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好口才让你如鱼得水
2573400000014

第14章 言为心声 委婉说话情意浓(1)

不适当的直言如同反面说话一样,是一种消极和否定的语言暗示,不是使人抵触反感,就是使人顾虑重重,增加心理压力,而恰当得体地说话,意味着积校的语言暗示,能防止消极的语言暗示。

善于把握交谈时的距离

在社交中人们离不开谈话,而交谈是为了沟通思想、交流信息和联络感情。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必须注意谈话的内容,至少要做到“辞能达意”;其次,还必须注意说话声音的轻重,使对方能听得清楚明白,这样,就产生了一个说话时双方应该保持怎样的距离为宜的问题。说话时与对方保持的距离,既要保证对方能够听清你说的话,又要合理适度。从交际距离礼仪上说,交谈时与对方离得太远,会使其产生你不愿意向他表示友好和亲近的错觉,以为你对谈话内容不重视,敷衍了事,甚至是厌恶他。这自然是失礼的。但是,日常经验又告诉我们,如果两人交谈时距离太近,稍有不慎,就会把口沫溅到别人脸上,这更令人生厌。有人说话时有凑得很近讲话的习惯,又怕自己的口沫溅出来,就用手捂着,结果形成了“交头接耳”的谈话方式。这种猥琐之状,会使对方感到不自在。如果是异性之间,这种方式就更不可取了。

社交专家早就向我们指出,谈话者的神态在不同的社交区域中是不尽相同的。在社交中,人们通常把交谈区域按参与交谈者的人数乃其相互关系分为公众区、交流区、亲密区三种,它们分别与三种类型的人际交往形式相连。

在公众区谈话,这是一个人同时与几个人谈话的形式,谈话的对象不固定也不明确,具体方式可能是某人在某一场合,就某一问题高谈阔论,也可能是大家兴之所至地随便闲谈,对此,很难规定谈话时的距离因为这是一种即兴谈话。公众区最边缘的听众一般距核心发言者4米到15米左右,公众区谈话又分小范围交流和大范围交流。教师给学生上课、厂长给工人讲话属于小范围交流,政治家发表演说则属于大范围交流。公众区交流的礼仪要求是声音响亮,表情尤其是手势语生动明确,精神饱满,能够用眼神与听众交流。

在交流区域说话,通常是两个人谈话,或三四个人之间交流的一种形式,说话的对象固定而明确,可能是你的朋友、上司或某个客户。谈论的话题大多主题明确,你需要仔细听清对方说话的内容,并随时作出反应。社交距离一般在2至6米之间,总之,能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在舒服。在交际区域交流的礼仪要求是,要全面调动自己的嘴、耳、手和表情,去接纳、感受对方的信息和感情,既做好说者又当好听众。

在亲密区域说话,大多是两个关系十分亲密的人之间的一种对话形式,谈话对象可能是你的恋人、亲朋好友、父母亲等。谈话内容随意,有些属于隐私,因而“不足为外人道”,是名副其实的“悄悄话”。此时双方的距离一般在50厘米到1米左右。从礼仪上讲,应避免一些不雅之举,尽量尊重公共环境的要求和规范。

注意社交时的交谈距离,根据不同的社交谈话对象有的放矢,使交谈对象感到惬意和自然,这是创造和谐愉快的交往环境的重要前提之一。

能礼貌地与他人交谈

如今的社会,资讯发达节奏趋快,我们探亲旅游、公务出差、社交上网,随时随地会碰上陌生的面孔,其中有不少是你想与之交谈的人,甚至是一见如故能成为朋友和知音的人。培根说:“与人会谈,须敏捷而机智。”因此,和陌生人谈话时,你应该是善于观察和爱动脑筋的人。

遇到陌生人时,最初八秒钟你应将注意力集中到对方身上,流露出愿意与其相识、乐于和他沟通的表情;通常是用微笑打开陌生人的第一扇门。陌生人所说的第一句话,往往能提供线索,说三句话以后,你便可知道他的大致情况。这时,你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一些问题或话题,引导他的兴趣和思路。

