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好口才让你如鱼得水
2573400000007

第7章 分寸得体 轻松诙谐乐逍遥(2)

如果你怕不小心伤害别人的情感,而宁愿竭力避免开玩笑时,你可以把你的聪明才智移植在幽默上。诙谐而不下流,且非常风趣的语句,能使人快乐,更会发人深思。这种智慧型的幽默,是玩笑谈话中最上乘的,在不伤害别人的同时,使大家开心。如果你能诚心诚意地这样做,你一定可以获得更多人的信赖、更多人的钦佩,并将会获得更多的朋友。

戏谑也要恰当

人的生活不能过分严肃,精神是有张有弛的,张而不弛,生活就缺少情趣。所以你应该有张有弛,互相调节。所谓精神的弛,就是你要时常与人说笑,说些诙谐话,这是调节精神的好方法之一。

因为缺少了这一点,年纪大的人,一般整天不苟言笑,所以年轻人大多不愿意与他们接近。如果一个年轻人整天板着个面孔,显出严肃的神情,那么年纪大的人也许会称赞他少年老成。

然而,这是一个错误。年轻人应该活泼,应该高兴,该严肃的时候就严肃,该活泼的时候就应该活泼。

说说笑笑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自己说,自己听,自己发笑,人们就会说你傻笑。你要说笑,一定要有几个人一起,即景生情,随时找出一些说笑的话题。

但是,问题就在这里,一般的说笑,往往以谈话中的某个人为对象,利用他的缺点,编成一个笑话。如果对方与你交情很深,彼此间无所不谈,那么你拿他开玩笑,也许不会发生误会;如果彼此之间是泛泛之交,那么你拿他开玩笑,他往往会认为你是恶意的,心里难免有些不愉快;即使彼此交情很深,如果对方气量狭小,那么你开玩笑他也会不太高兴的。

取笑也要有个分寸,在分寸以内,大家欢笑;如果过分了,便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所谓有分寸,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但不能不注意对方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古人云:“善戏谑兮,不为虐兮。”谑而不虐才是善谑,谑而至虐就是不善谑,虐是分寸的分水岭。什么叫做虐?就是你的说笑太过分,对方不能承受,并作出不愉快的反应。

开玩笑的资料,最好不要从交谈者当中去找,而应该从其他方面去找。比如就眼前的某些事物作为说笑的话题,丝毫不牵涉到聚在一起的人。你还可以将最近发生的社会奇闻作为说笑的资料,或者无中生有,临时编造一个笑话。

笑话的内容必须因人而异,对于有地位、有身份、有学问的人,说一些庸俗的笑话,便会显出你的鄙陋。对普通的人,你说一些高雅的笑话,他们不能领悟、不会觉得好笑。可见说笑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你说笑话时,还要注意在座对象中有没有女士,最好不要说一些关于男女之事的笑话;否则男的捧腹大笑,而女的却面起红云,深感羞耻,嘴里虽不说什么,心里却在骂你下流呢!

说笑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用巧妙的语句,化陈腐为新奇。虽然轻描淡写,却已感到兴味淋漓,这就是幽默式的说笑法。其次是利用滑稽的语言、滑稽的表情,讲一个轻松的寓言,这是戏剧式的说笑法。再次,引用几件相反的事例做一个对照,显出其中可笑的矛盾,这是讽刺式的说笑法。最后,把一个事实绘声绘色、尽量粗俗、不知忌讳地说出来,这是小丑式的说笑法。

至于揭露他人的隐私,任意攻击对方,以图一时之快,这不是说笑;针对一件事或一个人,冷嘲热讽,无所不及,这也不是说笑。说笑一定要无损他人,并且有益于他人。

善于建立自己的语言风格

有许多人往往喜欢模仿那些成功者的言行,以吸取别人的经验,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但是把别人的言行和经验全部模仿过来,恐怕是无法行得通的,也有可能你由此而坏了自己的名声。

有好口才的人都善于建立自己的语言风格,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树立自信心,否则就无法塑造自身的形象,或是建立属于自己的良好名声。

美国纽约铁路快速代理公司的副总经理金赛·N.莫里特先生,曾提到一位在礼仪、温厚、诚实等各方面都比别人更有修养的人。莫里特先生曾对这个人说过这样的话:“二十多年来,我接触过并且和他们谈过话的人何止数千!但是,每一次我都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和他们说话,我绝不模仿任何人。因此,我才能获得成功,而且,当时我说的话也最具有说服力。”

