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把工作做到位(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2566300000020

第20章 细节到位,工作才能达到极致(3)

有一家超市的仓库有两名货物管理人员——于林飞和杨清远。他们一同上班时,部门经理就曾告诉他们:“货物、商品的陈列一定要认认真真,绝不能忽略细节上的调整。”于林飞总是认认真真地听着,并把所讲所说的规范落实到了实际工作中,货物陈列得井然有序,非常完美;而杨清远把经理的话当作了“耳边风”,他所管理的货物总是乱糟糟的,陈列也是随意性很大,常常漏洞百出,忽略了许许多多的细节。

每次提货时,于林飞按照清单,很快就找到了货物,并将其整整齐齐地码在货车上,货物一件也不缺。而杨清远呢,提货时在库中东奔西跑,常常累得满头大汗,结果不但效率低下,还总是碰坏不少东西。所以,没过多久,于林飞就被提升为仓库主管,而杨清远则被解雇了。

成也细节,败也细节。成功看似偶然,实是必然。那些聪明的员工在看似平凡的工作中踏实努力,对每一个细节都认真负责,为自己创造了机会、抓住了机会,赢得了工作的进步、事业的前进;而那些不愿俯视工作细节的人,只能在懒懒散散、浑浑噩噩的虚度中被职场淘汰出局。

让我们看看这样一个例子。

欧阳天乐是一家跨国公司里的名人,业务能力很突出,业绩谁也撵不上,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也很融洽,更难能可贵的是,年纪轻轻就独当一面。大家说那是欧阳天乐稳重、有责任感。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欧阳天乐听了笑着说:“哪有什么秘诀,其实就是细心决定命运!”

有一次,欧阳天乐跟随公司领导整理材料,为即将参加的一个全国性会议做准备。和欧阳天乐在一起的另外一个秘书——马思远很有水平,当欧阳天乐还埋在厚厚的纸堆里打字的时候,马思远早就把漂漂亮亮的报告送到经理桌前了,其行动之快、效率之高让欧阳天乐自叹不如。

可没想到的是,就是那份早熟的报告,却闹出了一个大笑话。在会议上,其他公司的经理们都嘲笑地说:“还是你们最能干啊,看看,一下子就卖出了5个亿,是外星人开的公司吧,我们真是自愧不如呀。”这样的事情,大会上还是第一次出现。原来,经理吩咐马思远将报告中的“五万”改为阿拉伯数字的“50000”,还叮嘱仔细检查莫要出错。可是,马思远接过报告噼里啪啦一通敲打,就将“五”改成了“5”,还在“5”后面加上了4个零,全部改成了“50000万”。这件事情给经理留下了很坏的印象。而认真细致、从不马虎的欧阳天乐,工作规规矩矩,从没有出过错,被经理认为是踏实稳重,让人放心。在后来的升职竞争中,欧阳天乐自然胜出了。

与其说欧阳天乐幸运,不如说是他踏实努力的结果,他这样说道:“大家都说我有一种能征服别人的独特魅力,其实归根到底就是一个细节问题。成功就是只比别人少犯一个哪怕最细小的错误,处理好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看法和评价,也是由一系列细节所决定的。”

从欧阳天乐和马思远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错误,只要是错误,无论多么细小,都会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影响个人的工作成绩乃至前途。约翰·洛克菲勒说过:“听到大家夸赞一个年轻人前途无量时,我总是要问一句:‘他努力工作了吗?他认认真真地对待工作中的小事了吗?他从工作细节中学到东西了没有?’”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对每个细节都负责,才能成就大事的辉煌,这才是细节的真谛。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什么叫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们每个人根据分工不同,从事不同岗位的工作,只有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做细,整个公司的工作才能做好,我们才能实现与公司的双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食用油严重匮乏,传统的油煎鱼和炸土豆已经成为英国人眼中的“奢侈品”。当时,有一位政府官员坐飞机视察了当时英国的非洲殖民地坦噶尼喀(坦桑尼亚的大陆部分,在非洲东部,濒印度洋),认为那是种花生最理想的地方。政府听从了这位官员的建议,兴冲冲地投资了6000万英镑,要在那片非洲的灌木丛中开垦出1300万公顷的土地种花生。

