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英雄
2559300000010

第10章 张自忠(1)

1.北平留守受痛斥

张自忠,字荩忱,1891年生于山东临清。1912年考入天津政法学堂。1914投军奉天新民屯车震团。1917年入冯玉祥西北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兼西北军官学校校长等职。1930年中原大战后,西北军宋哲元部被蒋介石改编为陆军第29军,张自忠任第29军第38师师长兼张家口警备司令。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东三省,并于1932年拼凑了伪满洲国。但日本军阀并不以此为满足,复于1933年开始了新的侵略扩张。这次扩张的目标就是与东三省毗邻的热河省。

1933年元旦之夜,日本关东军突然向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发动攻击,3日占领山海关,取得了进攻热河的有利态势。

1月10日,张自忠所在的第29军奉命由山西阳泉开赴通州、三河、蓟县、玉田待命。

部队出发前,他召集全师营以上干部开会,作战前动员。他慷慨激昂地说:“日本人并没有三头六臂,只要我们全国军民齐心协力,与日寇拼命,就能将日寇打出中国去。国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为国捐躯,重如泰山!”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的中国第5战区右集团总司令兼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他还要求部队特别注意两点:第一,要与当地老百姓打成一片,不动老百姓一草一木;第二,战斗中要节省子弹,不瞄准敌人不准打枪。

3月4日承德失陷后,29军奉命赴冷口策应万福麟部作战。不料,29军正行进中,万福麟部已败退至喜峰口附近。鉴于敌情变化,华北当局改变计划,令29军迅速赶赴喜峰口阻敌,冷口防务交商震部接替。宋哲元即命赵登禹率109旅先头出发,其余各部跟进。

3月7日,张自忠与冯治安(38师副师长)抵达遵化屯营。3月9日上午,日军先头部队攻占喜峰口东北制高点孟子岭,以火力控制了喜峰口,形势对张自忠部极为不利。

9日午后,赵登禹率109旅抵达喜峰口。日军亦源源增兵,双方展开激烈遭遇战。经过两天连朝接夕的交战,109旅虽然顶住了日军的攻势,却未能克复孟子岭高地,处境仍然被动。张自忠感到这样与敌人硬拼消耗终非善策,于是同冯治安、赵登禹商议,决定组织大刀队对日军实施大规模夜袭。

11日夜,张自忠组织部队夜袭敌营,大获成功,杀敌上千人。29军在喜峰口一带固若金汤的防御,使日军志气馁败。

张自忠认为,29军之所以能够用低劣的装备打退日军几十次猛攻,并歼灭日军5000多人,除运用以攻为守的战术原则和注重野战工事的构筑等因素外,主要得益于全军同仇敌忾的战斗精神。

1937年7月7日深夜,日本侵略者实施了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变”。

早在5日,日军第20师团和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及中国驻屯军步兵旅团集结于平津地区,兵力由原来的万余人猛增至5万余人,并且仍在源源不断地向平津增兵。29军处境被动。

25日至26日两天里,接连发生廊坊事件和广安门事件,战火迅速蔓延。26日晚,中国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向宋哲元发出最后通牒,限29军于27日正午以前撤出北平。宋哲元严词拒绝了日方的无理要求。

27日上午,日本政府决定第2次增兵华北,日军精锐第5、第6、第10师团由日本本土向中国平津一带输送。

当晚,日军向29军发起全线进攻,南苑、北苑、西苑、通县等地战斗激烈。

尽管宋、张决心坚守平津,但因29军部署仓促,日军兵力源源增加,战局对29军日趋不利,能否守住和有无必要坚守平津也就成了问题。

局势至此,29军已别无选择,只有退往保定,再图良策。宋哲元对大家说:“为了照顾全局和长远利益,我决定按照蒋委员长的指令离开北平前往保定,再作下一步打算。可是在把实力转移时,在北平必须留个负责人和敌人暂时周旋,把形势缓和一下。这个任务是非常艰巨的,请大家考虑,由谁来挑此重担。”

