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杨家将
2518400000012

第12章 杨六郎魏州救驾(1)

杨家将这回又是大胜而归。真宗知道了,十分高兴,给了他们很多封赏。可王钦非常不高兴,在家里闷闷不乐。他想,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完成我灭掉宋朝的计划呢?于是他便派人请枢密副使谢金吾前来商议。

王钦对谢金吾说道:“这杨家仗着八王庇护,也太嚣张了。前几天我因公务经过杨府的天波楼,不曾下马,就被他们狠狠地羞辱了一番。我向皇上告状,八王又与我做对。真是气死人了,还不如辞官回家去的好。”

谢金吾便笑道:“王大人何必如此。他杨家一门已只剩下孤儿寡母,支持他们的前朝老臣也都弃官的弃官、死的死了,他还有什么力量?八王也管不了朝中的事;现在皇上也未必再像先帝那样宠着杨家了。你看我想个办法去对付他们,将杨家的天波楼拆掉给你看看!”

王钦听了,心中暗喜,口中却反说:“谢副使,但别为了我去争闲气,要是那个杨令婆告到皇上面前,我们又要受辱了。”

谢金吾说:“王大人不要担心,如果圣上问的话,下官自有计策回奏。”于是两人一直喝酒到深夜才散去。

第二天,谢金吾果真率兵大摇大摆地从天波楼走了过去,看到杨令婆也没打招呼。杨令婆并不知道这是谢金吾的阴谋,便向真宗告状。真宗一听,便传谢金吾来进谏。真宗怪罪谢金吾怎么如此没有礼貌,金吾说:“唉,陛下,我也是为大宋着想。您想想看,天波楼正处在京城的南北要道处,百官每逢节日向陛下朝贺时都要在那里下马,有辱我大宋国威啊!我建议拆了天波楼!”

真宗便找来大臣商议,这大臣就是王钦。王钦当然鼓动真宗下令拆除天波楼。杨家听到消息后连忙找来八王商议。

柴夫人赶到八王府,对八王说:“建造和赐给杨家天波楼,是先帝的盛德,现在主上听信谢金吾的谗言要拆毁它。希望殿下念杨家父子忠心报国的份上,去劝阻一下皇上吧。”

八王提议说:“既然圣上的指令已经下达,想更改肯定是需要一些时日的。倒不如先贿赂一下谢金吾那个小人,让他先将工期延后些时日再说。”

柴夫人回到府上,便将八王的想法报告给了杨令婆。杨令婆说:“只要不拆掉天波楼,我不吝惜金银财宝!”于是马上派了个心腹之人带上黄金四十两、玉带一条,送到谢金吾的府上。

谢金吾收下了礼物,答应了杨府缓拆的要求。

再说令婆正等待八王劝阻皇上的消息,哪料杨家贿赂谢金吾的事,已被王钦听到了风声。于是王钦在真宗面前力劝赶紧拆楼。谢金吾不得已,只好带领工匠,将天波楼的上层拆掉了,但中层以下,仍旧留下未拆。

八王打听到王钦在中间作梗,事情已经复杂化,便派人通知杨令婆,让人连夜赶去佳山寨,将杨六郎请回商议办法。

九妹领命,便辞别母亲,往佳山寨而去。不一日,来到佳山寨见了六郎便一五一十的将事情原委告诉了他。六郎听了,心中忧愤交加,就拉九妹到帐后商议道:“我奉旨镇守此关,责任很大。现在没有朝廷的命令,我私自回京,若被发现,有擅离职守之罪。真叫我进退两难啊!”

九妹说:“母亲那里日夜盼望。哥哥只好私自离开几天,待事情安定后就立刻回来好了。”

六郎无奈,对部下交代一番,便与九妹连夜悄悄地离开佳山寨,往汴京进发。

途中遇到焦赞,于是三人一起上路了。

就这样,三人一同来到了杨府。六郎见过母亲,了解了一些情况,便决定亲自秘密去八王府,与八王商量。临走的时候,杨六郎命人将焦赞安顿在偏房居住,并派了府中的几个军校看着他,将他守在府内,不让他出去惹事。

开始,焦赞初来乍到,对府中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因此也过得很开心。可是一连几天以后,焦赞老是被关在府中,便坐卧不宁,对守着他的军校说:“我来汴京,本来是想看看京城风景的。现在被你们这么看着,我还不如不来自在呢!你们行行好,带我去城中转转吧,我一定会多买些酒食好好谢谢你们!”

于是两个军校便开了府中后门,带焦赞逛起汴京城来。焦赞先和两个军校喝了一整天的酒,将近一更时分,三个人不知不觉便来到了谢金吾的府第门前。

焦赞本来不知道谢金吾是什么人,一听说他是六郎的对头,便心生厌恶,对两个军校说:“你们在外面等我,我到里面去看看!”

不等两个军校劝阻,焦赞早已越墙跳入了谢府的后花园,直奔谢府的厅堂而来,焦赞看见许多仆人正在服侍谢金吾,歌女、乐工正在边上跳舞奏乐。焦赞从皮靴中拔出藏着的短刀,猛地翻进窗户就站到了谢金吾的面前,用短刀指着他骂道:“你这个奸臣,你可认得我焦赞?”

谢金吾喝酒正在兴头上,忽见有人手握短刀指着他骂,吓得大喊:“快来人啊,有贼!”

