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2534900000008

第8章 幸福的真意——迄今既有的幸福论必须扬弃(3)

如年迈的父母看到“常回家看看”的儿女笑逐颜开地走进老屋门时涌现出来了喜悦;又如,体育竞技的观众见到自己所支持的竞技参与方得到无可争议的胜利后,引起了兴奋、满足之类的感觉;人们看到“养眼”的色彩、听到悦耳的音乐、享用美食或嗅闻到香味,甚至抚摩到柔嫩的物体,等等引起了美好的感觉都属于外因引起了幸福感。

此外,由不同渠道进入体内的嗜物、药品等引起的好感觉也属于外因引起的幸福感。

所谓内因,指内生观念和自身生理、病理变化。

比如,回忆起新奇、奔放、愉悦的经历引起了幸福感;由于想象、联想出现的幸福情境引起了幸福感;由于对自身今昔的不同经历进行对比,引起了幸福感;因高烧退去或疼痛消失等病理变化引起了轻松、愉悦的幸福感;或者是由后文将要谈到的“潜意识幸福感”之外的,不是由自主意识完全控制的一些生理、心理运转:如长时间憋尿解决后;无名焦虑感、无名抑郁感、沮丧感等消除后引起的幸福感,等等都属于内因引起的幸福感。

内因、外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而是内、外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地起作用。

比如俗语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对于同一位女子,不同的小伙子有不同的观感。这里,同一位女子就是同一个外因。不同的观感,是由持有不同的内在审美观念的人得出的。这里不同的人持有的不同的审美观念属内因。这就是内因审美观念制约着外因,使得同一个外因引出了不同的结果;一个人的审美观念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又少不了教育、经历和其他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就是外因也影响、制约着内因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四、幸福感的生理—心理机制,即幸福感的生物学实质

在生理心理学中,幸福感的生理—心理机制属于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心理机制。机体幸福感的发生和过程,与机体之外的客观环境刺激或机体内因形成的刺激状态,是对应的、统一的,这一观点在上一节“引起幸福感的原因”中已经进行了简单的探讨。这里主要是进一步讨论机体内部的主观体验和机体外部的情绪及情感表答的对应和统一。站在现代实证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对应和统一(即形成幸福感的主、客观因素的对应和统一、幸福感的体验与情绪及情感表现的对应和统一)是人类情感活动的重要特点。

我们这里探讨幸福感的生理—心理机制或幸福感的精神实质,目的是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幸福,以及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义等重要问题。

1.形成幸福感的机体内部体验的生理—心理机制和过程:

躯体的感觉器官或感觉机制的接受器,接收到能引起幸福感的外因刺激,或神经系统中的某些特定神经元接受到内因引起幸福感的刺激后,形成神经信号。这些神经信号被迅速地传递到包括大脑皮层、丘脑、杏仁核、中脑等主司情绪和情感功能的一系列神经中枢部位,同时延续传入侧支兴奋脑干网状结构,动员起包括所有有关的弥散性调制系统(弥散性调制系统是与脑的其他部位有广泛的联系,行使调节功能,调制大量的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和同步化活动的中枢神经组织)在内的整个机体的神经系统协同运转,造成广泛性的唤醒状态,以便更准确地感受外部环境及体内环境的信息变化。所以,人在感觉好的时候,往往是精神舒爽、感觉敏锐。这些传入的神经信息在与情绪和情感反应有关的脑的结构中传递和汇集以后,机体形成情绪体验,即:有关神经元和内分泌组织释放出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脑啡肽、内啡肽、强啡肽……一系列从性质到数量都极其复杂的神经递质(英文名为neurotransmitter。在神经信号传递的过程中,担当信使的特定化学物质,由神经元制造和分泌。详情请见注(1))、神经调质(也是由神经元制造和分泌。英文名为neuromoduator。是调节神经信号传递功能的某种生物胺。详情请见注(2))和激素(由内分泌组织或特定细胞分泌的一类在体内作为信使,对机体的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的生化物,也叫荷尔蒙。详情请见注(3))。被激发的这些生物活化物质立即奔涌向与各自相对应的受体(英文名称是receptor。在细胞膜上或细胞内,可以识别并特异对应地与神经递质、神经调质和激素等生物活化物的化学信号结合,从而激发或启动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最后导致该信号物特定的生物效应。详情请见注(4)),并与之亲和。于是产生出对应于外、内因刺激的幸福感觉。这就是对应于各种引起幸福感的刺激,机体内部形成各种幸福体验的真相。