最终,留下张自忠与日本人周旋。不明底细的人与舆论,后来纷纷痛斥张自忠的“卖国变节”行为。事实却绝非如此。

29日一早,张自忠前往外交部街外交大楼冀察政务委员会,就任代理委员长和冀察绥靖公署主任、北平市长。

在留平的最初几天里,张自忠组织有关机构和人员,将平津作战中的负伤者安排治疗,将阵亡者予以安葬,对未及撤离的29军官兵眷属则派员予以接济,或分发路费让他们离开北平,返回故乡。

日军入城后,通过潘毓桂、陈觉生要求张自忠通电反蒋反共,宣布独立,被张自忠严词拒绝。日方见张自忠不甘为其所用,即转而直接指使潘、陈等人办事,并要求张自忠立即解散冀察政务委员会。在日方的一手策划下,30日下午成立北平地方维持会,江朝宗任委员长。

潘毓挂、陈觉生、张璧等人赤裸裸的汉奸嘴脸和阮玄武等人的背叛,使张自忠感到留平已不可能有任何作为,并且独立27旅留在北平也难免生变。再者,自38师在天津向日军发起进攻后,自己的处境已变得日益危险。8月1日,他紧急召见石振纲旅长,命他们赶紧突围,同时他自己也准备突围。留平当天夜里10时,独立27旅开始突围。刘汝珍团长率681团在前,石振纲旅长及赵书文团长率六八一团在后,分多路经安定门、德胜门向西北南口方向突围。张自忠则率一支精干手枪队随后跟进。

由于突围前该旅已将平郊电话线切断,日军联络不便,该旅3000余人顺利突围,但殿后的1000余人遭日军阻击,伤亡颇大,余部溃散。张自忠见此时突围已不可能,只好折返城内,另谋脱险之计。

自从第一次突围出城的尝试失败后,张自忠又有几次试图冒险出城,但均未成功。最后只好在美国人福开森的家中隐藏起来。为及早脱离虎口,南下参加抗战,张自忠一面派廖副官密赴天津,找赵子青商量脱险之计,一面派周副官南下,了解部队情况。

9月3日凌晨,张自忠在赵子青周宝衡的帮助下逃出了北平。

9日晚8时,张自忠秘密来到英租界66号路,与家人告别。往日里,他回家总要抱抱孙子,有时还给子侄们讲讲笑话,但这次他却心情沉重,凝望着雾蒙蒙的远方,神情迷惘而茫然。

13日,张自忠由烟台下船,换车转赴济南。路经潍县,遇见韩复榘部第29师师长李汉章。李早年曾在张自忠的学兵连当兵,算是张的老部下。但此时李对张已不再以礼相待,而是以讥讽的口吻说:“以前我见你尽读圣贤书,都学了些什么呢?”

一位部下竟如此对自己讲话,大大刺痛了张自忠的自尊,他怒不可遏,拍案而起:“负党负国岂我张某所为?当粉身碎骨,以事实取直天下!”

2.重掌军旅创功绩

10日下午3时许,张自忠由秦德纯、山东省政府委员张钺陪同来到四方城。一位青年军官将他们引入客厅。不一会儿,蒋介石由书房走了进来,张自忠立即起身请罪说:“自忠在北方丧师辱国,罪有应得,请委员长严予惩办。”说着,将留平报告双手呈交蒋介石。

蒋介石接过报告,略加浏览,点了点头。他见张自忠气色不佳,就说:“你在北方的一切情形,我均明了,我是全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一切统由我负责,你要安心保养身体,避免与外人往来,稍迟再约你详谈。”

这时,淞沪战场战事正酣,中国数十万大军与日军进行着激烈厮杀。张自忠时刻关注着前线战况,他多么渴望率军杀奔前方,与日军拼个你死我活!然而,此时此刻,他只能形单影孤地困处南京,整天无事可做,度日如年。

