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植物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2530100000025

第25章 植物的另类知识(8)

少数落叶树种冬天叶片虽然干枯,但并不脱落干净,有的直到第二年新叶发出时才落光。如蒙古栎、辽东栎等壳斗科树木,我们称之为早春落叶的树。蒙古栎、辽东栎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能是因为它的南方表亲——青冈、栲树等常绿阔叶林的建群种都是常绿树种的缘故吧。

另外一些植物具有脱落性的无芽小枝,例如水杉、梭梭等,通过这些小枝的脱落可以减少水分的蒸腾等方式,更好地保证植物主体度过寒冷、干旱等不良季节。

有一种植物终生只有两片叶子、几百年都不落,这就是西南非洲沙漠的百岁兰。

冬芽——花的襁褓

无论落叶树种,还是常绿树种,秋冬停止长出新叶时,都会形成冬芽。侧柏、桧柏等植物冬季似乎只是放慢了生长,所以你很难发现它们的冬芽。冬芽是花的襁褓,幼叶越冬的小屋。每个枝条最顶端的那个冬芽叫做顶芽,其它的冬芽都生在枝条的叶腋里,无论是枝条顶端的叶腋还是枝条侧部的叶腋。刺槐、悬铃木无论顶芽腋芽都是从叶柄下顶出来。大多数树木的冬芽都包被着一层芽鳞,如玉兰的冬芽外面毛茸茸的,像披着一层毛皮大衣。还有银芽柳的冬芽最漂亮,人们常拿来制作干花,插在室内观赏。但枫杨、夹竹桃的芽,外面没有任何包被,你一眼就可以看到那蜷缩在一起的幼小的叶片。

一般说来,一个叶片的叶腋只生一个冬芽。但是也有不少植物一个叶腋内生有多个冬芽。由于有的树木冬芽是花叶分居的,这些树木是完全的先叶开花,它们就更需要一个叶腋处生长多个冬芽了。例如杏树的冬芽两两并生,榆树的冬芽也是一大一小两个。而桃树、榆叶梅的一个叶腋处两个花芽护卫着一个叶芽。而连翘,由于它还是叶对生的植物。在一个节上我们可以看到4个冬芽,叶芽靠外,花芽靠里。不过对于花叶分居的这些植物,花芽在每个叶腋总是有的,但叶芽却不常有,因为只有在需要分枝的地方才需要生长叶芽。

苹果、梨的冬芽是混合芽,也可以说是芽中有芽,在芽萌发后先开花,然后其芽中腋芽再萌发长成枝条,但营养不好的冬芽也可能不萌发或只长出枝叶。对落叶果树,冬季修剪过程时,准确识别花芽、叶芽,调节花、叶芽比例是合理修剪,及确定合理负载量的重要依据。

还有些植物,例如:葡萄、猕猴桃等等,它们的花芽是随着新枝的生长后来形成的,花序或长在新枝的叶腋处,也有长在新枝的顶端的。对于这类植物,生长季节的打芽修剪可以调整它们的结实情况。

梅花香自苦寒来

落叶、萌芽、开花、结果,这些植物的生命活动,是谁安排了时间表?是气温的逐渐变化。秋天来了,天气一天一天变凉,一年生小草感觉到了,它只有赶紧结成种子,以备明年萌发,而自己虽冻死也无憾。有些二年生草本植物,例如夏至草、二月兰等,它们有膨大的地下根茎,根茎上也形成冬芽,可以帮助它们过冬。这些植物由于长期适应了秋凉冬寒春暖的气候变化规律,如果突然人为地改变,它们就可能只长叶不开花结籽。一、二年生种子作物在苗期需要经受一段低温时期,才能开花结实的现象叫做春化现象。中国农民早已注意到春化现象,并应用于实践。当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需要冬小麦春播时,采用“闷罐法”,把湿种子闷在罐里放在冷处40~50天(人工春化),春暖后播种,当年仍可以收获。

有关春化作用的机理非常复杂,科学家们还没有研究清楚。但是既然多年生树木每到秋冬天气转冷的时候才会形成冬芽,包括花芽,如果突然没有冬天到来了,树木当然就不会,也用不着形成冬芽,包括花芽了。没有花芽,还怎么开花,还怎么结实。所以说,是冬天的即将到来提醒树木形成了花芽,提醒梅花孕育了花芽。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二年生草本植物当然也一样。

当寒冷的冬天渐渐过去,春天即将到来的时候,植物也能灵敏地感觉到。于是,腊梅、梅花顶着冰雪绽放了,接着有海棠、核桃等等的冬芽,而最晚醒来的可能要数黄檀和枣树了。在核桃都已经满树浓绿的时候,枣树的枝条却还是光秃秃的,真是“枣树不早”。

水果色香味的奥秘

在自然界供给我们的众多食物中,水果因其具有绚丽的色泽、诱人的香气和甜酸可口的风味而备受人们的厚爱。那么,水果的色香味是怎么来的呢?

