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奇物怪事(走进科学)
2547100000003

第3章 奇怪的城(2)

风景秀丽的威尼斯还以古迹繁多而着称。威尼斯市中心的圣马可广场,99米高的钟楼拔地而起。广场东侧的总督宫和圣马可教堂,是威尼斯古代建筑艺术的典范。

雾都伦敦

英国首都伦敦,有“雾都”之称。

伦敦大致可分为伦敦市和内伦敦、外伦敦三部分,由32个市(包括伦敦市)组成。这三部分总起来合称大伦敦,总面积1605平方公里。面积仅为1.6平方公里的伦敦市,14-16世纪时曾是王宫的证券交易所的集中地。西区的白厅大街一带,是英国首相官邸和内阁各部以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白金汉宫所在地。

伦敦大学,人文博物馆,伦敦塔,伦敦桥,圣保罗大学,牛顿、达尔文、马克思、肖邦等名人的故居和墓地,格林威治天文台,海德公园露天讲坛,这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使伦敦在文化艺术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同时伦敦又具有典型的欧洲都市风光。

“雾都”平均五天中就有一天是雾天。这里的雾常常弥漫于伦敦上空不散,连续好几天空中都是充满了白茫茫的小水滴使泰晤士河两岸的尖顶教堂和高层建筑都被掩盖起来。大雾也给市民带来了许多麻烦。伦敦的白天犹如黑夜,市区交通停顿,居民感到胸闷,呼吸困难,白厅街的大理石建筑遭到腐蚀。

伦敦的大雾和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大气污染有关。英国是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而伦敦又处于英国东南部的一块盆地上。盆地的南北两侧是东西走向的山岭,市区离泰晤士河口只有88公里。伦敦的气候温暖潮湿,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雾主要是因北大西洋暖流的支流同北冰洋南下的冷空气在这里相遇形成的而且往往会是漫天大雾,并且循环往复,久不消散。加上伦敦的工业和交通迅速发展,工矿企业和汽车排出的大量烟尘飘浮在空气中,变成了雾的凝结核,这也是促成伦敦大雾的一个原因。

80年代以来,由于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伦敦上空的可见度已比过去有了提高,年平均日照数也大大增加了,绝迹多年的小鸟又重新在伦敦上空飞翔了。

狮城新加坡

往来于南海和印度洋等地的船只一进入新加坡港,就会看到安德逊桥畔的狮头鱼尾塑像高踞港滨,眼闪强光,口喷清泉。这是1972年新加坡建立的旅游标志,如今已成为新加坡的象征。

在梵文中,新加坡就是“狮城”的意思。

如今,新加坡既是城名,又是岛名,也是新加坡共和国的国名。港城新加坡,是新加坡共和国的首都,在共和国主岛新加坡的南部。港口区面积93平方公里并如今已成为能终年保持深水位,是一个设施完善的优良自由港,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港口。市中心区在港口区东北、新加坡河口南北两岸;是行政机构的所在地,全市主要的商业、金融、通讯、船务等机构也都集中在此。

新加坡距赤道线只有137公里,四周为海洋所环抱,一年之中全是夏季,气候炎热多雨,因有海风调节,人们并不感到闷热,新加坡城以宜人的气候,良好的市政建设和周到的服务,获得了“花园城”的称号,并成为世界着名的旅游中心。

新加坡没有土着民族,现有居民都是外来移民,华人占居民的大多数,另外还有马来人、巴基斯坦人、印度人、英国人和日本人等。

离婚之城

法国鲁尔边境的高东是一个只有1万多居民的小镇,然而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外地人来这里的法庭办离婚手续。

因为原因很简单,该镇的法官桑比涅先生是一个“苦闷男性同情者”。他认为如果丈夫受到妻子的轻视,那将是一件令他感到可怕而又极为愤恨的事。凡是丈夫以这个理由主动提出离婚的,桑比涅一律批准。所以,远近的人们给高东镇取了个绰号——离婚城。“离婚业”使该镇的旅馆、饭店、律师、出租汽车以及其它一些行业兴旺起来,使这个城镇的居民也有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海底古城

有人在百慕大魔鬼三角海域下的一个海底平原上发现了一座古城,并用水底摄影机拍下了这一意外发现。从冲洗出的底片上看,在那个海底平原上有许多纵横交错的道路,而街道两旁是一座座圆屋顶的建筑物。此外还有竞技场和其它长方形的建筑物,每一样都保存得很好,就像一个小岛安静地躺在海下。