绝大多数成功的人,他们都是本着自己朴实的本性生活,在人生舞台上,所表演的完全是他们自己的举止,绝不刻意去模仿他人或假扮成别人。他们始终埋头工作,虚怀若谷。他们非但不炫耀自己,也绝不摆出一副大人物的架子来,反而像普通人一样诚实上进、虚心好学。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从不自以为是这个世界上的一个天才,他们只想要一个最适合自己工作的场所,然后努力工作使自己成为令人尊敬的人。

你知道有所成就的人,他们所恪守的法则是什么吗?现将这些法则简述如下:

1.态度自然。绝不玩弄过分勉强的技巧。

2.言而有信。没有根据的话绝对不说。能够建立这方面的名声,就能取得大家的信赖。

3.说话简明扼要。只说自己想说的话,绝不添油加醋、故弄玄虚。

4.处事公平。无论对方的意见是否和自己一致,都一视同仁。

5.运用机智。没有一件事不能以合乎礼仪的态度说出来,当然更没有不用无礼的态度就说不出来的事。因此,必须因时因地选择适当的语言。这样一来,尊敬你的人定会与日俱增。

以平等的心态与人交谈

在社交场合,容易使我们紧张的就是和那些地位在我们之上的人交谈了。

好像我们的前途都由他们把持着,他们可以让我们通过,也可以不让我们通过。特别是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机构里,与上司的人际关系常常是低级职员整天伤脑筋的难题。

不过单从“口才”这个角度上来看,传统的对上司一味奉承和附和的办法,并不一定能给你的上司良好的印象。因为,你首先就把自己的人格降低了,你不可能用这种卑躬屈膝的言行换到上司对你的重视与尊敬。对自己的上司,决不要采取一种“叩头”的政策,不要被他们的权威或势力所吓倒,不要让他们以为我们除了谄媚和驯服之外,什么也不能做。当然,我们也不必特意地表示我们“不在乎”。

我们要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他们的尊敬。我们对他们的意见当然应该加以重视,因为他们在事务与工作上负着领导的责任。而且,可能他们的学识和办事经验都比我们强。然而,在必要的场合,我们也不要害怕表示自己与他们有不同的观点。只要我们的态度是有礼和谦恭的,如实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反而比一味奉承谄媚、随声附和更能得到对方的重视。

可能你的上司是一个喜欢在下属面前摆架子的人,但从工作上打算,比起那些司空见惯的应声虫来说,他也更需要一些确有见地而忠实可靠的助手。一味奉承和随声附和,是一种不老实的行为。严格地说,是一种欺骗,这可能会对工作的开展带来巨大的损失。如果他是一位有才能的人,他一定深知这一点;如果他是一个昏庸的人,那他就像一个醉酒的司机一样,你对他一味奉承和随声附和,他也并不能保证你的安全。

还有一点,不要把你的上司只看作是你的上司,他除了是你的上司之外,他还是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好朋友。

作为一个人,他也同你一样需要和朋友们谈谈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你能够使他相信你,他也许很愿意把你当作一个朋友,和你谈谈他的孩子,或者是他生活中的欢乐与烦恼。

有一种开明的上司,他平易近人,能主动地和下属接近,用种种方法消除下属对他的畏惧和隔膜,鼓励人们向他提出忠实的意见。在私人生活方面,他又愿意和下属或至少几个重要的助手打成一片。

面对这种人,犹如面对一个口才很好,而又主动找你谈话的人,你除了老老实实地说出你想说的话之外,你还能做什么呢?你只有细心地注意他们的语言风采,把握他们的声调表情,因为你必须学习他们的口才!

你说话时的表情可以直接影响别人对你的观感。无论你是冷漠无情还是快活乐观、是自暴自弃还是诚实向上、是漫不经心还是小心谨慎,皆能从你说话时的态度中做出判断。

应该注意的是,说话时态度骄傲容易激起别人的愤怒,低三下四又会被认为懦弱,没有骨气。只有在说话时与对方保持平等,用平和的口气,真诚的态度来交流彼此间的认识与观点,才能达到彼此思想上的统一。

不过话又说回来,一个拥有语言技巧的人是不在乎什么形式的,他既不会采取说教的形式,也不会搞什么炫耀自己的名堂,他的说话技巧就是他在与人交谈的时候,态度始终是那么开朗坦然,语言始终是那么温和谦虚,一方面他能够接受别人的忠告,另一方面又能够给予别人提示。这种人在任何场合都会受到欢迎,且能获得很好的评价。

如果这种人还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的话,那么,他的成功肯定是指日可待的。

有些人往往不经过大脑考虑就随意发表言论,从而产生不良后果。简单明了而具有说服力的言谈,才有助于达到交谈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该说则说,不该说则不说,对不了解的事情更不要轻易开口,才能完美地使用语言表达。

在社交应酬上,若能做到以坦然、开朗的态度与人交谈,并能把握住该说的话和不该说的话,那么,你的人际关系自然会很好。

与人交谈时富有表情

要能把握时机说话,还要让你的声音富有表情。你不妨注意听听广播剧、电视剧或舞台剧中的演员们那种充满激昂顿挫的声调具表情丰富的说话语感,他们以及那些口才奇佳的政治家们,一个个都是能把声调、音量等各方面控制自如的人。

他们高超的说话技巧,使我们很容易就分辨出事情的是非曲直;反之,如果始终用相同的声调、速度,那么这种演说该是多么平凡而乏味啊!

