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文学探谜
2531700000011

第11章 《山海经》是神话总集吗

《山海经》,大禹、伯益所着,但经后人多次增补之后,已看不出大禹、伯益所着的迹象。书中又多次出现夏后、周文王等夏禹时代之后的人名地名,因此,夏禹、伯益《山海经》之说难以置信。据《四库全书总提要》记载,《山海经》是周秦间人记的。后世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品,它是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又经秦汉学者的最终修补而成的一部着作。

《山海经》是我国现存古籍中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一部奇书。该书分《山经》、《海经》两个部分。现存《山海经》共收18篇,分《山经》5卷,《海经》13卷,3.1万多字。其中《山经》又称《五藏山经》,包括《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5部分;《海经》包括《海内经》4篇、《海外经》4篇、《大荒经》4篇、《海内经》1篇。书中记载了许多国家和民族离奇的故事,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及思想状况。全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天文、地理、气象、历法、医学、动物、植物、矿产、水利、民俗、宗教、神话,等等。千百年来,它以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海内外的读者。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科学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繁荣的景象。文化思想方面,出现了老子、孔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百家争鸣又推动了各家思想的完善。在这个时期,我国还出现了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和屈原所作的千古不朽的抒情长诗《离骚》。总之在这一时期,文化、思想、文字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文化、思想、文字的发展也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为人们记录对自然的认识提供了条件和基础,促进了科学着作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的传播。这个时代还出现了《甘石显经》这样一部记录了800多个恒星名字的天文着作。我国人民在这个时期已经把一年中的24个节气,运用在农业生产之中,这些都标志着当时我国人民对自然界的认识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根据《山海经》所记载的内容和文字的风格以及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和通过对自然界的认识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等各方面推断,它极有可能是产生在这样的社会历史环境之中的,以地理山川为线索,以神话传说为内容的着名的文化典籍。

《山海经》大约成书于战国期间,秦汉时代又有人对它进行了增补,《汉书·解志》中收录有16篇。晋代的时候,郭璞为此书作了注释,明代的杨慎对其作了补注。清代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的《山海经·笺疏》为最好的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