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赵氏经络综合锻炼方法
2522200000005

第5章 生命在于运动(3)

生命在于运动的生理意义就是“生命必须运动”,经常运动可以保持体力不衰;适当用脑可以保持脑力不衰。运动(体力的和脑力的)是延缓衰老、防病抗病、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经常运动可以保持肌肉丰满富有弹性,筋的柔韧性,骨骼质密、关节的灵活,保持身体的协调性。运动对改善心功能有好处。体育锻炼可以加强心肌收缩,改善心肌供氧,减少患心脏病的危险。在同一工作环境下,运动少的人比运动多的人容易患冠心病。锻炼也有助于心脏病患者身体康复,通过有计划地进行锻炼,循序渐进,就会慢慢恢复到原先那种健全而活跃的生活状态。运动可预防血管硬化。有位病理学家通过对数千具尸体进行解剖研究,发现脑力劳动者的各种动脉硬化发生率是14.5%,而体力劳动者只有1.3%。运动可防止胆固醇在血管中沉淀,扩展动脉,减少血块完全堵塞动脉的可能性。运动能提高大脑功能。大脑支配肢体,肢体的活动又可兴奋大脑,经常锻炼可提高动脑的效力,提高回忆的效率,从而增强记忆力。此外,锻炼还是消除焦虑、镇恐压惊、缓和紧张情绪的灵丹妙药。一些老年人离退休前精神饱满、浑身是劲,离退休后,反而老态龙钟,判若两人。原因可能是离退休后无所事事,神经松弛,导致大脑传导受阻,各种生理功能失调。运动能强壮肌肉,灵活关节,改善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肺活量。运动能使人精神旺盛,心情舒畅。人体在锻炼的时候会释放出许多有益的激素,能调节人的情绪和心境,增强抵抗力,有益于身心健康。所以,运动是保持青春的妙方,是延年益寿的良药。

上世纪20年代初,美国心脏学会奠基人、着名的心脏病学家、几任美国总统的保健医生怀特博士第一个提出:从进化论角度看,步行是最好的运动,它对人体健康有特殊的益处。他创造性地将步行锻炼作为心脏病人和心肌梗死后病人康复治疗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建议健康成人应每日进行步行锻炼,并将其当做一种规律性的终生运动方式。他的权威性的科学论着作为教科书影响了几代人。上世纪70年代后,他的论点得到了科学验证。1993年,有科学家针对62例劳力性心绞痛病人进行研究,其中运动干预组每周耗能7849kJ,相当于每周运动5d,每次步行或慢跑2.6km,一年后冠脉斑块消退者为28%,而对照组仅为6%;冠脉狭窄加重者在运动干预组为0,而在对照组为45%。在运动干预组中,每次运动量在4.2km以上的人,几乎都出现了冠脉斑块消退。1997年,有学者对1645名65岁以上老人的前瞻性研究发现:与每周步行少于1h的老人相比,每周步行4h以上者的心血管病住院率减少69%,死亡率减少73%。所以,步行应该成为人们,特别是中老年人良好的保健运动,它是心血管病的有效预防措施。在进行运动健身时,应掌握“三、五、七”的原则。“三”,是指每天步行约3km,时间在30min以上;“五”,是指每周要运动5次以上,因为只有规律性的运动才能有效;“七”,是指运动后心率加年龄约为170,这样的运动量属中等强度。比如,50岁的人运动后的心率要达到120次/min,60岁的人运动后心率要达到110次/min,这样就能保证有氧代谢。若身体素质好,或有运动基础的人,年龄与心率之和可达到190左右。反之,身体素质较差者,这个数字到150左右即可,否则会产生无氧代谢,导致不良影响或意外。运动还有减肥和调整神经功能的作用。一组中年妇女的8周步行运动研究表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的逐渐加量运动,使参加者平均脂肪减少6kg,肌肉增加3.6kg,体重净下降2.4kg。怀特80多岁来中国时,住在饭店的12层,他上下楼不乘电梯,每日步行锻炼。除跑步和步行之外,值得一提的是肌肉锻炼和气功。研究表明,气功的内外兼修对改善老年人身体协调性和神经系统稳定性有显着疗效,病人不易摔倒,可减少骨折50%,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会明显减少和减轻。运动对高血压患者来讲是很重要的:用运动换取健康这个建议不只是对高血压患者讲的,也是对所有人讲的,生命健康跟平时的运动量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心脑血管专家指出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还能防止肌肉、骨骼与关节僵硬现象的发生。专家提示运动中高血压患者应该留意的事项:①勿过量或太强太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②留意周围环境气候:夏天,避免中午艳阳高照的时间;冬天,要注意保暖,防中风。③穿着舒适吸汗的衬衫:选棉质衣料,运动鞋等都是非常必要的。④选择安全场所,如公园、学校,勿在巷道、马路边。⑤进行运动时,切勿空腹,以免发生低血糖,应在饭后2h。心脑血管专家表示: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防范便秘、改善睡眠。有持续运动的习惯:最好是做有氧运动,才会对健康有帮助。