10月下旬,钱大钧奉命前来山西路慰问张自忠,并带来一张蒋介石签署的委任状,任命张自忠为军政部中将部附。钱大钧还对张自忠说:“委座对你很关心,他让我转告你,可以接见记者,发表南来感怀,借以平息当日舆论的冲动。”

张自忠感动地说:“委座这样宽宏大德,我只有战死才能报答。”

11月12日,上海沦陷。国民党军向西溃退,日军跟踪追击,直逼中国首都南京。早在淞沪会战后期,蒋介石即预感南京难保,因而决定迁都重庆。但鉴于重庆地处西南一隅,交通及通信联络十分不便,为方便抗战指挥起见,大部分军政核心机构均暂迁至武汉办公。

随着日军的日益逼近,南京的军政机关纷纷向武汉转移。12月上旬,第一集团军驻京办事处也开始搬迁。张自忠搭乘搬迁专列随行,到达新乡。几天后,第一战区接蒋介石来电,批准张自忠以军政部部附名义暂代59军军长。

消息传来,张自忠惊喜万分,感激涕零。他语气郑重地说:“蒙各位成全,恩同再造。我张某有生之日,当以热血生命报答国家、报答长官、报答知遇!”此言出于至诚,说来泪水潸然而下。

对于张自忠来说,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这个转折的意义并不在于权力与地位的恢复,而是给张自忠带来了洗刷冤屈和报效国家的机会。从此,张自忠开始了他一生中辉煌璀璨、壮怀激烈的黄金时代。

1937年12月7日,张自忠回到河南道口李源屯59军军部。

张自忠的归来,使59军结束了几个月来群龙无首的局面,军心为之凝聚,士气因此大振。

1938年1月初,59军由第一战区调归李宗仁执掌的第五战区,准备参加徐州会战。

1月中旬,华中日军第13师团开始北犯,企图突破我淮河防线。东北军名将于学忠指挥第51军奋勇抗敌,屡次挫败日军进攻。但因战线过长,兵力不敷,2月初明光、临淮关、蚌埠等地相继失守,51军被迫退守淮河北岸。日军乘胜强渡淮河,又攻占了北岸的小蚌埠、曹老集等地,淮河防线岌岌可危。

2月4日,坐镇徐州的李宗仁急令张自忠第59军南下增援于学忠。张自忠接到命令,立即率部东开徐州。

2月12日傍晚,59军乘专列沿津浦铁路向南开进。

13日,59军准时抵达前线,部署于固镇、瓦疃集、徊小楼之线。攻击发起前,张自忠召开全军营以上干部会议,交代淮河战况和本军作战计划。最后,他以破釜沉舟的语气说:“我现在有过,无论谁都可以打败仗,独我张自忠不能打败仗!我的冤枉,只有一拼与死,拿真实的战绩,才能洗刷干净!这次作战,无论官兵,只准向前,不准后退!我带领大家一起拼命保国!”大家很理解军长此时此刻的心情,纷纷挥舞着拳头高喊:“决不打败仗!”“决不给军长丢脸!”

在张自忠的激励之下,全军土气高涨,跃跃欲试。

2月15日,张自忠指挥59军向当面之敌发起猛烈攻击。

日军抵挡不住59军的猛烈打击,丢弃阵地,向南面苏集、胡家口、曹老集一线溃退。19日59军又拿下日军在淮河北岸最坚固的防御要地小蚌埠。日军见势不妙,狼狈退守淮河南岸。中日两军遂在淮河一线隔河对峙。