无独有偶,在哥斯达黎加首都圣约瑟举行的“人类奥秘百年研究”国际会议上,《百慕大三角》一书的作者查尔斯·伯利茨向500名参加会议的科学工作者也报告了他用一生大部分精力考察沉没大陆的成果,并放映了在海底拍摄的幻灯片。通过幻灯片,人们可以看到用大块方石严密砌成的墙壁。

海底之村

离红海苏丹港不远的海底深13.7米处,有一座举世无双的海底村庄。这个村庄拥有20多户人家,50多位居民。虽然海面上波涛汹涌,但海底村居民的生活却异常平静。

这座海底村建于1912年6月20日。当年,西欧一些国家的科学家试图通过试验证明,人类完全可以像鱼类的一样长期在水底下生活,于是倡议建立海底村庄。一位名叫柯斯塔的苏丹人自告奋勇地参加实验,他带领了一群爱冒险的同伴,志愿搬迁到海底来生活,并出任该村村长。由于海底下的海水压力非常大,海底村建筑物的结构十分独特。屋顶都呈圆锥形,以便分散水的压力,所有横梁和支柱全是特制的钢管。房间的布局均呈放射形,中间是一个大客厅,客厅四周是许许多多的小卧室,空气、淡水等均通过特制管道从海面送来。70多年来,室内设备越来越先进,不仅有电灯、电话,还有闭路电视和空调。村民如想外出,只需穿上潜水衣,然后开启客厅的一个盖板,通过一条密封的玻璃钢通道,便可从海底走到海面上来。

世界奇城

秘鲁首都利马,年降雨量只有37毫米,是世界上几乎不见雨的城市,被誉为“旱城”。

印度阿萨姆邦气拉朋齐城,年降雨量达12000毫米以上,最高可达22990毫米,因此被称为“世界雨城”。

保加利亚的索菲亚城,共有花园草场几百处,家家都种着花草,因此享有“世界花城”的美称。

缅甸的薄区城共有440座佛塔,成为举世闻名的“万塔之城”。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音乐大师贝多芬、莫扎特生活过的地方,这里建有许多影剧院和音乐厅,每年有一次为期一周的文化节,故有世界“音乐城”之誉。

德国慕尼黑城的啤酒远销世界各地,每年一次的“啤酒节”要喝掉100万公斤啤酒,饮酒量雄居世界第一,有“酒城”之美誉。

捷克斯洛伐克的哥特瓦尔城是全国制鞋工业的中心,年产各种鞋靴2亿双,畅销世界100多个国家,有“鞋城”之称。

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城,紧靠世界着名的活火山——维苏威火山。公元79年火山爆发,火山熔岩巧妙地把附近一座名叫庞贝的城市掩盖了起来,从此庞贝城秘密地在地下度过1800多年,直到20世纪初才被考古学家发现。城市中的一切建筑都完好无损,有人叫此城为“地下城”。

梦游城

秘鲁东南部有一个风景秀丽的蒙特莱城。该城有两万多居民,但大半都患有梦游病症。在白天,城内幽静无人,可是一到午夜,街道上就行人熙攘,热闹非常,原来这些人都患有梦游病症,当他们睡至午夜时,就都到马路上去梦游。

这些梦游患者,都身穿睡衣,闭眼张嘴,双手向前伸,或在街头徘徊,或在天台上的围栏边散步,有的能站在横竖交错的旗杆上,有的如马戏班走钢丝表演杂技,真是形形色色,无奇不有。外来的游客误认为这里是鬼魅作祟,以至都吓得毛骨悚然,虚惊一场。

蒙特莱城居民的梦游症是先天遗传的,并非后天心理或生理上的变异影响。这些梦游者,虽然在梦游中做种种危险活动,但却很少遇到意外而丧命。曾经有过一个市民,午夜梦游,忽然从天台掉下受伤,当即被送往公立医院救治。当时正好医生不知梦游到哪里了,护士到处寻找也没找到。等医生回到病室时,那伤者也失踪了。原来伤者睡在医院病床时,忽然梦游病发,然后梦游回家去了。

最离奇的是有一次一位窃贼趁城中富商梦游外出之际,偷去其财物约八千万元,然后藏在郊外秘窟中,警方很长时间无法破案。而有一天夜里该窃贼梦游病发作,也梦游进城,迳自走进警所之内,早上醒来,才发觉自投罗网。