不知你是否听过经验丰富的公司主管或政治家的演说?若听过,你是否分析过他们何以能讲得那么生动有趣?他们究竟使用了什么特殊的技巧?

其实良好的声音表情就是说话人的发音、语气顿挫和语调的变化。要事先仔细了解话题的意思和含义,然后才能以恰当的声调将其表达出来,两相配合、相辅相成。有些时候我们说话要慢,例如叙述慎重的提案、令人痛心的事件、难读的诗和宗教问题等等;相反,作容易使人明白的朗读、有速度感的说明,中途顺便插入例子以及警句等,为了使其节拍能配合内容,必须有较快的速度。人的声音天生就被赋予了各种变化,语气、速度和音量不同,立即就能反映出其内心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

所以,当我们听到一段动情的演说时,我们就可以认定那位演说者掌握了良好的说话时机和技巧。也就是说,他知道该在什么地方缓缓说话,什么地方作有效的中断;也知道该在什么地方加快速度,把听众带入高潮。具有这些条件的人,就是一位高明的演说家。那些口才优异的推销员,也一样要具备这些条件才能大大地提高成功率,并得到上司的赏识和器重。

文尔顿和汤姆逊两人合著的《演说根本》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是告诉人们怎样把握说话时机的。

“演说最漂亮的行进速度,完全在于发音是否清晰明了。有时为了采取歌唱似的语调,则会降低速度;但能够加快速度,同时又能使听众明白的人,可能只限于发音特别清楚的少数人。

不过,凡是能保持高速度的人,其主要原则还是在于多求变化。变化多,自然能够吸引听众。该强调的时候就强调,决不装模作样。因为演说的主要目的,就是自始至终把你的意思传达给听众。如果想要说的事既简单又明了,那当然可以很快地交代过去;但如果须仔细说明的事,却快马加鞭、迫不及待地一口气说完,那么只能留给听众一般性的印象而已。此时如果侃侃而谈,听众听来自会觉得你所说的每一个问题都是重要的。而如果是内容欢快、充满幸福或者令人毛骨悚然的冒险故事,讲到高潮之处或者情感将要进流而出之时,就必须加快说话的速度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当然,主题严肃、感情压抑或者充满悬念的部分,还是应该慢慢地叙述。”

敢说自己要说的话

有话敢说,建立在有话要说和有话能说的基础之上。敢说来自于两方面的信心,一是相信自己所说的话是客观的、正确的;二是相信自己所说的话会产生预期的影响。

吕布被曹操所擒,刘备敢以一句“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说明吕布该杀,一是因为吕布确实曾认丁建阳、董卓为义父,后又确实杀了他们,客观事实不容否认,曹操也心知肚明。二是因为刘备相信以曹操奸诈多疑,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性格,自己的这句话足以葬送掉吕布的性命了。可见刘备也是一代枭雄。

如果自己本身就认为自己所说的话不妥或不对,又怎会有勇气说出口。如果觉得自己说了也是白说,根本没有用,那还不如不说,否则即使说了,也是底气不足,难以服人。

我们从电影、电视剧、文学作品中,看到过很多封建时代的例子,臣子忠心谏主,却落得凄惨结局,甚至丢掉性命。类似商朝的比干、箕子的结局的臣子真是难以细举。乾隆以明君闻于后世,可刘墉因奏本无数而丢官,甚至做了城门官。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孔明,对其可谓言听计从,但为了替关羽报仇,连诸葛亮的话也听不进去了,等等。

这些做臣子的,都是一心为主。认为自己所想所说都正确,同时认定他们的主子也是明君,即使是残暴无道的商纣王,也只是受了妖精的迷惑。认为君王最终会听进自己所说的话,采纳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有时说话,确实需要胆量。在现在的时代,当今的社会,当然不会出现因一句话而丢官或丢命的事儿,但有时说话却仍需胆量,这里的胆量就是信心。

首先,是对所说的话有信心。确信自己确实有话应说,事情本身确实有让人说话的地方。其次,是对说话的效果有信心,确信自己有话能说,自己能正确而得体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看法。

另外,所处的环境也要适宜说自己要说的话,这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