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探索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2530300000008

第8章 对生命的探索(7)

我国着名科学家匡廷云院士曾深有感触地说“要揭示光合作用的机理,就必须先搞清楚膜蛋白的分子排列、空间构象。这方面我们最新取得的原创性成果就是提取了膜蛋白,完成了LHC—Ⅱ三维结构的测定。由于分子膜蛋白是镶嵌在脂质双分子膜里面的,疏水性很强,因此难分离,难结晶。”现在,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经过多年努力已经提取了这种膜蛋白,在膜蛋白研究上,我国已经可以与世界并驾齐驱。

那么是否可能会有那么一天,人们可以模拟光合作用从工厂里直接获取食物,而不再一味依靠植物提供呢?科学家们认为,这在近期内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对光合作用的奥秘并不真正了解,还会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弄清楚,要实现人类的这一长远理想,可能还要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

植物也会说话探索

英国专家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植物有“语言”了。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情况下,植物发出的声音节奏轻微、曲调和谐,但遇到恶劣的天气情况或某种人为的侵害时,它们就会发出低沉、混乱的声音来表现它们的痛苦。据英国专家介绍,植物的语言被称为“微热量语”。人们通过一种特殊的仪器——植物探测仪,把仪器的线头与植物连接,人戴上耳机,就能够听到植物说话的声音了。

但是,除了能够听到植物说话之外,人们还想知道植物到底说了什么。研究表明,各种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量交换的过程是时刻进行的。这种交换虽然很缓慢、不易觉察,但交换过程中微弱的热量变化和声响还是可以察觉的。如果把这些“动静”用特殊的“录音机”录下来,经过分析,我们就能解开植物语言的密码,明白它们说什么了。如果你能听懂植物的话,那么它会告诉你什么样的温度、水分和养料是它最喜欢的。

前苏联的科学家通过电子计算机与植物进行交谈。据前苏联《真理报》1983年2月2日的报道,计算机通过与植物特殊的连接后,根据它所“听到”的在屏幕上打出数据。然后,另一台计算机来解读这些数据,绘出简单的图表。人们根据这些图表就能明白植物说了什么,人与植物的交流就是这样进行的。

其实,这个过程并不神秘。科学家们用计算机询问植物一些问题,植物通过自身的形状变化、生长速度等向人们传递一些信息。这些信息必须通过仪器解码才行,而且即使是解码之后的信息,也只有专家才懂。但目前这种状况已经有所改善。意大利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能与植物直接交流的对讲仪。只是在目前来看,这种先进的对讲仪也只能与植物进行很初级、很简单的交流,因为它只能辨别出诸如“热”、“冷”、“渴”等单词。

美国学者在研究中证实:植物缺水时也是会发“牢骚”的。因为植物缺水时,其运送水分的维管束会绷断,而维管束绷断时会发出一种“超声波”。这种声音很低很低,一般情况下是听不到的,因为它比两人说悄悄话的声音还低1万倍。目前,人们发现,渴了能发出这种“超声波”的植物有苹果树、橡胶树、松树、柏树,等等。

尽管人类对植物语言的了解到目前为止仍然是非常有限的,但是,不管怎么说,能听到植物“说话”,能知道植物说些什么,仍然算得上是科学的一大进步。如果人类能真正听懂植物的语言,那人类的农业生产将发生一个历史性的飞跃。但愿人与植物间的交流能获得成功,届时人类的粮食短缺问题将会有所缓解,人类也将彻底从饥荒中解放出来。

食虫植物“吃”虫探索

地球上很多地方都分布有食虫植物。食虫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根据目前的统计数据显示,地球上的食虫植物共有500种左右,其中,在我国境内的约有30种。这些食虫植物“猎手”身上都具有特殊的武器,一是香饵或伪装,用来诱捕昆虫,像气味、花蜜、颜色等;二是各种陷阱;三是具有分泌溶化昆虫的消化液。

