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考古探谜
2532100000003

第3章 瓜拉萨宝藏是《尼伯龙根之歌》里的宝藏吗

1858年8月15日,在瓜拉萨和达贾多岩山谷间的托莱多城附近,有个村民和他的妻子正在冒雨赶路回家,走到瓜拉萨他们停了下来想找点水喝,连续几天的雨水把瓜拉萨古老的城墙冲刷出千沟万壑,他的妻子在城墙下弯侧腰喝水时,突然看见墙缝里有什么东西在闪光,便把手伸了进去,随手拿出了一条环形的金项链。万分惊异中,这两人连刨带挖,竟然在瓜拉萨城墙的缝隙里发现了大里的黄金和珠宝,他们迅速把这此东西塞满袋子后离开此地。

后人把这次发现叫“瓜拉萨宝藏”。但直到如今,人们也并不知道这两个农民到底挖走了多少宝藏。

恰巧,当时托莱多王宫里的一位金匠瑟,纳瓦罗喜欢古董。他遇到几个卖奇特金饰碎片的古董商,便全都买了下来。

这些只是落在这位托莱多金匠熔化坩埚里的一小部分而已。经过了长时间的辛苦之后,纳瓦罗得到了9个用纯金做成的有无数珍珠和宝石装饰的还愿王冠。最大的王冠上刻着“国王瑞斯委兹保佑”,瑞斯委兹是一位西哥特国王。

这个精明的金匠十分清楚当时西班牙宫廷里的习俗,他不会不知道,如果他把这些珍宝都报上去,最多只能得到可怜的一点补偿。于是,他想到了走私。

后来这批宝藏被走私到了巴黎,通过法国政府,最后运到了博物馆。当马德里知道这桩交易时,把自己视为西哥特人的正宗后代的西班牙政府要求立刻归还王冠。巴黎和马德里之间持续了一个月的繁忙的互换照会,没完没了的开会和谈判,最后,为了破坏法国人的兴致,西班牙的学者们说,所有的宝藏都不是用金子做的,都是伪造品。这个谣言传播的时间很长,直到有个叫多明哥·德·拉·克鲁斯的人被一篇报纸上的文章所激,决定再去挖一次。当德·拉·克鲁斯秘密地搜寻瓜拉萨的墓地时,使他大吃一惊的是他发现了同样精美的两个还愿王冠,一个属于国王斯维提拉,另一个属于修道院院长特奥多修斯,另外还有一个纯金制成的绚丽夺目的十字架,它是属于大主教特提乌斯的。

1943年,法国和西班牙之间关于留在巴黎的瓜拉萨宝藏的长期争吵终于结束了。当时欧洲大部分已处于**第三帝国的蹂躏之下。法国统治者迫于**德国的压力决定把其中最珍贵的东西包扎起来,交给德国的弗兰克将军。

但仅仅过了两年多,在盟军的打击之下,第三帝国便灭亡了。

“瓜拉萨宝藏”到底是谁隐藏下来的,后来这批宝藏又流露到何处了呢?

有的寻宝者在媒体上发表文章说,所谓“瓜拉萨宝藏”其实就是《尼伯龙根之歌》里面的宝藏。

那么,尼伯龙根宝藏又是怎么回事呢?这还要先从尼伯龙根人说起。

勃艮第人即尼伯龙根人,他们是斯堪的纳维亚民族的一支,当罗马帝国崩溃的时候,他们从沃尔姆斯附近迁居到莱茵河旁。大约在公元前200年,他们一批又一批地迁移到奥得河和魏克瑟尔河之间。由于受到攻击,他们有时候绕远路进入罗马城市莫贡提阿库姆,也就是今天美茵茨以南的莱茵地区。公元5世纪初,在“上帝的鞭子”阿提拉的驱赶下,残存的勃艮第人被赶到日内瓦湖畔的萨波迪亚地区,直到5世纪下半叶勃艮第人才开始又重新抬头,形成第二个勃艮第人王国。

人们至今都不知道,勃艮第人是经历了怎样的战争才被匈奴国王阿提拉赶到了莱茵河地区。勃艮第人命运的真实历史,在公元436年开始有诗人行吟,经过700年的流传,大约在1198年~1204年,史诗在沃尔姆斯宫廷里以笔录的形式记录下来,形成了今天的《尼伯龙根之歌》。

《尼伯龙根之歌》用的是德国中古高地德语。后来的学者认为,根据书中内容推测作者是个骑士出身的奥地利人,但至今不知其姓名。

《尼伯龙根之歌》是中世纪德语文学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有32种手抄本,其中10种完整地保存至今。