果实成熟后颜色的变化,是由各种色素决定的,它们主要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以及类黄酮素等。叶绿素经常处于破坏和重新形成的动态变化中。果实幼嫩时,叶绿素含量大,果实呈绿色;果实成熟后,叶绿素被逐渐破坏丧失绿色,而此时类胡萝卜素含量大,使果实呈黄色,或是由于花青素的形成而使果实呈红色。柑橘类果实的颜色是由于细胞中含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西红柿含有蕃茄红素;菠萝和番木瓜的颜色是由于细胞中含有叶黄素的缘故。

花青素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液中,随细胞液酸碱度的变化而呈不同的颜色。当细胞液为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蓝色;中性时则呈淡紫色。这样,便使果实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颜色。

光照对果实的上色也有影响。紫外光对上色有利,但紫外光常被尘埃、小水滴吸收。所以,雨后空气中尘埃少,有利于上色;海拔高、云雾少的地区果实上色也好。

幼嫩的水果通常是不具备香气的,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一些物质(主要是氨基酸和脂肪酸)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急剧变化,从而生成醇、醛、酮、酸、脂、酚、醚及萜烯类化合物等微量挥发性物质。由于这些化合物的持续挥发便使水果发出香气,而它们在组分及浓度上的差异又使得各种水果各具自己独特的香气。

果肉质地(硬度)由细胞间的结合力、细胞构成物质的机械强度和细胞的膨压所决定。随着果实的成熟,果实细胞间的结合力减少或消失,细胞分散,这时吃起来就感到果肉松软。若保持细胞间的这种结合力,果实吃起来则感到硬度大、脆。果实细胞壁的纤维素含量高则硬度大;反之则硬度小。同一品种中,大果常比小果硬度低,因为大果组织疏松,细胞间隙也大。所以要贮藏的果实不要选个儿大的。

采收时间和采收后温度对果实硬度的影响较大。要保持水果的硬度,采收后必须尽快入冷库或在空调库保存。氮肥、钾肥、水分过多也会降低果实硬度。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增多,则硬度下降。

果实中的糖是由淀粉转化来的。在未成熟的果实中贮存许多淀粉,果实无甜味。随着果实的成熟,淀粉逐渐水解,由果心向外消失,糖含量迅速增加,使果实变甜。果实中的糖主要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果糖最甜,蔗糖次之,葡萄糖再次之。不同树种的果实所含糖的种类不同。樱桃主要含葡萄糖和果糖。桃、杏和柑橘中蔗糖占优势。葡萄含葡萄糖较多。苹果、梨、柿、枇杷三种糖均有,但蔗糖含量少。

未成熟的果实中含有很多有机酸,主要是苹果酸、柠檬酸和酒石酸,所以有酸味。苹果、梨和核果类果实主要含苹果酸;柑橘类和菠萝含柠檬酸较多;葡萄含酒石酸、苹果酸较多。柠檬酸的酸度比苹果酸要高。随着果实的成熟,有机酸含量逐渐下降,甜味增加。

人们吃水果时感觉的甜度不决定于糖的含量,而是取决于果实中的糖酸比例。糖酸比例大则水果甜,同样的糖酸比绝对含量高时,人们感到果味浓厚,相反则果味淡。

海里的庄稼

海带是一种长在海底岩石上的褐藻。因为它的叶片又长又厚,在海底随水流漂动,仿佛是舞动的绿褐色绸带。海带的名称就由此而来。

海带原是一种喜欢寒冷水流的海洋植物,原产于日本和俄罗斯寒流海域,在我国是没有的。那么,海带是怎样来到我国沿海“落户”的呢?

上个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占我国东北时期,从北海道运木材到大连修筑海港码头。海带的孢子附着在木材上,便不声不响地跟着来到大连湾,并在大连海底的岩石上长成了海带。后来,从北向南,不断蔓延繁殖开去,先播散到了烟台、青岛,又传到了福建等沿海。

海带全世界大约有30多种,亚洲地区就有10多种。海带大多分布在温度较低、风浪较小的沿海和海湾,用固着器附着在浅海海底礁石、贝壳上,大量繁殖时形成一片水下森林。

海带藻体由三部分组成:下部是一些假根状的附着器。中部是圆柱形的短柄。上部是长而扁平的叶状体,一般长3米左右,有时长达7米,宽20~50厘米,边缘较薄,呈波状皱褶,表面光滑,绿褐色或棕褐色。

