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乔布斯给青少年一生的忠告
251000000008

第8章 时刻拥有初学者的心态 (2)

在逐渐的学习和摸索中,乔布斯对于电子器械有了更多的认识。正如他回忆说:“住在我周围的大人都研究很酷的东西,比如太阳能光伏电池和雷达这些新奇的东西,我经常向他们问这问那,而不只专注于东西的表面。”

正如有人说,“要看到整个森林,不要盯在一棵小树上。”缺乏洞察力的人只会看到事情的表面,不能体会到本质上的东西。乔布斯一直在追寻一些内在的感受和体会,甚至愿意孤零零地在生产车间里一玩儿就是好几个小时。尽管在同学们的眼中被视为“怪人”,但是乔布斯丝毫不在乎,因为在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包围之下,他已经在浓浓的科学技术氛围中感受到了快乐。

正如乔布斯的中学同学布鲁斯·考特尔回忆说,“乔布斯是一个很奇特的人,他与常人的行为方式不一样,他能够稳妥的处理事情,并且只花别人一半的时间就能把事情做得很漂亮,他是一个洞察力极强的人。因此,我对他印象极为深刻。”也许这正是乔布斯的特质。事实上,乔布斯搬到加利福尼亚州后还结识了他一生当中的重要伙伴,那就是史蒂芬·沃兹尼亚克。沃兹比乔布斯大5岁,已经是个名副其的电子学小专家,他能在纸上为高级计算机设计电路板,他还经常去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的图书馆想方设法查阅最前沿的资料。基于对电子学的热爱,乔布斯和沃兹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沃兹的引导下,乔布斯更加专心地研究这些电子器械,学会这些电子产品的操作原理。当谈论到他们兴趣以内的某一概念或者原理时,乔布斯与沃兹的话就像奔腾的江水一样滔滔不绝。正如一位熟识乔布斯的人评论:“和乔布斯谈话就像是从灭火器那里接水一样。”也正是因为乔布斯深刻了解这些电子器械的内在含义和原理,才能掌握其精髓,并且为大家展示出来。

一个人若想要获得成功,应当以善于明辨为前提去洞察事物的内在,才能认识到事情的本质。如果缺乏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深刻认识和敏捷反应,只看到事情的表面,那么我们将会迷失在现象当中。所以,我们应该用前瞻性的思维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要敢于尝试,学会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要把目光放长远才能克服现实中的种种难题,成为一个拥有大格局的人。

说“不”先生:永远充满求知欲

我跟着我的直觉和好奇心走,遇到的很多东西,此后被证明是无价之宝。

——乔布斯

1998年,乔布斯推出一款没有软驱的电脑—— iMac电脑。这款电脑引起了顾客和媒体的强烈抗议,因为很多权威人士都说缺少软驱是一个致命的错误,这一错误注定iMac必将失败。甚至当时《波士顿环球报》报道此事时,还戏谑地说:“iMac只卖给苹果公司的真正信徒。”

但是,乔布斯否定了那些权威人士的论证和建议,他一直相信自己的直觉,他相信软驱会逐渐被淘汰。根据这款产品的设计,用户可以直接用网络传送资料或下载软件。而iMac也是市场上第一批使用 USB接口的电脑之一,USB接口是连接外围设备的新工具,当时除了因特尔公司以外并没有别的公司使用。因此抛弃软驱、使用 USB接口的决策为iMac注入了富有远见的亮点。正是因为这样,让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开创出电子产品的新篇章。

事实上,乔布斯敢于否定一切约定成俗的事物。当别人都说“要”的时候,只有乔布斯坚持说“不”。还在他随父母搬到加利福尼亚州的时候,10岁的乔布斯对那些电子产品萌生出来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了他的创造潜能。当时乔布斯有一个邻居叫做拉里·朗,是乔布斯心目中的标准工程师,乔布斯经常去他家把玩那些新奇的电子器械。

有一次,乔布斯与父亲路过拉里的老房子时,乔布斯对父亲说:“拉里把一个碳晶话筒、一个扬声器和一个蓄电池放在车道上,再对着话筒说话就能通过扬声器放大出来。”但是在乔布斯父亲来看,如果没有放大器,单靠话筒、扬声器和蓄电池,是不可能将声音扩大出来的,他甚至认为自己幼小的儿子一定是疯了。在乔布斯以理据争之下,并且带着父亲去实地验证,终于得到了父亲的肯定。

从这之后,乔布斯更加坚定自己,甚至觉得自己的聪明才智已经胜过父母,而父母的支持激发他更强烈的求知欲望。乔布斯后来回忆说:“父母意识到我的不同寻常后,就想尽办法让我学到更多的问题,送我去好学校,满足我的一切需求。”从小的知识积累为后来的成功积累了能量。

