在腿脚上的蔓草和荆棘。一个永不丧失勇气的人是永远不会被打败的。就像弥尔顿说的:即使土地丧失了,那有什么关系?即使所有的东西都丧失了,但不可被征服的志愿和勇气是永远不会屈服的。勇气这种滋补剂是世界上最好的精神药物。如果你以一种充满希望、充满自信的精神生活,如果你能展现出自己的勇气——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挡你向前进。你可能遇到的任何失败,都只是暂时性的,你必定会取得胜利。

人的一生中,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问题是看你怎样去将自己扶起来。假如你曾跌倒过100次,那么,若你在101次中成功了,你就真的赢了。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旅行,沿途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我们的一颗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人生轨迹岂能美好?当苦难来临时,用微笑面对,那么生活也会以微笑回报我们。

【成长启示录】

现在,车库里的苹果公司在我的带领下已经发展成一家资产达到15亿美元的大型公司。公司起步时,我带领一群狂乱且毫无纪律观念的自命不凡之辈开始创业。我们当时可以利用的资源真是少得可怜,但我们都有一种创见性,一种肯为事业献身的精神。

虽然苹果公司的资产已经达到15亿美元,取得的成就可谓非常辉煌,但我可能并不是带领公司创业的最佳人选。当然,我认为苹果公司能取得辉煌是一个宿命,因此我并没有在我的脸上贴金,我也没有给任何人多么大的荣誉。

在苹果公司,我度过了我一生中最值得留恋的10年光阴,我对我所做的任何事情从来没有后悔过。

在以后的岁月里,我还要继续我的生活。

——乔布斯1985年接受《商业周刊》杂志采访时谈起自己的再创业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