尼德兰王子齐格弗里德早年在杀死一条巨龙之后,占有了尼伯龙根族的宝藏。后来他向勃艮第国王巩特尔的妹妹克里姆希特尔求婚,巩特尔对他说,只有在他帮助自己打败撒克逊人的情况下,才会答应他的求婚。于是尼德兰王子齐格弗里德真的帮助这位勃艮第国王巩特尔打败了撒克逊人,并如愿以偿娶了他的妹妹克里姆希尔特为妻。

勃艮第国王巩特尔在齐格弗里德的帮助下打败撒克逊人之后,娶了冰岛女王布伦希尔特为妻。

10年后,巩特尔和他的妻子布伦希尔特回勃艮第省亲,一次姑嫂发生争执,布伦希尔特从她的小姑子嘴里获悉她的丈夫巩特尔是依靠齐格弗里德的力量才娶了她,布伦希尔特感到受了羞辱,便唆使巩特尔的侍臣哈根杀死齐格弗里德,哈根杀死齐格弗里德后,就把这位尼德兰王子所藏的尼伯龙根宝藏沉入莱茵河。

13年之后,勃艮第国王巩特尔的妹妹克里姆希尔特为了复仇,嫁给势力强大的匈奴国王阿提拉。又过了13年,她设计邀请巩特尔等人来匈奴国相聚,暗中埋伏军队对他们大肆杀戮,最后抓住哈根,酷刑之下逼迫他说出尼伯龙根宝物的下落,哈根宁死不屈,于是巩特尔的妹妹杀死了自己的哥哥和哈根。这种众叛亲离的做法,使她最后也死于自己部下之手,根据勃艮第族的规定,谁占有尼伯龙根之宝,谁就被称为尼伯龙根。因此勃艮第人后来就被称为尼伯龙根人。

这篇史诗源于民族大迁徒后期匈奴人和勃艮第人的斗争史实。据史料记载:437年,勃艮第国王巩达哈里和他的氏族被匈奴人消灭;453年,匈奴国王阿提拉与希尔狄克结婚,于新婚之夜死去,希尔认克是日耳曼少女,史学家认为她是为了复仇而杀死匈奴国王。在这部史诗里,这两件事就被联系在一起。

到了16世纪,差不多没有人知道老勃艮第人的命运了。

1755年6月29日,从医的奥伯莱特大夫来到策尔伯爵的霍恩埃姆泽城堡游玩。此地紧靠着博登湖畔,风景十分优美宁静。这位大夫平时惟一的爱好就是喜欢古书,而伯爵最大的爱好也是收藏古书,伯爵有一座占据两层楼的图书馆,里面全部放的都是他收藏的古书和旧手稿。这位大夫来到此地的目的就是参观伯爵这座久负盛名的图书馆。伯爵的图书馆尽管规模很大,但看来已有好多年没有整理了。在一楼的拱门里存放着好多布满灰尘的古书,一看就知道这里尘封多年,从没有人翻动过。在这堆古书里,他发现了两本用羊皮纸装订的古文手抄本的古书,其中一本中等四开本的写得非常清楚,讲的是勃艮第女王克里姆希尔特的故事,题目是《尼伯龙根宝藏》。这本古书详细地讲述了尼伯龙根宝藏的来龙去脉,并认真地指出,《尼伯龙根之歌》中所说的宝藏并非虚构,而是确有其事的。

奥伯莱特大夫一眼就看得出来,这是一本几百年前的、被虫子咬过的、用很多羊皮装订起来的古书,里面的字是用墨和鹅毛管笔写成的。

他好奇地问道:那么这本古书是怎么到了伯爵的图书馆里,书里面讲的那笔巨大的宝藏又埋藏在何处呢?

怕爵告诉他说,那本书是他的祖先所收藏,至于书里所说的宝藏到底是真是假,他也没有考证过。

这本古书的出现,使人想到《尼伯龙根之歌》中的宝藏并未湮没,它可能还埋藏在莱茵河畔的某个山洞里或东欧的某个地方。从此,每当这些地方有古代的珍宝被发现时,人们就联想到那可能是《尼伯龙根之歌》中的宝藏。

