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为什么总是伤害最亲的人
2552600000002

第2章 你是否容易对亲人歇斯底里(1)

亲人是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可事实上我们却最容易对他们歇斯底里。

歇斯底里是情绪无法自我控制时的一种发泄状态,但是你发现了吗,身边的亲人往往是这种情绪的发泄对象。为什么我们会对最亲的人做出如此不理智的行为呢?明明是对自己很重要的人,为什么会不懂得珍惜呢?这一切,难道仅仅是因为“熟不拘礼”的逻辑吗?

1.假爱症:用爱害人

当今社会,产品有假冒的,难道爱也有假?

其实,太爱一个人,也会伤害一个人。

你是否知道有一种伤害叫溺爱?

不要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

谁家的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要钱就给,要吃什么就给什么,错误也是可以原谅的,捣蛋会被说成聪明,没有礼貌会被看成硬汉风格。总之,事物的意义就凭嘴一张,一切都变得简单。

可结果呢?一些得到父母溺爱的孩子,养了一身的坏毛病:不懂得金钱是劳动的结果,花钱如流水,父母后来想加以控制,但却致使他们内心产生了忌恨;一直受父母照顾,他们不懂得照顾别人,只是一味地接受自来的感情,却失去了爱别人的能力。在自己外出时,很多时候,小小的困难变成了巨大的灾难,小事变成了大祸!

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假爱,它只会坑害孩子的一生!没有距离的爱,没有界限的感情,是最容易构成伤害的,父母就是以这种“爱”的名义来伤害孩子的。

下面是有害孩子身心的六种溺爱形式:

人小位高,待遇特殊

孩子在家庭中比长辈的地位还要高,处处享受特殊待遇,如吃“独食”,好吃的食物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必须买大蛋糕,送贵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结果定会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懂得关心周围的人。

包办一切,照单全收

曾有几位妈妈在一起讨论要不要让孩子劳动时,有的家长竟说:“我疼都来不及,怎么忍心让孩子劳动呢?”也有的说:“叫‘小东西’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自己做呢。”这样一来,孩子便无法体验劳动的愉快,也不懂帮助父母减轻负担,如此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这可绝对不是耸人听闻。

轻易满足,要啥给啥

生活中,不管孩子要什么,父母会尽一切努力满足。有的父母还给孩子很多零花钱,轻易地满足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必然会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不良性格,并且没有一点忍耐和吃苦的精神。

亦步亦趋,大惊小怪

本来孩子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黑,不怕水,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地爬起来继续玩。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变得胆小爱哭了呢?这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的身体出现一点病痛就表现得惊慌失措,娇惯的最终结果是孩子离不开父母半步。在这些孩子的性格中,“懦弱”会占据很大成分。

寸步不离,揽在怀中

为了不让孩子受到外界的伤害,父母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同龄朋友玩。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时刻不能离开父母或老人一步。这样的孩子慢慢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产生依赖心理,还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使性格产生严重的缺陷。

惧怕要求,听凭任性

由于经常迁就孩子,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以哭闹、不吃饭等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如此一来,就惯出了孩子很多坏毛病,使孩子变得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

以上六种溺爱的形式是比较典型的实例,可能不是每个家庭都有,但是一般家庭在各种溺爱中会占有几种,或各种都有轻度表现也是值得警惕的,我们要学会以科学的爱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过度溺爱,等于伤害

爱,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人类不可泯灭的情感。这种情感如何表现出来才是真正的爱呢?那就是适度的爱。生活中无数的事例已经为那些溺爱孩子的父母敲响了警钟。不适当的爱实质是对孩子的伤害。

有一位下岗的妈妈,她知道孩子爱吃虾,于是咬一咬牙从菜市场买来几只虾,做好后端上桌,看着孩子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舍不得动一筷子。眼看孩子已吃完饭,妈妈忍不住想尝一下剩下的虾。“别动!那是我的!”她14岁的孩子说。这位母亲听到这样的话后无奈地流下了眼泪。

这不是爱的初衷,却是爱的结果。

我们是否要反思一下,发生这样的事情,到底责任在谁?

