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外名人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2530500000028

第28章

我国历代的丞相,年龄最小的要算甘罗了。甘罗是战国时期秦国人,从小聪明过人。5岁时,有一次去演兵场观看士兵们操练,恰巧,秦王也在场。秦王见兵士们密密麻麻地刚集合,身后那一大堆武器还没顾得拿。就大声对文官武将们说:“谁能用十击掌的工夫,查出是兵士多,还是武器多?”

这一问,把满场的文官武将都给难住了,一个个心里直嘀咕:这么多兵士和武器莫说是十击掌,就是花上半天工夫也难以查清啊!因此,谁也不敢吱声。

甘罗见此,不慌不忙地走上前,对秦王说:“只要兵士听我的命令,我只用三击掌工夫,准可查出他们哪个多。”

秦王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乳臭未干的娃娃,说:“军中无戏言。如果你查不出来,本王可就不客气了!”秦王的话虽然厉害,但甘罗一点也不害怕。他跳到台子上,学着大将军的样子命令兵士们:“我击第一掌时,你们立即去取一件兵器,违令者斩!我击第二掌时,所有拿到兵器的人速到我跟前集合,违令者斩!”兵士们齐声回答:“遵令!”

甘罗两击掌后,只见还有几个兵士空手在那站着,心里顿时有了底,又一击掌,喊道:“大王,兵士多,武器少!”

一时间,整个演兵场响起一阵惊讶赞叹之声,秦王更是喜上眉梢,当即封小甘罗为郎中。

诸葛亮和司马懿

提起诸葛亮和司马懿,人们都知道他们是我国三国时期的冤家对头,可传说他们小时候还是同窗学友哩。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群雄并起,天下大乱。诸葛亮和司马懿的老师水镜先生是个极有学问的人。他不愿当官,隐居山野,一心想教出几个好学生,好拯救天下百姓。

水镜先生有一部奇书,是先人秘传。天文地理、行兵布阵、治国安民等良谋奇策,样样俱全,是天下第一奇书,谁得到了它,就能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因此,被人们称作“天书”。他年逾花甲,膝下又无一男半女,早有心把此书传给一个心爱的弟子。眼下诸葛亮和司马懿都勤奋好学、聪明伶俐,每次考评,不相上下。究竟把天书传给谁呢?当今诸侯割据,群雄纷争,你争我夺,互相混战,要是传错了人,岂不误国害民,违了自己的心愿。因此他一直细心地观察着两个弟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诸葛亮和司马懿都知道水镜先生有一部奇书,都很想得到它。为此,两人也都更加殷勤待师,苦学苦读,以求先生喜爱,赐赠天书。

一天,水镜先生领着他俩到房后山上指点山川地理、行兵布阵之法。对面的山崖上有个樵夫在砍柴,不慎跌下了山崖。师徒三人一见,同吃一惊。水镜先生猛一闪念,继续不动声色地讲述着。

司马懿听讲,诸葛亮却飞步跑下山坡,扶起受了重伤的樵夫,仔细察看了伤势,迅速在周围找了几样草药,嚼碎后敷在伤口上,又把自己的衣襟撕下来,给樵夫包扎好伤口。

水镜先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赶忙领着司马懿下山,帮助诸葛亮把受伤的樵夫送回家。

又过了一些日子,诸葛亮接到一封家书,说是母亲病重,想让他回家看看。诸葛亮随即含泪辞别了先生和学友,急匆匆地赶回家去。他归家不久,母亲就去世了。他含悲忍痛,细心料理了母亲的丧事,才回到先生身边继续求学。

说来也巧,几天以后,司马懿也接到了一封家信,说是他母亲病重,思子心切,想让他回家见一面。可司马懿怕自己走后,水镜先生把奇书传给诸葛亮,就借故推三推四地回了一封信,终于没有回家去。水镜先生将两位弟子的品行一对照,心里暗暗拿定了主意。