捕蝇草是一种珍奇植物。18世纪中叶,科考人员在美洲的森林沼泽地里进行科学考察时发现了这种植物。这种植物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孔雀捕蝇草。其叶子是长形的、厚实的,叶面上长着几根尖尖的绒毛,边缘上还有十几个轮牙。每片叶子中间有一条线,把叶子分成两半儿,可随时开合,就像开屏的孔雀一样,十分漂亮。

平时,捕蝇草像敞开的蚌壳一样,还有一种香甜的气味散发出来,诱惑那些贪婪而愚蠢的昆虫上钩。捕蝇草的叶子只要一经昆虫触动,就会迅速地折叠起来,边上的轮牙也互相交错咬合,虫子就被关在陷阱里,成了它的食物。它的叶子既是用来捕捉猎物的武器,又是消化器官。陷阱里会分泌出消化液,将昆虫消化掉。这个叶子就像一个“临时胃”,虫子越挣扎,叶子就夹得越紧,分泌的消化液就越多。猎物很快就被“吃完”了,然后叶子又设下新的陷阱,等待着别的虫子上钩。然而,这个漂亮的猎手一生中只有3次打猎的机会,然后就逐渐枯萎,再也不能狩猎。

在沼泽地带或潮湿的草原上生活着一种植物猎手,叫“毛毡苔”。那里繁衍着众多小虫和蚊子,它们都是毛毡苔捕获的对象。

茅膏草是一种淡红色的小草,它的叶子大小就像一枚硬币,上面长着许多既能伸开又能合拢的绒毛。一片叶子上有200多根绒毛,它们像一根根纤细的手指。在绒毛的尖上有一颗闪亮的小露珠,这是绒毛分泌出来的黏液,散发出蜜一样的香味。昆虫闻到香味禁不住诱惑,就会迅速飞过来,碰到绒毛时,绒毛上吸引昆虫的黏液就会粘住昆虫。这时候绒毛就像手一样握起来,抓住昆虫,不让它跑掉。接着,绒毛又分泌出可以分解昆虫的蛋白酶。然后,茅膏草的叶细胞就把消化后的养料吸到植物体内。一切结束后,它的绒毛就又伸开了,等待着新的“猎物”,就像刚才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最有代表性的食虫植物要属猪笼草。它看上去像普通的百合花或喇叭花,有的还能散发出香味,这些香味像紫罗兰或蜜糖一样吸引着昆虫的到来。它是一种生活在我国海南岛、西双版纳等地的绿色小灌木,这些地方一般有潮湿的山谷。

每片猪笼草叶子尖上,都挂着一个长长的带盖的小瓶子。由于它们很像南方运猪用的笼子,所以被称为“猪笼草”。它身上的瓶子色彩鲜艳,异常美丽,有红的、绿的、玫瑰色的,甚至还镶着紫色的斑点。而且,与别的植物猎手一样,这些瓶子能在瓶口和内壁处分泌出又香又甜的蜜汁。闻到香味,小虫子就会爬过去吃蜜。正在享受之际,小虫子的脚下突然一滑,一头栽进了瓶子里,再也爬不出来了。小瓶子里盛的是酸溜溜的黏液,被黏液粘住的小虫子成了猪笼草的一顿美餐。

不仅陆地上有这种吃虫的植物,水里也有,比如狸藻。狸藻没有根,它漂浮在池塘的静水里。这种水草的叶子伸展开来,就像丝一样,长达1米。有很多扁圆形的小口袋长在它的茎上,口袋的口上有个小盖子,盖子都是向里打开的,盖子上长着能“绑”住昆虫的绒毛,口袋里能产出消化液。上千个小口袋长在一棵狸藻上,每个小口袋就像是一个小陷阱。狸藻在水里分布开来,上千个小陷阱形成一个陷阱网。小虫子不小心撞进网里,只要碰到小口袋盖上的绒毛,小口袋盖就会张开,小虫就随着水进入了陷阱,小口袋很快合上,把小虫子囚禁起来。这时候,口袋的内壁分泌出消化液杀死小虫子。小口袋很快就会恢复原来的样子,等待下一个猎物的到来。