乔布斯想要创造一些够酷的、超级棒的产品。按乔布斯的行动法则,如果某款产品不够革命性,乔布斯就不会对它感兴趣。乔布斯曾想制造一种没有散热风扇的、“安静的”电脑,这是一个非常具有颠覆性的概念。虽然最后没有实现,但是这正是乔布斯敢于否定精神的体现。

敢于否定,也就能突破自我。敢于否定,也就能打破常规。乔布斯在一次接受《商业周刊》的访谈时说:“创新就是对1000件事说不,来确保我们不会误入歧途或者做得过度。我们总是在想着我们能够进入的新市场,但是只有说不,你才能专注于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书法家的“苦行”: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我们必须用初学者谦虚的自觉,用饥饿者渴望的求知态度来拥抱未来的知识。

——乔布斯

歌德曾说:“人不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这正是乔布斯所秉持的求知求学的深刻内涵。

2005年,年近半百的乔布斯在斯坦福的演讲中,深刻地讲述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三个生命故事。他最后说了一句话被奉之为点睛之笔的话,“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一个人,从一生下来就开始学习说话、学习走路、学习做事、学习一切。如果不读书、不学习,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有本领的人。

在乔布斯的演讲中,他提到自己从大学退学后,去参加了书法班,并对排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72年,17岁的乔布斯退学之后不用去上那些他不感兴趣的必修课,在他看来,那些必修课并不能给他所要的东西。如果大学知识不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那就是死的,是遗留在书本中的古老化石,不可能成为有温度、有深度,更具高度的智慧。这让思想活跃、充满求知欲、想要做一番大事业的乔布斯来说,生不如死。

于是,乔布斯选择学习各种感兴趣的课程。这其中有一门书法课非常吸引他,因为他注意到校园里的很多海报都画得很漂亮。乔布斯后来说:“我学到了衬线字体和无衬线字体,怎样在不同的字母组合键调整间距,怎样作出完美的版面设计。让我深深的陶醉在这其中蕴含的美感和艺术的精妙之中。”

乔布斯在字体上的收获成为苹果电脑麦金塔系统的核心卖点,这款由苹果于1984年推出的电脑产品还具有开拓了鼠标驱动、图形优化的特性。其中的窗口、图标以及菜单等用户友好的界面和功能被外界视为一款“给大众使用的电脑”。

如果没有在那年夏天看到那张海报,继而报名学习书法,就不会有苹果计算机,更不会有今日的iPhone 和iPad,当然也不会有在奥斯卡上屡屡大放异采的皮克斯动画电影公司。

1979年,24岁的乔布斯,凭着自己的努力,凭借着对知识强烈的渴望不断地获得了成功。苹果公司上市30年后,他回顾自己一夜暴富的感受时说:“我从来没有为钱而担忧。我经历过极度贫穷,那种感觉很不错,因为我不用为钱担心,后来我变得有钱了,还是不用为钱担心。我答应过自己,不会让钱毁了我的生活。”乔布斯慷慨的为尼泊尔和印度地区的盲人提供帮助,并为他们组织慈善捐款。同时,他更加注重对苹果公司细节的处理,而自己挣的钱也并不是用来随意挥霍。

在乔布斯的身上,我们看到内心的静谧冥想与世外的吵杂多变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科学与人性在他身上得到调和。

学习是无限思维的训练,这种学习必是具有开拓性,前瞻性以及应用性。惟其如此,才有感悟,才可能生发与众不同的创意。时刻怀着一颗求知的心,虚心学习,我们才能像乔布斯那样走得更远。

【成长启示录】

在我年轻的时候,有本神奇的杂志叫做《Whole Earth Catalog》,这在当年被我们奉为经典读物。那是一位住在离这不远的Menlo Park的Stewart Brand发行的,他把杂志办得很有诗意。

1960年代末期,个人计算机跟桌上出版还没有出现,所有内容都是打字机、剪刀跟拍立得相机做出来的。杂志内容有点像印在纸上的平面Google,在Google出现之前35年就有了:这本杂志很理想主义,充满新奇工具与伟大的见解。

Stewart跟他的团队出版了好几期的《Whole Earth Catalog》,然后很自然的,最后出了停刊号。在1970年代中期,我正是你们现在这个年龄的时候。在停刊号的封底,有张清晨乡间小路的照片,那种你四处搭便车冒险旅行时会经过的乡间小路。

在照片下印了一行小字: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