1837年4月初,两名罗马尼亚采石工亚扬·莱姆纳鲁和他的岳父从乌尔高亚的山坡走到大概40公里远的布泽乌开采石头。在两块大石头之间地层下面,他们发现了一堆金子。当时被一个很大的纯金制作的圆盘覆盖着,还有许多杯子、壶、颈圈和扣环,扣环上刻着一种他们不认识的文字。所有的东西都有很好的装饰,上面镶嵌着厚重的宝石——这是至今为止所找到的中古欧洲史上持续200多年的民族大迁徒中所埋藏的最大一批宝藏。

这两个民工不能肯定这堆东西到底是黄钢还是真金。他们本来想重新埋起来,但好奇心驱使两个人最后还是把这些挖掘出来的东西拉到了亚杨·莱姆纳鲁家的一间破房子里。

不过,那所年久失修的破房子坍塌了,他们又把这堆东西扔到了房顶上。后来,因村子里有个叫维鲁斯的石匠经常去布加勒斯特,他们给了他其中的一小块,让他到首府去问问别人这到底是什么东西,石匠维鲁斯从布加勒斯特回来之后,什么也没说,只是把4000个皮阿斯特(大概合500马克)和一些男式上衣以及女人的头巾给了这两个采石工,条件是换取他们挖掘出来的所有的东西。采石工很高兴地答应了石匠维鲁斯的条件。

尽管这个石匠很有力气,但这堆“东西”毕竟有75公斤重,为了携带方便,维鲁斯当即用斧子把大件物品都弄成便于携带的小块,后来还是觉得不好拿,就干脆把小块的用靴子踩平。这样一来,东西是好拿了,但上面大部分宝石也都从它们原来的托座中掉了下来,石匠深怕采石工懊悔,没顾的拉那些散落在地上的项链和宝石,就背起包来急忙走了。

采石工并不稀罕那些被石匠弄下来掉在地上的宝石和项链,就顺手把地上的东西扫了扫,扔到了房子后面的粪堆上。

没想到采石工自己家里的孩子又去粪堆上把这些好看的“石头”捡回来玩,被另一个村民看见,那是个见多识广的家伙,立刻去找采石工和石匠索要那些东西,后来嫌给的太少,就向布泽乌的主教告发了他们。

布加勒斯特的一个专门委员会得知这一天大的发现,立即来到这里,找到了石匠维鲁斯,维鲁斯对着上帝、老天和所有的神发誓说,他早就都卖给了过路的小贩。国王的弟弟后来也亲自来到这里,石匠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大人物”,被逼无奈,只好把专门委员会带到了邻近的一条小河旁,承认他自己把宝藏埋藏在那里,但专门委员会只在那里找到一小部分。对于大部分丢失的宝藏,石匠说,由于河水涨潮把第二处的宝藏给冲掉了。

专门委员会一共抢救出12件文物,可惜的是,有的已经严重损坏了。

事后,所有参与此事的人都被投进了监狱,宝藏被运到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经过艰苦的修补后,1867年,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这批无价之宝轰动了世界。有人惊呼:“《尼伯龙根之歌》中的宝藏现身了!”这批珍宝离奇古怪的曲折过程,也成了当时报纸上的头号新闻。后来这批珍宝又在伦敦和维也纳展出,最后回到了罗马尼亚国家博物馆,被安置在那时的布加勒斯特大学侧楼的底层。

谁想到这些珍宝在此竟又连遭厄运。博物馆的职员并不把这些珍宝当回事。1875年11月的一个暴风雨的夜晚,一个学生偷偷溜进大学的图书馆大厅,从地板上钻了一个洞,进入下面的展览厅,把东西从陈列柜里拿了出来,打碎了后装满旅行包逃走了。其中有一块展品很重,不方便携带,他就把它丢在了学校院子里的雪地中。布加勒斯特所有的警察都惊动了,很快,他们发现一个正准备把一部分宝藏放到坩埚上熔化的珠宝商,剩下的宝藏后来陆续被找到。得救的碎片被安置在博物馆里一个特别安全的柜子里。

祸不单行,1894年4月5日夜里这里发生大火,陈列的宝藏在最后的紧急关头被救了出来,大火把博物馆的墙基都烧毁了。一队金匠专家整整在柏林艺术博物馆待了一年,但是他们无法再使这些东西恢复原初的美丽。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宝藏被迅速运往摩尔多瓦原来的首都雅西,为的是不要让它们落在长驱直入的德国人手里。然而到了1916年,它们却被俄国人夺走了。40年后,直到1956年,这些宝藏才返回布加勒斯特。

这些珍宝是真正的“尼伯龙根宝藏”吗?如果不是,那神秘的“尼伯龙根宝藏”又隐藏在何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