为什么这些植物要“吃”虫子呢?一些科学家认为,这也许跟它们生存的环境有关。食虫植物一般分布在贫瘠的地方,例如生长在酸性沼泽地、泥炭地上、水里、平原、丘陵或高山上。这些食虫植物居住的地方一般缺少养分和阳光,它们的生存受到威胁,但那里一般有很多昆虫,它们学会了捕食昆虫的本领,这种本领使它们能在当地生存下去。当然,这只是人们的一种猜测,很多问题现在都无法解答。比如,为什么这些植物的感觉非常灵敏?在它们体内又是怎样传递着外界的刺激信息的呢?它们是否有神经系统和大脑呢?这些问题都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研究。

恐龙还有后代吗?

在地球中生代的1.4亿年之中,恐龙遍布在平原、丛林和沼泽地上,统治着整个地球。然而,大约在距今6500万年前,当时正值中生代白垩纪和新生代第三纪两个地质时期交换之际,具有多个种类(食草、食肉、杂食等)的庞然大物恐龙却突然从历史舞台上消失。

它们踪迹杳然,全部灭绝了。使得众多种类的恐龙灭绝的因素是什么?现在还没有人知道其中的真正原因,这也成为科学史上一个巨大的未解探索之谜。

现在,由于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发现了恐龙的化石,很多古生物考古学家、科学家都对恐龙灭绝问题有了更多的关注,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察和研究,并提出了种种理论和假说来解释。这些理论中,天体碰撞说是其中之一。

此外还有自然灾害说——地震和火山喷发;冰河时期——恐龙被冻死之说;外星人围歼说——遭受飞碟袭击;生态环境破坏说;核冬天之说……其中,也有许多近似荒唐的理论和假说,如:

——传说中的诺亚方舟在地球蒙受灾难时,由于空间太小,而无法把恐龙救走。

——地球上所有的恐龙同时发生类似北极旅鼠的集体自杀事件。

——被石器时代的穴居人所灭(实际上,远在人类出现之前,恐龙就灭绝了)。

——由于月球引力而从在太平洋带来的特大洪水的影响(多数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因为假若这种现象确实发生过的话,只会是在地球上出现高级生命之前的数百万年,而不是六千多年前)。

——有一位研究人员竟然提出恐龙厌世之说,认为恐龙是看破红尘,在极度无聊之中死去。

在众多的理论和假说之中,也有对恐龙灭绝解释得合乎一些道理的,如:

不计划生育:认为恐龙灭绝是由于过剩繁殖,太多的恐龙吃光了当时的植被,使地球暴露在阳光之下,引起了地球的收缩,收缩之后的地球常发生地震与火山,草食恐龙先灭绝,随之食肉恐龙也被灭绝。

饥饿:食肉的恐龙把食草的恐龙捕杀殆尽。最终,它们因缺少食物而死于饥饿。

疾病和寄生虫:恐龙被某种流行的传染病袭击,或是受到某种寄生虫的侵害而死亡。但是恐龙种类繁多又分布在地球上各个地方,同时被某种疾病感染也不大可能。

生理结构无法适应环境:该理论认为,就生存环境而言,恐龙过于庞大了。

从已发现的某些恐龙大脑骨化石的外形看,它们控制生长的脑垂体腺确实过于庞大了。这使恐龙过于有活力,从而妨碍了新陈代谢,最终毁灭了恐龙本身。但是,难以解释的是:有些梭齿龙属的恐龙身长很小,为什么也会和大型的恐龙一道死去呢?