简直地说,幸福感觉的产生或形成,实质上就是机体得到正性的刺激(即能引起好感觉的刺激)后,经过一系列的神经—体液的生理活动,体内对应地释放出来一系列生物活化物质。这些生化物,类似咖啡、酒精或鸦片等可以促使机体出现人们称为愉悦、舒服、快乐、满足、荣耀等各式各样的好感觉。

2.幸福感形成和体验的过程中,整个机体的情绪或情感表达:

机体接收到引起幸福感的刺激后,机体内部体验到幸福感的同时,神经信号还将沿着神经的传出通路连同外周神经引起情绪或情感的表达:如改变心动频率、改变血压强度、调节血糖水平以至影响其他营卫组织、运动器官、感觉机制等方面的运转情况,以体现幸福感觉对机体生存状态的正面性(即有益的)效应。这些心率、血压、血糖以至抗体素质的改变等生理变化,也是使机体达到上述唤醒状态的物质基础;外部则可能有如肤色、表情、动态或发出某种幸福的声音。典型的如包括人类在内的某些动物交配达到性高潮,得到性兴奋好感觉时的体验和表现,或老人泡热水澡得到好感觉的同时,全身红润、毛孔开放、鼻清目畅……有的还不由自主地发出怪声怪气;嗜酒的人仰脖“干杯”一刹那后,泛起微微红晕的脸上呈现出那种稍稍辛辣的后面紧跟着极大愉悦感的怪表情,同时从脏腑深处窜出来一声——哈……这些声音都如同“天籁”——即不是自觉的,而是自然发出的。

形成的幸福感的类型或种类,一方面取决于内、外刺激的性质;一方面取决于神经系统对接受到的刺激的识别、传递与整合情况以及神经元的分泌机制、内分泌系统和各种受体相应的反应后果。比如,在生理和心理方面,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个性。同一个种类、同一个程度的刺激,相对于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幸福感觉。也就是说,具体的幸福感的类型或种类,是由引起幸福感的刺激的性质和每个人机体的固有反应特质,两方面共同作用之下形成的。

除去个体反应特质的差异之外,一般地说,形成的幸福感的深浅程度取决于应内、外刺激,体内所释放出的生物活化物的数量多寡以及它们分别对应的受体的反应状况;幸福感保持的时间长短,则取决于这些活化物被降解、消散或被重新吸收的过程中所延续时间的长短。

虽然一般地讲,体内神经信号的传递速度很快(最快的属于有髓鞘的较粗的神经纤维中,可达每秒120米),但由于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生理、心理个性,对同一种刺激的反应强度、反应速度和其他反应状况都各不相同,这就表现出每一个人都具有其独特的气质和性格。同时,也是后文将要详细论述的幸福感具有的相对性中,表现出个体差异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上的基础。

西方医圣希波克拉底把人的气质分成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等四个类型,用现代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观点来分析,其深层的生理—心理机制就是:当受到同样的刺激之后,每个人对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体内神经信号的传递速度不尽相同;所释放的各生物活化物质的数量与这些物质之间的匹配不同;这些生化物所对应的受体状况不同,最终造成了人的个体之间气质、性格上的差异。其实,这种差异绝不仅仅就是四种,并且各种品质之间也不存在界限分明的鸿沟。只是希波克拉底说出了大致的意思,则后人就奉若神明了,就拘泥于人的气质、性格仅仅存在这四个类型了。对人的外表形象的认识也有类似现象。中国传统理论有“人之面相,不外八格”,即认为所有人的脸型只有国字脸、目字脸、申字脸、由字脸……等八种。实际情况是各种脸型之间的差异根本就不是泾渭分明的,这样,人们的脸型就不可能只限于八种了。只是可以较为合理地归纳为八大类型,指导或方便人们对事务的初步认知罢了。

幸福的生物学本质就是:生命体对于好感觉的一段或长或短的体验和表达。

从以上所述幸福感的发生机制可以看出,所谓肉体享受与精神享受的区分虽有一定意义,但这种说法的局限性是很大的。归根到底,幸福的感觉最终是要在精神世界中实现的。在没有琢磨透主观幸福和客观幸福的关系以及幸福感的生理—心理机制的情况下,才可能试图用精神幸福和肉体幸福的概念来标示主观幸福与客观幸福或幸福感其他方面的特征。如果仅仅局限在研究引起幸福感的原因时,可以想见,有的内因引起的幸福感可以另行归结成“精神幸福”。