黄金古城

从前,墨西哥流行着这样一个传说:阿拉撒热人居住在由七座城池连一片的城堡里,那里生活富裕,遍地黄金,人们把这七座城称为“黄金城”。

这个传说刺激了许许多多冒险者的欲望,他们纷纷拥到这里,希望能寻找到这座古城堡。探险家弗兰西斯科便是其中的一个。

1504年,弗兰西斯科雇佣了几个身强体壮、富有冒险精神的男子,组成一支探险队,开赴墨西哥,开始寻找传说中的“黄金古城”。

寻找古城的工作艰辛而且很苦。他们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几年过去了,依旧一无所获。后来,探险队因为弗兰西斯科的破产不得不解散了。

此后的数百年里,人们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这一传说古迹的搜索和考证工作。

就在距弗兰西斯科探险失败的300多年后,也就是1888年,这座古城堡被两个牧童在无意中发现了。从此,阿拉撒热人的黄金城开始成为世界一大奇观,并由此带出了许多难以解开的谜。

这一天的早晨,风和日丽。此时已经是深冬季节了,难得有这样一个晴朗的天气。

洛非和比特一边把牧鞭衔在嘴里腾出手来扣衣服,一边迷迷糊糊赶着羊群去吃草。洛非和比特是两个年龄相仿的机灵男孩,由于刚起床,眼睛还没完全睁开,看上去就像两个小醉汉,高一脚低一脚地跟在羊群后面。走了一段路,年长一些的洛非抬头向四面一看,一下清醒过来,稀里糊涂的,羊群竟然走到了科罗拉多州梅萨的一个山坡上,而下面就是一个荒凉的峡谷。洛非喝住了羊群。

山坡向阳处,牧草只略有些枯黄,羊群在这里大吃大嚼起来。

洛非和比特商议着去附近找些野鸟蛋或野果来充饥。

忽然,乌云蔽日,一阵狂风呼啸着吹过山野,羊群一下子变得惶惶不安起来,四处逃散。比特顿时手忙脚乱,刚拦住了这头羊,那头又跑了,他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摘野果的洛非一阵猛跑赶回来时,羊己走散大半了。两人一边找走丢的羊一边赶着羊群往回走。

回家一点,少了八只羊,两人又回去找。

这时,天上已经飘起了大片大片的雪花。

洛非想,那些羊会不会摔到了峡谷里去了呢?两个人趴在崖沿向峡谷里看去,谷底依稀有羊在叫,两人心里一喜,于是透过纷纷扬扬的雪花,两人依稀看到谷底有一些建筑物。

峡谷中怎么会有建筑物呢?两个牧童顺着悬崖上的一条小绳沼到谷底,只见一座古老的城堡出现在目前。

这就是阿拉撒热人建造的家园,只是现在已空无一人。

这消息一传开后,就引来不少参观者。

从整个城堡的规模看,大约可居住5000人,在这如此贫瘠的地方能养活这么多人,真令人费解。

城堡的建筑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阿拉撒热人的房屋大多是土木结构,最为壮观的房屋有三层楼,占地3英亩,拥有大800个房间。这间屋是用数以万计的平坦石头砌成的,横梁是用两万多根松树干做成,石头和树木都是从35英里外运来的。可是,古学家们惊奇地发现,当初这些阿拉撒热人在运输这批石头和材时,竟然没有用畜力,也没有用带轮子的运输工具,这真令人百思不解。那些泥瓦匠的手也很灵巧,每块石头都砌得整整齐齐,石缝用泥沙浆和碎石填补,整个建筑犹如一座天然景物。而且,房间的音响效果也很好,有人在这边私语,隔墙的另一边也听得清清楚楚,在屋子里打个喷嚏,如同雷电轰鸣一般。

这里的峡谷是个不毛之地,可是阿拉撒热人却在这里创造了不可思议的文化,赢得不少史学家的惊叹。他们究竟是如何在这荒凉的地方建立起如此繁华的城堡并养活了众多的人口呢?更让人百思不解的是在13世纪初,他们为什么又突然放弃美丽的家园,迁徒到别处,从此销声匿迹了呢?真是一个又一个谜团!

人们目前还找不出满意的答案,但这里的城堡,却成了一大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