焦赞没等他喊完,一个箭步冲上去,一刀从他的颈项划过,谢金吾的头已经落地。

接着,焦赞沾着鲜血在厅堂的墙壁上写下了两行字:“天上有六丁六甲,地上有金神七煞。若问杀人者谁?来寻焦七焦八。”

第二天早上,汴京的巡逻捕卒发现了谢家的情况,报告了枢密使王钦。王钦进谢府一看,只见谢家尸横满地,血污庭阶,厅堂的墙壁上还有杀人者的留名。此事立刻轰动了整个汴京城。

王钦马上去向真宗奏报:“杨六郎部下焦赞,杀死谢金吾副使一家。”

真宗大惊:“杨六郎在镇守边关,怎么会有他的部下进京杀人?”

王钦便说:“臣打听到前几日杨六郎私离佳山寨,带焦赞一同来京。这是有违国法的行为,望陛下将他俩捉拿问罪。”

真宗允奏,下旨命禁军前去杨家捉拿杨六郎和凶手焦赞。

此时,杨六郎正在府中与母亲商议天波楼的事,忽然仆人来报:“焦赞昨晚杀死谢金吾一家,现在禁军正前来捉拿。”

六郎听了大惊失色,道:“这个狂徒坏我的事了!”话刚说完,一伙禁军已一拥而进,将六郎抓住了。

此时焦赞正在门外,见禁军捉人,手执利刀就杀了进来。禁军们见他十分凶猛,无人敢上前。六郎见了,喝道:“你惹出如此大祸,还要拒捕么?赶紧把自己绑了,同我一同去朝廷请罪!”

就这样,禁军便带着六郎与焦赞一同去朝见真宗。

真宗见杨六郎,问道:“我没有召你,你私自离开佳山寨,又带部将杀了谢副使一家,该当何罪?”

六郎奏道:“请陛下容许臣诉说冤苦:臣父子蒙朝廷厚恩,虽在九泉之下也会想报恩的。最近因为主上命令拆毁天波楼的事,母亲忧虑成疾,只得离关几天,想探望一下母亲就回去。部将焦赞不知几时进城,杀死谢金吾一家,我更不知,请圣上明察。如果查下来是我指使的,我愿伏法。”

真宗听后,半晌没有回答。

王钦就道:“杀人者肯定是焦赞无疑,那日谢府的侍从、乐工亲眼目睹,而且他自己也留下了笔迹。望陛下将六郎、焦赞押赴刑场处斩!”

真宗仍是迟疑不决。

八王保奏道:“杨六使私自离关,是有罪责,但却情有可原。部将杀人,六郎却丝毫不知情,实与他无干。请陛下念他有守关的功劳,从轻发落。”

真宗允奏,命司法衙门拟定杨六郎、焦赞的罚罪办法报来。然而当时的法司官黄玉,与王钦是一党羽的。王钦就密嘱法司官黄玉将六郎、焦赞发配到最边远险恶的地方去。

于是黄玉就拟文将六郎发配到汝州三年,每年为朝廷打造官酒二百坛,焦赞发往邓州充军。真宗便下旨允准。

杨六郎随解差一路辛苦,来到汝州。解差将公文递给汝州太守张济张济看罢公文,先打发解差回去了,然后请六郎到后堂坐下,问道:“我只听说将军在镇守佳山寨,撩人畏服,为何又犯了发配之罪?”

杨六郎便将部将焦赞杀谢金吾的事原原本本说了一遍。张济嗟叹不已,想了一下,对杨六郎说:“将军只好暂且忍耐一下。我这里西域有个万安驿,是交通要道,你在那里监造官酒,只要能及时进贡,不耽误时间就行。过个一年半载,朝廷自然会再次启用将军的。”

于是杨六郎便上城西万安驿监造官酒去了。

却说王钦见杨六郎已去汝州,便将黄玉请到自己家里,密商进一步谋害他的计策。黄玉说:“此事不难。如今朝廷十分看重酒税。如果王枢密使上一道奏本,说杨六郎在汝州私自卖酒逃税,则圣上一定处以死刑。”王钦大喜,就请黄玉在家喝酒庆贺,两人尽欢而散。

第二天,王钦便向真宗上了一本,说杨六郎到汝州未满一月,便私卖官酒,轻玩国法,想以此积聚钱财谋反逃跑。

真宗果然大怒,说:“朕念在他是朝廷功臣,对他的罪过一律从轻发落,但是现在他竟然私自卖酒,借此逃税,实在是罪大恶极,不可饶恕!”

八王一听这是要将六郎斩首,赶紧上前求情,没想到真宗丝毫没有理会,依旧要将六郎杨延昭斩首。

王钦就乘机说:“请陛下及早将他正罪,以免生出后患。”

真宗就立刻下旨:“着团练正使呼延赞到汝州取杨延昭首级回来。”在朝的大臣听了,都愕然无语。

八王就出班力奏阻止:“杨六使是忠诚之臣,不会有这种事的。请陛下勿听一面之词而杀有功之臣。”可这回真宗根本就听不进去了。他对八王道:“你屡次为杨延昭作保,难道前些日子他在谢副使一家的事,也会有假吗?”

八王一时语塞,只得退出朝班。八王看无法劝服真宗了,便又想出一个办法。他派亲信来到汝州,将六郎遭人陷害被叛处斩首的事告诉了张济,张济当然明白六郎是冤枉的,说:“我一向敬仰六郎,这件事就由八王来谋划,我将全力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