这年冬天,水镜先生患了重病,两位弟子守在床前,煎汤熬药,细心照料。先生年迈体弱,病势越来越重了。一天,诸葛亮顶风冒雪出外给先生寻找草药,司马懿在床前侍候。他见水镜先生风烛残年,仍不把奇书传给他,早就耿耿于怀。此时水镜先生昏迷不醒,又只有他一人在身边,他偷偷溜进水镜先生的书房,东扒西找,终于找到了一个紫檀木的小箱子。他偷着打开一看,果然是那部奇书。还没等他看仔细,就听先生在喊他。他心想:先生近来更偏爱诸葛亮了,要是再等下去,这部奇书肯定到不了自己手里。自古以来无毒不丈夫,乘先生病卧在床,诸葛亮外出未归,此时不走更待何时?他没答理水镜先生的呼喊,偷偷地背起书箱子逃跑了。

等诸葛亮采药回来,水镜先生睁开双眼,询问司马懿到何处去了。诸葛亮四下寻找,看到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的脚印,便如实向先生禀告:“司马懿不知为何早已出门了。”

水镜先生叹息了几声,冷笑道:“你不要说了,我什么都明白了!”他说着,让诸葛亮把自己扶下病榻,打开病榻的夹层,取出一个锦囊,庄重地交给诸葛亮,深情地嘱咐道:“我死后,房尸同焚,算是把为师火葬,也不枉情义深长。你要速走他乡,细读锦囊内的奇书,选择明君去干一番大事业。”说罢,重卧病榻,安然地闭上了双眼。

诸葛亮遵照水镜先生的嘱咐,忍痛烧了房子和先生的遗体,藏起锦囊,隐居隆中,潜心攻读这部天下奇书。

再说司马懿溜回家后,打开箱子细看盗来之书。只见上面通篇无字,他翻到最后一页,上面写着四句话:“定国须爱民,民孝奉双亲,两者皆相悖,怎做传书人?”

司马懿看到这里,才知道是水镜先生巧设机关,让他盗来这本假“天书”。他恼羞成怒,随即带人仗剑执戈赶到水镜先生的住地,谁知这里早已变成一片废墟。他跺脚捶胸,发誓终生与诸葛亮势不两立。果然,后来两位同窗都各为其主,常年兵戎相见。虽然司马懿足智多谋,精通武艺,可和熟读“天书”的诸葛亮比起来总还是差一着,常常败阵。

诸葛亮巧答老师

传说诸葛亮小时候,由父亲带去拜水镜先生为师。

水镜先生对诸葛亮说:“我出三个题目,答对了就收下你。”接着出了一个哑题:他屈起食指,伸到诸葛亮面前,又点了点。

诸葛亮向水镜先生深深一鞠躬,又后退三步,站在一边解释道:“你要我做首屈一指的大官,我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先生坐在蒲团上说:“我出的第二个题目是,要你想办法使我离开这座位。”诸葛亮走到墙角,顺手拿了一根竹竿,就要捅房上的瓦。

先生连忙起来阻止说:“不要捅漏了房子!”

诸葛亮笑了:“先生坐地,我想通天,先生不是离开座位了吗?”

先生稳坐回椅子上说:“你能使我寸步难行吗?”

诸葛亮指指先生说:“你这老匹夫,分明没有本事,在此胡扯!”先生气得脸色发紫,诸葛亮却摘下他的帽子,扔到房顶上,先生气急了,只好脱了鞋蹲在诸葛亮父亲的肩上去拿帽子。这时,诸葛亮抓起先生的鞋子藏了起来。先生拿到了帽子,却找不到鞋子,诸葛亮说:“您寸步难行啦!”

水镜先生哈哈大笑,说:“好聪明的孩子,我收下你啦!”

三年后的一天早上,水镜先生对弟子们说:“我出一道考题:从现在起到午时三刻止,谁能得到我的允许走出水镜庄,谁就出师。”弟子们急了,有的大呼:“庄外失火!”有的谎报:“家里死了人,得赶紧回去!”水镜先生根本不理睬。只有诸葛亮,早伏在书桌上睡着了,鼾声大作,搅得考场不得安宁,水镜先生很生气。

午时三刻快到了,诸葛亮一觉醒来,听说先生出这么个考题,一把拉住先生的衣襟哭道:“先生这么刁钻,尽出歪题害我们,我不当你的弟子了,还我三年学费,快还我三年学费!”

