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外名人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2530500000030

第30章

小作新的家乡福州附近有一座高峻雄伟的鼓山。鼓山风景十分秀丽,有许多自然形成的洞穴。这些洞穴增加了鼓山冷森森的气氛。乡亲们都说,鼓山主峰的峰顶有一个老虎洞,洞内经常传来老虎的吼叫,可是,谁也没见过老虎的影子。听说鼓山山顶有老虎,谁还敢上去啊!于是,风光秀丽的鼓山山顶竟成了人迹罕至的地方。

10岁的小作新对这种说法总有点半信半疑。他想,光听说山顶有老虎叫,怎么谁都连一根虎毛都没有见过呢?我应该弄个明白。

于是,他约了几个有点胆量的同学,决心爬上鼓山,到山上老虎洞去看个究竟。

由于路途遥远,山高路险,有几个小伙伴爬到山腰就打了退堂鼓,返回了村子。小作新和另一个小伙伴继续往上爬。他俩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顶。仔细一找,果然发现了一个黝黑的洞——老虎洞。小作新和那个小朋友顿时紧张起来。

他俩刚刚走近洞口,突然,一阵震耳欲聋的响声从洞里传出来。两个小伙伴吓得直往后退,他俩以为是老虎从洞中扑出!响声过后,又恢复了平静,这是怎么回事呢?

小作新和那个伙伴再次壮起胆子,走到洞前,听了好半天,才弄清楚了:原来,鼓山上风很大,山风吹进洞口,发出巨大的共鸣声,那响声极像老虎的叫声。不明真相的老百姓传来传去,就传成了“山顶上有老虎”。

弄清了老虎洞“吼叫”的秘密,小作新和他的伙伴特别高兴。小作新他们俩像完成了重大探险任务的小探险家走下了鼓山。松涛为他们唱起了勇敢者的颂歌,夕阳映红了他们俩的小脸。

10岁少女填词

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女词人。她是山东济南人,出生在北宋末年。

10岁的小清照,渐渐地弄懂了诗词的韵律,她自己开始学习写诗、填词、绘画。

父母非常钟爱聪明伶俐的小清照,同时也特别严格要求、精心培养她。规定清照每天天刚亮就起床,早晨朗读学习诗书,下午书写文章,晚间写字、画画、弹琴。

渐渐地,小清照成为一位博学多才,精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小才女。她在写诗词的时候,总要反复修改,反复品味,直到自己满意了,才拿给父亲、母亲品评。

一天傍晚,小清照在闺房中向外张望,见竹帘外细雨如丝,满树洁白的梨花纷纷落地。小清照触景生情,按照《浣溪沙》的曲牌,填了一首词。填写完毕,她走到自己的琴台旁,双手抚着瑶琴,琴弦发出幽怨的曲调,小清照一边弹琴,一边唱着自己刚填写的词。

这时,父亲李格非正和几个文人在客厅里高谈阔论。突然,从小姐的闺房里传来一阵清丽的音乐,客人们都停止了谈话,聚精会神地听琴声和歌声。

有一位叫晁补之的名士问李格非:“这词字字清新,是什么人写的?”

李格非笑着说:“是小女清照随便填着玩的!”

众客人都大吃一惊,纷纷称赞:“想不到一个10岁少女竟填出这样好的词!”

李格非十分高兴,叫出小清照同客人们见面。清照见众人夸她填的词,她羞涩地说:“请叔叔、伯伯们指教!”

后来,李清照终于成为一位出色的女词人。

吃粥苦读的孩子

范仲淹是北宋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在联合西北少数民族羌族,抵御外族入侵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范仲淹是苏州吴县人,他出生于贫苦人家,两岁时,不幸死去了父亲,母亲无力抚养孩子,只好带着仲淹改嫁别人。小仲淹幼年时代的生活是十分凄苦的。苦难的生活使小仲淹懂事特别早,他在生活上从不对家里有什么过分的要求。