要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就不能总是用提问的方式来让对方回答,你也应该主动提供关于自己的信息,让对方了解你。从心理学角度上看,初次见面,双方都会在很短时间内就开始渴望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注意对方的言谈举止。因而,寒暄中的语言要体现出坦诚、真挚、热情,话要说得委婉、恰到好处,若是恭维对方也要实事求是。

与陌生人交谈的“突破口”往往是随机打开的,如在火车、飞机上,你可顺口谈起有关旅行、出差之类的话题,也可谈当时的天气、你或对方要去的目的地等。

若是对方特别注意小节,你可谈有关人们修养、素质的问题,横向联系到城市环保、绿化建设;若是对方像是个经商的人,你可谈到生意难做、竞争激烈、股市起伏、商海变化;若是对方像是个知识分子,你可谈些有关教育、就业的问题或是向对方请教某一类问题。

在与陌生人交谈时,要尽力表现出自己的善意和诚意,要有礼有节,要注意对方的情绪变化,随时准备调整话题以适应对方,不要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初次接触发现对方的优势要加以赞美,溢美之词会使交谈气氛亲切、和谐,因为人人都有渴望被赞美和被承认的心理需求。

在交谈中善于情随心生

人与人初次见面的印象,大部分来源于对方的外在魅力——言谈举止。

有一些人在面对人讲话时,或者听人讲话时,眼睛不习惯注视对方。这种做法,其实是不礼貌的。如果对方在讲话时,你眼神游离不定,左顾右盼,他很可能草草就结束谈话,甚至想“是不是我的谈话很无聊”,或“他是不是有心事”。

中国人一般较为保守,直视对方的眼睛会感到很不自在,常觉得害羞胆怯。其实,直视人的眼睛是一种很重要的谈话技巧,日才好的人常常用这种方式向对方表示“我在很注意地听你说话”或“我很在意你”。

直视对方的眼睛,不可怒目而视,也不可如情人般脉脉含情,以免引起误会。应坦诚自然微含笑意。若你无法做到直视对方的眼睛,那就对着对方眼睛周围的区域,令对方有注视之感。自己也可避免凝视的呆直。

除了眼神能直接让人感到你在注意倾听他的谈话外,倾身向前也是一种礼貌的交谈方式。

倾身向前表示自己在恭敬地倾听对方的意见,这一定会给对方留下温文有礼的良好印象。

在交往时应注意:与人握手时不可懒洋洋,更不能握住不放,特别是当对方是异性时;站立时不断抖腿,或身体不时摇动是缺乏教养的表现;在听人谈话时,双手抱胸翘脚是不礼貌的;翘脚抖脚则是不耐烦的举止,也给人一种不沉稳踏实的感觉;行走时要平稳有力,上身左右摇晃显示你不够庄重,缺乏教养。

总之,口才好的人在与人初次交谈时,非常注意防止不雅之举。

总是说逗人喜欢的话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是礼仪之邦,在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的今天,更应重视精神文明。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如果能注重文明礼貌,大家的心情也会更加舒畅、精神也会更加愉快。

爽快的言论人皆爱听,能尊重别人的人,亦受尊重,虽然事理不尽相同,但口才好的人总是心怀谦逊,随时注意说声“请”、“对不起”、“谢谢”,这样就很容易减少不必要的误解。

口才好的人明白这些字眼的重要意义,并知道何时适用。上班时小妹为你倒杯茶,随口就说:“谢谢!你看茶梗还浮在上面,新泡的吧!嗯!由你倒来的茶特别香。”她必是欢欣无比,心想,以后就是一日泡三四次也愿意。

