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人物解谜(走进科学)
2546600000021

第21章 介子推究竟隐居在哪里

公元前655年,晋国内乱,公子重耳仓惶出逃,属臣介子推随公子重耳沦落他乡,颠沛流离20载,其间历尽艰辛。在一次流亡途中,食尽粮绝,重耳已是饿得奄奄一息。这时,介子推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供重耳进食。重耳因此而保住性命。介子推此举称得上是以身报主、忠心耿耿的忠臣。事后,内乱平息,重耳回国即位,称晋文公。

作了君主的晋文公,对有功之臣大加封赏,但却唯独忘了以身救主的介子推。待他想起时再找介子推,已遍寻不见。听属臣讲,介子推不为仕途,已携老母去深山隐居了。

明末人氏冯梦龙在其《东周列国志》一书中介绍,晋文公为寻到介子推,听从属臣之意放火焚山,欲逼介子推出山。但介子推不为名所惑,与仕途绝缘,在大火中母子相抱而死。

介子推洁身自好、宁死不仕的情志,被后人传为佳话。

但是,在史学界却有一个尚未弄清的问题,那就是介子推到底隐居在何处?

据《左传》载:“晋侯求介子推不获,以绵上为之田。”《史记》中也记有:“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

绵上山在西河界仙(现山西介休县)以南。由此,有学者对史书记载介子推隐居绵上山提出疑问。因为介休位于霍山以北,而霍山以北在当时属狄人领地,介子推怎么可能远赴异邦寻觅隐身之处呢?

另据学者考证,乾隆年间修纂的《万泉县志》中记载,万泉县(现万荣县)西南有一座绵上山,又称绵山,今又称孤山。这里的环境较为适宜隐居,而且又在晋文公统辖的版图之内。这里极有可能是介子推的隐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