可是这位官员在考察的时候疏忽了一点:坦噶尼喀的灌木丛坚硬无比,大部分的开荒设备一碰到这些灌木丛就会损坏。因此,英国政府派出的官员和雇工们花了很大的工夫才开垦出了原计划十分之一的土地。而且这些雇工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很随意地就除掉了一种野草,到后来才知道原来这种野草是能够保持土壤养分的,失掉它就破坏了生态平衡。花生种子如果稍迟种下,光秃秃的新土就会被风刮走,或受到炎炎烈日的灼烤而丧失养分。

原计划在这片新垦地上一年要生产60万吨花生,可是由于先前不负责任的考察,到头来总共只收了9000多吨。英国的政府官员们见势不妙,又改种大豆、棉花、烟叶、向日葵等。可是在那非洲土地上,这些作物竟然无一扎得下根。英国政府在1964年被迫终止了此项计划,损失了8000多万英镑,折算下来每粒花生米的成本竟然高达1英镑。

由于前期考察准备工作中的一些疏忽,英国政府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事无大小,细节重于一切。如果不能认真地对待每一项工作,不仅是对自身发展的一种懈怠,也可能使所在企业、组织为此遭受惨重损失。

不忽略细节,真正对每一个细节负责,是每一个人应努力做到的。有较强细节意识的员工不仅能够得到上司、企业的信任,为企业带来效益、推动企业的发展,同时也是为自己的事业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奠定了坚实的人格基础。

上海的一家知名企业招工,开出的条件非常丰厚,但是要求也非常严格。一些高学历、有经验的年轻人经过层层选拔,到了最后关头。最后一关是由公司的总经理面试,他们来到会议室,总经理对他们说:“我有点急事,你们等我几分钟。”总经理离开后,这些人走到总经理的座位前,随手拿起总经理的文件翻看,有的一边看还一边指指点点,甚至说些粗话。过了几分钟,总经理回来了,宣布说:“面试已经结束,很遗憾,你们都没有被录取。”这些人感到很吃惊;“怎么面试还没开始就把我们拒之门外了?”总经理说:“在我刚刚离开的几分钟里,对你们的考察就是公司最后一道面试题,而你们的表现令公司失望,公司不会录用一些习惯不好的人。”这些人听到后,都愣住了。因为从小到大,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一常识,更谈不上习惯养成。

古训有云: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一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动作,一些看似无关大雅的细节,正是一个人习惯、素质、品格的体现。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合而成的,任何事情都是由无数的细节组成的。若想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就必须兼顾到每一个细节,对每个细节负责,认认真真地将每一个细节都完成到位。如果一个人希望自己一直有杰出的表现,就必须在心中种下细节意识的种子,在工作中做到尽职尽责。

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

王永庆小时候家里很穷,所以无法完成学业,只好辍学去别人的米行里做伙计。他做伙计期间,就非常细心地琢磨消费人群的心理,一边留心观察来来往往的各色人等,特别是老板怎么谈生意,一边积累一点资金。

16岁那年,王永庆在老家嘉义开了一家米店。当时,小小的嘉义已有30家米店,竞争相当激烈。当时仅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租一个很小的铺面。他的米店地段偏僻,开得晚,规模小,没有任何优势。刚开张的时候,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王永庆就背着米袋,一家一家地上门推销,但效果就是不行。王永庆感觉到,要想立足米市场,自己就必须有一些别人没做到或做不到的优势。仔细思量以后,王永庆决定在米的质量和服务上下功夫。

20世纪30年代的台湾,农村还非常落后,做饭的时候,都要淘米,很不方便。但长期积累的习惯,买卖双方都见怪不怪。

王永庆经过长期的观察在这里找到了突破口。他带领弟弟一起动手,不辞辛苦,不怕麻烦,一点点地将米里的秕糠、沙石之类的杂物挑出来,再出售。

这样,王永庆店里米的质量就比别人的高一个档次,深受顾客的喜爱,生意也就一天天好起来了。同时,王永庆在服务质量上也更进了一步。当时,客户都是自己来买米,自己扛回去。这对年轻人来说,也许并没什么;对老年人来说,就有些不方便了。王永庆注意到了这一点,便主动送货上门。这就大大方便了顾客,尤其是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这为米店树立了非常好的名声。

王永庆送货上门并不是简单地一放了事。他送货时,还要将米倒到米缸里。如果缸里有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擦干净米缸,然后将新米倒进去,把旧米放在上层。这样,米不至于因存放时间过长而变质。这一精细的服务,赢得了许多顾客的心,使回头客一天天变多了。