小仲淹童年时代读书特别刻苦,10岁时,他住在长山醴泉寺中昼夜苦读诗书。他吃的饭实在不能再简单了,每天早晨煮一锅粥,等粥凝成冻,用刀子将粥划成四块,早晨吃两块,晚上吃两块。他吃的菜肴更简单了,切上几根咸菜佐餐,仲淹吃得很香甜。

小仲淹的同学中,有个南都留守的儿子。他觉得仲淹天天上学喝粥,一点也不觉得苦,很奇怪。南都留守的儿子回家把仲淹喝粥苦读的事讲给父亲。

南都留守叹口气赞叹说:“他将来是个有出息的孩子,千万不要看不起他,从咱们家厨房里拿些食物给他吃吧!”

留守的儿子兴冲冲地拿着许多好吃的给仲淹送到寺里。别人如果得到南都留守这样的大官的馈赠,都会觉得很光荣的。小仲淹却再三推辞。争执了半天,小仲淹才勉强收下。

几天后,留守的儿子到仲淹的住处来看望他,发现自己送来的食物仲淹一口也没有吃,都发霉了。他气恼地质问道:“家父听说你这样苦,才命我给你送来食物,难道吃了我家的食物,将玷污你的人格吗?”

小仲淹笑着说:“我非常感激你和留守大人的美意,只是我多年吃粥,已成习惯,我担心一享用你送来的美味佳肴,今后就受不了苦了。”

留守的儿子恍然大悟,对小仲淹更加敬重了。

由于范仲淹小时不怕吃苦,以苦为乐,长大做了官以后,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

小徐渭难倒窦太师

徐渭是明朝文学家、书画家,又叫徐文长。

这年秋试,皇帝派窦光鼐太师到绍兴当主考官。这位窦太师很傲气,出门时总让小吏扛着一块“天下无书不读”的金牌。这面金牌可是当今皇上御赐给他的。窦太师自以为是天下第一才子。

这时徐渭才是个10岁的小童。他对窦太师这种耀武扬威的派头很厌恶。怎么才能打打窦太师的威风,让他撤掉这面御赐金牌呢?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窦太师坐着轿子,来到了绍兴东门。

突然,衙役们发现一个光膀子的孩子睡在城门内的官道上。窦太师很纳闷儿,这孩子怎么这么大胆?竟敢挡在官轿,他命衙役叫醒小孩,怒气冲冲地喝问:“你为什么睡在路上挡住官轿?”

这孩子正是徐渭,他不慌不忙地回答:“回禀大人,我不是睡觉,我在晒肚皮里的万卷书呢!”

“嗬——好大的口气!”窦太师一听,心想,这孩子比我还狂,我倒要考考他,随口说句对联的上联:“南街三学士。”

徐渭毫不迟疑地答出:“东郭两军门。”

窦太师不由得连连赞叹:“奇才!奇才!”

徐渭明知故问:“大人金牌上的金字怎么解释?”

窦太师卖弄地回答:“皇上知道我读遍了天下的书籍,因此赏给我金牌!”

“哦?请教大师,《时建书》中讲了些什么?”

窦太师顿时哑口无言,脸涨成了猪肝色。

徐渭递给窦太师一本《万年历》:“原来太师也有没读过的书,学子我却可以背下来!”说着,他把《时建书》一字不拉地背出来。

徐渭背完了问道:“太师还有书没读过,您怎么处置这金牌呢?”

窦太师只好让人撤了金牌,灰溜溜地走了。

小悲鸿画马

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着名的在大画家,他把西洋美术同中国画的技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创了现实主义新的表现方法。徐悲鸿画的马和雄鸡更是一绝,激励人们永远向上,奋勇拼搏。

徐悲鸿1895年出生在江苏宜县计亭桥镇。

小悲鸿6岁开始跟着爸爸读书,当父亲讲到《论语》中“卞庄子之勇”这句话时,小悲鸿瞪着好奇的眼睛问父亲:“卞庄子有什么勇敢的事迹呢?”