目前,研究和解释产生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和生理机制的学科除了生理心理学之外,还包括神经生理学、细胞神经生理学、分子神经生物学等。彻底解释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和心理机制仍是那些学科中的难题。因为不像研究运动过程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可以通过实验,变动可操作的实验条件和其他参与因素,通过比较观察结果的方式来探索。目前研究形成情绪及情感的生理和心理机制,还只能主要靠人或其他动物的外部行为表现来实现。也就是说,情绪及情感的生理、心理机制主要通过情绪及情感的表达来间接探索,尤其难于严格地量化。研究实验的对象常常要用病、残人或人类之外的动物。由于种种原因,在这方面,健康的活人往往有时候却不能用或不好使。不过,在这方面的探索手段和探索成果,都在借助于新设备、新方法的基础上飞速地发展着。近些年,除了西方之外,日本人在心—脑科学方面进步也很迅速。

上述所谓的“幸福感的实质”或“形成幸福感的生理—心理机制”,笔者作为门外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是把上述各学科中已有的结论加以综合和猜想之后的概述而已。因为在这方面更详细的论述,就算在他们内行中,分歧也是很多的。比如,形成和参与幸福体验的中枢神经的主要部位还没有真正彻底地摸清楚;有的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本身的具体作用还不能泾渭分明地区分开,其中的究竟实在是复杂深奥。比如人脑中的仅仅一个神经元,与病毒之类的简单生命体相比较,简直就像是一个发达的大国家与单个个体生命相比较——神经元的每个突触末端好比就是一个国际通商口岸:带髓鞘的轴突好比就是“高速公路”,动力蛋白通过“高速公路”上的神经微管把消费品{各种需要与其他神经元交换的或需要投放市场(突触间隙)的生物化学材料},从内质网或尼氏体(合成神经活动所需要的生化材料的两种场所,如同生物化学工厂)那里运到突触前膜里的仓库(小泡体)中,随时准备参加与突触后膜进行市场交易……据说,弥散性调制系统的每一个神经元都有突触与十万个以上的其他神经元发生联系。想一想,何等繁杂呀。多亏善于分解和实验,又有先进设备与先进手段的西方专家们的牺牲和贡献精神,在人的情绪及情感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的研究上,现今人类才积累下了诸多宝贵的经验和成果。

关于血液流动状况影响人的神经中枢活动的新的实验结果,这里有如下参考:

2007年10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在《神经生理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血液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因为它能够积极地调整神经元处理信息的方式。摘要如下:

“研究小组主要成员克里斯托弗·穆尔提出……血液对大脑的作用比单纯的营养供给者要复杂得多,因为它能够调整神经元传达信号的方式,这一发现改变了我们对大脑功能的认知。”

“穆尔还认为……血液流动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影响到附近神经元的活动,改变了它们互相之间传递信号的方式,因此,也调整了信息在整个大脑的传递过程。”

“血液对大脑的这种影响从何而来呢?血液含有能够穿透血管影响神经元活动的溶解因子,血液流的改变也可能影响到溶解因子浓度。此外,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也会对血管的扩张和收缩产生反应。最后,脑组织的温度会在血液的影响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神经元的活动。因此穆尔认为,应该用全新的方式来看待人的大脑,血液系统可能是决定大脑活动的主要因素。”

以上观点很可信地证实,血液与血液的流动影响着神经中枢中的神经元信号的传递状态,从而影响到包括形成幸福体验在内的情绪形成的过程和结果。

在中国,至少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生理心理学教科书中就已经提出,血液流动和能量代谢也是情绪及情感形成机制中的重要部分。

关于主司幸福感觉的神经中枢的具体部位,也不断有新的发现。

法新社2008年10月24日报道,由美国纽约大学心理学家伊丽莎白·费尔普斯为首的研究人员发表于英国《自然》周刊上的科研报告称,最新实验在世界范围内首次确定:杏仁核和扣带皮层这两个大脑区域在“主观情绪评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他们称之为“乐观中心”。

这一内容可以印证和深化以前的知识和使我们扩充对形成幸福感的心理和生理机制的思考。

另外,中国古代向来有“心之官则思”的看法,认为包括以心脏器官为主的“心”是精神活动的司令部。描述负面情绪用“伤心”、“心碎”,还有“心情”、“心境”、“放心”、“纠心”等概念的运用,也把包括幸福感在内的情绪活动与“心”联系在一起。

目前,在医学或其他领域仍然时常出现类似的观点。

2007年11月15日《北京晚报》登《福由心经生》的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中医讲‘心主神明,魂魄意志,皆为其统’……一个人心脏跳动的缓急强弱,也就是心脏自身的节奏韵律,完全可以控制人的心理变化。改变了心脏跳动的节律,也就改变了人的心理状态。曾有报道说,有个性格温和的人,移植了心脏以后,性格完全改变,变成了一个性情暴躁的人。美国医学家阿拉特拉斯博士也曾说:‘心脏实际上是一种具有思维能力的智慧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