张自忠回军后首战告捷,一举扭转淮河战局,使华中日军北上打通津浦路的企图遭到失败,日军南北夹击徐州、台儿庄的计划至此已破产一半。

3月12日下午,59军主力全部抵达临沂西郊。

正在与日军激战的第3军团官兵,忽闻张自忠大部队赶到,阵地上顿时欢声雷动,军心大振。

13日上午,张自忠召集全军营以上干部作战前动员。

14日凌晨3时许,59军强渡沂河,向日军第五师团发动猛烈进攻。一时间,枪炮大作,地动山摇。张自忠率军部推进至朱潘,就近指挥作战。

经过奋战,180师以伤亡800余人的代价将敌击退。15日一早,该师乘胜向前推进,日军阵脚混乱,向东西水湖涯溃退。

由于日军将主力用于对付59军,庞炳勋部正面日军兵力大减。庞炳勋抓住有利战机,率部猛袭日军侧背,有力地配合了59军的正面攻击。

经过3天的浴血鏖战,59军伤亡3000多人。

16日夜10时,59军向敌发起空前猛烈的攻击,拼杀至17日凌晨4时,59军胜利攻克日军全部主阵地。

随后,来自各方面的祝捷电报如雪片似飞来,但张自忠并未陶醉在胜利之中,当天他就下令发起追击作战。

第一次临沂战役至此结束。

3月22日晨,59军到达费县县城。这时李宗仁来电,命59军停止前进,原地待命。张自忠估计临沂战局有变,即派侦察队速返临沂了解情况。

果不出张自忠所料。连日来,被张自忠打得一筹莫展的坂垣征四郎,突闻张自忠部他调,欣喜若狂,连忙纠集残部、调派援军,向临沂发起猖狂反攻。庞炳勋以疲惫之师孤军应战,只有招架之功,几无还手之力,被迫退守临沂以东,并频频发出求援的急电。

蒋介石获知临沂战局紧急,即于23日致电张自忠,命59军速返临沂。

连日来,59军官兵都沉浸在对死去战友的怀念之中,心情十分沉重;加之往返奔波,备极辛劳,官兵们对于战区朝令夕改的不当指挥颇有怨言。为安抚军心,鼓舞士气,张自忠先后到180师和38师训话。

当晚10时,59军以强行军回返临沂。此时,全军可战之兵仅有1.3万人。

24日下午,张自忠进入临沂城。

当晚,黄维纲之38师连夜出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攻击,占领古城,歼敌甚多,并缴获大批战利品。次日,日军大举反扑,激战终日,38师才将敌击退。但临沂以东庞军主阵地三官庙、桃园均告失守,九曲店也岌岌可危。张自忠急令38师主力前往救援,一举收复桃园,并将三官庙包围。但由于庞军在此地筑有坚固工事,现反为敌用,我军久攻不下,伤亡惨重。战场上死尸如垒,沙石横飞。

张自忠危城苦撑。古城方面,日军趁38师主力他调,再次反扑。混战至深夜,古城西部被敌夺占。张自忠飞骑赶到,组织反攻,官兵们见军长来到,士气振奋,一鼓作气将敌击退。张自忠随后又赶到桃园、三官庙方面督战。日军调集重兵攻击桃园,并出动飞机轰炸,38师殊死抵抗,伤亡高达2000多人。目睹亲如手足的弟兄们死伤相继,血肉横飞,张自忠痛彻肺腑,不禁潸然泪下。

鉴于敌军源源增兵,张自忠审时度势,决定将战线收缩于王家岔河、七得、红埠寺、古城之线,并建议庞军收缩至黄山、赵家庄、九曲店之线。

28日,日军的攻势更加凶猛,战事空前惨烈,59军阵地八面告急。

随着战斗的延续,战局日趋严峻,不断增加的伤亡和持续半个多月的血战,使官兵们在体力和精神上都大受影响,依靠他们自身的意志几乎难以支持下去。这对于张自忠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如果他不能使官兵们振作起来,恢复士气,那么奋战十几个昼夜的成果将付诸东流,后果不堪设想。

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张自忠表现了非凡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他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各个阵地,给官兵打气,与官兵们一起战斗。他那铿锵有力、充满激情的训话,身先士卒、英勇无畏的气概和百发百中的射击,都给官兵们以巨大感染,重新点燃了他们内心的希望之火和胜利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