父亲耐心地对悲鸿说:“卞庄子能刺虎。”

从此,悲鸿对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央求人为他画了一只虎,他照着人家为他画的虎津津有味地画起来,他画得可像啦!由画虎入门的小悲鸿对画其他动物也十分入迷,他尤其喜欢画马、画鸡。

为了画好马、画好鸡,他有时跑马棚和鸡舍,一蹲就是半天,认真地观察马的动作和神态,揣摩雄鸡的身姿。

小伙伴和亲友们都称赞小悲鸿的马和雄鸡画得好。

小悲鸿10岁正式开始学画。老师规定他画人物,而小悲鸿始终对画动物有着特殊的兴趣。他从“强盗牌”香烟盒内附的画片中收集到许多马、牛、羊的形象。他常常照着这些画片临摹。

后来,他在老师的指点下,开始对动物标本和动物进行写生。这是他最开始接触西洋画的画画技法。小悲鸿发现,西洋画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更丰富的表现手段。他决心系统地学习西画技法。

小悲鸿的高明之处是他不盲目地崇拜西洋画法,他在学习西洋画派画技的同时,并没有丢弃对于中国画技的钻研。他把两种不同画种有机地结合起来。

1914年,小悲鸿到上海去谋生时,他已经具有相当不错的美术基础了。商务印书馆审美馆征集美术作品时,悲鸿自己呈送了他画的一匹马。受到岭南画派高奇峰的欣赏,当即决定发表这幅画,这是悲鸿发表的第一幅美术作品。

小悲鸿在他迈向美术大师的路上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小寇准少年立大志

寇准是北宋王朝的一位贤臣,他是个爱国的政治家。

在小寇准过6岁生日的时候,母亲送他一对玉镯,父亲给他一套十分精巧别致的笔砚。

小寇准特别喜欢父亲给他的笔砚。他着迷地伏在桌上临摹父亲写的对联:“初分隆准山河秀,再点重瞳日月明”。

父亲见寇准写的字竟有几分像自己的墨迹,惊喜万分,连连称赞:“从小立大志,长大一定是个有出息的孩子。”

受了夸奖的小寇准更刻苦读书了,一天,母亲睡觉醒来,见儿子房里的灯还亮着,忙推醒丈夫,让他去看看,父亲来到寇准的房间,见小寇准还在读书,心疼地说:“你这样会把身体搞坏的。”

谁知,寇准竟说:“这有什么?不受苦中苦,哪能梅花绽心香啊!”

小寇准为了读书,把家中各个房间里的蜡烛都收集到他房间里,丫环们都笑着叫他“蜡烛公子”。

小寇准7岁上学了,教书先生有意考他,要他对对联,说了一句上联:“待月月未出”。

寇准马上对答说:“望江江自流。”

老师忍不住夸奖说:“真是神童啊!”

只有送他入学的父亲知道,儿子能这样从容对答,那是儿子苦读的结果啊!

10岁时,寇准系统地学习了诗词规律,他特别喜欢刘禹锡和白居易的诗。他们的诗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疾苦。

小寇准也写出来许多令老师赞叹的好诗文。老师特别器重他,常常对他的父亲称赞他说:“您的公子将来必定成为大有作为的人!”

这时,小寇准心中早已立下自己的宏伟志向,将来,他要当一位人民拥护的好官,专门打击贪官污吏,为人民解除苦难!

小寇准少年立大志,后来,他果然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一位足智多谋、为官清正、忠心耿耿、善断大事的能干的宰相。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康熙年间,在山东省淄川县(在今淄博市)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塾师先生叫蒲松龄。他常常带着茶水和旱烟来到村口的路旁坐下来,免费招待过往的行人。那些过往行人大多是小贩、脚夫和游荡四方的文人。他们走得口干舌燥、精疲力竭的时候,喝点茶,抽袋烟,再坐下聊一会儿,真觉得舒服极了。