其实,这毛病虽然出在孩子身上,可病根却来自父母。难道孩子从生下来就不懂得爱吗?当然不是,只是在父母的过分溺爱、无限纵容下,把爱丢失了,收获的只有无情与自私。也许有的父母会说:孩子毕竟还是孩子,还没有长大成人,他们需要保护,需要爱。可结果怎么样呢?小学生不会系鞋带,中学生不会洗手绢,大学生到农村参加社会实践,很多事无所适从……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多见。这就提醒广大父母或孩子的长辈: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过度保护只会使孩子变得无能,过度溺爱只会使孩子变得自私与无情。

溺爱在两个阶段对孩子的危害最大:一是孩子性格的形成时期,二是孩子渐渐独立的时期。尤其是前者,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影响。这会让孩子在独立面对社会时不知所措,无法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最终被社会所淘汰。

父母为什么要溺爱孩子呢?经过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1.失职感。生活中,很多父母(特别是工作繁忙的父母)感到自己对孩子没有给予足够时间的关心与照顾,于是他们就在物质上给予孩子很多东西,让孩子生活舒适,尽情享受,以弥补精神上的缺失。

2.感情缺憾。许多母亲想通过溺爱孩子来弥补自己感情上的缺憾。这种情况在没有工作的母亲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果在婚姻上遭遇不幸,就更想通过溺爱孩子来弥补。对于她们来说,溺爱孩子是一种需要,是抚慰自己心灵创伤的一种方法。

3.补偿心理。许多父母在童年时都有未能满足的欲望:不是得到的爱太少,就是生活太穷困。于是,在日子好起来之后,父母首选补偿自己的孩子来了却自己童年的愿望。父母实际是在满足自己童年的未被满足的愿望,而孩子却成了牺牲品。

4.现实的目标。许多父母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第二机遇”,而不是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人。他们将自己年轻时未能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成为他们自身的延续。

在这几个原因的指引下,父母此时的爱,其实是在爱自己,尽管自己也会付出心血。他并不是在帮助孩子成长,而是打着爱的旗号,用牺牲亲人的代价,只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个心愿。这是多么的残忍哪!

有一首诗写得好:“禾苗干涸了,需要浇水,但不能太多,水多了就会淹死。车胎瘪了,需要充气,但不能太足,充多了就会爆炸。生命很短暂,需要关爱,爱不能太多,爱得多了就成了伤害。”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要考虑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首先就是把孩子当做一个真正的人,尊重他,让他用自己的翅膀去飞翔,摔了跤鼓励他,而不是禁止他继续往前走,更不是抱着他走。让他在跌跌撞撞中学会走路,学会飞翔,这才是真正的爱。

2.灭亲症:你为什么总是伤害最亲近的人

你可以对朋友轻声细语,你会对自己的爱人、兄弟、姐妹也这样吗?

你会花几百元钱请朋友吃饭,你会请自己的爱人吗?

总之,你会有主动给自己的亲人一点温暖(爱意)的表示吗?

“熟不拘礼”是不是这种伤害亲人的基本原因?

日常生活中,人们之所以有许多痛苦,并且每天都在制造痛苦,是因为许多人自己的感情生活不健康、不幸福。如果一个人情感健康和幸福,他会把幸福传递给别人,别人也变得可爱了,工作也变得快乐了!同样,一个痛苦的人,传给别人的多半是痛苦,特别是与自己最亲近的人,受到的伤害会更大。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面对陌生人时,我们会习惯性地将自己最优秀和最精彩的方面展示出来:向他们表示礼貌、修养、儒雅大方、心胸宽广、耐心细致等一系列的美好品质。然而,当我们回到家时,却懒散地只等待着有人来伺候,与在外边相比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在家里,我们没有了礼貌,没有了修养,更没有了什么儒雅大方,我们的心胸也会变得非常狭窄,没有耐心,也不细致。好像好的方面已经在外面用完了。我们把美丽拿给外人,把丑陋留给了自己最亲近的人——这也就是所谓的“熟不拘礼”的逻辑。

你是不是在上面的情况中找到了自己的身影呢?相信很多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是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中的很多人,在其一生中与同事说的话多于与自己的亲人说的话,除了睡眠时间,与同事相处的时间多于与亲人相处的时间。

可以算一算:

我们到底给了我们亲人多少美好的东西?

我们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给自己最亲近的人?

我们与亲人在一起时,又拿出了多少热情和细致?