某次,在百货公司上厕所,正逢清洁工在打扫,其中一人随口对那位瘦小的清洁工说:“辛苦你啦!”她竟激动得望着他的脸说:“谢谢!您真是好人。也许至今未曾有人对她说句“辛苦啦!”的话,大部分人只想到她是个扫厕的工人,甚至嫌她脏。而一句简单的“谢谢”,足以让她欣慰,让她感到温馨、鼓励与支持。

有人曾做过一百份问卷调查访问送报者,询问他们从事送报工作何时最快乐,其中二十人答称领薪水时;而七十人答道:当顾客说:“辛苦你了”时最感欣慰,这个调查结论显示出感谢的力量之大。当我们请人做一件事时,必会说:“辛苦你了!因为你的帮忙,让我受益匪浅。”如果我们不知感恩图报,反说:“办事效率为何如此低?既然答应帮忙又为何拖泥带水?”这么一来,即使对方有意克服困难,助你一臂之力,见此情景亦会心灰意冷,心想:“这种人谁会再帮你第二次忙?”不管我们是否心情愉快,多说“辛苦了”、“谢谢你”等语,总不会惹人厌烦,说不定别人脸上的微笑,还可让我们的情绪高涨呢!

“对不起,实在是我自己不小心啊!”

“对不起!我并非故意的,请见谅!”

如此道歉,大概就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会节外生枝,惹些意外的纠纷。越常用这些礼貌词,越表示尊重对方,若因你礼貌周到而使人家对你产生好感,不也是意外收获吗!

口才好的人善于把礼貌用语使用得恰到好处,这样,就会有许多朋友走到他的身边,因为能肝胆相照的朋友,必有虔诚的心灵,从而为所当为。所以能自然地表示出诚恳、谦虚之情,你必将生活得舒畅无比。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礼多人不怪。”在交往中应得体地使用礼貌用语和谦词,以便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如与好久不见面的人见面说“久违”;与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说“久仰”;有了过失求人原谅说“请包涵”;请人帮忙说“劳驾”;有事找别人商量说“打扰”;请人勿远送说“请留步”;求教于人说:“请指教”;不能陪客人说“失陪”;送还物品时说“奉还”;陪同朋友叫“奉陪”;影响他人工作和休息说“打搅了”;当别人表示谢意时说“别客气”。

请体会“谢谢”之神奇力量,即使旅行于外国,只要你学会当地“谢谢”的说法,就可增添许多人情味,而于自己本身而言亦是受益多多。

善用语言逗乐对方

口才好的人说话时总能逗笑别人。老实说,这并没有什么技巧可言,唯一的要诀就是——练习!练习,再练习!逮到机会、遇着熟人,便试着练习讲笑话,在练习的过程中,你就能渐渐掌握逗笑别人的说话要领,你就会知道哪些笑话该保留,哪些笑话该舍弃。该保留的笑话,请随时收录在“幽默档案”里。

一个笑话或故事的最佳长度是十五秒。不必要的冗长对笑话最具杀伤力,相反地,简短才能显出力道,才能表现睿智。不过,你也用不着为了力求简短而把一个很好笑的笑话用超快的速度说完,否则既破坏了笑话的本质,也无法达到沟通的效果。

以下七项要点,请你特别留意:

(一)合理安排结构,以求一击而中

好的演说者懂得应以快效且有效的方式,将笑话穿插在演说内容中。不过,如果你的笑话不合逻辑或完全不具真实性,那通常不会有太大的“笑果”。在这种情况下,也许你该试着让笑话里的人名、地名、事件,套用现实生活里的名字,如此一来,会让你的笑话更贴心、更有趣、也更具说服力。笑话的结构如果缺乏说服力,自然会降低“笑点”的爆发力,减损一击而中的力道。

(二)笑话的结构是可以控制的

讲笑话的新手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是,在揭开“笑点”之前故布疑阵、故做姿态地吊人胃口,这样的做法很可能造成听众期望值过高,以致“笑果”不彰。如果套用棒球术语,笑话就像个变化球,投手站在投手板上把球投出,看来是个好球,但在到达本垒板前一刻,突然下坠。骗过了打者。讲笑话的能手安排笑话结构的原理也是如此。