海带是海洋植物产量高、生产快、个体大、经济价值高的食用及工业用的海藻。海带是含碘量最高的海藻,含碘量一般在3%~5%,最多可达7%~10%。海带里的碘,人体能直接吸收。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少碘会得粗脖子病——甲状腺肿大。缺碘的山区,多食用海带,能防止和治疗这种病。

海带还是一种优良的蔬菜,营养价值很高。每100克海带干品中,含有蛋白质8.2克,脂肪0.1克,糖57克,粗纤维9.8克,无机盐12.9克,胡萝卜素0.57克,钙2.25克,铁0.15克,维生素B10.69毫克,维生素C1.5毫克。营养丰富。

海带可以制成海带酱油、海带酱、味粉。日本人用海带磨成粉,作为红肠等食物的添加剂,把海带茶作为表示喜庆的高贵食品。

工业上用海带提取钾盐、褐藻胶、甘露醇,用来代替面粉浆纱、浆布,制酒时用作澄清剂,还可作医药用品。

在生长季节,在叶状体基部靠短柄处的生长点,细胞不断分裂,海带也就不断长大。整个海带的表皮下分布有粘液腔,能分泌粘液润滑表面。

海带,被称为海上的庄稼。人工培育海带苗,是按照海带自然繁殖的特性,将室内育出的小苗,在长长的棕绳上,绑着竹筒或空心玻璃球,一排排地半浮半沉地吊挂在海面上,随波浪在漂荡。远远看去,宛如一方方、一块块的海上浮田。

海上庄稼同陆上庄稼不同,它不是扎根土壤中,茎叶向上,而是恰恰相反,海带的假根朝上,抓住浮在海面的绳索,长长的带状叶片,向海底伸展。庄稼靠吸收水分、肥料茁长,海带靠纱袋里的化肥,经水浸泡流放水田,或在海带田区喷洒化肥,让海带吸收营养。养殖海带也不轻松,除了育苗、平日管理外,收获季节要像秋收那样忙着抢收、抢晒和收藏。

植物相亲相克行为

将两种植物种在一起,常常出现这样一些有趣的现象。有些表现“相亲相爱”,相互助长;有些则冤家对头,“八字相克”,搞得不是一方受害,就是两败俱伤。这种现象就是植物间的相亲相克行为。

如果把蓖麻和芥菜种在一起,虽然前者要比后者粗壮许多,但前者下部的叶子会大量枯黄而逐渐死去。如果让蕃茄和黄瓜生活在同一个“房子”里,它们就会彼此天天赌气,不好好地生长,因而导致减产。如果甘蓝和芹菜同种,两者生长都不会好,甚至死亡。

在葡萄园种甘蓝,葡萄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在森林里,如果栎树和榆树碰到一起,那么你会发现栎树的枝条会背向榆树弯曲生长,力求远避这个“坏邻居”。

上述这些现象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很多植物会从体内分泌出某种气体或汁液,影响或者抑制了其它植物的生长。但也有些植物的分泌物对某些病毒、细菌和害虫有很强的杀伤力,因而,它能同其它植物相处甚密,相得益彰。因此它们能互惠互利,长期共存。

如果韭菜和甘蓝间行种植,就能使甘蓝的根腐病减轻。这是由于韭菜能产生一种浓烈的特殊的怪味,能驱虫杀菌。因此,韭菜常常是许多其他植物的好朋友。

大蒜和棉花、大白菜等间行种植,大蒜所挥发出来的大蒜素,既能杀菌,又能赶走害虫。所以,大蒜和棉花、大白菜等植物能“相亲相爱”过一生。

各种植物间的这种相亲相克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研究它们的关系及其奥秘,对于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而获得丰收是很有意义的。

空心的老槐树为何枝繁叶茂

俗话说“树怕伤皮,不怕空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的确,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老槐树:树干里面大部分都空了。可是枝叶仍旧很茂盛。树干空心了,树木为什么还活着?这并不奇怪。我们已经知道,植物体里有两种运输线,植物生活所需要的全部物质就是依靠这两种运输线来输送:一种是木质部里面的运输线——导管,它把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和无机盐,自下而上地输送到叶里,以及植物的全身。另一种是韧皮部里面的运输线——筛管,它把叶制造的有机物,自上而下地输送到根部,以及植物的全身。树干空了的部分只是髓和一部分木质部,而靠近树皮的具有运输功能的新生木质部仍然保留着。这就是说,导管这种运输线并没有中断,所以空心的老树照常活着。

如果牲口把树干上的大面积树皮啃掉,情况就不同了,这棵树就有生命危险了。这是因为如果筛管全部或大部分被切断,根部就得不到足够的有机物,不久就会“饿死”。根部一旦死去,枝叶也就得不到水分和无机盐。过不了多久,整棵树也就枯死了。

所以,为了保护树木,必须得保护树皮。不但自己不能随意伤害树皮,还要防止牲口啃咬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