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之作战谋略
2568300000014

第14章 装甲兵战术(1)

公元1914年,一场机动战在欧洲大陆拉开序幕。当时主宰战场的竟是那些剽悍的战马,军队的快速机动则完全靠它们达成。不久,这种局面即被打破,火炮问世,机枪参战,堑壕和铁丝网相继出现,战争很快发展成了阵地战。防御固若金汤,那些曾奔驰疆场的战马从此失去了用武之地。

对峙的局面亟待打破,战争的桎梏急需砸碎,有作为的军事家们在急切地寻找更新的兵器,探索新的战法。

海面的巡洋舰引起了人们的思考,陆地的拖拉机映出了科学家的灵感,二者的结合便产生了早期的坦克。世界上第一辆坦克是由英国于1916年制造的,当时分为“雌性”和“雄性”。雄性装有2门口径为57毫米的火炮和4挺机枪,雌性仅安装5挺机枪。之后,法、德等国也相继生产出坦克。

坦克的出现并非偶然。首先,有了内燃机、履带推进器、机枪和装甲。其次,当时的战场需要一种更先进的兵器突破坚固的防御,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制造坦克的设想才变为现实,并得到迅速发展。坦克的问世,标志着陆军开始进入机械化的新时期,装甲兵战术也由此应运而生。

装甲兵的编成与任务

从目前世界装甲兵编制看,主要编有坦克师、坦克旅、坦克团、坦克营。有些军队还编有坦克集团军。由于编制装备的差异,担负的任务和具体使用也不同。

坦克师是以坦克为主体,并有其他兵种组成的合成战术兵团,通常在上级编成内成建制使用。

进攻战斗中,可担任第一梯队;也可担任第二梯队、预备队;或组成快速机动集群。担任第一梯队的基本任务是,协同步兵或其他兵种在主要方向上突破防御或对敌侧后实施突击。担任第二梯队的基本任务是,发展第一梯队的胜利,向纵深扩张战果,粉碎敌人的反突击,追歼退却之敌等。担任快速集群的主要任务是,实施纵深打击,加快作战进程。防御作战中,坦克师通常担任上级的预备队,执行的主要任务是反突击,恢复和改善防御态势,歼灭敌空降兵等。必要时可担任临时性的仓促防御。

坦克旅是以坦克分队为主体的诸兵种合成的初级战术兵团,通常在上级编成内行动。在平原地、中等起伏地作战时,一般集中使用;在山岳丛林地、水网稻田地等复杂地形上执行任务时,可分割到营使用。进攻战斗中,坦克旅除担任上级的预备队和第一梯队外,还可担任先遣支队和纵深突击群。担任先遣支队,主要是实施快速机动,抢占有利地形,控制战术要点;担任纵深突击群群的主要任务是,利用第一梯队突破成果,快速插入敌纵深,摧残毁要害目标,割裂敌部署,破坏其防御体系。

坦克团是以坦克为主要装备的合成战术部队,按建制分为坦克师属坦克团和机械化师属坦克团。坦克师属坦克团通常在上级编成内进行任务,在进攻和防御中,既可用于第一梯队也可担任第二梯队。

进攻战斗中,编入第一梯队内的坦克团,通常在主要方向上行动,必要时,也可担任师的先遣支队或执行穿插迂回任务。机械化师属坦克团,通常集中使用,必要时也可分割使用。分割使用时,依据情况把大部分或一部分配属给步兵团。需要时,可以一部编为先遣支队执行纵深作战任务。

坦克营按建制关系分为坦克团属坦克营、坦克旅属坦克营、机械化团属坦克营。坦克营通常在上级编成内执行任务,亦可配属给步兵。进攻战斗中,在坦克团或坦克旅的第一梯队内行动时,可担任主攻,也可担任助攻。有时也可担任上级的穿插迂回分队。装甲步兵团和机械化团属坦克营通常分割使用,分割使用时不单独受领攻防正面和纵深,其任务主要是以火力和行动直接支援步兵战斗。