因此,结构紧密、笑点集中的笑话能让听者得到最大的惊喜。

(三)学会停顿的技巧

有些笑话本身即具有悬疑性,这时,如果你懂得利用停顿的技巧,还可加强诡谲的气氛,提高笑点爆发的力道。

(四)有点傻气又何妨

在讲笑话时,除了要紧紧抓住听者的注意力之外,你还得摆出一副“成熟但不失童真”的姿态。当你运用幽默时,别在意自己庄不庄重、难不难看,而应该尽量让情绪宣泄。夸张是幽默的一部分,用夸张的表情、肢体动作,可以帮助你增添幽默的色彩。

(五)用过还可再用

不要顾虑笑话已一讲再讲,好的笑话,听众是百听不厌的,而且就算听过了,他们也想看看那些没听过的人,会有什么反应。从不同的人不同的反应中,你也可以思索“精益求精”之道。

(六)弄清场合

有些笑话,譬如种族笑话、黄色笑话,或是极富地域性的笑话,在讲之前,可能都得先搞清楚自己所处的场合,否则很容易因此产生误会,甚至引发冲突。

(七)利用做三明治的方法铺陈笑话

首先,找到你想要呈现的重点,然后想出笑话加以阐释,最后翻个面,找个易记而难忘的方式再说一遍。

注意了解对方,投其所好

人们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当一个人特意要去结识一个从未打过交道的陌生人时,也应该把这一过程当成一次不可忽视的挑战,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方面,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对方的背景、经历、性格、喜恶;另一方面,在对对方基本情况了如指掌的前提下,设想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以不变应万变的心理准备。然后,在交往之中针对对方的特点有的放矢、投其所好,令其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从而成功赢得对方信任。

盛宣怀在拜见陌生的上级时,就非常注意了解对方的有关情况。一次。在李莲英的保荐下,醇王特地在宣武门内太平湖的府邸接见盛宣怀,向他垂询有关电报的事宜。盛宣怀以前没有见过醇王,但与醇王的门客“张师爷”过往甚密。从他那里了解到两个方面的情况:一、醇王跟恭王不同,恭王认为中国要跟西洋学,醇王则不认为中国人比洋人差;二、醇王虽然好武,但自认为书读得不少,颇具文采。盛宣怀了解情况后,就到身为帝师的工部尚书翁同和那里抄了些醇王的诗稿,念熟了好几首,以备“不时之需”。盛宣怀还从醇王的诗中悟出了一些醇王的心思,毕竟“文如其人”。胸有成竹之后,盛宣怀前来谒见醇王。当他们谈到电报这一名词的时候,醇王问:“那电报到底是怎么回事?”“回王爷的话,电报本身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全靠活用,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如此而已。”醇王听他能引用岳武穆的话,不免另眼相看,便即问到:“你也读过兵书?”“在王爷面前,怎么敢说读过兵书?那时英法内犯,如果不是王爷神武、力擒真凶,大局真不堪设想了。”盛宣怀略停了一下又说,“那时有血气的人,谁不想洗雪国耻,宣怀也就是在那时候,自不量力,看过一两部兵书。”盛宣怀真是三句话不离醇王的“本行”,他接着又把电报的作用描绘得神乎其神,醇王也感觉飘飘然,后来醇王干脆把督办电报业的事托付给盛宣怀。

醇王是盛宣怀的上级,他的接见关系到盛宣怀的前途与命运,因此,盛宣怀花了不少的工夫来打探醇王的情况,对他的喜好、性格了解得一清二楚,为自己增添了不少信心。拜谒之时,盛宣怀句句话说在醇王的心坎儿上,使他觉得这个人很合自己的胃口,于是,很快对他委以重任,盛宣怀的未雨绸缪帮了自己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