实践证明运动锻炼是个神奇的法宝,不管你原来是否热爱运动,只要你现在就开始行动一点都不算晚。运动是最简单的控制糖尿病的方法,它可以消耗脂肪,减轻体重,促进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增强心脏和肺的功能。糖尿病医院的专家指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锻炼还有以下好处:①直接消耗糖分,起到降血糖的作用;②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用较少的药就能达到降血糖的目的,与血糖有关的一些代谢指标(如糖化血红蛋白)也会被改善;③调节脂代谢,降低三酰甘油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改变血液循环,减轻并发症的发生率;④对于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协助胰岛素在体内充分发挥治疗效果,减少胰岛素用量;⑤改善情绪,降低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和谐。运动的神奇作用简直可以和胰岛素相媲美。运动开始时,身体需要把葡萄糖和脂肪作为能量来补充所需。葡萄糖和脂肪离开储存它们的地方,进入血流,到达肌肉。葡萄糖在肝中以肝糖原的形式储存,这时肝糖原开始分解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来。持续运动时,肝糖原被耗尽,肝脏开始利用其他物质制造大量的葡萄糖用以继续提供能量。通过稳定的中度运动,葡萄糖产生开始减少时,机体最终转向脂肪。恰好大多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大量的脂肪可以提供。

另一方面,如果运动过于剧烈,肝脏实际产生了更多的葡萄糖,肌肉并不能立即消耗掉它们,血糖这时会上升。这也解释了一些人运动后血糖比运动前更高的现象。肝脏产生如此多的葡萄糖的原因是剧烈的运动迅速地耗尽了肌肉中葡萄糖的储备,剧烈运动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一旦运动结束,多余的葡萄糖会重新补充进肌肉组织。运动剧烈时葡萄糖是最好的能量来源,因为它比脂肪转变成能量快得多。对于强度不大的运动,身体会优先使用脂肪,因为等量的脂肪比葡萄糖提供的能量更多,运动时,非糖尿病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水平会下降,这不会使血糖升高。这是因为在运动时,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肌细胞并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而且运动时快速的血液循环将小部分的胰岛素更频繁地带到肌肉,肌肉对胰岛素更加敏感了,从而改善了胰岛素抵抗,这恰恰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希望达到的目的。