装甲兵战术的基本原则

战术原则是战斗的准则,是战斗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升华,并受战斗实践的检验,因而具有实践性。正确的战术原则还反映了战斗的基本规律,提出了战斗活动的基本要求,因而又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实践表明,要正确地运用装甲兵战术,必须首先遵循装甲兵的战术原则。当然,还应依据战场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战法。

1.疏散隐蔽配置

现代战场环境,要求坦克兵执行任务时要适当疏散配置。进攻发起前,坦克部队通常配置在纵深便于机动和隐蔽的地域,疏散的程度以能减少火力杀伤,又能及时集中为限。其配置面积下师约500平方公里、团约50平方公里、营4~5平方公里。配置地域距对方的距离应能避开其远程炮兵火力的杀伤,一般说,坦克师的集结地域距对方前沿40~60公里,具体还应根据当时情况而定。

防御战斗中,坦克等装甲车辆要充分利用阵地有利条件,疏散配置在工事内或高地的反斜面,担任第二梯队或预备队的坦克部队,也应避开敌主要方向,分散配置在翼侧的隐蔽处,以减少各种火力毁伤。

坦克部队在配置地域内,除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隐蔽外。通常还采取严密的技术伪装和欺骗措施,积极采取反侦察和一切防护手段,减少敌发现概率。坦克部队不论是在集结地域还是占领阵地,都应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准备。坦克部队装备复杂,技术性较强,战斗准备内容多、条件高,要求必须突出一个快字。任务需要时,即使准备不足,也要按时投入战斗。

2.快速灵活机动

由于现代战场辽阔,情况瞬息万变,军队作战样式复杂多变。因此,快速灵活机动,将力量使用在关键时机和地点,将成为夺取保持战场主动权的重要因素。

装甲兵战史证明,只有在机动中集中使用坦克,才能最好地发挥其威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将坦克部队作为快速突击集团,在快速机动中实施突击,取得了显赫一时的战果,令其他军队刮目相看。

后来,苏军也仿效德军的做法,将坦克部队编为快速集群,迅速把战术突破发展成战役突破,大大加快了作战进程,苏军把它看成是一条运用坦克兵的成功经验。战后,由于坦克及其他配套车辆机动性能的提高,为机动作战开辟了广阔前景。因此,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进攻,也适用防御。既适用战役,也适用战术,成为装甲兵战术的一条基本原则。

装甲兵机动体现在作战全过程,但不同阶段有不同行动方法。进攻发起之前,坦克部队通常利用能见度不良等条件,多路、多梯队向主攻方向快速运动,力争在短时间内接近敌前沿;突破后,应迅速利用第一梯队的胜利或防御的薄弱部位,向发展顺利的方向机动兵力,扩张战果;纵深战斗中,广泛地实施穿插迂回,绕过敌坚固支撑点,迅速克服各种障碍,向敌后方高速突进,断敌退路,围歼敌人。

防御作战中,坦克部队应向主要方向机动,从行进间展开向敌翼侧实施坚决的反冲击,或机动到有利地形,协助第一梯队防御;有时也只机动火力杀伤敌人。当敌实施空降时,应在其着陆未稳之前快速机动至空降地域,一举将敌歼灭。

3.集中突然攻击

集中突然攻击是装甲兵一条重要的战术原则,这条原则的基础是集中。可以说,装甲兵的作战史就是一部集中使用的历史。这条原则在二次世界大战中要算苏军运用得最好。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许多战斗中,常将80%以上的坦克集中使用在主要方向,每公里的突破地段上坦克和自行火炮的密度达30多辆。

其集中使用的方法是:在关键时间和地点将兵力兵器使用到主要方向,适当缩小坦克部队的正面和纵深,并给予较多的加强;要求进攻中,要集中力量打击敌人的要害和薄弱部位,或对坦克威胁最大的目标;防御时,要重点设防,以点制面,在要方向上构成对敌最大威胁。贯彻集中突然攻击的原则,应当把握:

一是,先择有利于集中兵力的空间,主要是有利于坦克部队向集中地域机动的道路;集中兵力的地域应便于坦克部队战术的运用,主要指敌人薄弱部位,有时也可选在地形比较复杂、敌防坦克配置薄弱的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