水镜先生是天下名士,谁不尊敬?现在见诸葛亮这么辱骂他,气得浑身打战,喝令他滚出水境庄。诸葛亮哪里肯走,水镜先生指使几个弟子,硬把他赶出庄去。

诸葛亮一出庄子,哈哈大笑起来,在路旁拾了根棍子,跑回水镜庄,跪在先生面前,双手捧上棍子说:“刚才为了应付考试,万不得已冲撞恩师,弟子愿受重罚。”

水镜先生猛然醒悟,转怒为喜,扶起诸葛亮说:“看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真的可以出师了。”

纪晓岚惩恶道士

纪晓岚小时候求学的塾馆同一座道教的庙宇毗邻。那寺庙内有一个老道士,表面上道貌岸然,其实道德败坏,极为好色,常常偷看漂亮的女人,有时按捺不住,公然盯梢或调戏。在寺庙旁,有个大水塘,常年积水,是女人们洗衣裳的好地方。由于有他这个恶道士,她们从不敢单身到这里来用水。

有一年大旱,井水枯竭,只有这个大水塘还有半坑水。村上的女人们,不得不三五成群地结伴来到塘边洗衣服。纪晓岚上学经过庙宇门口,几次发现老道士趴在墙头上,红着双眼,鬼鬼祟祟地朝水塘盯视,觉得这个道士淫心太盛,便想出一个惩治他的好主意。

一天中午,纪晓岚看见几个妇女又到塘边去洗衣服,便随后跟去,悄悄溜进庙门。走到大殿前院的侧屋旁,他用手指蘸了蘸唾液,将菱形窗格上敷贴的窗纸一点,化开一个小洞,眼睛凑上去窥看,只老道士正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呼呼地睡大觉,道帽放在床旁的小凳上。

晓岚便轻轻推开门,蹑手蹑脚走进去将道帽拿在手里,顶在自己头上,踅回身,将房门轻轻带上走到院子里,他搬了几块土坯,放在墙头之下。他又捡了几块小石头,脚踩在土坯上,刚好能让墙外水塘的女人看见道帽。接着,晓岚将手里的小石子接二连三地朝墙外的水坑方向扔去。

“哎呀呀,哎呀呀,哪个促狭鬼来捣蛋?”

“啊,是老色鬼,老道士!”

“死不要脸的东西!”

一阵吵骂声远远地从墙外传来。原来,晓岚早就计算好距离,用力非常均匀和准确,那石子竟像长了眼睛一个个落在水里,溅得妇女们满脸都是水。妇女们朝石子投来的方向抬头望,只见庙宇墙内的道帽一晃一晃,一会儿却不见人影。女人们匆匆忙忙捣洗好衣服,端起衣盆边骂边走了。

且说庙宇内纪晓岚闻声判断已经得手,便急忙跳下砖坯,又悄悄推开侧屋门,将道帽放回原处,再从原路走到庙门边。他先朝门外观望一下,见女人们的身影已走远了,便轻捷地跳出来,把庙门虚掩上,飞也似的溜了,躲进竹林里远远地看“戏”。

不大一会儿,只见妇女们带着村里的男人们浩浩荡荡奔向庙宇。很快,就远远听见道士喊饶命的声音。

老道士经受一番皮肉之苦,再也不敢调戏妇女了。

钱伟长困境成长

钱伟长,力学家,江苏无锡人。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同时考取五所大学,最后选了清华大学。毕业后,于1937年赴加拿大留学,入多伦多大学,1942年获博士学位。钱伟长出生在江苏无锡县的乡下。他家境十分贫穷。少年钱伟长长得瘦弱,衣衫破烂,连祖母也埋怨他将来不会有出息。那时的钱伟长,正如安徒生童话中的“丑小鸭”。

为了生活,少年钱伟长不得不帮家里干活,白天帮妈妈买桑叶养蚕,晚上在油灯下跟妈妈学糊火柴盒和挑花。为了吃的,他常常和其他少年在河中摸些小鱼小虾,或到田野里挖野菜。因为家穷,少年钱伟长只能在本村的一所小学里读书。

可是,几个月后,一场大火把全家烧光了,钱伟长只得退学。房子烧了,全家人只得到镇上去租房子住。租人家的房子,当然不会长久,有时住在这儿,过一段时间又搬到那儿。所以,他一会儿上这个小学,一会儿又上那个小学,放学后还得帮妈妈干活。