大脑退化:能与该理论“对得上号”的只有一种恐龙,即“棱鳞爬行”的三角龙。它脖子上有一圈巨大的翕。它身长2.5米,体重约1.75吨,但脑子只有核桃那么小。

其实,现代有些影片把恐龙描述成迟钝的巨兽,但是,近来古生物学家的研究表明,地球上原来也有疾走如飞的恐龙,它们并不比现存的爬行动物愚笨。

蛋被哺乳动物吃掉:在恐龙时代,很可能存在某种吃恐龙蛋的动物,但是这也不可能造成恐龙的全部灭绝。因为在当今世界上,有几种动物爱吃鳄鱼的蛋,但鳄鱼依然继续存在。

衰老:这类观点认为,恐龙是因种族衰老而灭绝的,但此说很难与已知的事实相符。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有许许多多复杂的关于恐龙灭绝的理论被提出来,它们之间有些是互为关联的。

恐龙灭绝探索也许永远不会被完全解开,但点点滴滴的资料汇集起来,互相联系也能形成一个较科学的新理论和说法。

1972年,来自波恩大学的一支考察队在法国比利牛斯山脉维雷斯附近的一处岩壁中发现了8只恐龙蛋,其中2只是完好的。令人吃惊的是,这些蛋的蛋壳比正常的要薄。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动物的蛋壳变薄往往是由环境压力引起内分泌失调的结果,这一现象在今天仍威胁着许多鸟类和爬行动物的生存。

薄壳蛋要么尚未成熟就碰破了,要么无法供应胚胎发育所需的充足的钙。密度过高所造成的环境压力,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而当恐龙活动范围缩小,造成密度过高的情况时,它们的生存环境就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恐龙灭绝发生的温暖的白垩纪,在此期间,巨大的地球山脉已经形成。由此,不仅造成温差加大,而且导致动植物成长方式和规律的变化。

多变的气候无疑会造成许多恐龙的死亡,并且驱使幸存的恐龙涌到较温暖的、气候不常变动的地方去,恐龙聚在一起,越来越多,造成了生存密度的过高。这也预示着它们死亡的即将到来。

环境压力说之外,生物学家们又从恐龙的饮食习惯上来解释恐龙的死亡。

1974年,伦敦丘村植物园的生物化学家托尼·斯韦因博士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托尼博士认为:恐龙像现存的多数爬行动物一样,味蕾极不发达。他指出,恐龙的食量非常大,吃的植物多是蕨类。例如,鸭嘴龙每天要吃180~360公斤的草木。托尼博士说,大约1.3亿年以前,会开花的植物出现了,其中一些植物花的化学结构中含有生物碱,且生物碱的含量随着植物的进化面越来越大。

生物碱在动物身体内的反应,是在现代爬行动物试验中发现的。

这种试验表明恐龙可能是尝不出植物中生物碱味道的。由于它们的食量巨大,大量的生物碱会积存在它们体内引起中毒。托尼博士指出,人们发现的恐龙化石往往呈扭曲状,很像因马钱子碱而死的动物的样子。

恐龙蛋的壳变薄,也许是生物碱中毒造成的,就像今天的DDT给鸟类带来的危害一样。食草类动物的逐渐灭绝,使以其为食物的食肉类恐龙的日子也屈指可数。接着,哺乳动物——其中包括人类的远祖——登上了历史舞台,接管了地球。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人们各执一词,分不清孰是孰非。除了生物碱理论外,还有一种天体碰撞假说,用这个假说来解释恐龙的灭绝似乎也很有道理,同时,它也有较多的支持者。

肯定天体碰撞假说的专家认为,在6500万年前的某一天,地球受到某天体的突然碰撞,使地球受到巨大的震动,碰撞后形成的尘雾遮天蔽日,终日不消,因而也形成了“核冬天”的效果,太阳光透不到地球表面,因而植被、生物得不到阳光和温暖,恐龙就在这时候灭绝了。

1997年6月28日,中央电视台一套的世界报道节目中说,恐龙死于天体碰撞说有了新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