蒲松龄穿着破旧的衣衫,笑容可掬地坐在那里看着大家。当有人过去道谢的时候,他就请求那人把在家乡和旅途听到的故事和见到的新鲜事讲给他听。那些行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讲出来的故事当然很新奇。蒲松龄把事先准备好的笔墨纸砚拿出来,一边听,一边记。这样,日积月累,他搜集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有的时候,蒲松龄自己也讲个故事给大家解闷。有一次,他讲了一个促织(蟋蟀)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古时候,有个皇帝爱斗促织,命令老百姓捉促织进贡。有个叫成名的老实人运气不好,怎么也捉不到一只促织。官府常常因此责打他,打得他屁股上老伤口流脓,新伤口流血,疼痛难忍。成名又急又怕,就去哀求一个巫婆。巫婆教给他一个办法。他一试,果然捉到一只又强又壮的促织。他一家子都高兴得不得了。没想到他九岁的儿子一时失手,弄死了促织。可怜的孩子害怕父母责罚,就跳到井里淹死了。成名夫妇发现促织死了,气汹汹地找儿子。等他们知道儿子也死了的时候,真难过极了,觉得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了,每天面对面地呆坐着,也不生火做饭。说来也怪,成名的小儿子死后,变成一只促织,跳到成名袖子上。第二天,成名把促织献给知县,知县献给巡抚,巡抚又献给了皇帝。这只促织很凶猛,天下所贡的促织没有一只能斗得过它。它还能随着琴声跳舞。皇帝很满意,提升巡抚和知县做了大官。

人们听了这个故事,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个老人说:“我小时候就说过,明朝有个皇上爱斗促织,全国贡上去的多着呢!”一个青年人说:“九岁的男孩变成了促织,真够惨的。”一个穷书生感慨地说:“为富不仁啊!”……

后来,蒲松龄把他搜集到的故事作了加工,写成一本短篇小说集,就是着名的《聊斋志异》。《促织》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

《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也表现出了作者的态度。其中有的是质问当权者,有的是揭露科举制度,有的把狐狸鬼怪描写成善良美丽的少女,歌颂了青年男女真挚的爱情,还有的赞扬了普通人民的反抗精神……

蒲松龄能写出这样内容深刻的小说,是和他一生中的坎坷遭遇分不开的。明朝末年(1640年),蒲松龄出生在山东淄川县蒲家庄。兄弟四人,都从小读书,蒲松龄是兄弟中成绩最好的。他顺利地通过县、州、府的考试,每次都是第一名。19岁就中秀才,人们都以为他前程远大。可是这以后,蒲松龄到省里考试就怎么也考不中了。后来,父亲死了,兄弟四人也分了家。蒲松龄只分到一间破房子。房子四壁透风,周围长满了蒿菜。他没有能力维修房子,只好借来一块木板遮挡一下。

为了养家糊口,他有时给知县当幕宾,有时给财主当塾师,这样一面挣点钱维持生活,一面参加科举考试。可是,直到他72岁最后一次参加考试的时候,也没有考中举人。他曾经写过一首诗感叹自己的遭遇,其中有几句是:“天孙老矣,颠倒了天下几多杰士。蕊官榜放,直教那拘玉卞和哭死!……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他觉得自己满腹才学,就像春秋时期为献玉而被砍去双脚的卞和一样,不能有施展的机会。而阻碍他的正是腐朽的科举制度。他别无出路,只好在凄凉的荒斋里着书。

科举的失意和生活的清苦,使他能够更多的接触劳动人民,并对他们产生了同情。《聊斋志异》所以不朽,就是因为它反映了社会的矛盾,表达了人民的一些愿望。当然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书中也宣扬了一些封建道德和迷信思想。

蒲松龄一辈子没当上官,这反倒成全了他。他坚持不懈地写作,到76岁(1715年)病死的时候,留下了丰富的着述。除《聊斋志异》之外,还有一千多首诗、一百多首词、四百篇散文以及“俚曲”(俗曲)、剧本、长篇小说和通俗日用读本多种。这些作品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将永远受到世界人民的珍视。

蒲松龄死后不久,我国又出现了一位杰出的小说作家,叫吴敬梓。吴敬梓和始终热衷功名的蒲松龄不同。他比较早就看透了科举考试的弊端,并用辛辣的笔锋,尖锐地揭露了这一制度,写出了中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