糖尿病人必须要坚持运动,运动不仅对正常人的健康有益,而且也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法。①适当的体育锻炼,使人心情舒畅,有益于身心健康。长期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改善肌糖元的氧化代谢及心血管功能,使最大摄氧量增加,减少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②运动可使肥胖病人体重减轻。2型糖尿病人大多肥胖,对胰岛素不敏感。通过体育锻炼,使体重下降,胰岛素受体数上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可以降低胰岛素的用量。③运动可促进葡萄糖透入肌肉细胞,促使肌肉和组织对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减少尿糖,并减少胰岛素的需要量。④运动还可使肌肉更多地利用脂肪酸,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强脂蛋白酶活性,有利于预防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并发症的发生。⑤运动可降低高血压,运动可增加血管的弹性,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有一定防治作用,尤其是轻中度的高血压。⑥运动可使心肺功能得到锻炼,运动时循环及呼吸功能加强,并能强壮身体,因而,可以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起一定的预防作用。⑦运动可防止骨质疏松: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以及女性绝经以后常常会出现骨质疏松,而糖尿病又会使骨质疏松加重,但运动可以防止骨质疏松。⑧运动还可以陶冶情操,培养生活情趣,放松紧张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另外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在3%~5%,而且近年来,还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在孕前4~6个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比孕期加强运动、避免营养过剩更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为什么孕前运动有如此明显的作用呢?妊娠糖尿病的发生是因为妇女受孕后激素的分泌发生变化,可能产生抵抗胰岛素的作用,而孕前4~6个月适当锻炼能够稳定体内激素的分泌,减少抵抗,进而降低了患上妊娠糖尿病的危险性。另外,随着孕周的增加,在怀孕24~28周时这种激素的分泌会达到高峰。总之,适当的体育锻炼,能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血糖、血脂,并可增加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糖尿病是十分有益的,但是糖尿病人必须要坚持体育锻炼,持之以恒,要把运动锻炼与饮食睡眠当成每天所必需的身体循环过程,即“饮食循环、睡眠循环、运动循环”,这是人体自然循环三要素。医学之父、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说“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我国谚语也说:“运动胜灵芝,何须求仙草”。“生命在于运动”,这是法国着名思想家伏尔泰的一句名言。没有运动也就没有了生命,缺少运动的生命是短暂的。运动是生命的本原,这是人类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健康长寿”更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理想和梦寐以求的追求目标。“运动”是宇宙、天体、地球、植物、动物、人类生命的共性和必然的循环规律、宇宙天体地球在自转中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使春、夏、秋、冬有序循环轮回,才能使它健运而生生不息永不衰竭。植物在自然生长中和借助风的力量来“动”,它才会在“动”中深深地扎根于沃土而茁壮成长,繁衍生息充满生机和活力;动物在运动中猎取赖以生存的食物,躲避天敌的杀戮;人类在运动锻炼中强健体魄、锻炼耐力、“动”出活力、“动”出健康、《吕氏春秋·尽数篇》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华佗则更进一步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当譬犹户枢,终不朽也。”这正是“动”的结果和“动”的真谛。抱朴子曰:“道以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劳动故也。若夫绝坑停水,则秽臭滋积;委木在野,则虫蝎太半。真人远取之于物,进取之于身,故上天行健而无穷。”七曜运动而能久,小人习劳而湛若,君子优游而易伤,马不行而脚直,车不驾而自朽。藏传佛教典籍《四部医典》《月王药典》《晶珠本草》《丹珠尔》等典籍认为通过形体、精神、情志等方面的锻炼不仅能使人大彻大悟,还能促进人体健康。《四部医典》还指出:预防疾病应从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起居、运动锻炼做起。自古就有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为了能达到长生不老,修道、吃斋念佛,寻找仙方、求长生不老之药,最终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作为现代人进化至今还是一提到养生之道,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吃出健康如何补出长寿?作为一代帝王从饮食上,有无与伦比的御厨从营养到进补,试问谁能与之相提?从人力上,衣食住行服侍的奴仆又有谁能与之并论呢?从物力上,普天之下莫非皇土,又有什么珍奇美味、山中走兽云中雁、江海湖河水底鲜、人参鹿茸燕窝虫草等珍奇补品是皇帝得不到的呢?谁又能与之抗衡呢?从财力上,又有谁能比皇帝财力雄厚呢?此等都非常人所比,而他们却无法长寿,就是因为他们想的只是长生不老的仙方和灵丹妙药,想到的是如何吃出健康长寿来,如何享受,想到的仍然是索取,是别人如何让他长寿,从来想不到自己得到的已经太多太多,自己应该付出运动锻炼来强健体魄,又有哪位御用大厨、御医吃什么御膳补品、补药,用什么保健按摩绝学能把皇帝的肌肉补得发达丰满、骨骼固密、关节灵活、韧带伸展柔韧呢?这些正是保证人类健康长寿必需的先决条件,古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明确指出。在皇帝中,追求长生不老的大有人在,死于服食道家所炼丹药的也不乏其人,最为典型的要属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派出方士四处寻求长生不老药。《史记·秦始皇本纪》(卷六)记载:齐人徐市(也叫徐福是当时着名的方士)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徐福为寻找长生不老仙方,不惜劳师动众,亲率众人数千里远行,最终死于途中。假设他在寻找长生不老仙方的途中,随军士们长途跋涉,即使他找不到长生不老仙方,也不至于死于途中,在跋涉中他的身体也会比以往更加健壮,这就是生命的哲学,动则生,“得与失”,你不想付出却想得到回报是不可能的。试问人们一生所得到的,有不付出就能得到的吗?即使是行贿也是想用金钱来交换你手中的权力,你得到了金钱就有可能失去自由,甚至赔上了性命。“得与失”是相对的,天与地、阴与阳、男和女等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你付出了娱乐和安逸享乐的时间去做运动、锻炼身体,回报你的就会是结实的身体,就是健康长寿。我的健康我做主,健康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长生不老由人做”,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在得“道”之前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而幡然醒悟修道成仙,也成就了一段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

见钱如患真仙子,遇色如仇大丈夫。

养气气如龟喘息,炼形形似鹤肌肤。

生我之门死我户,几个惺惺几个悟。

夜来铁汉细寻思,长生不老由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