我们歌颂公而忘私,我们把公而忘家视为学习的楷模!可见,我们天生就是希望博到庸俗观众一笑的最浅薄的演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忽视自己最亲近的人,拿他们与我们在外边的事情做交易。

我们对自己的同事、朋友献上最真切的关怀,而对自己的亲人却总是如同应付差事,心里想着溜走,名为爱是不需要表达的;我们对最亲近的人讲,外面有事需要忙,所以可以会晚些回家,这需要亲人的理解,否则就是不支持,因为外面的事永远比家里的事更重要……

对亲人的“熟不拘礼”,似乎成了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和习俗,我们对外人亲近可能会有好处,对亲人可能只算义务,所以,心里对于亲情有着非常的不情愿!

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伤害与我们最为亲近的人似乎成了一种习惯。在我们的生活里,总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顺心的事,这时候,我们身边的爱人、亲人、朋友就是我们倾诉的对象。而且,越是亲近越是想要找的人,当我们把心里的不快发泄出来的同时,无形中也把这种“垃圾”带给了对方,尤其是你的不快和对方有关的时候;其二,就是认为即使你伤害了你最亲近的人,他们也会原谅你,所以你才做得那么理所当然。

永远的亲人,伤害却最深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常常被我们拿来伤害的最亲近的人,往往是最关心我们、最爱我们的人。最亲近的人带给我们的亲情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可以说亲情是世界上最伟大、最美好的感情,它不掺任何杂质,纯净得如同一汪泉水,无需太多语言,却显得格外厚重,能让人在千里之外感受到它的分量,亲情到底有多浓、多厚,谁也说不清,谁也道不明。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却在有意或无意之间伤害我们最亲、最挚爱的亲人。

这是发生在美国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四岁的小女孩,她的父亲有一辆大卡车,而且父亲也很珍爱这辆卡车。有一天,小女孩无意之间拿铁片在卡车上划下了无数道刮痕。父亲见到后十分生气,盛怒之下,用铁丝将她的手绑起来,然后吊着手,让她在车库里罚站。4个小时后,她的父亲才想起小女儿还在车库罚站。当父亲赶到车库时,女儿的手已经被铁丝绑得血液不通。父亲懊悔不已,赶紧将女儿送往医院的急诊室,但是,女儿手掌的部分组织已经全部坏死,医生说,必须马上截去手掌,小女孩就这样失去了一双手掌。

对此,他的父亲常常活在自责当中。半年后,父亲将卡车送进厂重新烤漆,又像全新的一样。当他把卡车开回家后,小女孩看着重新油漆过的卡车,对父亲说:“爸爸,你的卡车像新的一样漂亮。”然后,小女孩就伸出了她那双被截断的双手对父亲说:“可是,你什么时候能还给我一双手?”面对女儿的追问,父亲很是难受,在痛苦之余,他举起手枪,饮弹自尽。

我们总是在无意或是有意间要伤害自己最亲的人,在这则故事里,我们不知道是父亲伤害女儿的深还是女儿伤害父亲的深;这些似乎都是无心之失,然而造成的后果,却令人黯然神伤。

在这个千姿百态的世界里,是什么在我们失落时给我们带来轻轻的安慰?又是什么让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少受苦难?答案很肯定:是亲情。亲情是一种在你身边时,你察觉不到,一旦远离你时,你就会无比想念的东西。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希望多得到一点亲情的温暖;长大之后,不论距离多么遥远,亲情总会是抚慰我们心灵最好的良药。生病时、寂寞时、感到有压力时,我们都会格外地想家,很想和家人说上几句话,不需要家人给我们什么,只是听他们说说话就感觉很幸福,几句随意的聊天就能让我们心里温暖许多,这就是亲情的力量,伟大得简直不可思议,人世间万千情感都是由亲情衍生而来的。

所以我们倡导:体会亲情,感恩亲人。不要在不经意间就远离了亲情,一个男人无论在事业上多么辛苦,只要他一想到家里有一个温柔、贤慧的妻子做好了饭等着他,他所有的疲惫都会烟消云散了。世间只有亲情与我们一生相伴,但愿亲情永在,感恩永在!

3.随意型家庭教养

随意型家庭教养易使人变得冷漠!

你是否明白,冷漠是你对亲人歇斯底里的原因?

你知道“情感冷漠症”的危害吗?

随意型家庭教养易使人变得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