少年钱伟长知道家穷,上学很不容易,所以十分用功。尤其是背诵课文,比别的学生强得多。后来,家里穷得实在无法供他上学了。有一天,刚吃过晚饭,祖母、母亲叫他坐在身旁。

“伟长,现在生活太困难,你不要上学了,应该去学点手艺。”母亲和祖母郑重其事地说着。“伟长,你应该早点养家了。当然,你不要去学一般的手艺。”祖母接着说。

听了祖母、母亲的话,钱伟长不吱声。是啊!现在,全家人挣扎在饥寒交迫之中,要紧的是吃饭穿衣,自己是家中最大的儿子,应该帮助家庭挑起生活担子。可是,自己太喜欢念书了。书能打开自己的眼界,懂得世界,书是自己无法分离的朋友。

“我要念书,”少年钱伟长终于开口了,“我可以白天上学,放学回来我一定多干些活。”母亲哭了,祖母也不高兴。少年钱伟长见到这幅情景,无可奈何改变了原来的想法,答应不再上学。这天晚上,他躺在床上无法入睡,伤心地哭了。

父亲知道了家中发生的事,从另外一个镇上赶了回来。父亲目光远大些,认为孩子只有好好念书,有一技之长,将来就不会受到欺负,手中再拮据,也要让孩子上学。

让少年钱伟长的上学问题,父亲与祖母、母亲发生了一场争论。最后,父亲胜利了。钱伟长高兴得跳了起来。

父亲把他带到无锡,进了一所无锡工商中学。这所学校培养工商人才,学的是珠算、会计等课程。钱伟长爱好文学,所以没几个月,就离开了工商学校,改进了县立初中。

钱伟长上小学、初中这样动荡不定,可以说并没有受到正规的教育。钱伟长刻苦用功,成绩虽不名列前茅,但是潜力很大。

钱伟长断断续续地念完了初中。有一天,他知道苏州高中要招生了。苏州高中是所有名的学校,要上这所学校,很不容易。但是,钱伟长决定试一试。待发榜时,他发现榜上最后一名是自己的名字“钱伟长”,高兴极了。

进入苏州中学,他觉得学习实在太累了。因为以前几年的读书并没有获得系统的知识,许多课程过去没学过,尤其是数学、外语、物理,那些公式、定律,对他来说太陌生了,在课堂里简直像在听天书。

他没被困难所吓倒。他用意志和毅力,用时间和耐心,对待每一堂课,每一道题。

有一天,教数学的严老师走进教室,首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计算题,然后说:“哪个同学能解这道题,请举手。”静默几分钟后,钱伟长第一个举手。他说:“严老师,我想试试。”同学们的目光都对着他,不相信他能解出来。

钱伟长在黑板上算来算去,20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得到最后的结果。他要求在课外时间再算下去。严老师被他那种好学的精神感动了,十分喜欢这个学生。从此以后,钱伟长常常在晚自习之后去严老师办公室,一直请教到夜深人静的时候。

第一个学期过去了,钱伟长的数理化成绩平平,但他已感到学数理化并不可怕,只要抓抓紧,一定能赶上去。经过3年苦读,钱伟长终于以优良的成绩高中毕业了。

他回到家中,祖母、母亲又提起停学的事。钱伟长安慰祖母、母亲:“听说上海有个化学家,每年可以为几个学生提供奖学金,我想去考,考不上就回来干活。”

祖母、母亲同意了。钱伟长一个人来到上海,一个月内先后考了5所大学。考完后,他觉得理科几门考得不很理想,但文科考得很好,有希望录取。

他在上海逗留期间,看到的衣衫褴褛的中国苦工和趾高气扬的外国人,外滩公园内有一块“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的招牌。看到这一切,他气愤极了。他望着黄浦江江水,思索着:他们为何能在我们国家的土地上横行霸道,还不是因为他们有洋枪洋炮。没有科学,国家不可能发达,就要受欺凌。钱伟长自己在心中播下了科学救国的种子。

不久,他收到了5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选择了清华大学,在科学救国思想的驱使下,他选择了物理专业。他对老师说:“尽管我的数理化成绩不突出,但只要我努力一下,一定会赶上去。”

踏进清华校园后,钱伟长开始了新的生活。他聪明又勤奋,成绩优良。一个无锡乡下的“丑小鸭”,开始振翅飞翔,变成一只遨游天空的“白天鹅”。

苏步青牛背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