不光如此,王永庆每次送货上门后,还要用本子记下这家的米缸有多大,有多少人吃饭,多少大人,多少小孩,每人的饭量如何等等。他根据记载的情况估计顾客会什么时候要米。等时候一到,不用顾客上门,他就将相应数量的米送上门来了。

在送米的过程中,王永庆发现,当地的居民大多数都靠打工为生,经济条件不富裕,许多家庭还未到发薪的时候,就已经没钱花了。由于王永庆是主动送货上门的,货到要收款,有的顾客手头紧张,一时拿不出钱来,会弄得大家都很尴尬。于是,王永庆采取“按时送米、定时收钱”的办法,先送米上门,等他们发工资后,再约定时间上门收钱。这样极大地方便了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顾客,同时在社会上树立了好形象。

很快,王永庆米行的生意就引起了整个嘉义城的注意。经过一年多的资金和客户积累,王永庆觉得时机成熟了,就自己办了一个碾米厂,并把它设在最繁华的地段。从此,王永庆开始了向台湾首富目标迈进的征程。

事业发展壮大后,王永庆的主要工作也转向了对庞大企业的管理上,在这方面,他同样注重每一个细节。他的下属也深深为王永庆能够精通每一个细节折服。当然也有不少人批评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劝他学一学美国的管理,抛开细节,只要掌控大局即可。针对这些疑问和质疑,王永庆却坚定地回答:“我不仅要做大的政策,而且更要注意细枝末节、常人不太关注的细节管理,如果我们对这些细枝末节进行研究,就会掌握很多不为人知的特别之处,研究出特别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能够将两个人操作的工作量减为一个人,生产力会因此提高一倍;如果一个人能兼顾两台机器,这样生产力就提高了四倍。”

有一个不太出名的作家,为了写好一部长达10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竟然好几次推翻了写好的草稿,重新构思。有时为了一个词放在前面还是放在后面,会想上很久。

有朋友对他说:“何苦如此折磨自己呢,这么长的小说,哪个读者会注意你这个词放在前面或放在后面的差别呢,这种小细节问题犯不着让你如此纠结。”可这个作家说:“即使所有读者都不在意,但是我在意!”

是的,因为不愿敷衍自己,更不敢敷衍他人,这个作家不希望自己的作品有一丝的败笔,每一个细节都不肯放过。作家在写作时,面临生活的枯燥,但他仍然在意自己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并进行反复斟酌,因为认真,精益求精,终有一天,他的作品会放出异彩,引起世人的注意。

美国纽约市自由岛上巍然耸立的自由女神像连同底座高100米左右,是世界着名的雕塑作品。雕像的设计和雕塑者是法国着名的雕塑家弗雷德里克·奥古斯塔·巴托尔迪。为了精细、逼真地表现女神桂冠之上的头发,巴托尔迪和他工作室的工人们额外花费了好几周的时间。

当时,巴托尔迪的许多朋友和他的工人对他在头发上花费这么长的时间都颇不以为然,认为这一举动纯粹是在浪费时间。因为雕塑的头发,除了在雕塑上空向下俯视能看到外,任何人站在雕像下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真切地看到它,而在那个时代,人们的头脑中也根本没有高空飞行的概念,怀特兄弟第一次短暂飞上天空,已是距此十七年之后的事情了。巴托尔迪拒绝了所有善意的劝告和安慰,坚持精心打磨、逼真地再现女神的每一根头发。对于朋友和工人们的不解和困惑,巴托尔迪只说了这样一句话:“人类固然看不到桂冠之上的头发,但是我们勇敢的海鸥能够看到!”

今天,当你乘坐飞机盘旋在自由岛上空时,仔细观看自由女神的头部,你会惊讶地发现,她头部的所有细节——丰富而细腻的脸部神情、额头、鼻翼两侧、耳廓边的每一个线条以及充满激情的眼睛——与女神所披的罗马式宽袍、高高举起的火炬、头上所戴的桂冠、左手所抱的《独立宣言》等显着部分一样都是精雕细刻,令人心动的。最令人感叹的是桂冠上面的头发,每一根头发的线条、卷曲都被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足以让你感受到女神头发的发质和韧性,甚至能感受到它飘逸的特性。追求细节完美的巴托尔迪,因为这部伟大的杰作,在世界雕塑史上永久地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事,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这正是人生中一个既简单又深奥的哲理,也是每一个渴望事业辉煌的职场中人所应该追求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